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过程检查表
最新体系分析表-MAQMSA次级供应商最低质量体系要求审核查检表

作用的连接。应用在质量管理系统中时,这种方法强调了以下重要性
a)理解和满足要求
b)依照附加值来考虑过程
c)获得过程绩效和有效性的结果
d)持续改进:基于客观测量的过程
10
要素3:绩效
1.客户满意度
组织应通过对实现过程绩效的持续评估监控客户满意度。绩效指标应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包括,但不限于:
4
小部分符合,有严重的偏差(满足约1/4以上的规定要求)
0
完全不符合
∑总评分分数
符合率=×100%
(%)(总稽核项目)-N/A不适用项目×10
()
符合率=×100%
〔31-(5)〕×10
= %
主任稽核员
稽核员
由指定实验室进行零件评估;
与客户达成一致的其它方式
6
3.供应商监控
供应商绩效应通过以下指标进行监控:
交付产品符合要求,
交付时间绩效(包括超额运费事件)和客户
抱,包括现场退货。
组织应促进供应商对其生产过程绩效的监控,
包括供应商对其过程的自我评估
6
4.问题解决和根源分析
组织应有明确过程来解决问题进而识别和消
组织应保持由客户零件批准过程要求指定的制造过程能力或业绩。组织应确保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的执行,包括对指定内容的遵守:
测量技术;
抽样计划;
验收标准;
未能达成验收标准时的反应计划;
记录重要的过程事件,如工具变更或机器修理。
组织应从不具有统计能力或不稳定的特性的控制计划中启动反应计划。当需要时,这些反应计划应包括对产品的控制和100%检验。组织随后应完成改善措施方案,指示具体的进度和分配的任务以确保该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当要求时该方案将由客户审核和批准。
测量系统分析内审检查表模板

编号
检查内容
1
对每种测量和使用设备系统中得出的变差,必须采用统计研究的方式进行确定
2
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必须进行研究。说明:之前的要求分析每种测量结果现在被明确的求的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的要求
4
测量系统的接受准则必须依据顾客要求的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的要求
5
在顾客批准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6
替代方法的顾客接受记录应与替代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起保留。说明:测量系统分析替代方法的顾客接受记录现在要求保留
7
没有顾客要求时,参考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说明:GB/T 19022-2003替代了GB/T 19022.1-1994及GB/T 19022.2-2000
8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的优先级应当着重于关键或特殊产品或过程特性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与文件对应表18.12.21

技术部
14
MI/DQ.JS-23
控制计划管理办法
FORM/DQ.JS-02表28控制计划
FORM/DQ.JS-02表56控制计划检查表
15年
技术部
15
COP02
过程设计开发
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QP/DQ.JS-03
FORM/DQ.JS-02表25过程流程图
FORM/DQ.JS-02表27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回炉料分级管理办法
无
技术部
11
MI/DQ.JS-19
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FORM/DQ.JS-10表2变更通知单
FORM/DQ.JS-10表5技术通知单
FORM/DQ.QG-02表1文件受控目录清单
FORM/DQ.QG-02表2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登记表
FORM/DQ.QG-02表3文件发放范围确定表
FORM/DQ.QG-02表5文件领用、修订、换版、销毁申请单
6S管理办法
FORM/DQ.QG-21表16S检查月度考核汇总表
3年
办公室
41
MP06
改进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QP/DQ.PZ-06
FORM/DQ.PZ-06表1持续改进方案表
FORM/DQ.PZ-06表2年度持续改进方案计划表
FORM/DQ.PZ-06表3持续改进方案追踪记录表
FORM/DQ.PZ-06表4持续改进成果报告
FORM/DQ.QG-10表4组织绩效汇总表
3年
办公室
34
MI/DQ.QG-22
信息交流管理办法
FORM/DQ.QG-22表1工作联系单
3年
办公室
35
MP05
MSA测量系统分析讲义10375

测量体系分析的数据
III 好零件总是好的
I 坏零件总是坏的
II 可能做出潜在的错误决定
测量系统变差对产品和过程的决策影响
对产品的影响:因此,1. 改进过程,减少变差,II 区的零件最少2. 改进测量系统,减少测量系统的误差
对过程的影响:普通原因特殊原因特殊原因普通原因
相对于公差,对零件做出错误决定的潜在因素只在测量系统误差于公差交叉时存在
Bias偏差(Accuracy准确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precision)Reproducibility再现性Linearity线性Stability稳定性
偏倚(Bias)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真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测量基础术语
测量分析系统 (MSA)的类别
-计量型
- 计数型
关于测量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测量值。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0
热处理
硬度
硬度计
温度
温度计
40
车外圆
内径
游标卡尺
厚度
厚度计
50
车外圆检验
内径
游标卡尺
厚度
厚度计
QR-711-2-01A0
控 制 计 划
第 页,共 页
样件 试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产控制计划编号:
过程审核检查表

按VDA6.3编制的过程审核检查表批准:审核:编制:莱州市金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6/12/15发布 2007/01/01实施过程审核检查表使用说明审核检查表是过程审核员进行审核的依据。
在进行具体审核时审核员可以完全采用,也可从中选择一部分或增加一些提问,但是必须保持所要求的结构。
在过程审核时应优先从产品的角度来观察所审核的过程,因为过程对产品的影响特别重要。
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不包括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故对VDA6.3《过程审核》的A部分:《产品诞生过程》的要素1《产品开发的策划》、要素2《产品开发的落实》予以删减,列出要素1与要素2,是为了与标准保持一致。
审核检查表分为两部分:A部分产品诞生过程1 产品开发的策划2 产品开发的落实3 过程开发的策划4 过程开发的落实B部分批量生产5 供方/原材料6 生产6.1 人员/素质6.2 生产设备/工装6.3 运输/搬运/贮存/包装6.4 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7 服务/顾客满意程度序号审核项目/内容审核结果记录评分1.3 1.3 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要求/说明所要求的资源必须在报价阶段已调查并考虑到了。
在正式委托后,这些数据必须精确化。
在要求有更改时,如有必要必须重新进行资源调查。
必须策划并配齐必备的资源。
需考虑要点,例如:-- 顾客要求-- 具有素质的人员-- 缺勤时间-- 全过程时间-- 房屋,场地(用于试制及开发样件的制造)-- 模具/设备-- 试验/检验/实验室装置-- CAD,CAM,CAE。
1.4 1.4 是否调查了解并考虑了对产品的要求?要求/说明通过跨部门合作/行业水准比较(Benchmarking)来了解产品的要求,可使用例如:QFD(质量功能展开)、DOE(实验设计)等方法。
既往的经验与未来的期望必须予以考虑。
对产品的要求必须与市场要求和顾客期望相适应,产品必须具有竞争力。
需考虑要点,例如:-- 顾客要求-- 企业目标-- 同步工程-- 坚固的设计/受控的过程-- 定期的顾客/供方会谈-- 重要特性,法规要求-- 功能尺寸-- 装车尺寸-- 材料。
2020年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按过程分)

2020年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按过程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内部审核检查表〖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MSA手册(测量系统分析)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MSA第三版快速指南注:关于GRR标准差的使用传统上,惯例是用99%的分布代表测量误差的“全”分布,由系数5.15表示(此处,σGRR乘以5.15用来表示全分布的99%)。
99.73%的范围由系数6表示,是±3σ并代表“正态”曲线的全分布。
如果读者选择提高全部测量变差的覆盖水平或分布至99.73%,在计算中请使用系数6代替5.15。
在等式完整和结果计算中了解使用哪个系数是关键的。
如果在测量系统变差和公差之间进行比较,这一点特别重要。
目录第一章通用测量系统指南 (1)第一章一第一节 (2)引言、目的和术语 (2)测量数据的质量 (2)目的 (3)术语 (3)术语总结 (4)真值 (9)第一章—第二节 (10)测量过程 (10)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11)变差来源 (13)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 (15)对决策的影响 (15)对产品决策的影响 (16)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17)新过程的接受 (18)过程设定/控制(漏斗实验) (20)第一章—第三节 (22)测量战略和策划 (22)复杂性 (22)确定测量过程的目的 (22)测量寿命周期 (23)测量过程设计选择的准则 (23)研究不同测量过程方法 (24)开发和设计概念以及建议 (24)第一章—第四节 (25)测量资源的开发 (25)基准协调 (26)先决条件和假设 (26)量具来源选择过程 (27)详细的工程概念 (27)预防性维护的考虑 (27)规范 (28)评估报价 (28)可交付的文件 (29)在供应商处的资格 (30)装运 (31)在顾客处的资格 (31)文件交付 (31)测量系统开发检查表的建议要素 (33)第一章—第五节 (37)测量问题 (37)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 (37)定义及潜在的变差源 (38)测量过程变差 (45)位置变差 (45)测量系统变差 (53)注释 (55)第一章—第六节 (57)测量不确定度 (57)总则 (57)测量的不确定度和MSA(测量系统分析) (57)测量的溯源性 (58)ISO表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指南 (58)第一章—第七节 (59)测量问题分析 (59)第二章测量系统评定的通用概念 (61)第二章—第一节 (62)引言 (62)第二章—第二节 (63)选择/制定试验程序 (63)第二章—第三节 (65)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 (65)第二章—第四节 (68)结果分析 (68)第三章- 简单测量推荐的实践 (69)第三章- 第一节 (70)试验程序示例 (70)第三章- 第二节 (71)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 指南 (71)确定稳定性的指南 (71)确定偏倚的指南- 独立样本法 (73)确定偏倚的指南- 控制图样本法 (76)确定线性的指南 (78)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指南 (84)极差法 (85)均值极差法 (86)均值图 (89)极差图 (90)链图 (91)散点图 (92)振荡图 (93)误差图 (93)归一化直方图 (94)均值—基准值图 (95)比较图 (96)数值的计算 (97)数据结果的分析 (101)方差分析法(ANOV A) (103)随机化及和统计独立性 (103)第三章- 第三节 (109)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 (109)风险分析法 (109)解析法 (119)第四章- 复杂测量系统实践 (126)复杂的或非重复的测量系统的实践 (127)第四章- 第二节 (129)稳定性研究 (129)S1:单个零件,每个循环单一测量 (129)S2:n≥3个零件,每循环单一测量 (130)S3:从稳定过程中大量取样 (132)S4:分割样本(通用),每循环单一样本 (133)S5:试验台 (133)第四章- 第三节 (135)变异性研究 (135)V1:标准GRR研究 (135)V2:p≥2台仪器的多重读数 (135)V3:平分样本(m=2) (136)V4:分割样本(通用), (136)V5:与V1一样用于稳定化的零件 (137)V6:时间序列分析 (137)V7:线性分析 (138)V8:特性(性能)随时间的衰变 (138)V9—V2:同时用于多重读数和P≥3台仪器 (138)第五章- 其他测量概念 (139)第五章- 第一节 (140)量化过度的零件内变差的影响 (140)第五章- 第二节 (141)均值极差法-附加处理 (141)第五章–第三节 (148)量具性能曲线 (148)第五章–第四节 (154)通过多次读数减少变差 (154)第五章–第五节 (156)GRR的合并标准偏差法 (156)附录 (164)附录A (165)方差分析概念 (165)附录B (170)GRR对能力指数Cp的影响 (170)公式 (170)分析 (170)图形分析 (170)附录C (173)d2*表 (173)附录D (174)量具R(重复性)的研究 (174)附录E (175)使用误差修正术语替代PV计算 (175)附录F (176)P.I.S.M.O.E.A误差模型 (176)术语 (179)样表 (184)M.S.A手册用户反馈过程 (187)序号题目页码1控制原理和驱动兴趣点 (15)2偏倚研究数据 (75)3偏倚研究–偏倚研究的分析 (76)4偏倚研究- 偏听偏信倚的稳定性研究分析 (78)5线性研究数据 (81)6线性研究- 中间结果 (92)7量具研究(极差法) (85)8方差(ANOV A)表 (106)9方差分析%变差和贡献 (106)10ANOV A法和均值极差法的比较 (107)11ANOV A法报告 (107)12计数型研究数据表 (111)13测量系统示例 (127)14基于测量系统形式的方法 (128)15合并标准偏差分析数据表 (160)16方差分量的估算 (165)17 5.15σ分布 (166)18方差分析(ANOV A) (167)19ANOV A结果列表(零件a&b) (168)20观测和实际Cp的对比 (172)序号题目页码1长度测量溯源链的示例 (8)2测量系统变异性–因果图 (14)3不同标准之间的关系 (40)4分辨力 (41)5过程分布的分组数量(ndc)对控制和分析活动的影响 (42)6过程控制图 (44)7测量过程变差的特性 (45)8偏倚和重复性的关系 (56)9稳定性的控制图分析 (72)10偏倚研究–偏倚研究直方图 (75)11线性研究–作图分析 (82)12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 (88)13均值图–“层叠的” (89)14均值图–“不层叠的” (90)15极差图–“层叠的” (91)16极差图–“不层叠的” (91)17零件链图 (92)18散点图 (92)19振荡图 (93)20误差图 (94)21归一化直方图 (95)22均值- 基准值图 (96)23比较图 (96)24完整的GR&R数据收集表 (99)25GR&R报告 (100)26交互作用 (105)27残留图 (105)28过程举例 (110)29灰色区域与测量系统有联系 (110)30具有Pp=Ppk=1.33的过程 (116)31绘制在正态概率纸上的计数型量具性能曲线 (124)32计数型量具性能曲线 (125)33(33 a & b)测量评价控制图 ......................................................................................... 144&145 34(34 a & b)评价测量过程的控制图法的计算 ............................................................. 146&147 35无误差的量具性能曲线.. (151)36量具性能曲线–示例 (152)37绘制在正态概率纸上的量具性能曲线 (153)38(38a, b & c)合成标准偏差研究图形分析............................................................... 159,162,163 39观测的与实际的Cp(基于过程).. (171)40观测Cp与实际Cp(基于公差) (172)第一章通用测量系统指南第一章-第一节引言、目的和术语引言测量数据的使用比以前更频繁、更广泛。
过程分析表

编号有效性和效率过程名称KPIC03运营战略市场调研报告、项目小组名单、风险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信息检查表C02总经理研发部销售过程控制程序n销售额增长率n月,(本月销售额-去年同期销售额)/本月销售额×100%C04竞争对手信息初始流程图、初始特殊特性清单、初始材料清单、供方报价单、报价单、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目标、产能计划、项目输出材料清单、客户特殊要求清单、阶段评审报告C04市场部生产部产品安全存量计划n销售计划达成率n月,本月销售额/本月销售计划×100%S06顾客要求经过评审的合同S03生产部财务部n合同/订单评审完成率n月,本月合同或订单评审数/本月合同订单总数×100%M02售后市场信息合同评审记录M01质量部n合同/订单更改率n月,本月更改的合同或订单数/本月合同或订单总数×100%C08以往同类项目信息合同登记台帐M03人事行政顾客内部和供方数据合同/订单更改单项目输入材料清单发货计划顾客订单顾客对订单的处理要求,现有库存,安全库存计划顾客批准的报价单C01n报价投标过程的输出n项目开发计划表、产品图纸和工程规范、DFMEA、样件控制计划,样件及OTS报告、产品和过程质量评审记录表S01研发部质量部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n PPK和MSA达成率n实际PPK值/1.67×100%过程责任部门相关部门方法/程序/研发收集周期和计算方式前过程过程输入输出结果后过程C01订单新产过程分析表顾客n 产品法律法规要求n 过程流程图及其评审表,车间平面布置图及其检查表,特性矩阵图,PFMEA ,试生产控制计划,工艺指导书,包装规范,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测量系统分析计划、项目培训计划等,阶段评审报告S02生产部财务部五大工具n 项目开发日程准时率n 实际MSA 评价分数/计划MSA 评价分数n 以往产品的FMEAS03n PPAP 通过率n 次,项目各节点实际耗时/项目计划总耗时×100%n 顾客试制协议(包括进度等)S06n PPK 达成率n 顾客框图纸S07n 样品,同类产品的使用分析报告M01n 生产过程绩效M04n 生产力及过程能力目标M06n 过程设计开发的输出n 提交保证书C03研发部质量部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nPPAP 通过率n 年,提交数量/提交次数×100%n 顾客产品/过程批准要求n 生产件批准-尺寸测量结果M01生产部财务部五大工具书n PPK达成率n 次,实际值/1.67×100%n 工程更改的输出n 生产件批准-材料试验结果n 生产件批准-性能试验结果M04n 设计更改申请书n 修订的研发文件和PPAP ,满足更改要求的产品C03研发部质量部工程更改控制程序M06n 工艺更改申请书n 文件更改申请单M01生产部财务部五大工具M09C01n 销售计划n 按时完成的合格产品C01研发部制造过程控制程序C02n 原材料n 领料单S05质量部控制计划S05n 生产计划S07财务部工艺指导书n 日工作安排M01市场部6S 管理程序n 生产日报M03n 产品交接记录表n 工序流转卡C01n 顾客订单规定的交付时间/路线/方式要求n 按时交付的合格产品M01生产部交付控制程序n准时交付率n 月,按时交付次数/交付总次数×100%,n 生产计划达成率n 月,合格入库数/计划生产数×100%C02新产品开发n 计划外(非顾客需求)更改频次n 各状态(样件/试装/批产)的实际更改频次交付C03制造生产部C03n顾客规定的传递信息方式/系统n入库单M03质量部成品安全存量计划n超额运费n月,交付情况变化发生的费用S04n现场拉动单n出库单M07财务部应急计划控制程序n顾客抱怨次数,包括中断、特殊状态通知、退货n月,顾客中断的次数n总成零件n发货计划人事行政部n合同登记台帐n物料库存周转率统计表n产品交付监控统计表C03n顾客服务协议要求n提供给顾客的咨询服务C01研发部n顾客售后ppm值n季,顾客售后百万分之不合格品数C08n顾客反馈信息n提供给顾客的现场服务S08质量部n外部损失率n季(外部故障成本/销售收入)×100%M02n顾客投诉/退货/索赔/中断n对顾客投诉的处理/答复M01n顾客满意度nM07n顾客规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n顾客抱怨台帐M02顾客n产品绩效n顾客抱怨通知单M03 顾客0-km处ppm值n顾客沟通走访记录单顾客售后ppm值n现场服务人员记录表n顾客中断、退货n顾客满意度调查表n顾客反馈n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n顾客审核结果n改进措施n超额运费n满意的顾客n顾客通知n产品实现过程绩效n顾客调查问卷—顾客的主观感受n顾客要求n具备能力、便于维护的设备C03生产部设备设施控制程序n设备利用率n月,设备实际运行时间/可利用工作时间×100%n过程设计和开发输出n得到及时修理的设备M01人事行政部6S管理程序n设备故障率n月,故障时间/(实际运行时间+故障时间)×100%C04交付市场部C05顾客反馈市场部顾客反馈控制程序设备设施管理艺部n产能需求n效率和有效性得到改进的设备M02质量部n设备MTBFn月,平均故障时间间隔n生产商建议设备使用说明指导书n年度设备预防性预测性维护计划计划部n设备MTTRn月,平均修理时间n以往设备维护/故障经验n预防性预测性维护实施记录n6S得分n按检查表评分n年度设备设施保养计划n设备设施保养实施记录月设备故障率统计表n设备故障率分析n MTBF/MTTR分析设备设施安装计划书n设备调试综合评价报告书设备定期点检表n设备日常点检表n设备参数检查表n设备、备件、工装购置计划n过程设计和开发的输出n工装图纸\合格工装C03生产部n工装完好率n月,损坏工装/工装总量×100%n工装开发/使用经验n得到更换的易损工具M01研发部n工装MTBFn月,平均故障时间间隔n工程更改通知单n根据工程更改得到修订的工装及文件质量部n工装MTTRn月,平均修理时间n工装制作评审单\工装制作委托书n工装检验、试装报告\工装验收报告n工装开发计划书\工装台帐n工装履历卡\工装维修记录表n工装报废申请单\工装维护计划n易损工装更换计划\工装领用登记台帐C01n法律法规n及时交付的合格产品S07研发部n供应商交付率n月,按时交付次数/实际交付总数×100%C02n生产计划n采购计划、送检单、合格供方名单M01质量部n顾客抱怨次数(包括中断退货及特殊通知),n季度,顾客实际抱怨次数n安全存量计划n与供方的质量技术协议生产部n超额运费n月,每月实际发生的金额S02工装管理C02设备工艺部工装管理控制程序S01设备设施管理C02设备工艺部S03采购采购部采购控制程序n 环境要求n 设计开发的输出n 顾客指定的供应商n 顾客通知(与质量/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态)C01n 合格供方名单n 供应商交付业绩月统计表供应商能力调查表S07研发部供应商管理程序n 进货检验合格率n 月,每次抽样合格率/交付次数×100%C02n 供应商业绩n 潜在供应商评价表M01采购部供应商业绩管理办法n供应商绩效n 月,按供应商业绩管理办法执行S04供应商管理n 设计开发的输出n 潜在供应商免于现场审核批准报告生产部n 顾客特殊要求n 潜在供应商评价报告、新供应商考察表、APQP 评审报告、供应商质量体系监控表年度供应商考评记录表n 研发规范n 供应商进货合格率统计表n 现有供应商业绩n 合格供应商名册n 供应商月度绩效评价C02n 设计开发输出:n 得到防护的产品S07市场部物流仓储控制程序C06 过程流程图n 及时交付的产品S08质量部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S03平面布置图n 得到优化的库存周转率M01采购部检查库存品的频次n 零部件安全存量计划M03包装要求/运输方式n 入库单、出库单、发货计划、合同登记台帐、物料库存周转率统计表、产品交付监控统计表、仓库账、卡、物盘点表、有寿命库存点检表n 材料、产品n 工序流转卡n 安全存量计划n 库存卡n 库存条件要求n 检验报告n 进货/制程待标识的产品/成品n 检验和试验结果n 返工产品\可疑产品n 检测装置校准/验证结果n 产品审核结果n 零部件及成品库存周转率n月,2×月使用量/(月初库存量+月末库存量)采购序质量部S05物流仓储生产部n紧急放行的产品n可追溯性要求/追溯需求n设计和开发输出n计量器具维护计划C03检测装置控制程序nGAGER&Rn季度,按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操作检测装置需求n计量器具登记台帐S07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n校准计划实施率n年,校准完成数/计划校准数×100%n上一级的溯源标准n计量器具台帐M01实验室控制程序n工程更改n计量器具履历卡n生产商建议n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n监视和测量装置n计量器具发放回收记录n计量器具降级/报废申请单n计量器具日常检查表n处于校准有效期内的、校准状态得到识别的检测装置n合格的测量系统C02n过程设计开发的输出n进货检验报告S05采购部n采购件上线不良率n月,采购件在线不良数/采购件投入数×100%C03 控制计划n尺寸检测记录表S08生产部n零公里PPMn月,顾客0Km退件数/交付数×1000000S03 试验指导书n进货检验台帐M01n进货检验合格率n月,抽样合格数/抽样总数×100%S06n不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n首件检查表n一次下线合格率n月,检验合格数/总参检数×100%n产品(材料,采购产品,零件,半成品,成品)n巡检记录表n合格的检测装置和测量系统n过程质量唯一性清单n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n产品入库检验记录n产品出库检验记录n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报告n过程合格率统计表n进货检验合格率统计表S06检测装置管理C02质量部财务部S07检验和试验质量部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n一次下线合格率统计表n采购件上线不良率C05n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n不合格品处置单M01采购部S05n生产过程监控分析结果n让步申请单M02市场部S07n顾客反馈\抱怨\产品审核发现n冻结令M03 n内部产品审核的发现n生产件报废单n物流过程损坏n顾客退货通知单n可疑产品n顾客投诉评审处置记录表n过程不合格品统计记录表n外来文件n有效的、清晰并易于识别的文件n顾客样品n得到标识的作废的参考文件n法律法规n文件控制清单n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包括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三级n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n产品及过程设计开发的输出(包括设备和工装输出文件)n文件借阅登记表n改进的输出(涉及文件编制或更改)n文件更改申请单n文件废止/销毁审批表n外来文件评审记录表n外来文件登记表n作废文件登记表n质量记录控制清单n质量记录归档登记表C01n顾客要求n年度经营计划M04n内部需求n中长期经营计划 质量方针\公司发展n月部门工作计划n竞争对手资料n质量目标及其衡量方法n行业背景资料/信息n法律法规n以往绩效数据S07n内部审核结果n生产过程绩效得到持续改进n持续改进成功率n年,持续改进成功项目/已识别出的持续改进时机×100%M03n外部审核结果n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进n合理化建议n年,合理化建议人均数S08不合格品管理质量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n故障成本率n月,(内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100%M01文件控制所有过程所有过程人事行政部所有部门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n文件不受控率n季,不受控文件数/应受控文件数×100%M02运营战略所有过程总经理各部门运营战略管理程序n目标达成率n年,达成的计划项目数/计划项目总数×100%所有过程管理者代表各部门持续改进控制程序M04n 质量目标\质量方针n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得到持续改进M06n 员工建议n 持续改进项目申报表C01n 数据分析结果C01n 质量目标n 原因已根除的问题C04n 顾客退货/抱怨n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C05n 公司内生产过程不合格n 纠正措施应用于其它类似的过程和产品S07n 质量报表资料n 防错M03n 顾客审核n 8D M04n 第三方审核n 修订过的FMEAn 顾客规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n 内部审核的发现C01n 体系策划n 年度质量成本报告M01C03n 咨询/认证n 改进建议/措施M02C04n 培训C05n 质量改进措施S08n 检验和试验结果M05n 检测装置购置、校准M09n 不合格品处理n 顾客投诉、退货、索赔处理n 质量方针n 管理评审计划M01n 质量目标n 各部门工作报告M02n 各部门的工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n 管理评审报告包括:M08顾客满意 资源需求 员工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改进措施/意向 运营战略完成情况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措施/建议质量成本 审核结果 顾客反馈n 过程绩效n 产品符合性n 实际/潜在市场失效的分析及其对质量、安全、环境的影响n 纠正、预防措施的状况n 上次管理评审措施的跟M02运营战略所有过程质量部各部门n 季度,按照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执行程代表各部门制程序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n 纠正和预防措施准时关闭率n月,当月实际关闭问题数量/当月应关闭问题数量×100%M03质量成本控制财务部各部门质量成本控制程序n 质量成本产值率管理评审控制程序n 管理评审决议落实完成率n年,完成项目/计划项目数×100%M04管理评审所有过程n 公司内部可能影响质量管理 体系的变化n 改进建议n 顾客特殊要求n 具备意识/技能/资格/积极性的人员总经理n 员工满意度n 年,按照程序执行n 质量研发/工具n 培训计划各部门n 培训实施计划率n 年,实际实施培训次数/计划实施培训次数×100%n 内审员资格要求n 培训记录表n 法律法规要求的资格n 培训需求申请表n 公司经营计划n 员工满意度n 各部门培训需求n 内部所有质量活动的输出记录n 质量记录控制清单n 来自供应商及顾客的记录n 质量记录归档登记表质量记录控制程序n 卷内目录n 文件借阅/复制登记表n 文件废止/销毁审批表M02n 经营计划n 年度过程审核计划管理者代表内部体系审核控制程序n 内审覆盖范围完整性n 年,已审核完成内容/应覆盖的审核内容×100%顾客n 外部审核结果n 过程审核流程计划质量部过程审核控制程序n 过程审核总符合率n 年,各过程要素得分之和/审核要素数n 过程绩效监控结果n 过程审核检查表产品审核控制程序n 质量特征值QKZn 月,(1-所有项目缺陷分数之和÷所有项目加权的抽样数之和) ×100n 法律法规n 过程审核提问评分一览表n 以往管理评审及内部审核结果及QMS 文件n 过程审核结果一览表n 设计和开发结果→产品审核频次n 过程审核报告n 年度内审计划n 审核实施计划n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n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n 不符合项及纠正报告M05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所有过程所有过程人事行政部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n 季,已归档质量记录数量/应归档质量记录数量×100%M07内部审核M02各部门M06记录控制所有过程所有过程财务部所有部门n 质量记录归档完整率n首末次会议记录标准n顾客期望n公司方针目标公司发展宗旨n市场开发输出n公司QMS文件C01n管理评审输出M04n运营战略输出M02沟通运行控制程序n公司会议决议落实完成率n月,完成项目/应完成项目×100%M08沟通运行M01管理者代表各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名称:
测量系统分析管理过程
受审核过程负责人确认:
内审员:
审核日期:
审核依据:IATF16949:2016标准、本组织体系文件、本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管理体系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审核地点
1、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
1,是否在文件中规定了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和范围?
√
品质部
6.2不合格整改关闭及时率100%
9、测量系统分析不合格整改关闭及时率是多少?是否达到目标?当未达到目标时是如何改进的?
√
品质部
√
品质部
4、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6、测量系统分析是否形成相应的报告?并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
品质部
5、纠正措施
7、测量系统分析不合格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品质部
6、测量系统目标实现情况
6.1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完成率100%
8、已编制的测量系统计划完成率是多少?是否达到目标?当未达到目标时是如何改进的?
√
品质部
2、测量系统分析的频度及计划?
2.1审核人员资格
2、参与测量系统分析的人员是否具有相关的培训?
√
品质部
2.2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
3、是否在文件中规定了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
√
品质部
2、审核准备
2.3测量系统分析的计划
4、是否制订定了测量系统分析的计划?
√
品质部
3、测量系统分析之内容与方法
5、本公司对测量设备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是否均有依规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