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武松打虎教案5篇

武松打虎教案5篇

武松打虎教案5篇武松打虎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点击鼠标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断——《武松打虎》。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比较组词。

岗()帐()耻()梁()堂()迸()冈()杖()职()粱()膛()并()(2)注意读音。

迸(bènɡ)、冈(ɡānɡ)(3)注意字形。

脊:上半部笔顺为:先两边再中间,即:点、提、撇、点、撇、捺梁: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4)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理解:道、印信、榜文、端的、吃、存、绾、直、却待、纳定、兀自、把棒撅了又打了一回,就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交流汇报。

文章记叙了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即: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快速读课文,回忆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故事背景。

(2)简介《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拓展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武松打虎》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分享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故事情节图。

(3)思考:武松打虎的勇气和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虎的民间故事或成语。

(2)观看与《武松打虎》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对比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文《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课文《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武松打虎》,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2)学习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武松打虎过程的细节描绘。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以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播放《武松打虎》的音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4.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武松打虎的勇敢和智慧。

(2)问答环节: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2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武松打虎的场景。

5.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武松打虎 教学设计 教案

武松打虎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按提示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

抓住武松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揭示揭题。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你们看过《水浒传》吗?3、师:在《水浒传》第23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21、武松打虎二、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2、检查自学情况三、研读课文1、学习第一部分:师:武松的勇敢、力大无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看看武松进店喝了多少酒,还不听劝告要过冈,从中你还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交流。

3、过渡:是啊,武松酒量过人、胆大过人,但最能反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死老虎的情节,我们下节课来重点学习这精彩的片断。

课堂小结三、复习巩固1、读准词语2、齐读课文3、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后习题四、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按要求归类。

能说会道鞠躬尽瘁足智多谋光明磊落才华横溢伶牙俐齿妙语连珠料事如神不屈不挠大义凛然描写口才的词语:描写智慧的词语:描写品质的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武松打虎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案:武松打虎
这里可以讲讲鲁智深的形象(与相关情节联系在一起)
(2)智取生辰纲
杨志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护送生辰纲的重任。为了避免不测,他处处小心。开始趁凉行路,后来到了荒凉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热时赶路。这本是顺应地势的防范之策,却得不到军汉的理解。最后,连老都管、虞候都开始抱怨,于是军汉们便不听杨志的打骂,坚持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岗的树林里休息。这时,扮作商人的晁盖等人出现了。随后,白胜也挑着白酒上了山岗。军汉们想买酒,但杨志怀疑酒里有蒙汗药,不让买。
教师请学生逐段朗读,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并且对文章结构与内容进行分析讲解。
(1)第一段介绍了关于武松的哪些情况?(第一段介绍了武松途径景阳冈,为了回家探望哥哥,他上景阳冈前,喝了许多酒。)
(2)第一段中的“大虫”指什么?(大虫指的就是老虎。)
(3)武松第一次看到树上的告示为什么不在意?(因为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
2、查找《水浒传》中其他梁山好汉的故事,仔细阅读并拍成视频发在班级群里。
教学反思:
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白胜便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让杨志放松警惕,并借舀酒作掩护,向酒里下药。白胜也演地毫无破绽。这时杨志开始放松紧惕,便同意买。但白胜却不肯卖了,这使杨志等人彻底放松了警惕,买到酒后开怀畅饮,最终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走。
三、家庭作业:

【精选】武松打虎教案4篇

【精选】武松打虎教案4篇

【精选】武松打虎教案4篇【精选】武松打虎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武松打虎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松打虎教案篇1教学内容1.武松习武2.武松打虎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主动观察、评价同伴动作的能力。

2、运动技能:创设课堂教学的故事情景,让同学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全身心投入到速度、跳跃、爬滚等素质练习中。

3、身体健康:通过“快找同伴”的游戏,发展灵敏、协调等素质,同时发展跑的能力。

4、心理健康:通过练习培养同学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高尚意志。

5、社会适应: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教学重点:发展同学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难点:着重解决同学跨跳时,前腿尽量往前伸,后腿脚前掌尽量向前蹬,落地时脚前掌先着地的动作习惯。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和学练法一、课堂常规则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4、检查服装、鞋子,布置见习生。

要求:声音宏亮精神丰满服装整洁体育委员按四列横队整队。

要求:静、齐、快二、热身跑一、组织:原地由四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二、教法:教师用口令指挥:“成二列横队———走!”二、要求:1、静、齐、快2、听从教师的口令指挥三、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腰部运动4、膝关节运动5、手腕脚腕运动一、组织:全班由一路纵队围圆队形散开二、教法与步骤:1、教师示范动作2、教师用口令指挥,并且领做三、要求:口令清晰、响亮、富有节奏感一、组织:全班由一路纵队围圆队形散开:二、要求:1、按口令做动作。

2、动作要有弹性、力度、规范。

一、快找同伴练习方法:画一个直径为15米左右的大圆圈。

同学分别站在圆圈的外沿上,按要求练习。

跑的方向可以改变,(先是逆时针,后是顺时针)。

失去同伴的同学被淘汰。

2024年武松打虎教案范文(通用8篇

2024年武松打虎教案范文(通用8篇

2024年武松打虎教案范文(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武松打虎》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知识讲解、文学鉴赏和口语表达训练。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第六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受武松勇敢、智慧的品质。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长句子理解和文学鉴赏。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武松形象的把握和口语表达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民间传说”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武松形象,讲解生字词和语法知识。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武松、店小二等角色,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讲解其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

六、板书设计1. 《武松打虎》2. 主要内容: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知识讲解文学鉴赏口语表达训练3. 重点知识:武松形象生字词语法结构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武松打虎的思维导图。

仿写课文中的一句话,运用修辞手法。

2. 答案:思维导图答案:见附件。

仿写句子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布置一篇关于“勇敢、智慧”的作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组织一次“民间传说”故事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间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拆解和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武松打虎》教案

《武松打虎》教案

《武松打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意义。

(3)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读写“武松、打虎”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意义。

(3)运用汉语拼音正确读写“武松、打虎”等词语。

2. 教学难点:(1)武松打虎的过程和细节。

(2)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大致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武松打虎的场景。

(2)教师简要介绍《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和人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拼音正确读写“武松、打虎”等词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意义。

4. 品读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武松的英雄气概。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武松打虎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学生写一篇关于武松打虎的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让学生自己起来唱。
三、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新歌曲的演唱形式。回去的时候同学们再去搜集其他的山东快板听一下,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快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由它伴奏的,在学习之前,我们先看看相关的介绍”。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曲艺形式。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其初专说武松故事,曾名“武老二”。演唱者一人手持竹板或铜板两块,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又名竹板快书。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山东快书。当初,山东大鼓盛极一时,山东大鼓里有个牌子,近似半说半唱的韵诵体,叫做“窜钢腔”,据说,山东快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过后觉得快板有哪些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
师:“山东快板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感较强,所以在说唱的时候要注意语速的均衡性以及语言的连贯性”。
2、教师示范性的为学生演唱,并指出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让学生读一遍词,注意其中一些词的正确读法。
4、让学生跟着录音唱两三遍。
2、介绍《武松打虎》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武松打虎,施耐庵著作《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在回家看哥哥的途中,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传为佳话,武松就成了人们心中的打虎英雄。)
二、学唱歌曲
1、播放录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歌曲的旋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武松打虎》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山东快板的创作背景。
2、知道山东快板的唱法,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
快板、录音机、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