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格式

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格式

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

产品名称

审核分析者_______________

双手作业分析调查报告(1)

“章鱼小丸子”作业分析 研究报告 ——章鱼小丸子工作组 指导教师:温沛涵 专业:工业工程 学生:王琰杰20112731 常俊杰20112698 谢谦20112704 魏孟2011269

重庆大学 双手作业分析研究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_工业工程 学生姓名:__ 王琰杰常俊杰谢谦___魏孟 ____ 研究地点:_重庆大学第二食堂章鱼小丸子窗口 报告题目:_关于章鱼小丸子制作的双手作业的研究报告_ 报告日期: 2012 年12 月28 日指导教师:__温沛涵_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

双手作业分析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行为的更新,对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整本书的全面系统的学习,我们对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的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为了加强知识的运用,我们决定在生活中发现工业工程专业的痕迹。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组成员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跟我们所学专业知识作业分析中的双手作业分析知识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视频的录制以及对制作人员的咨询,我们掌握了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本着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原则,我们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进行了双手作业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5W1H以及ECRS等方法,遵循动作经济原则,提出了几种不同的优化改善方案,以缩短作业实践,减少工作人员的疲惫程度,以及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通过几种方案的比较,我们从几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了最优方案。 二、研究目的: 1.学会绘制双手作业分析图; 2.学会对双手作业图所记录的现状进行分析; 3.学会提出可行的优化改善方案; 4.通过实践加强对平日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三、使用仪器,材料: 照相机,摄像机,章鱼小丸子专用漏斗,改进后的叉子。 四、研究过程 在选定了研究课题之后,我们和制作章鱼小丸子的操作者进行了沟通,向其解释了我们的来意,并向她咨询了关于章鱼小丸子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们对其制作过程进行了录像,操作者也进行了了积极的配合。录像完成后,我们小组对录像进行了反复的观看,力求从中发现尽可能多的问题,进行尽可能多的可行的改善。在对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的录像进行了反复的观看之后,我们发现,章鱼小丸子的制作过程中,操作者主要是使用双手进行作业,

季节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季节性时间序列分析方 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七章季节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由于季节性时间序列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故将季节时间序列从非平稳序列中抽出来,单独作为一章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章共分四节:简单随机时间序列模型、乘积季节模型、季节型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季节调整方法X-11程序。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季节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建模。 §1 简单随机时序模型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经济时间序列的变化包含很多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比如:建筑施工在冬季的月份当中将减少,旅游人数将在夏季达到高峰,等等,这种规律是由于季节性(seasonality)变化或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对于这各时间数列我们可以说,变量同它上一年同一月(季度,周等)的值的关系可能比它同前一月的值的相关更密切。 一、季节性时间序列 1.含义:在一个序列中,若经过S个时间间隔后呈现出相似性,我们说该序列具有以S为周期的周期性特性。具有周期特性的序列就称为季节性时间序列,这里S为周期长度。 注:①在经济领域中,季节性的数据几乎无处不在,在许多场合,我们往往可以从直观的背景及物理变化规律得知季节性的周期,如季度数据(周期为4)、月度数据(周期为12)、周数据(周期为7);②有的时间序列也可能包含长度不同的若干种周期,如客运量数据(S=12,S=7) 2.处理办法: (1)建立组合模型; (1)将原序列分解成S个子序列(Buys-Ballot 1847)

对于这样每一个子序列都可以给它拟合ARIMA 模型,同时认为各个序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这种做法不可取,原因有二:(1)S 个子序列事实上并不相互独立,硬性划分这样的子序列不能反映序列{}t x 的总体特征;(2)子序列的划分要求原序列的样本足够大。 启发意义:如果把每一时刻的观察值与上年同期相应的观察值相减,是否能将原序列的周期性变化消除( 或实现平稳化),在经济上,就是考查与前期相比的净增值,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定义季节差分算子。 定义:季节差分可以表示为S t t t S t S t X X X B X W --=-=?=)1(。 二、 随机季节模型 1.含义:随机季节模型,是对季节性随机序列中不同周期的同一周期点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拟合。 AR (1):t t S t S t t e W B e W W =-?+=-)1(11??,可以还原为:t t S S e X B =?-)1(1?。 MA (1):t S t S t t t e B W e e W )1(11θθ-=?-=-,可以还原为:t S t S e B X )1(1θ-=?。 2.形式:广而言之,季节型模型的ARMA 表达形式为 t S t S e B V W B U )()(= (1) 这里,?? ? ??----=----=?=qS q S S S pS P S S S t d S t B V B V B V B V B U B U B U B U X W 2212211)(1)()(平稳。 注:(1)残差t e 的内容;(2)残差t e 的性质。 §2 乘积季节模型 一、 乘积季节模型的一般形式 由于t e 不独立,不妨设),,(~m d n ARIMA e t ,则有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学案四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1. 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 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3.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要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4.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考点分析预测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这类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用和说明各种原理图、过程图,领会和理解各种图所表达的含义;要运用提供的图表解释或分析说明某一地理现象、原理;通过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结合地图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的规律;分析此地理要素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原理、过程示意图已很少以教材中原图面貌出现,也即以各种变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2000年、2001年江苏文科综合考题中的光照图。过程(包括流程)示意图也是近年来常出现在试卷中的,如2003年地理单课试题中的33题(全球环境问题)、34题第三小题(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5~7题。知识结构重建 地理原理图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形成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有:风的形成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农业、工业投入至产出模式示意图,普拉托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示意图,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矿展示意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示意图.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 判别原理图、过程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析判断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说明原因或列出结构关系式。 2. 确定各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问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气候、地形、水等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城市形成、发展与所处的位置、地形、山河分布、交通线等的联系等。 3. 比较相同区域、不同区域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确定试题中图文的一致性.形成图文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 4. 预测本区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整个判断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疑问。运用地理规律.判断、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合理性,也即检测所判定的地理事物是否合符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过程规律总结(要点梳理点拨) 判读分析各种原理、过程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光照图是原理图中难度较大的,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展开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变视图的难度就更大,以下就这类试题可能考查的相关内容及解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1)判断南北半球(或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及各条经纬线的度数。 A:根据给定的经纬线度数判定半球。 例l 如图4-1所示,甲图中经线从右向左数字变大为西经,且在160°W-20°W之间是西半球,纬

IE双手操作分析指引

IE双手操作分析指引 一、任务 绘制电脑主机主板装配的双手操作分析图,并加以研究改进。 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分析双手操作图所及记录的工作现状,并能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作业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经研究和改进,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须深入操作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其起点和终点 2 画图前,首先要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 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 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 作用合适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 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数码摄像机 2计算机主机主板、CPU、CPU风扇、网卡、内存条 3螺丝旋具多把、手套一副、料盒一个及其他。 五、内容及步骤 本通过录像资料来观察装配电脑主机主板及其配件的工作过程,并由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电脑主板及其配件的组装过程,然后在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之后,将工作场地布置简图及双手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并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 分析原则进行改进。 步骤如下: 1.熟悉电脑主机的结构,了解各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与作用,特别是主板及其配件的 组装过程。 2.熟悉操作者的双手工作过程 通过录像资料反复观察电脑主机主板的装配过程,从作业者双手操作角度,全面掌握作业者两只手的工作内容及其配合关系。 3.绘制现行作业方法的工作地布置图 双手操作过程与工作地布置、工具物料的摆放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录像资料,首先绘制现行作业方法的工作地布置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和物料的相对位置。 4.绘制现行方法的双手操作图

时间序列季节性分析spss

表1 为某公司连续144个月的月度销售量记录,变量为sales。试用专家模型、ARIMA模型和季节性分解模型分析此数据。

选定样本期间为1978年9月至1990年5月。按时间顺序分别设为1至141。 一、画出趋势图,粗略判断一下数据的变动特点。 具体操作为:依次单击菜单“Analyz e→Forecasting→Sequence Chart”,打开“Sequence Chart”对话框,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将sales选入“Variables”列表框,时间变量date 选入“Time Axis Labels”,单击“OK”按钮,则生成如图2 所示的sales序列。 图1 “Sequence Chart”对话框

从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出,时间序列的特点为:呈线性趋势、有季节性变动,但季节波动随着趋势增加而加大。 二、模型的估计 (一)、季节性分解模型 根据时间序列特点,我们选择带线性趋势的季节性乘法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1、定义日期 具体操作为:依次单击菜单“Data→Define Date”,打开“Define Date”对话框,在“Cases Are”列表框选择“Years,months”的日期格式,在对话框的右侧定义数据的起始年份、月份。定义完毕后,单击“OK”按钮,在数据集中生成日期变量。 图3 “Define Date”对话框 2、季节分解 具体操作为:“Analyze→Forecasting→Seasonal Decomposition”打开“Seasonal Decomposition”对话框,将待分析的序列变量名选入“Variable”列表框。在“Model Type”选择组中选择“Multiplicative”模型;在“Moving Average Weight”选择组

双手作业分析报告实验

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手操作分析符号,学会双手操作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用双手操作图记录操作现状,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划分最小操作单元; 4.学会分析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现状,并能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投影仪、S195油泵、螺丝刀、尖嘴钳、料盒、录像资料等 三、实验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要素作业(操作)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而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通过研究和改进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起点和终点。 (2)图前,首先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用适当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不要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纪录左手的动作,记录在左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现行方法: 作业:分析S195油泵的装配过程 开始:双手空闲,零件在桌子上▎▎▎▎ 结束:装配好油泵放在桌子上零件工具箱 操作者 右手 至泵体 拿起泵体

双手操作分析

运用双手操作分析方法改善工人安装螺栓过程 112010898 陈柯颖 1. 双手操作分析 1.1 定义 生产现场的具体主要是靠工作人员的双手来完成。记录、分析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作业效率,则称为双手操作分析。 1.2 分析方法与工具 双手操作分析中常采用“双手操作分析图”。双手操作图又称操作人程序图、左右手程序图,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图。其分别将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左右手的所有动作和空闲都进行记录,其目的在于对各项操作做更加详细的记录,以便分析并改进各项操作的动作。 2. 对尼玛克工厂工人安装螺栓过程进行双手操作分析。 2.1 分析过程 (1)选择从尼玛克工厂录制的一段工人安装螺栓的视频进行分析。 (2)观察工作情况,熟悉工作过程。 (3)绘制工作地布置简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相互位置。 (4)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 (5)观看操作人员左右手的各项动作,将双手的动作情填入分析图中。 (6)研究视频及分析图,运用5W1H等方法找出冗余、笨拙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安排,左、右手分工不恰当处,物料、工具摆放位置的不合理之处等。 (7)按ECRS四大原则进行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8)绘制改进后的工作场地布置图和双手操作图。 2.2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 对比程序的5种符号 –O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动作; –?——表示搬运、手移动的动作; – ——表示检查。 –D——表示等待,即手的延迟、停顿; –?——表示持住,即手握住物件的动作; 改善前双手操作分析图:

操作移动检验等待握持握持等待检验移动操作 ○ → □ D ▽▽D □→○15● ● 5121●●12316●● 16343●● 3451●●15631●●31673●●3781●●1891●●191013●●1310111●●111121●●1121312●●1213142●●214158●●815162●●2161710●●1017182●●2181912●●121920 1 ●●1 20 等待等待等待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拿起一个螺栓 等待等待等待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拿起一个螺栓 将螺栓拧入上盖 等待放入左手 将垫片依次套入螺栓 将多余的垫片放入零件盒 拿起一个螺栓 递给左手 等待 递给左手 等待 等待等待等待将螺栓拧入上盖等待等待将螺栓拧入上盖拿起一个螺栓 等待 等待持住螺栓等待等待持住垫片将螺栓依次立起来放在圆盘 右侧摆好 伸手抓取垫片 伸手抓取8个螺栓 放入左手 双手操作分析 工站名称 : 尼玛克工厂 工站图示: 改善现场:______BU_______课______线 作 业 员:____________________研 究 者: ___陈柯颖_ 研究日期: _2014.6.20__________________作业方式:结束状态:螺栓装好 时间单位: 开始状态:双手空闲,放在工作台上 作业单元说明 单元顺序作业单元说明 左手 右手 时间 时间 单元顺序改善前 改善後 站立坐姿min s

Iso9001 最新过程分析图

过程清单 顾客导向过程(COP)所涉及文件支持过程(SOP)涉及文件C1 订单/合约评审过程与顾客有关要求管理程序S1 文件管理文件控制程序 C2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设计开发管理程序S2 记录管理记录控制程序 C3 生产控制过程生产过程管理程序S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C4 产品交付过程与顾客有关要求管理程序S4 生产设备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C5 顾客服务过程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 S5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 S6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标识和追溯性控制程序管理过程(MOP)S7 产品防护管理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M1 业务计划过程质量目标S8 计量设备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程序 企业战略和经营计划S9 产品监视和测量产品检验和试验管理程序 M2 管理评审过程管理评审程序S10 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管理程序M3 质量成本过程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M4 内部审核过程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M5 数据分析过程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体系绩效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 M6 持续改进过程 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管理程序M7 纠正措施过程 M8 风险和机遇过程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过程编号:C1 订单/合约评审过程 过程负责人:事业部及商务部 订单/合同评审过程 ● 接受客户订单; ● 订单评审; ● 客户回签订单; ● 正式接受订单 ● 组织生产 互联网、电话、手机、传真机、办公用品等 订单评审及时率100% [订单评审及时率=(要求时间内完成评审份数/评审总数)*100% ] 业务主管部门、生产部门主管、质量部门主管、技术部门 与顾客有关过程管理程序 订单评审报告结果及回复、承诺客户的交货数量及时间 客户订货数量、质量和交期的要求、 生产能力、工程能力的要求、品质保证能力的要求、物料状况 用什么资源(设备、材料等)? 谁来做? 输入 输出 用何指标衡量? 用何程序、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2005-11-22 10:42:43 阅读:292 次 文章来源:转载作者:秩名上传者:一剑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Layout)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三、工艺平衡率的计算

对时间的分析修订版

对时间的分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对时间的分析 ? 分析时间的重要性 ? 多数职业经理都很忙,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简直就是“忙碌”二字的化身。 由于职业经理的多维角色,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忙乱与普通员工有很大的差异。 有没有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陪家人?下面就来分析职业经理之所以忙乱的原因。 ? 无计划或计划不周 由于职业经理经常碰到突发情况,所以,很多职业经理觉得计划对于他们没有作用。总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干脆不定计划。计划是时间管理的前提,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时间管理。 ? 工作无主次 工作总有主要与次要的差别,作为职业经理,由于他的很多工作会影响到其他人,因而在工作中,必须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慢一点处理,哪些事情不必亲力亲为。对于必须做的事情,不但要优先处理,还要规定一个时限。不要让不重要的事情影响到整个部门、团队的工作。 有很多人按照先后顺序来安排工作,这种方法的本身就没有主次之分,弊病是在次要工作上浪费很多时间,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必然用在重要工作上的时间就要相对减少。这是优秀职业经理要避免的。 ? 不对下属授权 职业经理的主要角色是管理者,管理就要向下属进行有效的授权,通过下属去实现目标。不向下属授权,很多工作都得由自己去完成。总认为这个工作下属做不了,那个工作下属做不了,所有的工作都由自己做,而下属无事可做。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你在替下属工作,而作为职业经理需要做的很多工作反而没有时间去完成,原因就在于把时间用错了地方,用在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做的事情上。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结果不但家人报怨,上司和下属也不觉得你好。上司认为你的工作效率低,员工认为你不认可他的工作能力。总之,不向下授权往往会吃力不讨好。 ? 沟通不善 前面说过,企业70%的问题是沟通障碍引起的。关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时间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1.时间用于处理沟通不善带来的恶果 例如,某员工对公司有一些看法,正确的做法是他向你或有关部门提出意见,但是,这位员工却私下议论,或者透露给客户,一传十,十传百,员工的个人看法在众多员工和客户中传开,给公司形象带来消极影响。作为上司,必须花时间去处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果员工能够与你进行有效沟通,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处理私下议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了。 ? 2.无效沟通 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达成有效沟通,也就是用于沟通的时间没有效率。 很多职业经理也认为花了大量的时间与下属进行沟通。问题不是有没有沟通,而是沟通的效果如何。沟通只是第一步,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效的沟通。沟通没有了效果,我们称

双手操作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 实验项目名称双手操作分析 学生实验班级工业工程132 实验学生姓名黄正雯 实验学生学号 201131436 实验时间 2015年11月04日 实验地点工程实践中心2-212 同组成员顾文慧 实验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王云霞 2015年11月04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对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能找出问题的所在,提出改善方案。二.实验原理 1、双手作业分析的含义 生产现场的某些作业以工序的操作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观察和记录其过程,重点是了解双手如何进行实际的操作,称为双手作业分析。 2、双手作业分析的特征 (1)双手作业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作业者的双手。 (2)双手作业分析是借助于双手作业图进行分析。 (3)双手作业分析简单明了,随时随地都可记录分析,清楚地反映出动作是否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3、双手作业分析的作用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左、右手分工是否恰到好处。 (2)发掘“独臂”式的作业。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并据此拟定作业规程,为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供参考。

4、双手作业分析图的作用 双手作业分析图以双手操作为对象,采用标准流程图符号来记录其动作,表示其关系,并可指导作业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动作观念,找出一种新的改善途径。 5、双手作业分析图的画法 参考课本P65图2-10。 (1)图的左上部。填写常规项目,包括编号、作业名称、地点、作业人员、作业的起点、终点(结束)、日期等。 (2)图的右上部。填写工作地布置平面简图,并表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位置。 (3)图的中间部分。分别在左右两边填写左、右手动作的代表符号及动作说明。 (4)图的右下方。对左、右手的动作进行统计。 6、绘制双手作业分析图时的注意事项。 (1)开始记录前,要对整个作业周期认真研究若干次。 (2)每个作业周期开始时,应以拿起新的工件的动作作为开始记录的起点。 (3)一次记录一只手的动作,从左手或右手开始均可,一般应从工作最多的一只手开始,并将全部操作记录完毕。 (4)当左、右手同时动作时要记录在同一水平线上,顺次发生的动作,要记录在不同水平线上。要多次核对左右手动作关系,使记录准确无误。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工具 1、装配线的某一个工位。 2、灯光追逐控制器 3、螺丝旋具,镊子钳等装配工具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熟悉中奖游艺器装配操作的基础上,选择一项用手工进行的具有高度重复性的装配工作。 2.观察工作情况,熟悉工作过程。 3.绘制工作地布置简图,标明各种零件、工具、设备的相互位置。

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 1、什么是双手操作程序图 双手操作程序图又称双手操作图、操作人程序图或左右手程序图,是一种非凡的程序图。它是将操作者在工作地上左右手的动作按发生顺序加以记录的图表。它有助于工人的操作更加合理。 通过双手操作程序图对所有动作和空闲的记录,可对各项操作进行分析并改进各项操作的动作。由于双手操作程序图所记录和分析的是最具体的操作,因此通常运用于具有高度重复的工作中,并在某一固定工作地点进行。 双手操作程序图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与改进操作方法的工具。根据不同的要求,记录可具体、可简单,假如是为了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则记录可简单些;假如是对动数进行分析,用来制定动作时间表准,则可将左右手的动作,依其正确的相互关系,按照时间标尺注明的时间记录下来。双手操作图还可作为编制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参考。 2、双手操作程序图的画法 a)绘制双手操作程序图的要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并决定操作中的循环周期及起点与终点。 2)作图时,先在左上角记录有关资料,如现行方法、改良方法、工作名称、研究日期与编号,操作人、研究人、核准人的姓名及起点(开始)、终点(结束)、工具、材料、工件的规格、精度等。 3)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名称。 4)图的中间分别记录左右手动作。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记录于纸的中间靠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切勿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及要求记录左手的动作于纸的中间靠左边。必须注重,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要多次核对左右手动作的关系,使记录准确无误。 5)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左右手动作的右方或右下方。 b)简单画法 最简单的双手操作程序图,仅用下面两种符号: 0:小圈表示伸手或运送; ○:大圈表示握取、对准、使用及放下物件的动作。 例如:在信纸上签名,双手操作程序图如图1所示。

时间序列分析——最经典的

【时间简“识”】 说明:本文摘自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作者:胖胖小龟宝。原版请到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查看。 1.带你看看时间序列的简史 现在前面的话—— 时间序列作为一门统计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在我们论坛,特别是五区计量经济学中是热门讨论话题。本月楼主推出新的系列专题——时间简“识”,旨在对时间序列方面进行知识扫盲(扫盲,仅仅扫盲而已……),同时也想借此吸引一些专业人士能够协助讨论和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在统计学的必修课里,时间序列估计是遭吐槽的重点科目了,其理论性强,虽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令人发指”的问题。所以本帖就从基础开始,为大家絮叨絮叨那些关于“时间”的故事! Long long ago,有多long估计大概7000年前吧,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涨落的情况逐天记录下来,这一记录也就被我们称作所谓的时间序列。记录这个河流涨落有什么意义当时的人们并不是随手一记,而是对这个时间序列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尼罗河的涨落非常有规律。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这帮助了古埃及对农耕和居所有了规划,使农业迅速发展,从而创建了埃及灿烂的史前文明。

好~~从上面那个故事我们看到了 1、时间序列的定义——按照时间的顺序把随机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分析的定义——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它变化发展的规律,预测它将来的走势就是时间序列分析。 既然有了序列,那怎么拿来分析呢?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为描述性时序分析和统计时序分析。 1、描述性时序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比较或绘图观测,寻找序列中蕴含的发展规律,这种分析方法就称为描述性时序分析 描述性时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有效的特点,它通常是人们进行统计时序分析的第一步。 ~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资料讲解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

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双手操作分析

实验三双手操作分析 一、实验任务 绘制电脑主机主板装配的双手操作分析图,并加以研究改进。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分析双手操作图所及记录的工作现状,并能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验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作业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经研究和改进,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5)使动作规范化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须深入操作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其起点和终点 2 画图前,首先要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 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 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 作用合适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并多次核对两只手的动作,使记录准确无误。 5 最后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操作图的下方或者右下方。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数码摄像机 2计算机主机主板、CPU、CPU风扇、网卡、内存条 3螺丝旋具多把、手套一副、料盒一个及其他。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通过录像资料来观察装配电脑主机主板及其配件的工作过程,并由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电脑主板及其配件的组装过程,然后在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之后,将工作场地布置简图及双手操作过程记录下来,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并采用“5W1H”提问技术和“ECRS”分析原则进行改进。 实验步骤如下: 1.熟悉电脑主机的结构,了解各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与作用,特别是主板及其配件 的组装过程。 2.熟悉操作者的双手工作过程 通过录像资料反复观察电脑主机主板的装配过程,从作业者双手操作角度,全面掌握作业者两只手的工作内容及其配合关系。

对时间的分析

对时间的分析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对时间的分析 分析时间的重要性 数职业经理都很忙,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简直就是多 “忙碌”二字的化身。 由于职业经理的多维角色,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忙乱与普通员工有很大的差异。 有没有方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陪家人下面就来分析职业经理之所以忙乱的原因。 无计划或计划不周 由于职业经理经常碰到突发情况,所以,很多职业经理觉得计划对于他们没有作用。总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干脆不定计划。计划是时间管理的前提,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时间管理。 工作无主次 工作总有主要与次要的差别,作为职业经理,由于他的很多工作会影响到其他人,因而在工作中,必须分清楚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慢一点处理,哪些事情不必亲力亲为。对于必须做的事情,不但要优先处理,还要规定一个时限。不要让不重要的事情影响到整个部门、团队的工作。 有很多人按照先后顺序来安排工作,这种方法的本身就没有主次之分,弊病是在次要工作上浪费很多时间,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必然用在重要工作上的时间就要相对减少。这是优秀职业经理要避免的。 不对下属授权 职业经理的主要角色是管理者,管理就要向下属进行有效的授权,通过下属去实现目标。不向下属授权,很多工作都得由自己去完成。总认为这个工作下属做不了,那个工作下属做不了,所有的工作都由自己做,而下属无事可做。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你在替下属工作,而作为职业经理需要做的很多工作反而没有时间去完成,原因就在于把时间用错了地方,用在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做的事情上。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结果不但家人报怨,上司和下属也不觉得你好。上司认为你的工作效率低,员工认为你不认可他的工作能力。总之,不向下授权往往会吃力不讨好。 沟通不善 前面说过,企业70%的问题是沟通障碍引起的。关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时间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时间用于处理沟通不善带来的恶果 例如,某员工对公司有一些看法,正确的做法是他向你或有关部门提出意见,但是,这位员工却私下议论,或者透露给客户,一传十,十传百,员工的个人看法在众多员工和客户中传开,给公司形象带来消极影响。作为上司,必须花时间去处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果员工能够与你进行有效沟通,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处理私下议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了。 2.无效沟通

生产线平衡分析

生产线平衡分析 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流动的作业中上下工序之间,存在供应关系,一旦工序作业时间相差太大,就会造成某些用时短的工序,出现等待的现象,其中工时损失相当客观,当工序之间的作业时间差距很少,生产中等待的时间很少,生产效率达到最高时,我们称为生产线平衡率。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 1.短短生产一个产品的组装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 2.提高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包括作业人员,设备> 3.减少工作间的准备工作 4.提高生产线的平衡 5.对新的流程作业方式改善制造方法 三、生产线平衡分析方法 生产线平衡分析是对改善流程作业的最适用的方法,在改善之前必须对工序进行分析。 1.先确认分析对象,生产线和对象工程的范围。 2.实施对象生产线的工程分析把握现状。 3.实施各工程的时间分析<如设定标准时间就灵活运用> 4.制作速度图表 5.计算生产线平衡率。 四.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法

1.对作业长的工序进行改善,其改善方法有: #分割作业,把一部分作业分配到作业短的工序中去。 #进行作业改善,缩短作业时间 #作业机械化 #提高机械化的能力 #增加作业员或替换技能水平更高的作业员 2.对作业时间短的工序进行改善 @分割那部份的作业,将其分配到其他时间短的工序中去,省略那一工序。 @可从作业长时间的工序中抽一部分工作过来。 @可以与其他作业时间之工序相结合。 @分配至两个以上的工序,尽量让一个人去作。 五.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 1.平衡率的计算方法: 生產平衡率=各工程淨時間的總和∕時間最長的工程作業時間×100% 2.不平衡的计算方法

不平衡率=100%﹣平衡率(%) 如:生产一个产品的总时间为136秒,人力为19人,时间最长的工序为10秒,那他的生产平衡率为: 生产平衡率=136S/(10S×19人)×100%=71.6% 不平衡率=100%-71.6%=28.4%

双手作业分析实验

双手作业分析实验-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山东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双手操作分析符号,学会双手操作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用双手操作图记录操作现状,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2.学会正确描述、设计和改进工作地布置; 3.学会正确划分最小操作单元; 4.学会分析双手操作图所记录的现状,并能找出新的改进方案。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投影仪、S195油泵、螺丝刀、尖嘴钳、料盒、录像资料等 三、实验原理 1.双手操作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双手操作分析是对由一名操作者所承担的要素作业(操作)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双手操作分析可以考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否合理;左右手的分工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多余和笨拙的动作而需要改进;工作地物料的摆放、工作地布置是否合理等等。通过研究和改进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双手操作分析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问题; (2)发掘“独臂”式操作并改进; (3)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4)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放置位置; 2.双手操作分析图的画法 绘制双手操作分析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深入生产现场,观察全部操作,了解情况,确定操作周程及起点和终点。 (2)图前,首先填写有关资料。比如工作名称、操作人员、研究人员等。 (3)画出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4)正式画图时,要边观察、边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通常先记录右手,将其动作用适当的符号及文字说明记录在右边,并反复补充、核对、改正,不要遗漏。再以同样的程序纪录左手的动作,记录在左边。左右手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