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文学常识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1、《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作者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篇:《老人与海》(主人公是桑地亚哥:硬汉形象)。

2、《墙上的斑点》,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短篇小说。

他主要作品有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

3、《炮兽》,节选自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

作者雨果(法国)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其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

4、《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作者蒲宁(俄国),获1933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5、《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

作者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课文即节选于此)。

6、《炼金术士》,长篇小说节选。

作者保罗·戈埃罗(巴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7、《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8、《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泰戈尔(印度),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两姐妹》,著名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9、《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作者志贺直哉,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_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老人与海》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伊甸园》《死在午后》《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等中长篇小说。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必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老人与海》简介: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整理

《外国小说欣赏》课文知识整理话题概念、举例、重要观点和解释叙述叙述角度:小说要有一个讲述的人,即故事由谁来讲。

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我的叔叔于勒》是孩子在讲故事。

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是有限视角。

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是无限的(全知)。

传统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全知视角,莫泊桑的《项链》也是。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但在叙述上会受限制。

(《墙上的斑点》叙述者是我,但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比较自由,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但它缺乏亲切感,有一定的距离。

小说家根据审美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选择人称。

契诃夫的《万卡》就采用了第三人称,但里面人物的信和内心独白是第一人称。

既利于交代背景,也有利于抒发感情,令人心酸落泪。

第二人称“你”既拉近叙述者和人物的距离,又有别于第三人称的两相疏离,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场景场景是小说最小的构成因素,有大小场景之分。

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不同于环境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是生活的横截面。

场景的功能:可以(1)给全篇定调;(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和为后文铺垫)(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象征,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注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区分)主题写作目的不外两种:讲故事和讲道理。

小说宽泛意义的主题称为“母题”。

有时材料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更有思想。

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张“形象大于思想”,小说的主要功能是叙事而不是说理,小说通过形象将“理”蕴涵其中。

小说通过客观描绘、隐喻、象征暗示出主题,因此主题就有多种可能。

罗兰巴特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模糊处理,说不尽的主题,反而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贴着人物写,就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一.《桥边的老人》1.作家作品——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54年其作品《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长篇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是“一位忠实地、勇敢地再现时代的艰辛危难的真实面貌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2.内容简介——《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本文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坐着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3.“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

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另外八分之七在水下。

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也没有不要写得太过直露。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这种理论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4.“硬汉性格”——海明威是因《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而得名。

桑地亚哥面对大风大浪的包围,鲨鱼的袭击,85天的漂泊等危险和困厄,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保持“男子汉的风度”。

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二.《墙上的斑点》1.作家作品——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知识梳理课件(共26张PPT)
而不能离谱地误读。尽管“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毕竟还应该 是哈姆雷特。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主 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①从小说的 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 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 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 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 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2.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想象的艺术, 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 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为深 刻的真实,它并不与现实的客观事物一一对应。
3. 小说中的真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 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 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 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 重要的真实。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真正的小说是一种 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现实大地, 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
荒诞手法:西方文学中表现主义 文学流派,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 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在艺术表现上 则任意扭曲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用 来强化和外化主观的思想感情,或则 采用象征的手法用以表现某种抽象的 观念。
一般来说,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 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 的张力。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 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 的做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着阐释主题的任务。
第五单元:情节
1.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 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快捷方式一口气跑 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 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 人心魄的魅力。 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 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总结(15篇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4、蒲宁《安东诺夫卡苹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主要作品: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且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短篇:《白象似的群山》中篇:《老人与海》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主要著作: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补充: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补充: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牲畜林
卡尔维诺是 意大利 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 作家之一。著有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蛛 巢小径》,代表作有 《寒冬夜行人》 《看 不见的城市》等。
斯特林堡是 瑞典著名剧作家、作家,被称为 “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辛格,美国犹太裔作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 《山羊兹拉特》 学奖,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作 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 说 《百年孤独》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 图景的鸿篇巨著”,另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博尔赫斯是 阿根廷 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 《沙之书》 篇小说大师,著有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沙之书》 。
外国小说说家。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以中篇 年以中篇 《老人与海》 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 老人与海》 获诺贝尔文学奖。美 代表作家。 国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家。他关于小 冰山理论” 说创作的核心理论是 “冰山理论” 。长 篇小说有: 太阳照样升起》 篇小说有:《太阳照样升起》 1926 ( )、《永别了 武器》( 永别了, 》(1929年)、 年)、《永别了,武器》( 年 丧钟为谁而鸣》( 》(1940年) 《丧钟为谁而鸣》( 年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 是英国女作家、 弗吉尼亚 伍尔芙是英国女作家、批 评家, 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评家,意识流 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 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 ”“二十 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最后一人”“二十 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 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 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
• 弗兰茨·卡夫卡是 奥地利(国籍)是 •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著有荒诞派短篇小说 《变形记》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 • 《城堡》等。 蒲宁, 俄国 作家,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 • 《炼金术士》的作者是 巴西 (国籍) 的 保罗·戈埃罗 (人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
日本
白桦派
长篇《暗夜行路》
在桥边
海因里希。伯尔
德国
1972年以《与一位女士的合影》获诺贝尔文学奖;“当代德国的歌德”
“二战”后初期,中篇《正点到达》,长篇《亚当,你在哪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成名作《正点到达》是德国“战后文学”(“废墟文学”)的代表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丑之见》是“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70年代《与一位女士的合影》
沙之书
博尔赫斯阿根廷影响欧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61年福门托奖;“魔幻文学的鼻祖”、“文化英雄”
1923年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35年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世界性丑事》;短篇小说集《虚构集》(由《交叉小径的花园》和《杜撰集》结合而成)
骑桶者
卡夫卡
奥地利
表现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20世纪最优秀作家之一”“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
炮兽
雨果
法国
浪漫主义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安东诺夫卡苹果
蒲宁
俄国
现实主义
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前《安东诺夫卡苹果》;1920年前“农村写生系列”“爱情悲剧系列”,1920年后《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丹柯
高尔基
苏联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炼金术士
保罗。戈埃罗
巴西
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
成名作《朝圣》。“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娜塔莎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现实主义
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
长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素芭
泰戈尔
印度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五十多部诗集,“诗圣”;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小说《弃绝》《素芭》《摩诃摩耶》《沉船》《戈拉》
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曲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
山羊兹拉特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
美国犹太裔作家
古典文学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
《傻瓜吉姆佩尔》《卢布林的魔法师》《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萧莎》
礼拜二午睡时刻
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魔幻现实主义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家长的没落》《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格兰德大妈的葬礼》《迷宫中的将军》
牲畜林
卡尔维诺
意大利
后现代主义
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美国讲稿》)是20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代表作《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童话》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
半张纸
斯特林堡
瑞典
表现主义
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整理
作家
国别
流派
获奖或声誉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美国
迷惘的一代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老人与海》
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
英国
意识流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长篇小说《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随笔《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主义思想代表作
长篇《美国》(《失踪者》)、《审判》(《诉讼》)、《城堡》;短篇《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