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 马海涛
2022年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第⼗四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了适度从紧(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稳健(即中性)财政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内容
概念财政政策组成
财政政策的功能
财政政策⽬标
财政政策⼯具
财政政策类型
控制⾚字
调整结构
推进改⾰
增收节⽀⾃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在社会需求⼤于社会总供给情况下,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
⽀出等⼿段,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
在社会总需求不⾜情况下,采⽤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出⼿段扩⼤需求国家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作全过程,
体现在财政收⽀、政府预算各⽅⾯。
促进充分就业
物价基本稳定
国际收⽀平衡
经济稳定增⻓
预算
税收
公债公共⽀出政府投资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运⾏重要⼿段之一
政府补贴⽀出
捐赠⽀出
债务利息⽀出
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具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预算政策
税收政策
⽀出政策
国债政策。
财政学重点整理(马海涛版)

财政学重点整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①公共物品。
偏好表达的困难和“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是公共物品不能有市场来提供。
②★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个体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现象。
在市场条件下,正外部效应活动由于不能从活动中收回成本而减少,负外部效应活动由于强行把成本附加给别人不必付出代价而增加,因而市场竞争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
③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会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另一方进行交易中造成市场失灵。
④自然垄断。
垄断企业将缺乏竞争意识,阻碍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消费者福利损失和市场效率损失。
⑤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无法避免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社会的不安因素。
⑥经济不稳定。
市场配置资源有可能失灵,造成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公共物品的职能①非竞争性:如果给定商品的生产水平,多增加一个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0,即不会因为多增加消费者而使生产者的成本增加。
e.g.公路②非排他性:部分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饵不能阻碍其他人对该商品的同时消费。
e.g.国防3.财政的职能①资源配置职能。
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合理配置。
关键是确定财政收支在GDP中的合理比例。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②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遵循公平公正原则,通过财政收支对国民收入、财富以及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
手段:税收、转移支付、工资。
目标:经济公平、社会公平(差异控制在社会成员可接受的范围内)③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指财政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达到社会供需基本均衡,同时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是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④监督职能。
目标:维护财经秩序、实现财政资源有效配置。
4.直接民主的公共选择——多数票通过原则含义:简单多数(1/2)和2/3多数前提:①投票者有单峰形偏好。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马海涛《中国税制》(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增值税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消费税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营业税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关税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企业所得税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个人所得税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房产税、契税和车船税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与资源有关的税种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与行为有关的税种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的内在规定性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方法的总称,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那么、征收管理方法等。
税收制度是税收本质的具体表达,税收制度确实立是为实现税收职能效劳的。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也称征税客体。
一般有以下几类:〔1〕商品或劳务;〔2〕收益额;〔3〕财产;〔4〕资源;〔5〕人身。
2.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是应纳税额计算的尺度。
它表达征税的深度,反映国家有关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直接关系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也是设计税制的主要议题。
我国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比例税率。
《财政学第十四章》课件

贸易与汇率
2
分析国际贸易和汇率对财政决策的影响,
以及外汇储备和外债管理。
3
国际财政关系
了解国际财政领域的组织和合作机制,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国际援助与发展
探讨国际援助机构和项目对发展中国家 财政的影响和作用。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财政学的关键概念和原理,掌握了财政收入 与支出、财政平衡与赤字等重要内容。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财 政学的核心内容和应用。
全球视野
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政制度和经验,拓宽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政府财政职能
1
资源调配
政府财政通过税收和支出来调配社会资
收入再分配
2
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项目,实现财
富再分配和社会保障。
3
宏观调控
利用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 胀、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
了解不同类型的税收,如个人所 得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以 及税收征收和使用。
支出
探索政府如何分配和使用财政资 金,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 等领域。
预算
学习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财政预 算,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资金分 配合理。
财政平衡与赤字
1 财政平衡
解释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平衡,讨论政府如何维持财政稳定和可持续性。
《财政学第十四章》PPT 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讨论财政学的关键概念,如财政学基础、政府 财政职能、财政收入与支出等。让我们一起探索财政学的精髓!
财政学基础
理论学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索财政学的起源和发展,学习其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
我国财政发展脉络及“十四五”财政改革取向

我国财政发展脉_►马海涛任强秦韶聪【摘要】“十四五”在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财 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回顾 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发展历程,对财政改革的 基本脉络和经验进行总结。
其次,本文 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了 我国经济面对的多重问题。
最后,本文 对“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的基本原则 和长短期的具体举措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十四五财政改革财政政策财政管理马海涛,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育人标 兵”,北京市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长,全国政府预算研究会会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县级财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会、基础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顾问。
被聘为河北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 院、广西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铜陵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为财政理论与政策、财税管理。
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哲学科学基地重点项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劳动社会保障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科技部,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等课题四十余项。
马工程_公共财政概论_章后二维码选择题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财政模式是()。
A.民主财政B.计划财政C.公共财政D.集中型财政2.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生产活动B. 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C.社会产品流通D.社会产品消费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决定的关系B. 两者之间没有影响C. 分配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D. 特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分配关系的性质4.学习公共财政学的基本方法是()。
A.实证分析方法B.规范分析方法C.比较分析方法D.案例研究方法E.唯物辩证法5.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对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
A.财力保障B.制度保障C.基础和重要支柱D. 特殊调控方式二、多选题1.学习公共财政概论的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B 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C 有助于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D 有助于正确把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财政的要求2.在公共财政概论学习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应该做到()。
A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考察分析财政现象、财政活动B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来正确理解公共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C 应当掌握“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D 学以致用,将财政理论紧密联系并指导财政实践3.关于规范分析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回答“应当是什么”B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C 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D 先确定相应的准则,再根据准则进行判断4.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B 实证分析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C 一般来说,规范分析更重要D 实证分析更重要5.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唯物辩证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证分析法E 规范分析法答案:单项选择题1.C2.B3.D4.E5.C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 3 ABD 4.AB 5.ABCDE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从氏族公社单一的社会产品分配体系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必要条件是()。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财政学马海涛PPT87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财政学马海涛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完善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 马海涛
作者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页码: 24-28页
主题词: 科学发展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内需 经济结构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大主体,市场在其有效范围内承担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除了承担市场规则的监督者角色,为市场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外,往往还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手段来调控经济的运行、调节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以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几年时间当中,充分发挥了财政政策的作用,确保了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关键,必须继续完善财政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 the necessity of coordination
• 三、不同的政策组合
– different kinds of combinations
•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 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the two categories
CUFE PUBLIC FINANCE
–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 遏止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有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后果
–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 保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过松,有通胀风险
–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 保持经济增长同时,控制通胀,长期使用有剧额赤字风险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CUFE PUBLIC FINANCE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 财政政策的效力 – 货币政策的效力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 IS曲线的推导——产品市场的均衡 (1)C=α+βy (2)i=e-dr——实业投资 (3)y=C+I+G 1 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d代表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CUFE
第十四章
第一节
财 政 政 策
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
第二节
PUBLIC FINANCE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
– the definition
CUFE PUBLIC FINANCE
• 二、财政政策主体
三驾马车:投资(2008.1~2011.7)
CUFE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PUBLIC FINANCE
2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CUFE PUBLIC FINANCE
• 三、财政政策乘数
– 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 财政政策乘数:简单凯恩思模型 – 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 the subject
• 三、 财政政策目标
– the target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the instrument
•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 the types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
–
CUFE PUBLIC FINANCE
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 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 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8%
6% 7% 7.50% 8% 8.50% 9% 9.50% 10% 10.50%
2007年9月25日
2007年10月25日 2007年11月26日 2007年12月25日 2008年1月25日 2008年3月25日 2008年4月25日 2008年5月20日 2008年6月7日 2008年9月25日
–
表:1987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情况
时间 1987年 1988年9月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2% 13% 时间 2007年6月5日 2007年8月15日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1.50% 12%
CUFE PUBLIC FINANCE
1998年3月21日
1999年11月21日 2003年9月21日 2004年4月25日 2006年7月5日 2006年8月15日 2006年11月15日 2007年1月15日 2007年2月25日 2007年4月16日
2007年8月15日 2007年6月5日 2007年5月15日 2007年4月16日 2007年2月25日 2007年1月15日 2006年11月15日 2006年8月15日 2006年7月5日 2004年4月25日 2003年9月21日 1999年11月21日 1998年3月21日 1988年9月 1987年
CUFE PUBLIC FINANCE
1 r= ( e G) y d d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 LM曲线是由以下几个公式推导出来的: • (货币市场的均衡) (1)m1=ky ——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 (2)m2=-hr ——(金融)投机动机 (3)L=m1+m2 k m (4)m= L=m1+m2 r y h h
CUFE
• 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Y=C+I+G
国民收入 =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其中: 私人消费支出C=Ca+bYd 可支配收入Yd=Y-T
PUBLIC FINANCE
CUFE
• 综合起来: Y= Ca+b( Y-T )+I+G
Ca-bT+I+G Y= 1-b
PUBLIC FINANCE
• 累进税和转移性支出
CUFE PUBLIC FINANCE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
CUFE PUBLIC FINANCE
不同功能划分 – 1.扩张性财政政策 – 2.紧缩性财政政策 – 3.中性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支出法:
– 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 购买这些最终产品时就会有等量的支出发生。
GDP核算
CUFE
PUBLIC FINANCE
CUFE
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PUBLIC FINANCE
14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与“第四匹马”
“第四匹马” 在哪里?
三驾马车:出口(2008.1~2011.7)来自出口当月同比增幅(%)
-10
-20
-30
CUFE
PUBLIC FINANCE
-40
50
60
40
30
20
10
18
0
三驾马车:消费( 2008.1~2011.7)
CUFE
25
20
15 10 5 0
PUBLIC FINANCE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
19
• 二、财政政策效应
– the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 三、财政政策乘数
– the multiplier of the policy
CUFE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一个经济体在一年时期(通常为1年) 所生产出的劳务或货物的总和。
PUBLIC FINANCE
11
CUFE
• 生产法:
– 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 值总和。
• 收入法:
– 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 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 入。
PUBLIC FINANCE
12
PUBLIC FINANCE
CUFE
• 平衡预算乘数=1 • 同时增加相同数量的税收和政府支出,国 民产出(收入)会增加同样的数额。
PUBLIC FINANCE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 一、货币政策简介
–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onetary policy
CUFE PUBLIC FINANCE
CUFE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PUBLIC FINANCE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9月25日
图:1987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情况
2008年6月7日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CUFE PUBLIC FINANCE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 the time lag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CUFE
•
–
PUBLIC FINANCE
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 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 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 • • •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用图来看
GDP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GDP 净出口 净出口 全国财政支出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出口 进口 全国财政 支出
CUFE PUBLIC FINANCE
17
2011年7月 2011年6月 2011年5月 2011年4月 2011年3月 2011年2月 2011年1月 2010年12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0月 2010年9月 2010年8月 2010年7月 2010年6月 2010年5月 2010年4月 2010年3月 2010年2月 2010年1月 2009年12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0月 2009年9月 2009年8月 2009年7月 2009年6月 2009年5月 2009年4月 2009年3月 2009年2月 2009年1月 2008年12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0月 2008年9月 2008年8月 2008年7月 2008年6月 2008年5月 2008年4月 2008年3月 2008年2月 2008年1月
12.50%
13% 13.50% 14.50% 15% 15.50% 16% 16.50% 17.50%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