人美版九上美术 8走进民间美术 教案

合集下载

人美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word教案 第八课_走进民间艺术

人美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word教案 第八课_走进民间艺术

第八课走进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民间美术的特点,从而开阔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点、含义、表现形式)
2、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从作品的选料题材,构图,形状,色彩等方面欣赏)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解情况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结合当地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明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具,民间美术作品教学图片(或课件)、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2、学具:收集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1、课堂准备
小组收集一件以上的民间美术作品。

2、课堂引入
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选取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回答小结
3、课堂发展
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

投影展示各种民间美术样式:木雕在我国的美术史及雕塑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徽州木雕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木雕作品,作品属于圆雕、浮雕还是透雕?作品是简练还是繁复的?用的是写意还是写实抑或是装饰的手法?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粗犷的雄壮的还是纤细的、秀丽的?它的主次虚实是怎样处理的?空间层次如何?造型有什么特点?他表现怎样的意念和感情?
4、课后延伸
在校内以题目为“爱我家园”由学生举行剪纸艺术展览。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布老虎,让学生了解鉴赏方法。

学生能根据前面所学的方法鉴赏其他民间美术作品。

学生能归纳出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与学院派美术作品的区别。

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分类。

面对民间美术逐渐消失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并无太大兴趣,相比较而言更喜欢欧美日韩文化。

所以教师要从欣赏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讲起,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

也要承认目前民间美术的不景气以及原因,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激起学生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重点难点
重点: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布老虎,让学生了解鉴赏方法。

2、学生能根据前面所学的方法鉴赏其他民间美术作品。

难点:学生能归纳出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与学院派美术作品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活动一
1、活动目标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布老虎”,归纳布老虎的功能、材料、艺术手法、寓意、创作者。

2、学生活动内容——通过玩赏“布老虎”,归纳布老虎的功能、材料、艺术手法、寓意、创作者。

九年级上册美术 -8《走进民间美术》【教案】

九年级上册美术 -8《走进民间美术》【教案】

8《走进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初步了解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欣赏民间美术工艺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的色彩、图案所包含的寓意。

2.让学生通过民间工艺的独特造型和色彩了解民间文化。

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2006年央视春晚皮影舞蹈《俏夕阳》图片。

师:你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吗?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师: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二、新授1.了解民间美术概念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的美术作品。

2.思考:民间美术都由什么材料构成?生交流汇报: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我们身边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等。

3.感悟民间美术(1)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生讨论交流:年画、泥塑、面塑、刺绣、剪纸……(2)展示泥塑兔儿爷、布老虎、剪纸、灯彩等作品,分小组讨论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等有什么特点?师总结: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是造型质朴、色彩艳丽、风格独特,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有的在民间还被赋予驱灾、避邪的作用。

4.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在民间美术中,吉祥图案的题材广泛。

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以某种形象或几个形象,通过谐音、假借、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寄托美好的愿望,被称为“吉祥图案”。

(1)以谐音表达美好寓意出示“莲花”“鱼”等图案,感受谐音表达的美好寓意。

(2)吉祥民间图案的寓意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福寿延年”、“双喜临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

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人美版

2017九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人美版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走进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

2、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二、内容结构:1、剪纸的样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2、皮影的影人与道具,表现特色,演出形式。

3、其他民间美术形式。

4、民间美术的特点、种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首先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接着播放视频文件皮影戏《俏夕阳》。

3、讲授新课分析《俏夕阳》,讲解皮影的历史,制作过程,播放皮影的图片和演出过程,带领学生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提出问题: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作品,接着图片展示—年画、剪纸、刺绣、玩具等等。

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分类,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我们的家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并将其归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娱乐性、传承性等特征,给学生详细解说。

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出示剪纸图片《寿》《喜上眉梢》等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在什么场合出现,有什么寓意?让学生思考并分析。

接着展示一些吉祥的有一定寓意的剪纸作品,为学生讲解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象征、夸张、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企盼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也是息息相关的。

展示老虎的图片和布玩具老虎的图片,介绍在一些地区有小孩过满月、过生日时,长辈送虎头帽,虎头鞋给孩子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

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教案

《走进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

2、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二、内容结构:1、剪纸的样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2、皮影的影人与道具,表现特色,演出形式。

3、其他民间美术形式。

4、民间美术的特点、种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首先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接着播放视频文件皮影戏《俏夕阳》。

3、讲授新课分析《俏夕阳》,讲解皮影的历史,制作过程,播放皮影的图片和演出过程,带领学生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提出问题: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作品,接着图片展示—年画、剪纸、刺绣、玩具等等。

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分类,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我们的家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并将其归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娱乐性、传承性等特征,给学生详细解说。

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出示剪纸图片《寿》《喜上眉梢》等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在什么场合出现,有什么寓意?让学生思考并分析。

接着展示一些吉祥的有一定寓意的剪纸作品,为学生讲解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象征、夸张、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企盼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也是息息相关的。

展示老虎的图片和布玩具老虎的图片,介绍在一些地区有小孩过满月、过生日时,长辈送虎头帽,虎头鞋给孩子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

虎为百兽之王,是对孩子健康的愿望和企盼。

《走进民间美术》教案_修正版

《走进民间美术》教案_修正版

《走进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

2、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二、内容结构:1、剪纸的样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2、皮影的影人与道具,表现特色,演出形式。

3、其他民间美术形式。

4、民间美术的特点、种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首先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接着播放视频文件皮影戏《俏夕阳》。

3、讲授新课分析《俏夕阳》,讲解皮影的历史,制作过程,播放皮影的图片和演出过程,带领学生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提出问题: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作品,接着图片展示—年画、剪纸、刺绣、玩具等等。

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分类,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我们的家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并将其归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娱乐性、传承性等特征,给学生详细解说。

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出示剪纸图片《寿》《喜上眉梢》等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在什么场合出现,有什么寓意?让学生思考并分析。

接着展示一些吉祥的有一定寓意的剪纸作品,为学生讲解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象征、夸张、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企盼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也是息息相关的。

展示老虎的图片和布玩具老虎的图片,介绍在一些地区有小孩过满月、过生日时,长辈送虎头帽,虎头鞋给孩子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

《8走进民间美术》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8走进民间美术》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走进民间美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走进民间美术”。

我们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特点及历史发展,并通过具体作品,深入探索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能初步掌握欣赏和评价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民间美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会从文化、艺术和社会等角度评价民间美术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民间美术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发展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以及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和尊重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历史发展。

重点讲解不同类型民间美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3. 作品欣赏:展示更多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化、艺术和社会等角度进行欣赏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互相评价作品。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写一篇欣赏评价报告。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民间美术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欣赏评价报告,对所选择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8 走进民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8 走进民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走进民间美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其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培养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展示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准备民间美术实物,如剪纸、年画、皮影等,供学生观察和体验。

3. 安排学生分组,组织讨论和实践活动。

4. 设计教学课件和板书,便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与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讲授新课:(1)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种类,如剪纸、年画、泥塑、皮影等;(2)讲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背景;(3)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3.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制作剪纸或泥塑,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习制作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更多的民间美术作品,进一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基本的民间美术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和创作,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鉴赏研究课。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

本课选取了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六类,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等,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剪纸还有、年画等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哪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等。

(三)展示调查报告
每个小组通过课外调查学习、搜集素材、讨论分析,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收获?小组介绍后,老师进行补充,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
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

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

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

劳动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培养和传承民风民俗的教具。

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布什物。

民间刺绣厂一间制作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跳跃感,先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剪纸是人门十分熟悉的、用于装饰、烘托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艺术,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

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

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

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

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四)评优
通过展示调查报告、小组解说,自评、互评、师评,最后评选出最佳解说员、最佳解说背景课件,并分别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讨论思考
学生集体讨论、思考。

为唤起全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


了解,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里,各地将积极倡导举行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开展“爱我遗产、优化环境”系列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展、专家咨询及文物收藏鉴赏活动等。

(六)欣赏拓展
1.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
2.奥运标志与民间美术
提问:奥运标志中的图形与那种民间美术有关?
3.视频欣赏:动画片《奥运吉祥物》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己尝试制作一幅剪纸作品。

(八)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