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24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解读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分析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分析孙志强;陈信坚;金德勤;曾晓华;李国雄【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06(21)7【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间对应关系,探讨其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21例,其中20例行CT扫描,1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与病理间关系.结果: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CT表现为混杂密度影,瘤内常伴有囊变、坏死及出血,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MRI表现为长T1长T2或混杂信号团块,增强扫描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环状、花瓣状强化,部分可见壁结节.结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认真分析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及评价预后.【总页数】4页(P653-656)【作者】孙志强;陈信坚;金德勤;曾晓华;李国雄【作者单位】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先天性输尿管梗阻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附36例分析) [J], 李家增;张建梅;张电光;宁国庆2.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分析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J], 车清林3.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病案影像学分析 [J], 汪训木;王阳4.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病案影像学分析 [J], 汪训木;王阳5.恶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点与临床病理分析比较:影像学表现与恶性潜能相关性分析(英文) [J], Zhifeng Xu;Aizhen Pan;Fang Yong;Yingyu Chen;Bin Li;Qiang Gao;Renhua Wu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状

老年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状曾先捷【摘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发病率高,具有容易复发和侵袭性强的特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GBM的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但其治疗欠规范.本文就目前影响老年GBM患者的治疗因素及其手术、化疗、放疗及联合治疗等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5(007)002【总页数】4页(P141-144)【关键词】脑肿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老年;手术;放疗;化疗【作者】曾先捷【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35%~4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占恶性胶质瘤的85%。
由于GBM分化差、增殖快、侵袭性强、术后易复发等不良生物学行为,导致其治疗效果较差,中位生存期往往不足1年。
GBM多见于老年人,其中65岁以上的GBM 占50%[1]。
由于老年GBM患者KPS评分低,且伴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缺陷、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因素,往往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
但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接受积极治疗的老年GBM患者的生存情况与年轻患者相当[2~4]。
本文就老年GBM患者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1 年龄及治疗方式年龄及治疗方式是影响GBM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由于年龄的增加,许多老年GBM患者在治疗时机体功能处于减退状态,如KPS评分低,且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等。
这些不良因素给老年GBM患者的手术选择带来了较高的风险,因此,老年患者多选择保守的治疗方式。
临床研究表明,年龄越大的患者接受手术和(或)放疗的概率越低[5]。
有研究报道,超过75岁的老年GBM患者只有25%获得手术和(或)放疗机会;65岁以上的患者只有47%可获得手术治疗,而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概率高达82%,手术机会的错失明显影响老年GBM患者的预后[6]。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即胶质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成年人的脑组织中。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异质性,因此需要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标准。
一、定义和分类胶质母细胞瘤是指起源于原始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原始形态特征,且表达胶质母细胞特异标志物的肿瘤。
根据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四个主要亚型: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和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一种亚型,发生在年轻患者中。
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成年人,其组织形态和遗传学特征与室管膜型不同。
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亚型,发生在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主要位于带状体区域。
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指术后残留的肿瘤,通常是混合型的。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肢体无力、智力退化等。
对于儿童,尚存在生长发育延迟和体重下降的现象。
确诊胶质母细胞瘤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程度。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肿瘤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染色方法来分析其组织结构和特征。
分子遗传学分析主要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标志物来识别和区分不同亚型的胶质母细胞瘤。
三、治疗和预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
然而,由于肿瘤位置复杂或大小较大,完全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控制。
化学治疗则是使用药物来抑制和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和放疗联合使用。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简称胶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胶屡瘤之一,占脑胶质瘤的25%~50%,是最恶性的一种,按Kemohart分类为Ⅳ级。
起源细胞可能是各种胶质细胞,但肿瘤内已才再能找到起源细胞的原型。
成人肿瘤多位于半球额、顶、颞叶儿童多位于脑干。
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多较大85%在40~70岁之问;男性较多贝(占55%~65%)。
(2)病情发展较快,病程较短病程常在1年以内;其中1月内者占30%,3个月内者占60%,6个月内者占70%。
也有病程式超过2年者(占7%),可能是由于肿瘤以较良性类型开始,后来转变为胶母细胞瘤。
(3)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部位成人主要见于大脑各部,出现相应的各脑叶受损症状;儿童多发生在脑干,早期症状脑神经麻痹和长束症状,晚期由导水管阻塞引起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
(4)Crll平扫肿瘤多以低密度为主或以等密度为主的低、等混合密度病灶,并有不少病灶含高密度(瘤内出血)成分。
病灶常较大,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绝大多数病灶周围有中度、重度水肿,注射造影剂后多出现边界清楚的不均匀增强,部分病灶呈不规则环状或花环状增强。
发生于脑干者,常有阻塞性脑积水征象。
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治疗脑胶质瘤重要手段治疗胶质瘤可采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进行治疗,肿瘤内放疗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随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而飞速发展;尤其80年代以后,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胶质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成为脑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专家推荐熊鹰飞主任是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的专家,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熊鹰飞主任于2010-2011 第四军医大学及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参与了“星型胶质细胞对脑在军事应激中的调制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等课题的研究。
参与《颅脑术后继发性癫痫的外科评估与治疗》科研项目,并获得2015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或 pleomorphic glioblastoma)属 WHO 分类Ⅳ级,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星形细胞瘤的50%。
好发于中⽼年⼈(多在50岁以上),男性相对多见。
临床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及局灶性脑功能障碍。
肿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极差,中位⽣存期仅8~12个⽉。
【MRI表现】(1)肿瘤位于幕上深部脑⽩质,以额叶最常见,颞、顶次之,⽽枕叶、丘脑及基底节区较少见。
常沿⽩质纤维束⾛⾏且易经半球联合纤维跨越中线⽣长,累及双侧半球⽽呈蝶翼状分布,肿瘤体积较⼤,形态多不规则。
(2)信号明显不均匀,中⼼常坏死囊变⽽呈长T1、长T2信号,周边不规则厚壁肿瘤实质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伴出⾎时出⾎区域多呈T1WI⾼信号(图1)。
(3)边界不清,瘤周常伴有中、重度⽔肿,占位效应显著,中线结构多明显移位。
(4)常见软脑膜受累呈条带状增厚或形成结节。
出现卫星病灶时,表现为与母灶信号类似的单发或多发结节。
(5)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不规则花环状强化,坏死后的肿瘤囊壁厚薄不均,常伴有室管膜及软脑膜受累。
(6)可见到“假缩⼩征”(即同⼀病灶在T1WI增强后强化的边界⽐在T2 FLAIR上显⽰的边界要⼩)与“瘤外浸润征”(即肿瘤在T1WI增强后呈不规则花环形强化时,环外还可见到斑⽚状异常强化信号影)。
图1左颞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A、B.分别为横断⾯T1WI及T2WI,⽰左颞叶不规则形占位,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部囊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显著;C.冠状⾯T2 FLAIR,⽰实质部分呈稍⾼信号,中央坏死区呈⾼信号;D. DWI⽰病灶实性部分呈⾼信号,坏死区呈低信号;E.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形成厚薄不⼀的环状强化;F. MRS波谱⽰NAA峰明显下降三⼈⾏医学课堂知识店铺神经系统解剖进阶课 Mini Program【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好发于幕上深部脑⽩质区,常跨中线结构⽣长,瘤周⽔肿明显。
TRIM_蛋白家族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TRIM蛋白家族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闫丹措1,陶嘉楠2,马秀雯1,王学红21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宁810016;2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摘要: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前列。
但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深入探索胃癌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构域(TRIM)蛋白家族是一类以结构特征命名的蛋白质家族,能够参与蛋白质泛素化修饰、调控抑癌基因p53表达、促进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等生物学过程。
研究发现,胃癌组织TRIM蛋白高表达,并且其表达强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TRIM蛋白家族在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TRIM59、TRIM28、TRIM11、TRIM65、TRIM38、TRIM62和TRIM10作为TRIM蛋白家族成员,在胃癌的分子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胃癌;三结构域蛋白家族;蛋白质泛素化;p53;炎症信号通路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25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102-05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前列[1]。
然而,由于胃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确诊率较低,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导致治疗效果有限。
在我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0%[2]。
目前,胃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
然而,从当前胃癌的诊疗现状来看,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可供选择的化疗药物较少,并且靶向治疗也相对滞后。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可靠的诊断指标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结构域(TRIM)蛋白是一类以结构特征命名的蛋白质家族,在人体内广泛存在。
TRIM蛋白能够参与蛋白质泛素化、细胞信号传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学过程。
TRIM24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各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TRIM24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各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发布时间:2021-08-20T09:07:35.1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月4期作者:王磊王杭[导读]王磊王杭(江苏省扬州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265)摘要:TRIM24是三基因序蛋白(TRIM)家族中的一种,属于反式激活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TRIM24与肝癌、胃癌、肺癌、膀胱上皮癌、白血病、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TRIM24的过度表达往往提示肿瘤患者的预后更差、恶性程度更高,可作为预后不良的评估指标。
TRIM24可通过AKt磷酸化信号通路、组蛋白去乙酰化等通路发挥转录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增殖、浸润、转移,甚至使肿瘤细胞产生化学抵抗,出现耐药现象。
如TRIM24主要上调cyclinA,B,D1,E,p-Rb、CDK4、Ki67、Bcl-2、Snail、Slug、波形蛋白及β-catenin等细胞周期蛋白和抑凋亡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抑癌基因P27、P53、Bax、Caspase-8及EMT相关蛋白等使细胞进入异常增殖状态。
研究显示TRIM24在每种肿瘤中的机制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整理概括既往学者的研究,对TRIM24在各肿瘤细胞中发挥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TRIM24结构及功能、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致癌基因一、TRIM24的结构特征1.TIM24的基本结构特征TRIM24基因位于染色体7q34,拥有三个结构域,分别是:锌指结构域、B- box结构及卷曲螺旋结构域[1]。
锌指结构域具有指导自身及不同底物之间的泛素化转移功能,是E3泛素化连接酶的特征性标志[2] 。
B- box结构域是TRIM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推测B- box 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特征[3]。
2.TRIM24的生物学功能TRIM24是首例被发现受体靶点位于细胞核的转录调节因子,通过调节染色体重塑相关蛋白影响其表达及功能。
胶质母细胞瘤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1 2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如CAR-T细胞疗法等。
靶向治疗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干预 ,如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3
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需在专业 医生指导下进行。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
减退等,需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02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
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下降
03
放化疗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合并感染,需加强营养
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长期随访和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康复锻炼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 肿瘤复发。
免疫治疗进展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策略不断取得突破,如CAR-T细胞疗 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临床试验成果
多个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个体化治疗策略
深入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机制和 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 疗策略。
鼓励患者参加胶质母细 胞瘤患者互助小组,与 病友交流经验,分享心 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
公益资源
利用公益组织和慈善机 构的资源,为患者提供 经济援助、医疗救助等 支持,减轻患者的经济 负担。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回顾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多个与肿瘤发生 、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16
17
18
LY294002: PI3K/AKT通路抑制剂
MTT检测
19
RT-PCR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20
TRIM24Δ:缺少PHDBromo结构域的突变体
21
CHIP
22
文章内容
一、TRIM24表达与肿瘤等级相关并参与GBM复发 二、TRIM24水平与GBM病人预后呈反向相关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
GBM 是最常见且致死 率极高的脑部肿瘤; 具有高侵润性,可大范 围转移,与健康脑组织 混合在一起,难以治愈。
2
TRIM24:又称TIF1α(转录中介因子),是TRIM蛋白家族的一员。
RING
B-box
Coiled coil
三、TRIM2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四、TRIM24能提高GBM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抗性 五、TRIM24是化学治疗有效的前提
23
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
在体内生理pH值下,它经非酶途径 快速转化为一种细胞毒性活性化合物 MTIC[5-(3-甲基三氮烯-1-)咪唑-4-甲酰 胺]而发挥作用。 MTIC的细胞毒性可能主要源于其DNA 烷基化(甲基化)作用,烷基化主要发 生在鸟嘌呤的O6和N7位。
优点: 1)PFS无需非要等到出现死亡事件,因此随访时间会大大 缩短 2)需要的病例数较少。 3)较少受非研究药物治疗的影响 缺点: 1)PFS的测量不如OS精确。 2)PFS的确认对于许多种类的肿瘤比较困难 10 3)频繁的放射学检查对病人本身就有负面影响
Overall survival(OS) 总生存数
PHD(植物同源结构域plant homeodomain):一种进化保守的锌指结构 域, 能特异性识别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bromo结构域,特异性识别组蛋白末端乙酰化的赖氨酸位点,在调控 基因转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TRIM24与肿瘤 功能: 1)参与染色体重塑(H3K4me0, H3K23ac) 2)结合并降解P53 3)与ER,AR,RAR相互作用并调节其转录活性 4)在白血病,前列腺癌,乳腺癌中促进肿 瘤生长
4
文章内容
一、TRIM24表达与肿瘤等级相关并参与GBM复发 二、TRIM24水平与GBM病人预后呈反向相关
三、TRIM2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四、TRIM24能提高GBM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抗性 五、TRIM24是化学治疗有效的前提
5
免疫组化染色
NB:正常脑组织
OG:少突神经胶质瘤
Oncogene,2014.1
TRIM24 promotes glioma progression and enhances chemo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胡高磊 2014.6.13
1
背景介绍
24
T98
U87
MTT assay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
25
Caspase-7可以被剪切而激活,激活的caspase7引起DNA修复酶 PARP的剪切,进而促进细胞的凋亡。
26
TUNEL检测
流式细胞分析
27
28
MGMT:DNA修复酶,可以 修复TMZ诱导的DNA损伤。
2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RelA :编码NF-κB 的一个亚基
四、TRIM24能提高GBM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抗性 五、TRIM24是化学治疗有效的前提
9
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从随机化开始至因 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该指标被认为是肿瘤临床 试验中最佳的疗效终点。
优点:便于统计,准确度高 缺点:需要样本较多,随访时间较长
PFS(Progression-Free-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从 随机化到病人出现肿瘤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32
总生存数OS
33
无进展生存期PFS
34
总结
1.TRIM24能促进恶性 胶质瘤的发展
2.TRIM24通过PI3K/AKT 通路提高GBM对化学 药物的抵抗
35
36
37
PA:纤维性星形细胞瘤 grade I
DA: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AA: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grade II gradeIII
6
7
TRIM24水平在复发的GBM病人组织中明显上调
8
文章内容
一、TRIM24表达与肿瘤等级相关并参与GBM复发 二、TRIM24水平与GBM病人预后呈反向相关
三、TRIM2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12
文章内容
一、TRIM24表达与肿瘤等级相关并参与GBM复发 二、TRIM24水平与GBM病人预后呈反向相关
三、TRIM2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四、TRIM24能提高GBM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抗性 五、TRIM24是化学治疗有效的前提
13
14
U251 TRIM24蛋白水平相对较低
30
结果表明:TRIM24通过促进MGMT表达使细胞对TMZ产生抗性
31
文章内容
一、TRIM24表达与肿瘤等级相关并参与GBM复发 二、TRIM24水平与GBM病人预后呈反向相关
三、TRIM24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四、TRIM24能提高GBM药物替莫唑胺(TMZ)的抗性 五、TRIM24是化学治疗有效的前提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存活期 Low TRIM24 13.9month High TRIM24 11.0month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Low TRIM24 6.5month High TRIM24 5.3month1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HR:hazard ratio风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