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 北师大版
司 南现 代 航 罗 盘古 航 海 罗 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22.2厘米
1985年江西省临川县 朱济南墓出土,江西 省临川市上渡辖区文 管所藏。
火药的广泛使用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献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传播带来了 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种技术也并不是十 全十美的,这种技术还有什么缺点是需要 改进的?
一、活字印刷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 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 年
议一议,说一说
1、印刷术的发明给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好
处? (从文化发展和社会效益方面分析) 2、你能介绍我国印刷技术近年来有什么 变化吗 ?
激光打 印机
机印油
复印机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火药应用于军事
三、棉纺织技术革新
黄 道 婆 的 贡 献
改进制棉工具和纺织方法
传播先进技术;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促进全国棉纺织业发展,棉布广为民众穿用,改善了人民 的生活。
+
列表归纳宋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时间 北宋 宋代 宋代 成就 毕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术 人们发明指南针也叫罗盘针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元代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鲁迅 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 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怎样 理解?

历史: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1)

历史: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1)

活字印刷的传播
中国 朝鲜 欧洲堂制作活字, 展示结果,当堂评比。
二 、 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的发明
司南
指南鱼
罗盘
比一比: 宋代指南针与战国司南相比 有何进步?
• 采用人工磁化技术取代战国时期用天然磁
石指南,指南性能趋于稳定持久。
三、棉纺织技术革新
木棉搅车图
木棉纺车图
四大发明歌
我国四项大发明, 古代文明的象征。 东汉蔡伦造纸术, 北宋印刷是毕昇。 北宋航海用指南, 唐代火药早发明。 四大发明传亚欧, 促进世界早文明。
从毕昇和黄道婆身上你学到了哪 些精神?
是什么原因促使宋元时期的科技 得到如此大的发展呢?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 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 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 智和辛勤的劳动等。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 的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太阳一定会升起” —— 打一人名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回顾雕版印刷的历史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 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 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 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 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 要多长时间?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庆历年间
布衣毕昇
活字印刷的步骤
制字 排版 上墨印刷 回收泥活字
学生讨论:活字印刷的优点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 认为有哪些变化?
突出两个“变”字: 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既经济又 省力、省时,可反复使用。 优点: 省时、省力、省料、省钱、存取灵活、 更换方便、效率提高。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课件1:第15课《推动社会进

初中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课件1:第15课《推动社会进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学习目标: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 献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 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 是这种技术也并不是十全十美 的,这种技术还有什么缺点是 需要改进的?
一、活字印刷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 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带来什么好 处? (从文化发展和社会效益方面分析)
司 南




航 海
海 罗 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22.2厘米
1985年江西省临川县 朱济南墓出土,江西 省临川市上渡辖区文 管所藏。
火药的广泛使用
+
列表归纳宋代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时间 北宋 宋代 宋代
成就 毕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术 人们发明指南针也叫罗盘针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元代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 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 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 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 当饭吃。”对此,你怎样理解?
2、你能介绍我国印刷技术近年来有什么 变化吗 ?
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油 印 机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火药应用于军事
三、棉纺织技术革新
黄 改进制棉工具和纺织方法 道 婆 传播先进技术;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 的 纺织业中心。 贡 献 促进全国棉纺织业发展,棉布广为民
众穿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件 北师大版

松江成为江南纺织中心; 棉纺织业成为重要手工业 部门。
小结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棉纺织业
推动
社 会 进 步
1.下面不是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D ) A、重复使用 B、保存方便 C、节省费用 D、不会出错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C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学自( C ) A、白族 B、彝族 C、黎族 D、藏族
1.已有雕版印刷术,怎么还要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究竟好在哪里?
2.活字印刷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3.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的变化吗?
1.北宋时期的罗盘针与战国时的 司南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2.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意义?
3.指南针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 于哪些方面 ?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 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 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 厘之差,生死系焉。 ——南宋赵如适《诸蕃志》
4.元朝棉纺织业最兴盛的地区是( A ) A、松江地区 B、太湖流域 C、苏杭一带 D、四川地区
航海、占卜、
航空、探险、勘探、旅游
在14世纪初,火药 从阿拉伯人那里传 入西欧,它使整个 作战方法发生了变 革。 ——恩格斯
4.火药最早是何时、何人发明 的? 唐代。炼丹家。
5.你还知道到了宋代火药有哪些 应用?
唐代发明发明火药,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 泛应用与军事战争。
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
雕版印刷术——唐初
繁荣昌盛的隋唐时期的重大发明有哪 些? 雕版印刷术、火药和赵州桥
看下图想一想它属于什么印刷术?

北师版七年级下教案: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1

北师版七年级下教案: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1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课程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毕发明活字印刷、其优点及传播,了解指南针、火药的改进、应用及传播,了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及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培养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借助现代化手段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和查阅到的有关资料,分专题探究相关内容,并把它汇报展示出来,培养收集材料、处理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组员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在微机室中,通过internet网、校园局域网,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人机对话、生生交流、机机联动,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益,并体会学习的多渠道性。

在“大家论”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学习经验出发,去解决问题,在体会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同时,更能感受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自己动手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展示自我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材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难点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学方法〗1.网络教学法。

2.小组探究汇报法。

〖教学准备〗1.建立本人网站,内有教师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2.熟悉微机教室中TOP2000教学操作系统。

3.在微机室Ⅱ上课。

(这里六台机器围成一圈,机器半卧于电脑桌中,既便于人机对话,又便于生生交流)4.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资源:铅活字、指南针、刻刀、印泥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让我们走出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陈桥兵变,走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的金戈铁马,在我们感受了宋元繁荣的经济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后,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独领风骚的宋元科技。

(电脑显示屏: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进行新授首先,让我们走进“大家学”这一环节。

你们的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了四个彩条:红、黄、蓝、紫,将分别代表我们本课的四个内容: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北师大版七下第二单元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共37张PPT) (1)

北师大版七下第二单元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共37张PPT) (1)
石指南,指南性能趋于稳定持久。
指南针的传播
中国 阿拉伯 欧洲 世界各地
指南针的应用
• 航海、占卜、航空、探险、旅游、勘探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 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 生死系焉。 ——南宋赵如适《诸蕃志》
回顾火药发明的有关史实
看图说历史:简述从唐朝到元朝,火药武器发

展变化的情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火药的作用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 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 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 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 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 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 海德
活字印刷的传播
中国 朝鲜 欧洲 日本 世界各地 南亚 西亚
二 、 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的发明
司南
指南鱼
罗盘
看图说历史: 请你观察图片后,结合课文内容
简要讲述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及 其应用和传播的情况。
战国的
比一比: 宋代指南针与战国司南相比 有何进步?
• 采用人工磁化技术取代战国时期用天然磁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 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 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 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 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 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 的印刷品吗?
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缺点?
麻烦、费时、效率低、数量 少、易抄错漏抄、雕好的版 需要精心存放,占大量空间, 发现错字需要整版重新雕刻。
北宋时期,平民 毕昇发明了世界 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术。中国的活 字印刷术比欧洲 早四百年。
推动
棉纺织业(黄道婆)
社会进步
通过以上科技成就,你有哪些感想?
1、中国的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全世界、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我们为祖国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感到无比的 自豪。
2、我们应该继承这些科技发明中的勤奋、创 新精神,并发扬光大,为推动社会进步、造 福人类做贡献
作业
制作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 科技成就表(内容包括发明或 革新、发明者或革新者、发明 时间和该发明或革新的意义)
想一想
活字印刷术是如何制作的?
制字
排版
上墨印刷
回收泥 活字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省时、省力、省料、省钱、存取方便、 更换方便、效率更高
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1)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为世界最早。 (3)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 要作用。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西亚、欧洲 中 国
朝鲜、日本
你能介绍我国印刷技术近年来的变化吗?
打 印 机
复 印 机
看图说史 北宋时期的罗盘针与战国时
的司南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司南
罗盘针
史海泛舟 指南针——航海的眼睛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萍州可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__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__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毕昇
指南针
宋代人民 宋代人民 (改进)
宋代 (北宋) 唐代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 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 要条件。
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 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 用的衣被原料。
黄道婆
要找一个 能够同时纺出 两根纱的纺织 工人并不比找 一个双头人容 易。
黄道婆出身贫苦,幼年当过童养媳, 因不堪忍受封建礼教迫害,毅然逃 走,躲入停泊在黄浦江边的一只海 船,流落到海南岛崖州。她在黎族 姐妹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下,学会了 棉纺织技术。
三、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1、革新制棉工具和织造技术 绫罗绸缎(价格昂贵) 麻布(质地粗糙) 理想的替代品?
指南针 火药
推动 政治 的进步
四大发明歌
我国四项大发明, 古代文明的象征。 东汉蔡伦造纸术, 北宋印刷是毕昇。 北宋航海用指南, 唐代火药早发明。 四大发明传亚欧, 促进世界早文明。
宋元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 的科技发明创新,极大地推 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这些成就多出自普通劳动者 的智慧和辛劳。
火药
棉纺织技术
黄道婆
元代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 毕昇 B蔡伦 C 张衡
)
2、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比欧 洲早( )年。
A 200年 B 400年 C 800年3、被称为“衣 Nhomakorabea苍生”的是(
)
A 文成公主 B 武则天 C 黄道婆
四大发明传播的历史意义
造纸术 活字印刷
推动文化 的进步
推动 航海、经济 的进步 推动 社会 进步
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由电脑程序控 制的复印机、油印机 可进行大批 量的高质量的印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案 可编辑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第十六课时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要求: 知道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的优点,认识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了解黄道婆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对元代棉纺织业的贡献,初步认识先进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头绪多而杂,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重点,拓展知识面。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 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讲述黄道婆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黄道婆对元朝棉纺织业的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三大发明及棉纺织技术革新多出自普通劳动者,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重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传播。; 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精品教案 可编辑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导入: 启发提问入手。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同学们能列出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吗? (四大发明、文字、长城、唐诗、宋词、兵马俑、四大名著等等) 关于四大发明,我们都了解哪些相关的内容? (学生能够说出四大发明,但宋以前的成就仅限于司南、造纸、雕版印刷术、火药) 到了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又有了巨大的进步,都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 (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棉纺织业的发展)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印刷术的发展创新: 1.教师提出问题。 动脑筋想一想: 雕版印刷术的优点和缺点?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究竟好在哪里(或毕昇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又有什么发展?王桢还有什么贡献? 推一推、算一算: 从雕版印刷的出现到活字印刷的发明经历了多长时间? 2.教师应给出的材料: 实物刻章,并在纸上印出汉字; 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花费12年时间,雕版达13万块;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北宋平民毕昇画像及活字印刷的操作步骤;记载活字印刷的惟一著作《梦溪笔谈》及其作者沈括,可让学生看 “每课一得”,了解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其著作《梦溪笔谈》被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誉为‘冲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3.学生讨论研究,得出答案,发现新问题:(结合给出的材料,阅读教材,分组进行讨论) 雕版印刷的缺点:麻烦、费时、效率低、数量少、易抄错漏抄、雕好的版片需精心存放,占大量房舍,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这些缺点促成了印刷术的改进。 活字印刷的优点:省时、省力、省料、省钱、灵活、方便、效率高,尤为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为世界最早。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发现新问题:活字印刷术从发明到普及为什么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 4.问题的延伸,学习内容的升华:(强调以下内容)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传播极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最后请学生联系现实想一想,说说我国近年来印刷术的发展变化,体会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局面,勉励学生认真学习,增长才干。活字印刷的发明无疑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毕昇的伟大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提高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但是这一科技成果未被统治者重视,毕昇死后,也只在小范围内运用,又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大力推广; 王桢的贡献:制成木活字,还发明了圆盘形活字盘,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 此外明、清出现了锡、铜、铅铸成的金属活字。例如:清朝雍正年间用新制的铜活字印成《古今图书集成》,共五千零二十册,一万零四十卷。早在宋元时期还出现了套色印刷; 活字印刷在十四世纪走出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朝鲜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陈出新,将木活字改为铜活字,铸成了二三百万个铜活字,并在1436年铸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约十五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国家。1456年德国使用活字印成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本《四十二行本圣经》,比毕昇的发明晚四百多年。活字印刷又从德国传遍欧洲,为欧洲的科学文明走出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以及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拓展视野:想一想,印刷术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手中精美的课本是怎么印制而成的呢?现代印刷手段有哪些?(扫描、静电复印、胶印、油印等等)印刷术未来会有什么发展? (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指南针、火药的发展。 1.教师提出问题: 我国何时出现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何时出现?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其他什么方面? 古人如何发明了火药?火药有哪些用途? 2.教师应给出的材料: 司南、指南鱼和地盘的复原模型图;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到:“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火长:专管指南针的人) 精品教案 可编辑 补充介绍一些新式火器的名称、种类和性能:南宋制造出最早可发射“子窠”(现在的子弹,可能是碎铁片、瓷片、石头一类的东西)的突火枪。在枪简内装有子窠,当火药点燃时把子窠发射出去,杀伤敌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的发射原理成为后世步枪火炮发射原理的先导。宋朝军器制造工业发达,规模宏大,国家设军器监,总管全国军器制造工业。首都汴京的大型兵工厂,曾一天生产出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20000支,其生产规模可想而知。许多兵器家研制新式火器,火器的种类增多,性能不断改进。《武经总要》对北宋的火器,做了详细的记述,列举了十余种火器名称。 3.讨论研究,得出答案: 古代司南:曾用于占卜。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勺子,勺子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后来又有了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鱼形,用地磁铁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只要放在盛水的碗中,置于无风之处,就能指南。直到十九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采用这一人工磁化法制成。 指南针及其发展:作为一种指向仪器,除航海外,在军事、生产、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航空、探险、勘探、旅游等。我国宋元时代航海事业的高度发展,明初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都与指南针的应用密不可分。约1180年,与中国在海上频繁贸易的阿拉伯人把指南针带到近东地区,约十二世纪下半叶指南针传入欧洲,促成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火药作用:制造鞭炮、制作武器弹药、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等。但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军事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人们利用火药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弹丸制作出具有杀伤破坏力的武器,统称为火器。火器真正应用于唐代。唐末北宋的火箭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点燃后用弓箭射向敌营,燃烧敌人的营房、人员、军械。北宋的火器主要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对人马的杀伤力不大,后期制造出爆炸性火器,如霹雳火炮,射出碎片可以杀伤敌人,威力较大。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史上的重大转折。以往的武器战争仅仅是机械力量和人的勇力智谋的厮杀,而火器的发明开始了军事方面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战术革命。它首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在战争中显示出强大威力。 4.问题的延伸: 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情况怎样?你怎样看待战争? 三、棉纺织业的发展。 提出问题: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元朝以前,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什么?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给出材料: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是改进纺织工具和提高生产技术两个方面。她改进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 “黄道婆”创制的纺车是同时可以纺三个纺锭的脚踏纺车,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快,效率高。有诗云:莩繀随轮共一弦,车头霜缕入周旋,已知单紧匀堪爱,更欲双联作线棉。” 在纺织技术上,黄道婆教人们学会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术。所织成的被、褥、带、手巾,上面织有折枝、团凤、棋局、图案字等花饰,十分鲜艳,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自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元末时,从事棉织业的居民已有一千多家。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为纪念这位为我国纺织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纺织家,松江乌泥泾镇(上海华泾镇)人民为她建祠,岁时祭奠不辍。当地长期传诵着一首歌谣:“黄婆婆,黄婆婆,做是做,吃是吃,一天能织三个布。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显示一些棉织品的图片。 棉布广为民众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学生讨论研究,得出答案: 4、问题的延伸: 今天人们的服装原料发生了哪些变化?设想未来人们衣料的发展? 可布置学生做一社会调查:现代社会服装衣料 小结: 宋元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这些成就多出自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和辛劳,你从毕异、黄道婆身上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课后讨论。题目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怎样理解?(提示:中国的科技确曾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开明的社会制度,缺乏良好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