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DC值对脑脓肿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合集下载

DWI和ADC值测量在脑脓肿和囊变坏死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DWI和ADC值测量在脑脓肿和囊变坏死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序列 , 扫 描 参 数 为 : R/ 0 0 7 . ms 层 厚 其 T TE 6 0 / 3 3 , 5O . mm, 间距 1O 层 . mm, 视野 2 , 阵 1 8 2 , 4矩 2 ×l 8 激
励 次数 2带 宽 2 0 , 5 KHz 扩 散 敏 感 梯 度 方 向 3个 , , b
d n swi y t n / rn coi bann o ls o f me it lgc l r x mie eo eo ea in sn o v n e t t c si a d o e rtc ri e pa msc ni dhsoo ial weee a n d b f r p rto su ig c n e — h c r y
o e r i r a o a n ne a m sa he e w a i iia fe e e be we n t m ( P 0 01 r n c otc a e fbr i opls nd t r ssgn fc ntdif r nc t e he d .0 ).Co l so T h ncu in: e DW I
ne l s s e f c ie y op a m fe tv l .
[ ywod ] Di u in weg td i gn Ke r s f so ih e ma ig;Ap a e tdfu inc ef in ;Ma n t s n n eI gn ;B ann o ls f p r n ifso o fi e t c g ei Reo a c ma ig ri e pa ms c
表 l 病 灶 与 对 照侧 的平 均 A C值 (- s D x+ )
! ! :
! 旦 : ! 兰
横 向弛豫 和扩散 。D 的信 号 强度 与 AD WI C值 之 间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传统上,诊断脑肿瘤主要依靠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磁共振磁力谱成像(MRS)逐渐被应用于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MRS是一种可以直接测定组织内代谢物浓度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检测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比值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

在脑肿瘤的诊断中,MRS不仅可以发现肿瘤组织内的代谢活性,还可以对脑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而脑肿瘤的MRS比值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辅助性的诊断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诊断方法。

在进行脑肿瘤的MRS检查时,医生首先会利用常规MRI技术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再根据MRS的结果来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

在MRS检查中,医生通常会关注几个重要的代谢物比值,其中包括肿瘤组织内乳酸/胆碱(LA/Cho)比值、乳酸/丙酮/胆碱(LA/Ac/Cho)比值、N-乙酰乙氨酸/肌酐(NAA/Cr)比值等。

这些比值可以反映肿瘤组织内代谢活性的程度及恶性程度,对于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一下不同MRS比值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LA/Cho比值。

LA是在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而Cho则是胆碱的代谢产物。

在脑肿瘤中,LA/Cho比值通常会升高,尤其是在高度恶性的肿瘤中。

LA/Cho比值可以作为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制定治疗方案。

脑肿瘤的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性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MRS检查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代谢信息,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环状强化的脑脓肿、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的MRI形态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环状强化的脑脓肿、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的MRI形态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环状强化的脑脓肿、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的MRI形态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脑脓肿、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为脑内常见疾病,很多病灶在CT 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上呈明显的环状强化,术前正确诊断及鉴别对于临床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灌注成像等方面来探讨它们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MRI T1WI Gd-DTPA增强扫描仍然是目前鉴别脑内占位病变的最简单实用的MRI扫描序列,一些征象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其强化环的边缘征与其病理对照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较少,如能在最简单的扫描序列上找到鉴别三者强化环的有效影像学征象,将会极大地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并且做过MRI增强扫描的病例共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4~78岁,平均年龄46.3岁),其中脑脓肿27例,胶质瘤42例(Ⅱ级或Ⅱ级以上),单发脑转移瘤28例(肺癌15例,乳腺癌5例,直肠癌2例,结肠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未找到原发灶2例)。

1.2 MRI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Intera 1.5T超导型MR扫描仪,头颈正交线圈。

所有病例在手术切除或临床治疗前均行MRI T1WI Gd-DTPA增强扫描(SE,TR493ms,TE 13ms,层厚5mm,层间距0.5mm)。

造影剂采用Gd-DTPA,剂量为0.1mmol/kg。

1.3 图像分析由两名以上专门从事MRI诊断工作的主治医师认真分析每个病例病灶强化环的内外壁光整情况,并将其分类记录;由一名中级以上病理科医师对部分切除病灶送检蜡块重新切片,仔细观察病灶边缘及坏死区情况;总结出环状强化的脑脓肿、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的MRI 形态学特征,并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或 pleomorphic glioblastoma)属 WHO 分类Ⅳ级,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星形细胞瘤的50%。

好发于中⽼年⼈(多在50岁以上),男性相对多见。

临床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及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肿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极差,中位⽣存期仅8~12个⽉。

【MRI表现】(1)肿瘤位于幕上深部脑⽩质,以额叶最常见,颞、顶次之,⽽枕叶、丘脑及基底节区较少见。

常沿⽩质纤维束⾛⾏且易经半球联合纤维跨越中线⽣长,累及双侧半球⽽呈蝶翼状分布,肿瘤体积较⼤,形态多不规则。

(2)信号明显不均匀,中⼼常坏死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周边不规则厚壁肿瘤实质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伴出⾎时出⾎区域多呈T1WI⾼信号(图1)。

(3)边界不清,瘤周常伴有中、重度⽔肿,占位效应显著,中线结构多明显移位。

(4)常见软脑膜受累呈条带状增厚或形成结节。

出现卫星病灶时,表现为与母灶信号类似的单发或多发结节。

(5)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不规则花环状强化,坏死后的肿瘤囊壁厚薄不均,常伴有室管膜及软脑膜受累。

(6)可见到“假缩⼩征”(即同⼀病灶在T1WI增强后强化的边界⽐在T2 FLAIR上显⽰的边界要⼩)与“瘤外浸润征”(即肿瘤在T1WI增强后呈不规则花环形强化时,环外还可见到斑⽚状异常强化信号影)。

图1左颞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A、B.分别为横断⾯T1WI及T2WI,⽰左颞叶不规则形占位,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部囊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显著;C.冠状⾯T2 FLAIR,⽰实质部分呈稍⾼信号,中央坏死区呈⾼信号;D. DWI⽰病灶实性部分呈⾼信号,坏死区呈低信号;E.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形成厚薄不⼀的环状强化;F. MRS波谱⽰NAA峰明显下降三⼈⾏医学课堂知识店铺神经系统解剖进阶课 Mini Program【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好发于幕上深部脑⽩质区,常跨中线结构⽣长,瘤周⽔肿明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展开全文什么是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常规T1WI和T2WI为主的各种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显示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信号强度变化,统称常规MRI检查或常规MR成像序列。

随着MRI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超快速成像序列(如EPI技术),单次采集数据的时间已缩短至毫秒。

以超快速成像序列为主的MRI检查,能够评价器官的功能状态,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理学信息,统称为功能磁共振成像,或功能性成像技术(functional imaging techniques)。

这些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脑功能成像(fMRI),心脏运动和灌注实时成像(real-time imaging),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全身成像,磁共振显微成像等。

b因子在弥散加权成像中有何作用?弥散(diffusion)是描述水和其他小分子随机热运动(布朗运动)的术语。

宏观看,水分子的净移动可通过表观弥散系数(ADC)描述,并通过应用两个梯度脉冲测量,其成像机制与相位对比MRA类似。

DWI 的信号强度变化取决于组织的ADC状态和运动敏感梯度(MPG)的强度。

MPG由b因子(即弥散梯度因子,又称b值)控制。

b因子实际上决定ADC参与构成图像对比度的份额,即弥散权重的程度。

在DWI 扫描序列中,如果采用长TR和长TE,且b=0,将形成普通的T2WI 对比(SE-EPI)或T2*WI对比(GRE-EPI)图像。

随着b因子增大(通常为500~1000s/mm2),图像的对比度也由T2权重逐步向弥散权重转变。

当MR图像中病变组织的高信号并非由于T2时间延长,而是反映ADC降低时,就形成所谓的DWI。

是否开启MPG是DWI 与常规MRI的不同点。

如何分析DWI和ADC图?弥散加权序列扫描产生2种图像,即弥散图(DWI)和ADC图。

在弥散图中,病变或受损组织的信号强度往往高于正常组织,而弥散自由度最大区域的信号强度最低,这使病变组织在DWI的信号表现类似于常规“T2WI”。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在脑脓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在脑脓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维普资讯
海 军 总医 院学报 2 0 0 7年 9月 第 2 O卷第 3 期
15 4
磁 共 振 弥散 加 权像 在 脑脓 肿 诊 断 中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黄敏 华 , 郭 勇, 林 伟 , 明珠 , 钱 张永 文
( 军总 医 院医学 影像 科 , 京 1 0 3 ) 海 北 0 0 7
c s i/ e r tcm ea t t u o . Ch- q a e e t a d tt s r e fr d f r S ait v t n c o i t sa i t m r c c i u r d t s n e t we e p ro me o ttsi s c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2 R 4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3 2 (0 7 0- 1 50 10 -4 7 20 )30 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ln c lVa ue f DW Ii a n ss o a n Ab c s e i i a l so n Di g o i fBr i s e ss
M RI a nd DW I e a na i ns x mi to .DW I sg la d ADC a u r v l t d i e e a i t g i na n v l e we e e a ua e n c r br ts s a e。 c p ul or ton s a a s e f ma i t ge, n e l i t g f r i a c s a ompa e wih hos a d vo uton s a e o b an bs e s nd c rd t t e of
摘要 : 目的 研 究 磁 共 振 弥 散 加 权 像 及 表 观 弥 散 系 数 值 在 鉴 别 脑 脓 肿 与 坏 死 囊 变 脑 转 移 瘤 中 的 应 用 价

ADC值在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ADC值在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ADC值在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价值赵子坤【摘要】目的对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价值的观察和比较.方法选择62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扫描检查,将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对良、恶性肿瘤患者的ADC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ADC均值(0.89±0.24)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的ADC均值(1.79±0.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以为盆腔良、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01【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ADC值;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作者】赵子坤【作者单位】盘锦市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线科,辽宁盘锦 124200【正文语种】中文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使其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外科手术的进行起到了指导作用[1]。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已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正在研究其用于局部检查的效果[2]。

本研究选取62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ADC值的定量分析,来探讨ADC值在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价值。

1.1 临床资料选择盘锦市大洼县第一人民医院62例行MRI检查的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22例,年龄41~74岁,平均(51.63±7.45)岁,发病时间15天~5年,平均(2.89±1.95)年。

1.2 MRI扫描技术[3]为了预防呼吸运动的伪影,患者的腹部采取加腹带的措施。

应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MRI 平扫及DWI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4]用软件处理后自动生成ADC图,由两位具有丰富的MRI诊断经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进行ADC值的测量,方法如下:选取最大层面的病灶,放置圆形感兴趣区,测量改区的ADC值。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脓肿诊断及与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4例脑脓肿与17例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的DWI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测量并比较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病灶与对照区的ADC值比率(ADC率,rADC)。

结果:全部脑脓肿病例(14/14)在DWI上均显示为程度不等的高信号,12例(12/14)在ADC图上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2±0.29)×10-3mm2/ s,平均rADC为0.77±0.36;囊性、坏死性肿瘤有15例(15/17)在DWI上显示为低信号,16例(16/17)在ADC图上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2.37±0.70)×10-3mm2/ s,平均rADC为3.24±1.08。

统计分析显示脑脓肿与囊性坏死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及rADC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DWI及ADC图在脑脓肿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及常规MRI。

结论: DWI与ADC能有效反映脓肿与囊性、坏死性肿瘤的不同液态性质,在脑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脑脓肿诊断鉴别诊断价值Application of MR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for Brain Abscess【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d whether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rain abscess from cystic or necrotic intracranial tumors and discuss its value. Methods: Signal intensity on DWI of 14 patients with brain abscess and 17 with cystic or necrotic intracranial tumors was analyzed .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of the lesion and the ratio of the lesion ADC to control region (rADC)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Increased signal was seen in all of the pyogenicabscess cavities to variable degrees on DWI. ADC maps showed low signal intensity in the 12 case. The mean ADC and rADC was (0.62±0.29)×10-3mm2/ s and 0.77±0.36 respectively . Decreased signal was seen in 15 case of cystic or necrotic tumors on DWI and 16 had high signal intensity in their cystic or necrotic area on ADC maps. The mean ADC was (2.37±0.70)×10-3mm2/s and rADC 3.24±1.08. Conclusions:DWI and ADC can reflect the different fluid properties of abscess and cystic or necrotic tumors very effectively, and have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rain abscess.【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Brain absces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脑脓肿为颅内严重感染性疾病,近20余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脑脓肿的流行病学发生了很大变化,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明显升高,其表现为病史长、感染症状不明显,CT和常规MRI上与颅内囊性、坏死性肿瘤难以区别,其中主要是囊变、坏死的胶质瘤与转移瘤(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