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课程实习论文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实习报告模板三篇

食品安全实习报告模板三篇

【导语】这⼀个⽉的⾷品安全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很多做⼈做事的道理,并把学到的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如何与⼈打交道。

通过实习,通过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接触市场,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

为⼤家整理的《⾷品安全实习报告模板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实习⽬的 1、通过对XXX⾷品⼚的实地实习认识,对⼯⼚的设计以及冷冻蔬菜等⽣产过程要有⼀定的感性认识,学习掌握冷冻蔬菜的加⼯过程。

2、通过⽣产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熟悉⽣产车间的规章制度,了解和应⽤⽣产装备,以便加深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3、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公司简介 江苏XX⾷品有限公司是由通州市绿涛⾷品有限公司和伯利兹XX国际⾷品有限公司合资成⽴的⾷品⽣产企业。

公司筹建于2003年3⽉,占地⾯积18000平⽅⽶,建筑⾯积12000平⽅⽶。

其中冷库5000平⽅⽶,⽣产⽤房10000平⽅⽶。

总投资320万美元,注册资本115万美元,其中中⽅占40%,外⽅占60%。

2004年年产值5200.23万元,销售收⼊5200.23万元,出⼝创汇561.49万美元,利税296.52万元,实现出⼝退税203.22万元。

现有职⼯236⼈,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员28⼈。

主要产品为速冻果菜,两条⽣产流⽔线。

⽬前⽣产的品种有:油菜花、绿芦笋、荷仁⾖、甜⾖、⼩青⾖、蚕⾖、青⼑⾖、甜⽟⽶、青⽑⾖、蘑菇、青花菜、西红柿、银杏和⽔⽣蔬菜。

其中荷仁⾖、青花菜、⽩花菜、油菜花等⼗个品种已被国家认定为⽆公害蔬菜称号。

2004年已通过了haccp体系的认证并取得了中华⼈民共和国卫⽣注册证书,加⼯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出⼝⾷品的卫⽣要求。

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星⽕龙头企业,2005年被评为南通市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被江苏省⼯商⾏政管理局评为农村“双培、双带、促双增”先进经纪企业,2005年度信⽤等级为aa*。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模版(2篇)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模版(2篇)

2024年食品毒理学总结模版2024年,食品毒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新发现。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对食品中的毒素、有害物质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对2024年食品毒理学的总结(____字):第一,食品中的化学毒素和有害物质:食品中的化学毒素和有害物质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2024年,科学家们在研究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他们通过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快速检测和鉴定。

这使得食品毒理学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的存在情况。

第二,食品中的自然毒素:食品中的自然毒素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024年,科学家们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等自然毒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控制,减少了自然毒素的含量。

此外,人们还发现一些新的自然毒素,并对其毒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解析。

第三,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2024年,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

科学家们建立了更加健全的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并加强了食品监测网络的建设。

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的数据共享和交流也进一步加强,以提高食品监管的效能。

第四,食品毒理学新技术:2024年,食品毒理学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为食品安全评估和监测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中潜在的毒性物质和健康风险。

此外,人们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大规模的食品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五,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2024年,一些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他们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并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人们还鼓励食品企业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篇

食品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篇

食品专业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篇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巩固食品专业的主要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

二、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三、实习地点:xxx有限公司四、实习单位和部门:包装月饼和送货五、实习内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以学生的身份踏入社会。

走进重庆xx里学习和接触更多的东西,转眼间2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有过惊喜,有个兴奋,有过苦恼,有过怀疑,使我从一个学生,逐渐的熟悉了工作的组织结构、人事关系、企业文化,也是我慢慢地适应这个社会。

2个月就这样过去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有没有用现实。

从去年7月15号拿起我们的背包随从大家一起来到重庆,到如今再次收拾背包返回学校的时候,心里的确不是个滋味。

自己毕竟在xx工作了2个多月的工作,对于这些,我依旧有着感情。

所有直到现在,我始终为自己是一名员工骄傲。

我有感谢院校、感谢老师、是你们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我很高兴在这2个多月里让我接触了很多东西,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工作中我钟爱着这份工作,因为我在这份工作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让我学会怎么去做事,让我学会怎么去做人。

我还记得自己刚踏入社会,走向xx门槛的时候,莲~山课件自己总认为在学校里学一点书本里的知识就可以在工作中里得心应手,我不明白最大的知识是在生活中,最厚实的文章却是书本以外,现在我懂了,是xx告诉了我们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的道理。

在家里,我们只走平路,上不得险滩,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有过陌生的大城市,有时候遇到失落就想轻言放弃,我不明白人生有起伏才真有趣,现在我懂了,一个实现生,在实现过程中,会有抱怨,会有委屈。

食品类实习报告(大全)

食品类实习报告(大全)

食品类实习报告(大全)食品类实习报告(大全)(篇1)实习时间: 20__年__月16日至20__年__月18日实习地点: 湖南__食品有限公司实习意义: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

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一名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实习小结:从____年11月16日来到__开始我的实习期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了。

这三个月中都在生产第一线熟悉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制作工艺及感官评价。

不管是要往那方面发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产品进行工作的。

湖南__食品有限公司是湖南__整合__市__有限公司后成立的以米、面、油为主的综合性食品加工型企业,公司生产的面条、米粉、红薯粉共有四大系列300多个品种而我在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竭尽全力去熟悉这300多个品种,从原材料到成品都需要认真仔细的学习,就如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着各类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虽然我的专业就与食品生产紧密23下一页今天的所见所闻使我对销售的理解更深了。

公司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比如直接为超市提供上货、理货、整货。

第01章__食品毒理学绪论(高等教学)

第01章__食品毒理学绪论(高等教学)

华中农业大学
高级教学
胡筱波电子教案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基本概念
1. 毒理学(toxicology):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
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和 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的科学。毒理学 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 学和管理毒理学。
概念: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 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 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 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 (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安全范围,从而达到 确保人类的健康目的。
高级教学
毒理学三个研究领 域
描述毒理学关注毒性鉴定,通过动物实验、体外试验 、人体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以确定环境因子的毒性, 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和管理提供信息。
机制毒理学是研究环境因子对生物体毒作用的细胞、 分子以及生化机制。机制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应用 毒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毒理学是根据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结 果,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并制定相关法规条例 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进入市场的化学品、药品、食品 等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6. 内源化学物
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 物或中间产物。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 作用,而不是有益作用(如营养作用、治疗作用等)。
高级教学
毒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 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 ▪ 公元前2735年,神农编辑完成了40卷“本草”典籍 ▪ 公元前2650年,黄帝撰写了《内经》 ▪ 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等有关文献中都有关于有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孙亮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孙亮

食品毒理学实验报告
食品10-1班孙亮100424102 实验中,首先练习了小白鼠的抓取、性别鉴定、标记分组、灌胃、静脉注射、眼球取血、处死、解剖等毒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其后对样本小白鼠及其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进行了称重,并将所取血样离心得血清,用快速血糖血脂检测仪测定其葡萄糖和三磷酸甘油含量,得到实验原始数据。

下面对实验所得原始数据利用Excel函数进行处理,并说明其统计学意义。

1、原始数据
表1 本实验小白鼠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2、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函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求出各脏器的脏器指数,并采用ttest函数对样本中雌、雄小白鼠脏器指数及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配对设计t检验(Tails=2,Type=1),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取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的界值。

处理结果如下表:其中用“▲”表示该项目指标P< 0.05,样本的雌、雄小白鼠在该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本实验雌、雄小白鼠的脏器指数及血样指标
3、检验依据
上述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ttest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处理结果中各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即仅仅由于抽样误差而造成样本之间这么大小差别的可能性大于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样本指标间的差别本质上无明显差异,因此还不能认为小白鼠各脏器指数及血糖、血脂各指标有雌雄差异。

食品安全学课程论文.总结

食品安全学课程论文.总结

植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班级:食品1124 学号:201211211431摘要:以谷物为代表的植物性食品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其安全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植物所在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含有的天然毒素以及加工链的作用。

本文还分析了我国植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探讨了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的四大问题:工业污染、二次污染、监管不力、法律制度不完善。

并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植物性食品;食品安全;植物毒素;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低端,其富集作用与动物相比较弱,但是作为我国大部分人的主食,其安全性问题仍不容忽视。

1.引起植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首先,生态环境对植物性食品有重要作用,如废水、废气、废渣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以及农药残留等。

同时,植物性食品的不安全性因素包含植物本身就含有的天然毒素,这是由植物本身的基因组决定的。

此外,加工链也会作用于植物性食品,例如添加剂的使用、二次污染等等。

1.1水体水作为一种良好的溶剂,具有极强的搬运能力,可以将污染物传播到几千千米外的地方。

汞是重金属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物之一,能长时间滞留在环境中很容易迁移到全球各处。

以往的监测结果显示,水体汞含量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问题仍存在,水体中的汞通过食物链富集后,最终导致人类因食用汞污染水产品而发生中毒现象[3,4]。

近年来,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已成为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蓝藻水华暴发时,水体极度缺氧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使水产品的风味和品质受到严重破坏。

蓝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蓝藻毒素,不仅引起一些水生和陆生生物中毒,还能在鱼、虾、食用藻类等水生生物体内累积,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

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毒素会在土壤中累积,被作物吸收[1]水体污染后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有害微生物K值上升,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1.3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是花朵提早脱落,是粮食产量大大降低;氟化物可以直接污染食品。

食品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

绪论食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卫生安全、无毒无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感官性状良好、可被人体接受。

1食品中主要的外源化学物质:天然物、衍生物、污染物、添加剂。

2毒性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入的剂量。

毒理学奠基人:西班牙的Orifila。

17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个体观察、流行病学观察。

2毒理学实验可采取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肝脏、组织、细胞进行。

根据采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内试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人个体观察(仅限于低浓度、短时间的接触,并且毒作用应有可逆性)、流行病学研究.3体外试验是利用什么进行研究: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3体外试验有:大量全胚胎培养、胚胎细胞团培养、生精细胞与旧质细胞共培养、现代食品安全性六大问题:营养失控、微生物致病、自然毒素、环境污染物、人为加入食物链的有害物质、其他不确定的饮食风险。

9食品毒理学的作用: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的安全或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第一章毒物的种类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工业化学品;食品中的有毒物质;环境污染物;日用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医用化学品;生物毒素;军事毒物。

18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及性质影响因素:剂量,接触条件、接触途径,接触期限,速率和频率。

毒性作用分类:1速发或迟发型作用·2局部或全身作用·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4对形态或功能的影响·5过敏性反应·6特异体质反应。

损害作用的特点:1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的影响,寿命亦将缩短;2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3机体维持稳态能力下降;4机体对其它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反映毒作用终点的观察指标大致分为两类:特异指标;死亡指标。

生物学标志分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毒理学》课程实习论文
氯化镁的急性毒性评价
学生:x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在所挑选合适试验的小鼠中,随机选取小鼠称重、标记,随机分组,依据LD
50
计算的设计原则将动物分成四个染毒组,给以不同剂量的灌胃染毒,观察实验动物中毒症状,观察中毒状态和所做的反应情况,最后统计中毒死亡数量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计算出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采用霍恩氏法
求出氯化镁的半数致死剂量(LD
50)和可信限,并根据LD
50
值将氯化镁进行急性毒
性评价。

关键词:霍恩氏法急性中毒小鼠氯化镁
1、前言:
氯化镁的性质和毒性
大多数毒性物质,无非就是凝血或者破坏神经元。

氯化镁本身的毒性来自其本身凝血的作用,例如卤水点豆腐,就是使蛋白质凝固。

假如一定剂量的氯化镁进入血液,血液凝固,人必死无疑。

所以说氯化镁对于温血动物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卤水就是氯化镁。

氯化镁溶液要妥善保管,当做有一定危险的化工产品存放。

常温下为白色结晶。

易吸湿。

100℃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

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盐酸而分解,强热转为氧氯化物,当急速加热时约118℃分解。

1G 溶于0.6ml水、0.3ml沸水、2ml乙醇。

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为<7。

相对密度1.56。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800mg/kg。

2、试验器材和试验方法
2.1材料的选取
实验动物:在老师所给的动物中选用健康成年小鼠,试验前要对动物饲养观察3-7天,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2.2仪器与试剂
仪器:注射器,灌胃针,电子天平,吸管,吸球,容量瓶,烧杯,棉棒,试剂瓶,棉纱手套,剪刀,镊子,铅条等;
试剂:氯化镁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小鼠食料;
2.3试验方法
2.3.1实验动物与分组
首选健康成年小鼠,同性别实验动物个体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10%,试
验前动物要在试验环境中至少适应3-7d时间,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的小鼠,试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按随机分组表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每组4只。

2.3.2剂量的选择
经过预试或查资料得到LD
50 的大致范围,经查资料得口服-小鼠LD
50
为: 4700mg/kg;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
50
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

本实验用霍恩氏
发法计算LD
50
,所用递增公比为3次根号10,则染毒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0mg/kg、2150mg/kg、4640mg/kg、10000mg/kg。

2.3.3氯化镁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根据受试物氯化镁的理化性质和相关毒理学数据以及霍恩法分组和四个剂量组每组小鼠的平均质量得下表。

2.3.4灌胃
我们分别对四个小组的小鼠进行灌胃,将试剂氯化镁灌入小鼠体内,不同小组的剂量不同,组内灌胃的剂量相等,分别为容量为20ml/kgBW。

,本实验灌胃液体积统一为0.4ml。

若一次给予量太大,也可在24h内分2-3次给予,每次间隔4-6h,但合并作为一次剂量计算。

试验动物在试验前一般禁食16h左右,不限制饮水。

染毒后继续禁食3-4h。

若采用分多次染毒,根据染毒时间长短,必要时可给动物一定量的的食物。

2.4检测指标
染毒后要注意观察小鼠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

观察指标通常包括小鼠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死亡时间、濒死亡前的反应)、体重变化(给药前、试验结束处死动物前各称重一次)等,观察时间为5天,对死亡小鼠和观察期满存活小鼠处死进行大体解剖,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后,要按照试验结果,填写急性毒性试
验记录表。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LD
50
并确定急性毒性分级。

经过近五天的观察得出急性毒性试验记录表如下:
3.结果分析3.1实验结果
我们分别给四个小组小鼠染毒后,在合适的饲养环境下饲养和不间断的观察,最后得到结果为一组没有死亡,二组同样没有死亡,三组死亡了一只,四组死亡了3只,剩下小鼠有的精神不是很好但是没有死亡的症状。

我们的死亡结果是0、0、1、3,在霍恩
)及可信限范围。

表未查到小数的半数致死量(LD
50
3.2结果分析
我们一共给小鼠观察了7天,结果是0、0、1、3,但是在霍恩表上查到相关数据,
即LD。

可能性分析:1也许我们在灌胃过程中操作的不合格,导致试剂没有完全摄入50
小鼠体内。

2由于我们对于小鼠的保定和抓取的过程比较不细致导致小鼠体质收到严重
的伤害,以至于容易死亡。

3、可能是环境的影响导致个别小鼠适应能力有偏差,又加
上灌胃影响导致这种结果。

4、可能是我们的资料有问题,我总感觉我们的剂量对于小
鼠的毒性不成关系,特别是第四组小鼠有一只很特别,或者是我们的操作不当引起的。

5也许我们观察的时间比较短,无法观察到整个小鼠毒性作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