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洪水时代

合集下载

郭沫若经典散文

郭沫若经典散文

郭沫若经典散文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经典散文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郭沫若经典散文的一些列举,希望能够满足要求。

一、《茅盾·陈独秀·鲁迅》这篇散文是郭沫若对三位伟大作家的赞颂。

他通过对茅盾、陈独秀和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进行分析,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同时,他还探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责任。

二、《牛衣对泣》这篇散文是郭沫若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自己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决心。

他用“牛衣对泣”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为革命事业付出一切的决心。

三、《湘江之歌》这是郭沫若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对湘江的描绘,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这篇散文以其激情澎湃的写作风格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四、《山坡羊·记忆的积木》这是郭沫若回忆自己童年时光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勾起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这篇散文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真实的感受,展现了郭沫若的散文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青春之歌》这是郭沫若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和思考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和感悟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篇散文以其朴素而深刻的语言,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共鸣。

六、《炮打中学堂》这是郭沫若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篇纪实性散文。

他通过对武昌起义和炮打中学堂事件的描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这篇散文以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海的女儿》这是郭沫若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篇散文。

他通过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表达了对海洋文化的热爱和对海洋资源的保护的呼吁。

这篇散文以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八、《神话与现实》这是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篇思考性散文。

他通过对中国神话和现实社会的对比,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郭沫若的诗集精选23首欣赏

郭沫若的诗集精选23首欣赏

郭沫若的诗集精选23首欣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郭沫若的诗集精选23首欣赏郭沫若, 1892 年11 月1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

亦师亦友潘汉年与郭沫若

亦师亦友潘汉年与郭沫若

亦师亦友潘汉年与郭沫若潘汉年长期从事秘密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他活动于日占区、国统区、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

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危险,也见过许多具有历史影响的大场面,所以就给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给他编造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传说。

其实,潘汉年的崭露头角是在文化界,他从风华正茂的进步文学青年成长为共产党在文化界的领军人才,并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汉年出道之始曾受到文化界的领袖人物郭沫若的赏识与提携,抗战之初又以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身份诚邀郭沫若主政《救亡日报》,并为之运筹铺路,在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中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小伙计”加入“创造社”――崭露才华1925年的早春,19岁的潘汉年,怀揣着美好憧憬,离开家乡,踏上了去上海探寻人生道路的旅程。

潘汉年先是考入了文化界名流黎锦熙兄弟创办的“中华国语学校”。

不到半年,学校因管理不善而停办。

后来,在中华书局帮助编《小朋友》杂志的同学陈伯昂相助,潘汉年进入中华书局当校对人员。

是年下半年,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创办的刊物《洪水》编辑部的人手不够,在《洪水》工作的周全平便拉自己的同乡潘汉年为其帮忙。

潘汉年热情、能干、踏实、负责的作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尤其是创造社的几员大将,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创造社,是“五四”运动后涌现出来的新文学社团。

其成员大多为当时留日的学生,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潘汉年对郭沫若仰慕已久,《女神》中所洋溢的火一般的热情也点燃了潘汉年对旧世界仇恨的火种。

潘汉年的家乡宜兴历来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南福地,但自民国以后,却成为旧军阀的混战之域,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兵匪灾祸,致使风景秀丽的人文盛地充满沉疴积垢。

1924年12月间,郭沫若曾亲赴此地调查江浙战争后的社会状况,作了如实记录:“黑暗、路烂,臭不可堪是宜兴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听说烟、赌、酒是宜兴的三害”。

郭沫若在宜兴作社会调查,潘汉年虽无缘相见,但对郭沫若所记录的一切却感同身受,也更加深了对郭沫若的敬重与向往。

女神郭沫若读书心得体会

女神郭沫若读书心得体会

郭沫假设读书心得体会篇一:郭沫假设读书心得体会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____”而开展起来的。

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理论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

1921年以郭沫假设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

假设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____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那么是郭沫假设和他的《》。

《》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

其中《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

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立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

”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

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

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

”因此,要去创造新颖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

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阔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

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

而《》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

这首诗写于郭沫假设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假设情感最炽烈的时刻。

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一开场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

而“我便是我了”那么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

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开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我飞跑”那么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

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

郭沫若——精选推荐

郭沫若——精选推荐

第五章二十年代新诗(二)第一节郭沫若生平及创作历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鼎党,四川乐山人,郭家原籍本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

学名开贞,“开”是排行,“贞”是本名。

一九一九年首次发表新诗时,自署笔名“沫若”。

并以此为号。

这是由其“故乡的两条河,沫水与若水合拢来的”。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作家、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

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906——1913,郭沫若先后在乐山和成都读小学、梁启超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文学作品,初步接触了西方自然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启蒙。

培育了他强烈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

1911年初,国会请愿风潮波及四川,成都学界立即响应,郭开贞被推为分设中学出席会议的代表之一,监督叫他上课,他说“连监督都叫不动的,我怎么有那样大的魄力呢”,他几乎被斥退。

中华民国,剪辫子。

袁世凯窃取大权后,这期间不幸的纸事竟伴着伤的国事来,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1890——1980)结婚,郭沫若称她为“黑猫”,全靠一本《庄子》度过花烛夜,第二天“四门”又靠一部古版《文选》消磨了时光。

第五天,结束了这“结婚受难记”,乘船回成都中学堂,人虽然是从此跟她分开了,但这了一生“囚禁”在孤寂“洞房”的女人,不能不说是他五笔型的一块心病,以后每当提起这件事,他总觉有难言的苦衷,说:“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二创作觉醒期和爆发期(1914——1920)1913年底,郭沫若怀着“救国济民”的抱负走出夔门,离国经朝鲜,于是1914年初抵达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三年毕业后考入福冈九洲帝国大学医科。

郭沫若诗集10首

郭沫若诗集10首
海碧天青,浮云灿烂,衰草金黄。
是潮里的声音?是草里的声音?
一声声道:快向光明处伸长!
有几个小巧的纸鸢正在空中飞放,
纸鸢们也好象欢喜太阳:
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
不断地努力、飞扬、向上。
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
他在闪闪翅儿,又在停停桨,
他从光明中飞来,又向光明中飞往,
我想到我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
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宇宙便是我的住家,
我还有甚么个私有的家庭。
我手要胼到心,
脚要胼到顶,
我若不把洪水治平,
我怎奈天下的苍生?”……

哦,皎皎的月轮
早岸上的舟中,
思慕着古代的英雄,
他那刚毅的精神
好象是近代的劳工。
你伟大的开拓者哟,
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
你未来的开拓者哟,
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
汇成了一片汪洋;
只剩下几朵荒山
好象是海洲一样。
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
树在水中飘摇,
孑遗的人类
全都逃避在山椒。

我看见,涂山之上
徘徊着两个女郎:
一个抱着初生的婴儿,
一个扶着抱儿的来往。
她们头上的散发,
她们身上的白衣,
同在月下迷离,
同在风中飘举。
抱儿的,对着皎皎的月轮,
歌唱出清越的高音;
你看我们哪个跑得好?
7、日 出
哦哦,环天都是火云!
好象是赤的游龙,赤的狮子,
赤的鲸鱼,赤的象,赤的犀。
你们可都是亚坡罗①的前驱?
哦哦,摩托车前的明灯!
你二十世纪底亚坡罗!
你也改乘了摩托车吗?
我想做个你的助手,你肯同意吗?
哦哦,光的雄劲!

郭沫若诗集

郭沫若诗集

郭沫若诗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这上海市上的赁家不是一些囚牢吗?我们看不见一株青影,我们听不见一句鸟声,四围的监墙把清风锁在天上,只剩有井大的天影笑人。

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象我们这样的生涯不是一些囚徒吗?我们囚在述茫的雾中,我们囚在惨毒的魔宫,金色的魔王坐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

啊啊,我们是呀动也不敢一动!我们到兵间去吧!我们到民间去吧!朋友哟,怆痛是无用,多言也是无用!2、洪水时代一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使我的中心如醉。

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汇成了一片汪洋;只剩下几朵荒山好象是海洲一样。

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

二我看见,涂山之上徘徊着两个女郎:一个抱着初生的婴儿,一个扶着抱儿的来往。

她们头上的散发,她们身上的白衣,同在月下迷离,同在风中飘举。

抱儿的,对着皎皎的月轮,歌唱出清越的高音;月儿在分外扬辉,四山都生起了回应。

三“等待行人呵不归,滔滔洪水呵几时消退?不见净土呵已满十年,不见行人呵已满周岁。

儿生在抱呵儿爱号咷,不见行人呵我心寂寥。

夜不能寐呵在此徘徊,行人何处呵今宵?──唉,消去吧,洪水呀!归来吧,我的爱人呀!你若不肯早归来,我愿成为那水底的鱼虾!”四远远有三人的英雄乘在只独木舟上,他们是椎髻、裸身,在和激涨的潮流接仗。

伯益在舟前撑篙,后稷在舟后摇艄,夏禹手执斧斤,立在舟之中腰。

他有时在斫伐林树,他有时在开凿山岩。

他们在奋涌着原人的力威想把地上的狂涛驱回大海!五伯益道:“好悲切的歌声!那怕是涂山上的夫人?”后稷道:“我们摇船去吧,去安慰她耿耿的忧心!”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宇宙便是我的住家,我还有甚么个私有的家庭。

郭沫若和他的创造社

郭沫若和他的创造社

1923年5月13日
1926年3月
创造社受当时国际国内左倾思潮影响,理论倡导和 文学活动带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在“革命文学” 论争中对待鲁迅、茅盾等作家表现出了偏激的情绪,更 是旗帜鲜明地批判了“新月派”在“文学革命”中的资 产阶级观点(超功利、自我表现、贵族化的“纯诗”立 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然 而大部分成员在参加革命实践,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 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郭沫若
成 仿 吾
郑伯奇
田 汉
郁达夫
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 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 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 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 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 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 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 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 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 倡导无产阶级文学。
《洪水》周刊遂于1924年8月20日创刊,内 容偏重批评。 1927年12月终刊,共出3卷,计36期,第1、 2卷,即1到24期均由周全平编辑,1到12期由 上海光华书局发行,13到36期由创造社出版 部发行,第25期后由郁达夫等编辑。
创造社
——一个浪漫思想时代的降临源自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 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8号 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 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 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帝国大 学第二改盛馆正式宣告成立。 1921年秋季在上海出版《创造 社丛书》,最初收集的是郭沫 若的诗作《女神》。
1922年5月1号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创造社主要成员 大部分倾向革命,郭沫若、成仿吾等先后参 加革命实际工作。继《创造》季刊、《创造 周报》以后,他们又于1924年8月创刊《洪 水》,1926年3月创刊《创造月刊》。在 《创造月刊》上,创造社已表现出“转换方向” 的态度,开始了后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 导与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洪水时代

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
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
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
使我的中心如醉。

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
汇成了一片汪洋;
只剩下几朵荒山
好象是海洲一样。

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
树在水中飘摇,
孑遗的人类
全都逃避在山椒。


我看见,涂山之上
徘徊着两个女郎:
一个抱着初生的婴儿,
一个扶着抱儿的来往。

她们头上的散发,
她们身上的白衣,
同在月下迷离,
同在风中飘举。

抱儿的,对着皎皎的月轮,歌唱出清越的高音;
月儿在分外扬辉,
四山都生起了回应。


“等待行人呵不归,
滔滔洪水呵几时消退?
不见净土呵已满十年,
不见行人呵已满周岁。

儿生在抱呵儿爱号咷,
不见行人呵我心寂寥。

夜不能寐呵在此徘徊,
行人何处呵今宵?──
唉,消去吧,洪水呀!
归来吧,我的爱人呀!
你若不肯早归来,
我愿成为那水底的鱼虾!”四
远远有三人的英雄
乘在只独木舟上,
他们是椎髻、裸身,
在和激涨的潮流接仗。

伯益在舟前撑篙,
后稷在舟后摇艄,
夏禹手执斧斤,
立在舟之中腰。

他有时在斫伐林树,
他有时在开凿山岩。

他们在奋涌着原人的力威
想把地上的狂涛驱回大海!

伯益道:“好悲切的歌声!
那怕是涂山上的夫人?”
后稷道:“我们摇船去吧,
去安慰她耿耿的忧心!”
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宇宙便是我的住家,
我还有甚么个私有的家庭。

我手要胼到心,
脚要胼到顶,
我若不把洪水治平,
我怎奈天下的苍生?”……

哦,皎皎的月轮
早被稠云遮了。

浪漫的幻景
在我眼前闭了。

我坐在岸上的舟中,
思慕着古代的英雄,
他那刚毅的精神
好象是近代的劳工。

你伟大的开拓者哟,
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
你未来的开拓者哟,
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1921年12月8日作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2年1月出版的《学艺》第3卷第8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