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表格格式

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表格格式

生产线动作时间分析图

产品名称

线名页次

审核分析者

换型时间缩短

这是只拆卸螺钉的动作瞄准只1次旋转而拧紧的Point 螺钉 一般有 1220个螺栓关键的拧紧为最后的1次旋转剩余空转为浪 费去除浪费为去除浪费该怎样思考手段比如不倒翁型孔 C型 垫圈小螺母方式为好 C 型垫圈不倒翁型孔的拧紧不倒翁型孔在 此部分拆装在此部分拧紧螺钉的拧紧力为最后的1次旋转定式3 不要解开螺丝换型改善推进step 1 专用工具的 废除 2 减少螺钉的螺栓 3 不拆卸螺母的改善 4 不解开螺丝的改善 - 拆卸螺钉后更换钻孔机 - 去除时间为 240秒 - 根据不倒翁型孔 更换钻孔机 - 去除时间为 10秒 - 拆卸螺母后更换模具 - 拆卸时 间为 200秒 - 根据旋转螺钉更换模具 - 拆卸时间为 30秒 L型扳 手六角螺钉蝴蝶头性螺钉焊接定式 3 不要解开螺丝继续 换型改善推进step 螺钉的功能为拧紧力与大概的位置决定模具或 器具调整时使用螺钉但螺钉或垫圈的更换太频繁要思考不使用 螺钉的位置不需要活扳手六角扳手也是很好的主义 Video 或录 音机的盒子为很好的例子一旦放进去盖盒子后按按钮就OK 变更 方法蝴蝶螺母 T字螺钉 ONE TOUCH 支架 Boltless 思考不需要 螺丝自动支架销钉等为有效果减少数量需要那么多的螺丝吗 两面的12个改为10个等上模具下模具底座更换模具手柄模具 固定臂调整基准 Stopper 移动 ONE TOUCH 更换模具不使用螺丝 的模具交换用螺钉固定或脱落整个块用螺钉ONE TOUCH 固定或 脱落小块大块小块摁手柄脱落旧模具后安装新模具并将手柄往 前撇Stopper 出来后就会固定模具定式4 一看螺丝就看做父母

动作分析与时间研究一

目录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次学习内容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2.1.1动作 2.1.2动作分析 2.1.3动作分析方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2.2 动素分析 2.2.1动素 2.2.2动素分析的步骤 2.2.3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2.2.4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 2.3 动作经济原则 2.3.1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 2.3.2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2.3.3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3. 时间研究 3.1 时间研究概述 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 3.3 标准工时设定 3.4 工作抽样 3.4.1工作抽样概述 3.4.2工作抽样的原理 3.4.3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3.5.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 3.5.2模特排时法 (MOD) 3.5.2.1 MOD法的特点 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 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3.5.2.4 动作的改进 3.6 生产线平衡分析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IE的全过程是: 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2.1.2动作分析 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2.1.3动作分析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 动素分析法 · 双手操作分析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 ·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 ·常速摄影分析法 ·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分析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2.2 动素分析

IE动作分析资料

目录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2.1.1 动作 2.1.2 动作分析 2.1.3 动作分析方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2.2 动素分析 2.2.1 动素 2.2.2 动素分析的步骤 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 2.3 动作经济原则 2.3.1 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 2.3.2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2.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3. 时间研究 3.1 时间研究概述 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 3.3 标准工时设定 3.4 工作抽样 3.4.1 工作抽样概述 3.4.2 工作抽样的原理 3.4.3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3.5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3.5.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 3.5.2 模特排时法(MOD) 3.5.2.1 MOD法的特点 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 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3.5.2.4 动作的改进 3.6 生产线平衡分析

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IE的全过程是: 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 动作分析 2.1 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 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2.1.2 动作分析 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2.1.3 动作分析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动素分析法 ·双手操作分析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 ·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 ·常速摄影分析法 ·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分析法 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作业部机器类动作、时间、效率分析表

作业部机器类动作、时间、效率分析表

————————————————————————————————作者:————————————————————————————————日期:

作业部机器类动作、时间、效率分析表~平切机 一、刨切有效动作时间分析(以面为单位) 序号 动作 时间(分/面) 1 吊木头定位 4 2 打夹子 3 3 试刨 1 4 松夹子、吊木 头 4 合计 12 二、客观辅助动作时间分析(以天为单位) 序号 动作 时间(分/天) 1 换刀 40 2 上厕所、打开 水 15 3 车间整理 10 合计 65 三、每天有效工作时间分析(以9小时540分钟计) 1 实际工作时间:540分-65分=475分 2 机器刨切时间:475分-12分/面*刨切面数 3 机器使用效率(%):(475分-12分/面*刨切面数)*100/475分 四、不同刨切面数对应的木纹效率值(片/天) 序号 刨切面数 机器使用效率(%) 厚度0.3MM 以下 厚度0.3MM 以上 备注 山纹 直纹 山纹 直纹 22片/分 20片/分 20片/分 18片/分 1 8 79.8 8338 7580 7580 6822 在实际核算中以15面、厚度0.3MM 以下山纹22片/分为标准测算效率值,其它换算为厚度0.3MM 以下山纹22片/分。 2 9 77.3 8074 7340 7340 6606 3 10 74.7 7810 7100 7100 6390 4 11 72.2 7546 6860 6860 6174 5 12 69.7 7282 6620 6620 5958 6 13 67.2 7018 6380 6380 5742 换算公式为:1、标准产量=各品种产量*各品种标准效率值/15面、厚度0.3MM 以下山纹22片/分标准效率值 2、标准效率值=标准产量 7 14 64.6 6754 6140 6140 5526 8 15 62.1 6490 5900 5900 5310 每人效率值(片/小时人) 240 219 219 197 9 16 59.6 6226 5660 5660 5094 10 17 57.1 5962 5420 5420 4878 11 18 54.5 5698 5180 5180 4662

动作与时间分析的研究(樊世通072031263132)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科生毕业论文 教学中心深圳 专业工业工程 年级 2007 姓名樊世通 学号 072031263132 指导教师汪菲

动作与时间分析的研究 一.动作分析的目的 生产活动实际上是由人和机械设备对材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或检验组成的,而所有的检验或加工又都有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所组成,这些动作的快慢、多少、有效与否,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高低。 许多工厂对工序动作的安排,往往是在产品刚开始生产时安排一次,此后除非出现重大问题很少进行变更。效率的提高一般视作业者的动作熟练程度而定,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作业者对作业动作习以为常,完全在无意识中进行操作。实际上,这样的作法潜藏着极大的效率损失。 许多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动作组合,其实都存在,停滞,无效动作,次序不合理,不均衡(如:太忙碌、太清闲等),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这些动作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没有任何改变,自然也不可能创造附加价值,使生产效率因之降低。吉尔布雷斯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动作的浪费。” 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为例:一个熟练的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甚至更多的炉子炒菜,快速而且不会出差错。而平常人则可能用一个炉子炒菜都会出现在中途发现某一种材料还未准备好的状况,所耗费的时间也更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动作安排合理与否造成的。动作分析就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消除上述不合理现象,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 二.动作分析改善的次序动作分析改善的步骤。 如果用PDCA 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可以作成流程图,遵循这样的步骤进行动作分析改善,可以使动作的效率不断得到提升。1.问题的发生/发现在生产制造的现场,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在发生。有些人可能视若无睹,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因而也就缺少改善的动因,效率也就日复一日地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改善往往源于问题的发生和发现,管理者如果能带着疑问审视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特别对细节的地方加以留意,就更容易找到改善的对象。以启发管理人员发现现场的问题点。 项目检查 重点结果和难度有没有较难执行的动作?作业的姿势是否容易导致疲 倦?作业环境是否方便作业进行?能否使动作更轻松?人员的配置合理吗?有没有安全隐患存在不均匀?作业是否有忙闲不均的现象?是否有熟练度不够的现象?作业者之间的配合怎样?是否有显得散乱的地方? 浪费 有没有等待、停滞现象?检查标准会不会过于严格?人员配备是否过剩?是否有重复多余的动作?有没有次序安排不合理的动作?检查项目检查重点生产效率.productivity生产效率有没有提高的余地?动作时间能否缩短? 品质 quality品质稳定吗?不良率是否增大?消费者有没有抱怨?成本cost材

{时间管理}PTS法动作时间分析

(时间管理)PTS法动作时 间分析

PTS法(預置時間標準法) 壹,預置時間標準法 1.預置時間標準法的概念 預置時間系統(PredeterminedTimeSystem)簡稱PTS,是國際公認的制定時間標準的通用技術手法。它利用預先為各种動作制定的時間標準來確定各种作業時間,而非通過現場觀測進行分析。 當IE技術發展到時間分析階段時,歐美國家的學者,特別是企業就于努力研究尋找將動作賦予時間的方法,因為當所有作業動作時間成為某壹標準的常量時,那麼任何作業就能够預置其作業時間。基于這壹想法,到近代為止由歐美企業研究發明了多种PTS方法。其中包括MTA法,WF法,MTM法,MOD法等40餘種PTS 方法(表1-1)。 表1-1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國際經濟的壹體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及產量朝著周期短,批量小的主向發展,上述方法的前三種由於設定程式複雜,已無法適應現于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現實,如果標準時間還未擬定出而生產已完成了,ST就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因此基於我國國情與現場IE管理實踐向企業推薦第四種方法,即MOD 法,MOD法具有簡便,易行,低成本,高效率制定時間標準的特點,且易於掌握運用。筆者于管理指導IE工作時,尤其對此體驗深刻。 2.PTS法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秒錶即能够準確預定作業時間,並且不需評比,這這給標準時間的設置帶來極大效率,同時也保證了公平性與客觀性。具體特點有以下幾條: (1)新產品及新作業開始生產前能够事前標準時間為未來的生產管理和改善

提供了管理的標準和方法的評估。 (2)能够對作業內動素進行詳細時間預定,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方法優化的可能,從而確定最合理,高效的作業方法。 (3)不用秒表,于生產作業前確定標準時間,制定作業標準。 (4)不需要時間分析中對觀測時間的評比與修正,可直接求得正常時間,只需寬放壹步即可求得ST。 (5)隨著作業方法的變更而修訂作業標準時間,因此PTS是生產線的流程再造及平衡改善時最方便的評估與設定的手法。 二.模特法(MOD法) 1.模特法概要與基本原理 1966年,澳大利亞的海特博士(G.C.Heyde)于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創立模特排時法(ModularArrangementof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簡稱MOD法),是于PTS技術中將時間和動作融為壹體,是最簡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法易學易用,且實用方便,同時其精度又不低於傳統的PTS技法。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來源於大量的人機工程學試驗總結,歸納以下幾個方面: (1)所有由人進行的作業,均是共通的基本動作組成比例的,模特法將實際生產作業中的人的基本動作歸納為21種(詳見表1-2)。 (2)不同的人做同壹動作(于作業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所需時間基本相等。 (3)人體不同部位的動作。所用時間值是相互成比例的,如手的動作時間是手

精益生产-快速换型

Quick Changeover 快速换型 Justin Tao 陶建刚 2016

Produce Large Lot Size? 大批量生产? ??It is a reality still used by many companies to produce, and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smooth the setup time. 事实上很多企业使用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并且主要目标是使换型时间更加平稳 ??This is the key of the “Mass Production”, it means: 这点是“大规模生产”意思的关键所在: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a only product” “生产大批量的单一产品”

Heijunka Process 均衡化进程 Too early 过早, inventory 库存 Too late 过晚, out of stock 缺货 Changeover

Consequence of Long Setup Time 长换型时间导致的结果 All these factors increase the wastes in the workshop!!!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车间中增加了浪费!!! Long Setup Time 长的换型时间 Long Production Cycle time 长的生产周期 Large amount of WIP 大量的在制品 Equipment to transport and to storage 需要设备搬运和存储 Increase manpower need 增加所需人员 Require space in the shop ?oor and area to storage 需要空间存储

动作时间研究

动作与时间研究(IE) 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andTimeStudy)也称“工时学”、“工作研究”或“作业研究”,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测定、分析和研究作业动作与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方法。动作与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以及在工劳动工时测定与管理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动作与时间研究由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组成。动作研究又称“方法研究”或“工作方法设计”,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发现、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动作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E.B.吉尔布雷斯和L.M.吉尔布雷斯夫妇。F.B.吉尔面雷斯于1885年受雇于一建筑商时进行了著名的“砌砖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通过对砌砖动作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工人的砌砖效率提高了近200%。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细微动作研究》的论文,在文中他们首创用电影摄影机和计时器将作业动作拍摄成影片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的作业动作分解成三大类共17种基本动作《命名为“动素”》。这些基本动作是: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和故延。其中前8种动作称之谓“必需动作”,中间5种动作称之谓“辅助动作”,最后4种动作称之谓“无效动作”。他们指出,籽提高动作效率必须尽可能地删减第二、三类动作。以后,F.B.吉尔布雷斯又独创性地发明了“灯光示迹摄影”和“设计灯光示迹摄影”两种摄影方法,使动作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缓和、消除工人对早期动作研究的抵触和不满,在富有心理学诰诣的L.M.吉尔布雷斯的帮助下,F.B.吉尔布雷斯又逐渐地将动作研究范围扩大到工作疲劳与单调、动机及工作态度等方面。 时间研究又称“作业测量”或“工作测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工作的实际时间,以此作为制定工作定额、核算成本、计划生产以及检验工作方法效率等的基础。时间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F.W.泰勒。约在F.B.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的同时,F.W.泰勒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铁铲试验”。在该研究中,他比较了工人铲煤与铲矿砂间的差异,对工人的铁铲进行了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及奖励制度,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使该厂原需400-600人的工作降低到只需140人即可完成。F.W.泰勒在时间研究上的最主要贡献之一是指出

IE动作时间分析及应用介绍

IE-----動作時間分析及應用介紹 一﹑介紹 M﹒T﹒M(METHODS-TIME MASUREMENT)為時間測定方法﹐它主要是通過將一個完整的手工操作分解成基本的動作單元﹐而根据基本動作單元的性質及條件將基本動作單元總結歸納并標准化﹐并确定基本動作單元的動作時間﹐通過整個動作的分解并對基本動作時間求和﹐即可得到各類動作的標准時間﹒ 最早的MTM分析是由MAY NARD 和他的時間分析小組成員在研究鑽壓動作時而得到的﹐當時他們用快速照相机照下來每一個動作并列入基本動作單元列表﹐通過對這些照片的研究他們有了初步的結論﹒ 1948看MAY NARD 發表動作時間分析的論文﹐論文中詳細闡述的標准時間分析方法﹒在當時這些貢獻大大降低了許多工厂的生產成本﹒根据各類行業不同的需求﹐MTM又分為不同的范疇﹐例如﹕MTM1﹐MTM2﹐MTM3﹐其中MTM1對動作的分解最為細致﹐基本動作單元的种類也較多﹐分析及應用最為复雜﹐但准确度高﹐而MTM2主要針對取﹑放﹑安裝的動作﹐大大簡化了MTM1中的動作分析﹐但針對許多手工操作其准确度仍可達到MTM1的95%以上﹐MTM主要針對傳遞及運輸動作,也大大簡化了MTM1的動作分析﹒M﹒T﹒M中采用一個特別的單位來計算時間﹐它的名字叫﹐換算關系如下﹕ 1T﹒M﹒U=0﹒00001houre =0﹒0006minnte =0﹒036second

1hour =100,000TMU 1minnte= 1667TMU 1second =27.8TMU 二﹑MTM使用方法 以下以MTM2為例簡單講一講MTM分析方法﹕ M﹒T﹒M2有以政基本動作單元及相應代碼﹕ 基本動作單元代碼极別划分取(GET)GGA﹐GB﹐GC 放(PUT)PPA﹐PB﹐PC 重抓(REGRASP)R 6 加壓(APPLY PRESSURE)A14 眼光定位(EYEACTION)E7 腳步移動(FOO+MOTION)F9 走步(STEP)S18 彎腰及伸直(BEND AND ARISE)B61 載重因子(WEIGHT FACTARS)PW﹐PW 繞彎(CRANK)C15 最中最重要的是取GET及放PUT動作﹐這里的取﹑放含義已經延短﹐可做以下這樣的理解﹕ 取﹕GET 到位并抓住或握住或隨后松開

动作与时间研究

动作与时间研究 动作与时间研究(MotionandTimeStudy)也称“工时学”、“工作研究”或“作业研究”,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测定、分析和研究作业动作与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方法。动作与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以及在工劳动工时测定与管理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动作与时间研究由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组成。动作研究又称“方法研究”或“工作方法设计”,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发现、寻求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动作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E.B.吉尔布雷斯和L.M.吉尔布雷斯夫妇。F.B.吉尔面雷斯于1885年受雇于一建筑商时进行了著名的“砌砖研究”。在该研究中,他通过对砌砖动作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工人的砌砖效率提高了近200%。1912年,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议上,首次发表了题为《细微动作研究》的论文,在文中他们首创用电影摄影机和计时器将作业动作拍摄成影片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同时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的作业动作分解成三大类共17种基本动作《命名为“动素”》。这些基本动作是:伸手、握取、移物、装配、应用、拆卸、放手、检验、寻找、选择、计划、对准、预对、持住、休息、迟延和故延。其中前8种动作称之谓“必需动作”,中间5种动作称之谓“辅助动作”,最后4种动作称之谓“无效动作”。他们指出,籽提高动作效率必须尽可能地删减第二、三类动作。以后,F.B.吉尔布雷斯又独创性地发明了“灯光示迹摄影”和“设计灯光示迹摄影”两种摄影方法,使动作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缓和、消除工人对早期动作研究的抵触和不满,在富有心理学诰诣的L.M.吉尔布雷斯的帮助下,F.B.吉尔布雷斯又逐渐地将动作研究范围扩大到工作疲劳与单调、动机及工作态度等方面。 时间研究又称“作业测量”或“工作测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工作的实际时间,以此作为制定工作定额、核算成本、计划生产以及检验工作方法效率等的基础。时间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F.W.泰勒。约在F.B.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的同时,F.W.泰勒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铁铲试验”。在该研究中,他比较了工人铲煤与铲矿砂间的差异,对工人的铁铲进行了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及奖励制度,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使该厂原需400-600人的工作降低到只需140人即可完成。F.W.泰勒在时间研究上的最主要贡献之一是指出了时间研究的过程。他认为时间研究包括工作分析和工作建立两大范围。首先是工作分析,可总结成以下几个步骤: (1)将作业动作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动作;(2)删除无效动作;(3)观测部分熟练工人的各项基本动作,借助秒表记下最佳及时间最短的动作方法;(4)记录、说明、依次标出每一基本动作及恰当的动作时间;(5)分析、记录各类宽放率或宽放时间。其次是工作建立,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将经常以同样顺序在作业中出现的基本动作

PTS法动作时间分析

PTS法(預置時間標準法) 一,預置時間標準法 1.預置時間標準法的概念 預置時間系統(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簡稱PTS,是國際公認的制定時間標準的通用技術手法。它利用預先為各种動作制定的時間標準來確定各种作業時間,而非通過現場觀測進行分析。 當IE技術發展到時間分析階段時,歐美國家的學者,特別是企業就在努力研究尋找將動作賦予時間的方法,因為當所有作業動作時間成為某一標準的常量時,那麼任何作業就可以預置其作業時間。基于這一想法,到近代為止由歐美企業研究發明了多种PTS方法。其中包括MTA法,WF法,MTM法,MOD法等40餘種PTS方法(表1-1)。 表1-1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國際經濟的一體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及產量朝著周期短,批量小的主向發展,上述方法的前三種由於設定程式複雜,已無法適應現在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現實,如果標準時間還未擬定出而生產已完成了, ST就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因此基於我國國情與現場IE管理實踐向企業推薦第四種方法,即MOD 法,MOD法具有簡便,易行,低成本,高效率制定時間標準的特點,且易於掌握運用。筆者在管理指導IE工作時,尤其對此體驗深刻。 2.PTS法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秒錶即可以準確預定作業時間,並且不需評比,這這給標準時間的設置帶來極大效率,同時也保證了公帄性與客觀性。具體特點有

以下幾條: (1)新產品及新作業開始生產前可以事前標準時間為未來的生產管理与改善提供了管理的標準与方法的評估。 (2)可以對作業內動素進行詳細時間預定,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方法優化的可能,從而確定最合理,高效的作業方法。 (3)不用秒表,在生產作業前確定標準時間,制定作業標準。 (4)不需要時間分析中對觀測時間的評比與修正,可直接求得正常時間,只需 寬放一步即可求得ST。 (5)隨著作業方法的變更而修訂作業標準時間,因此PTS是生產線的流程再造及帄衡改善時最方便的評估與設定的手法。 二.模特法(MOD法) 1.模特法概要與基本原理 1966年,澳大利亞的海特博士(G.C.Heyde)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創立模特排時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簡稱MOD法),是在PTS 技術中將時間与動作融為一體,是最簡洁概括的新方法,因此MOD法易學易用,且實用方便,同時其精度又不低於傳統的PTS技法。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來源於大量的人機工程學詴驗總結,歸納以下幾個方面: (1)所有由人進行的作業,均是共通的基本動作組成比例的,模特法將實際生 產作業中的人的基本動作歸納為21種(詳見表1-2)。 (2)不同的人做同一動作(在作業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所需時間基本相等。 (3)人體不同部位的動作。所用時間值是相互成比例的,如手的動作時間是手指動作時間2倍,小臂的動作時間是手指動作的3倍,由此就可以定義手指一次動作時間為人體動作的基本單位時間,同時其他動作与之成倍數關係計算求得。 2.模特法的時間單位與動作分類 從理論上來說,時間單位的量值越小,越能精確地測量各種動作的時間值。對各種PTS法中最快的基本動作,將該動作完成一次所需時間值的某一量值作為該方法的基本時間單位。 模特法根據人的動作級次,選擇以一個正常人的級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小的一次,即手指動作的時間消耗值,作為它的時間單位,即: 1MOD=0.129S 模特法的21種動作都以手指動作一次(移動距離2.5cm)的時間消耗值為基準進行詴驗、比較來確定各動作的時間值。具體21個動作的分類及示符號見下表(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