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类型的判断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全年高温,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
热带草原气候
总结词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详细描述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干季少雨,湿季多雨 。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词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雨季
详细描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少雨
详细描述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北 美和南美的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温带季风气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词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详细描述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 分明。
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在18℃ 以上。
亚热带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最冷月 气温在0℃至15℃之间。
温带气候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 热,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最 热月气温在22℃以下。
寒带气候
全年严寒,最热月气温也在 10℃以下。
根据降水判断
热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差不大,降水较均匀, 年降水量在1000mm至 2000mm之间。
极地气候
总结词
全年低温,降水少
详细描述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全年低温,降水少 ,且多为雪。
THANKS
感谢观看
寒带气候
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弱,常年低 温,降水稀少,形成寒带气候。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初中地理知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2、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3、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4、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5、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认识,难度不大,一般选择、填空、解答形式出题,会有一定的综合性.例:(2014•平房区模拟)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主导因素连接起来: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受纬度因素影响,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极地地区气温低,全年严寒;受海陆因素影响,夏季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低,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避暑;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本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点拔】本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需理解熟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以下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方式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2. 大气层: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大气的成分和密度会影响到温度、压力、风等的分布。
3. 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洋、陆地、山脉和城市等,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海洋能够储存和释放大量的热量,影响到气候的湿度和温度。
4. 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并阻止其逃逸到外层空间。
温室气体的浓度和分布会影响到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
5. 大气环流:大气中的气流和环流系统(如南北极的极地环流、赤道的副热带高压带等)会影响到热量和湿度的分布。
这些环流系统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6. 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会影响到气候。
例如,接近赤道的地区气候一般较热,而高海拔地区气候一般较冷。
7. 地球自转和倾斜:地球自转和倾斜使得地球的日照角度和季节变化。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
以上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并形成复杂的气候系统。
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气候变化和气候模式的预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领域。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导学案
一、导入
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的长期平均状态,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而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今天就来进修一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探究
1. 太阳辐射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源泉,地球表面的气候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来维持的。
太阳辐射的强弱会影响地球的温度,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2. 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的气体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
大气运动会带来风和降水,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等大气环流系统会影响气候的分布。
3. 地形地貌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不同,比如山脉、平原、河流等。
这些地形地貌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雨影区;而平原地带则容易形成暖湿气候。
4. 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也是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海洋流都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例如,海洋表面的温度会影响气候的湿度和降水量。
5. 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比如,工业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加剧举世气候变暖;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会影响地表的反射和蒸发,改变气候模式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进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形地貌、海洋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希望同砚们能认真进修,加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为未来的进修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时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候要素——气温(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因素具体表现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能多,气温高,日较差大,年较差小;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低,日较差小,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沿海:冬季降温慢,夏季升温慢,冬温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内陆:冬季降温快,夏季升温快,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地形海拔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阻挡冷空气受阻、堆积,迎风侧气温更低,背风侧气温较高;暖空气受阻、堆积,迎风侧气温更高,背风侧气温较低封闭地形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坡向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冬季风如距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气温越低(2)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
③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④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⑤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2.气候要素——降水(1)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图示成因大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迎风坡:暖湿空气被迫抬升,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成云致雨。
背风坡: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雨减少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上升,水汽冷凝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特征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在迎风坡产生降水,背风坡降水少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强度大,多为暴雨,且常伴有狂风、雷电,历时短分布主要在赤道地区,我国夏季的午后也会出现山地的迎风坡我国东部地区夏秋季节我国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2)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因素具体表现大气环流①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②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形成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③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风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海洋性强,降水丰富地形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减少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人类活动凝结核(城市雨岛)(3)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夏至,B冬至。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此时海南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①北极圈、66.5°N②北回归线、23.5°N③南回归线、23.5°S④南极圈、66.5°S(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1.纬度位置:地球上的不同纬度位置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从而影响气候。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2.海陆位置: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导致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响应不同。
海洋调节气候的能力较强,使得沿海地区气候较为稳定;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使得内陆地区气候变化较大。
3.地形地势: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地势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导致气候差异;高原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较为温暖。
4.洋流:洋流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它们可以携带热量和湿度,影响全球气候分布。
例如,北大西洋洋流使得欧洲西部气候较为温和。
5.大气环流:全球大气环流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
这些大气环流带来了热量和水汽的传输,影响气候分布。
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工业排放、燃烧化石燃料、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活动改变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
7.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基本能量来源,它的强度和变化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的强度受到地球运动、太阳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8.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9.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它们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10.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因素对气候产生短期影响,释放大量的气体和颗粒物,影响大气成分和气候状况。
以上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地球上的气候多样性。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是什么?解题思路:回顾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即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答案: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是决定气候的基本格局,纬度较低的地区气候温暖,纬度较高的地区气候寒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 4:
春分
夏至
冬至
秋分 左半圈(从春分到秋分)昼长夜短, 右半圈(从秋分到春分)昼短夜长; 上半圈(从冬至到夏至)昼渐长, 下半圈(从冬至到夏至)夜渐长。 链接生活 1:你能说说滨州今天昼夜长短情况吗?
链接生活 2:你能说说滨州 5 月 1 日和 10 月 1 日昼夜长短情况吗?
四季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 图中太阳光线那一条代表夏季? 那一条代表冬季? 探索规律 1: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1.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 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总结 1、 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随着海拔增高而降低。 (海拔每增加 100 米,气温降低 0.6 ºC) 2、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改变地表状况。 2. 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3.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重点练习: 1、一年当中,赤道上昼夜平分。 2、春分和秋分(节气),全球昼夜平分。 3、在南北回 归线上太阳一年直射一次。 4、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二次。
北半球二分二至点昼夜长短的变化一览表
-8-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21 6.22 9.23 12.22
昼夜长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极圈及 南极圈及
-5-
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 思考:哈尔滨、北京、广州三地,
哪儿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探索规律 2: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
回归线向南向北逐渐降低。 思考:哈尔滨、北京、广州三地,
哪儿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地球公转与地球上的五带
观察: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绝大 部分位于哪一个带?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滨州属 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
讨论: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有哪些?
- 10 -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3、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4、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 如夏、降水较多?纬度因素 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 的因素是?海陆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热带
温带
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回归线和___之间 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有___射阳光
无___射阳光, 无_______现象
有_______现象
获得热量 气候终年
得到热能比____多,比 获得能量___,气候终年 ,
_____少,气候季节变 _________ 。
探究: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土,各插入 一支温度计。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 2 小时。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 读数高?
把两个容器同时移入室内,2 小时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你认 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水
沙
-9-
1、海陆位置与气温 海洋:冬不冷,夏不热;大陆:冬冷夏热 2、海陆位置与降水 中纬度的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结论:太阳高度越大,气温越高。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所以低纬度地区 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太阳升落、昼夜更替 →太阳高度变化→气温、天气等时刻变化
-6-
小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
链接生活:1、观察居民楼顶上的太阳 能热水器,想一想:滨州和广州 安装时倾斜角度一样吗 ? 2、我国北方居民小区的楼房之间的距离比南方大,为什么?
-7-
整理重点(可以抄写在课本 P80)
知识梳理: 春季开花 3、5 朵,(春季 3、4、5 月) 夏季下雨 6、8 滴, ,(夏季 6、7、8 月) 秋季结果九十一, ,(秋季 9、10、11 月) 冬季飞雪 1、2 片。 ,(春季 12、1、2 月)
2、地球的公转 一年中,什么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光照最强?但照射面积较小?
-1-
一年中,什么季节昼长夜短 ?什么季节昼短夜长 ?什么季节昼夜 平分 ?
地球公转→直射点移动→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
极昼 现象
极夜现象
极夜 现象
极昼现象
思考:假如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产生四季变化吗?
-3-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探究规律 1:从什么节气到什么节气昼长夜短?
-4-
从什么节气到什么节气昼短夜长? 探究规律 2:从什么节气到什么节气昼越来越长?
从什么节气到什么节气昼越来越短?
探究规律 3:一年当中,赤道上昼夜长短也在变化吗?
四季产生的原因: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夏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思考:夏季,哈尔滨、北京、广州三地,哪里的白昼时间较长? 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思考:冬季,哈尔滨、北京、广州三地,哪里的白昼时间较长?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化___
- 11 -
- 12 -
直射纬线 状况(以北 其以北地 其以南地
半球为例) 区
区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北回归线 纬度越高
昼越长
极昼
极夜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南回归线 纬度越高
夜越长
极夜
极昼
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 热带:气候终年炎热 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寒带和南寒带:气候终年寒冷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