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介绍

合集下载

04.20过热器再热器组合施工

04.20过热器再热器组合施工

本安装工艺仅适用于锅炉受热面过热器、再热器部分的安装。

过热器、再热器是将锅炉蒸发受热面中产生的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的热交换器,它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编制依据2. 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2.2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2. 3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5031-942.4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DL/T5007-92;2. 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版)。

3施工准备3.1对材料的要求过热器、再热器部分组合安装前,对于制造焊口质量应先核对厂家合格证(质保书)和安检合格通知书,并对过热器再热器主要部件的制造焊口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过热器再热器部分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分层等现象;未经安检的,尚应对各主要部件按不同材质和规格,分别对焊口作探检验。

吊杆装臵表面无损伤、裂纹、重皮等缺陷;吊杆螺纹表面无碰伤,与螺母配合良好3.2主要施工机具:汽车吊卷扬机倒链轨道式塔吊直流电焊机逆变焊机焊条保温筒角向磨光机直向麻光机电动试压泵空压机液压偎弯机铁水平焊条烘干箱线坠单轮滑车钢丝绳架板弯尺3. 3施工作业应具备的条件3. 3. 1熟悉图纸和有关资料。

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在施工前认真细致地阅读己会审过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了解生产工艺,弄清设计意图,从而明确施工要求。

3. 3.2施工场地必须达到“三通一平”,确保有个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

3. 3. 3所有的钢架及锅筒应就位、找正完毕。

1563. 3. 5现场用机具设备己试运完毕且良好。

3. 3.6安全及施工防护己就位。

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单根蛇形管水压试验一空气吹除一蛇形管的通球试验一过热器、再热器组合安装一集箱(包括过热器、再热器和减温器集箱)吊装、就位、找正、固定一防磨罩的焊接一基准蛇形管安装一蛇形管吊装入位找正一过热器、再热器蛇形管的整体找正4.2施工工艺4.2.1过热器、再热器安装应具备的条件:1)锅筒就位并找正完毕。

dn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精品

dn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精品

1目的:为了规范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1、#2炉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工作,特从作业程序、工艺、质量、安全等方面做出要求,并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1、#2炉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作业。

3编制依据:3.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3.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3.3《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3.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 ;3.5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锅炉厂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3.6《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7《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4项目概述:4.1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热电项目工程一期安装2台220t/h锅炉。

锅炉为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型布置汽包煤粉锅炉。

4.2包墙管包括前包墙、后包墙、左侧包墙和右侧包墙,均为扁钢膜式管屏。

包墙所有管屏均为Φ51×5mm,节距为100mm,包墙所有管屏材质为20G。

包墙管集箱包括包墙管出口集箱、侧包墙管上集箱、侧包墙管下集箱(前)、侧包墙管下集箱(后)、前包墙管下集箱、后包墙管下集箱。

包墙设备及其刚性梁共计25.792t。

5工程目标:5.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确保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一次性报验通过率100%,分部验收质量合格。

5.2安全目标: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及提高安全意识。

确保不出任何人身及机械安全事故,安全达标率100%。

过热器安装

过热器安装

主要施工方法和步骤1、设备清点、编号及摆放。

根据图纸所示联逢和管排的管子规格、形状、外形尺寸、管子数量、附件、孔门布置等信息,清点设备并进行编号。

所有散屏在组合场进行预组合。

2、地面准备:1)仔细检查设备外表有无裂纹、撞伤、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如外表缺陷深度超过管子壁厚的10%以上时,应通知业主、监理和厂家代表,共同协调处理,处理完成后办理签证。

2)检查设备所有的厂家焊缝高度是否符合图纸,是否存在有咬边、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如发现上述情况应上报并及时处理。

3)检查联箱、管排及管子等设备外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是否出现大的变形,否则应进行校正,并填写设备缺陷单。

4)联箱吊装前,必须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铁锈、积水及其他杂物,管座应无堵塞,仔细检查联箱各管座的角焊质量,根据联箱主要成排管座的位置,采用绷钢丝量弧长法在联箱两端面划出纵横中心线,并用样铳做出中心点标记。

5)过热器设备多为合金元件,应进行100%的光谱检查,并做出明显标记。

安装后必须100%复查。

6)过热器管排和散管在安装前,必须进行空气吹扫和通球试验。

所有管件首先用压力不小于0.5MPa的压缩空气逐根吹扫管子,直至出口空气中不携带尘土、铁锈、污水及其他杂物时为止。

然后采用钢球(球径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进行通球试验,检查管子内部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通球时必须有监理进行旁站监督。

通球后应办理隐蔽工程签证并进行临时封堵,防止杂物进入。

如发现通球不过的情况应通知监理和厂家代表,协商处理,并办理签证。

7)对口焊接前,为确保管内无杂物,应再进行一次通球试验,并经班组、工地、质检、监理四方签证后方可进行对口焊接。

8)按照图纸要求对管排和管子等部件进行编号,以便于保管和安装。

管排和管子编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并标明前后方向。

9)为减少高空作业的工作量,管排的管口应在地面打好坡口,。

管排和联箱内外壁10~15mm范围内打磨出金属光泽(不要将管子打薄),涂上黄油防锈,等待对口。

过热器组合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过热器组合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景德镇电厂1×150MW机组技改工程系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SG-475/13.9-M562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汽包炉,高温旋风分离、高温回灰全钢架支吊结构。

过热系统由末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包墙过热器、顶棚过热器组成,末过蒸汽出口压力为13.9Mpa,再热蒸汽出口温度为540°C;锅炉最大蒸发量为475T/H。

1.1设备简介过热器由末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包墙过热器、顶棚过热器组成.1.1.1末级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由3段水平管排及两段散管和进出口集箱组成,位于后墙及隔墙之间,纵向布置,每段各有106管排;散管主要是连接上段管排与上联箱,以及连接下段管排与下联箱,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51×6mm,材质为15CrMo,下集箱规格为Φ325×35 mm,材质为12Cr1MoV,上集箱规格为Φ324×52mm,材质为12Cr1MoV。

1.1.2屏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又分为屏式冷段和屏式热段,冷热段都由管排与散管以及进出口集箱组成。

屏式过热器布置于炉膛正上方,其下部穿前水而过,上部穿前顶棚而过,总共16片管排,管子规格冷段为Φ45×4.5mm材质为15CrMo;热段为Φ45×5.5mm,材质为12Cr1MoV。

上集箱共有4个,分别为:冷段入口集箱规格为Φ273×36mm,材质为SA-106B;冷段出口集箱和热段进出口集箱规格为Φ324×35mm,材质为12Cr1MoV。

中间集箱规格为Φ273×36mm,材质为12Cr1MoV。

1.1.3包墙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分为前包、后包、左、右包墙、中隔墙,前后左右包墙围成一个长方体形成后烟井,而中隔墙又将后烟井分为两个部分,前侧和后侧。

前侧布置再热器,后侧布置过热器与省煤器。

各包墙管子规格为Φ45×5mm,材质为20G,隔墙管子规格为Φ51×6mm,材质为20G。

过热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过热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4)3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 (4)4施工工序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9)5作业程序 (10)6.质量要求及验收 (17)7. 作业人员质量职责 (19)8. 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0)9.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措施 (21)10.重大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26)11.文明施工 (27)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华润电力渤海新区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锅炉为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制造,锅炉型号:B&WB-1150/25.40-M型。

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不带启动循环泵内置式启动系统、固态排渣、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的Π型直流炉。

1.2工程范围1.2.1包墙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共由四侧包墙、中隔墙及对流烟道顶棚管组成,后竖井炉膛截面积为14694.7mm×12187.5mm。

前、后侧包墙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57×11mm、φ57×7mm,材质为12Cr1MoVG。

左、右侧包墙管子规格为φ42×5.5mm,节距均为110mm,材质为12Cr1MoVG,延伸墙管子规格为φ28×6mm,材质为15CrMoG。

中隔墙管子规格为φ51×10mm与φ51×7.5mm,材质均为12Cr1MoVG;前后顶棚过热器管子规格均为φ51×7mm、φ60×8mm、材质为12Cr1MoVG。

前后包墙下集箱标高为39350mm,前后包墙下集箱为前后各一个,规格为:φ219×45mm、L=14445mm、材质12Cr1MoVG、重量3575Kg ;前包墙上集箱标高为61100mm,规格为:φ219×45mm、L=14530mm、材质12Cr1MoVG、重量4415Kg ;侧包墙上集箱标高为60790mm,侧包墙上集箱为左右各四个,规格为:φ219×45mm、L=1822mm、L=1875mm、L=4838mm、L=7350mm,材质12Cr1MoVG,总重量为4191Kg ;侧包墙下集箱标高为39350mm,侧包墙及延伸墙下集箱为左右各四个,规格为:φ219×45mm、L=1786mm、L=1776mm、L=4991mm、L=7466mm、材质12Cr1MoVG、总重量3803Kg。

过热器组合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过热器组合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景德镇电厂1×150MW机组技改工程系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SG-475/13.9-M562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汽包炉,高温旋风分离、高温回灰全钢架支吊结构。

过热系统由末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包墙过热器、顶棚过热器组成,末过蒸汽出口压力为13.9Mpa,再热蒸汽出口温度为540°C;锅炉最大蒸发量为475T/H。

1.1设备简介过热器由末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包墙过热器、顶棚过热器组成.1.1.1末级过热器:末级过热器由3段水平管排及两段散管和进出口集箱组成,位于后墙及隔墙之间,纵向布置,每段各有106管排;散管主要是连接上段管排与上联箱,以及连接下段管排与下联箱,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51×6mm,材质为15CrMo,下集箱规格为Φ325×35 mm,材质为12Cr1MoV,上集箱规格为Φ324×52mm,材质为12Cr1MoV。

1.1.2屏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又分为屏式冷段和屏式热段,冷热段都由管排与散管以及进出口集箱组成。

屏式过热器布置于炉膛正上方,其下部穿前水而过,上部穿前顶棚而过,总共16片管排,管子规格冷段为Φ45×4.5mm材质为15CrMo;热段为Φ45×5.5mm,材质为12Cr1MoV。

上集箱共有4个,分别为:冷段入口集箱规格为Φ273×36mm,材质为SA-106B;冷段出口集箱和热段进出口集箱规格为Φ324×35mm,材质为12Cr1MoV。

中间集箱规格为Φ273×36mm,材质为12Cr1MoV。

1.1.3包墙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分为前包、后包、左、右包墙、中隔墙,前后左右包墙围成一个长方体形成后烟井,而中隔墙又将后烟井分为两个部分,前侧和后侧。

前侧布置再热器,后侧布置过热器与省煤器。

各包墙管子规格为Φ45×5mm,材质为20G,隔墙管子规格为Φ51×6mm,材质为20G。

发电厂过热器组合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发电厂过热器组合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发电厂过热器组合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施工方法根据设备结构特点及现场吊具配备和布置,过热器采用小件组合与高空安装相结合的方法。

1.1 分隔屏过热器每组进出口集箱组合成一件(共两件),管屏采用散装。

设备由低驾平板拖至炉膛底部,用炉顶吊分别提升就位。

1.2 后屏过热器进出口集箱用塔吊吊装,临挂在炉顶次梁上,管屏采用散装方法,管屏与连接钢板在地面组合焊接后由低驾平板拖至炉膛底部,用炉顶吊吊装,待管口焊接完毕后再与端板组合安装。

1.3 高温过热器进出口集箱用塔吊吊装,临挂在板梁上。

管屏在地面组合成六组,由塔吊吊起从K2~K3大板梁间进入,经抛锚,换钩就位。

1.4 低温过热器1.4.1地面组合低温过热器水平段蛇形管在地面拼装,低过悬吊管套管在地面组合时带上。

1.4.2高空安装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临搁在分叉烟道上,出口集箱临挂。

立式管排和低过悬吊管上段待后顶棚管就位找正后用炉顶吊穿管,高空散件安装。

低温过热器水平段管利用炉顶吊配合CEK2500履带吊起吊后,从开口处吊入,再利用设置在中间隔墙过热器和后包墙过热器中间的两个5T电动单轨吊接钩就位,对口焊接,低温过热器水平段与低过悬吊管交叉从炉左往炉右安装。

1.5 炉顶过热器前炉顶管分两段散装,前炉顶后段从上往下,自前往后穿入,前段从炉膛上方吊入。

前段待后屏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安装找正后吊入,后段待后水排管、高过、后水悬吊管、高再就位后吊入。

后炉顶管用炉顶吊起吊,自K4~K5主梁、次梁间进。

后炉顶管待中间隔墙就位后安装。

1.6 后烟井墙式过热器右侧包墙过热器与刚性梁在地面组合,其上部刚性梁临抛。

所有的人孔门和炉墙附件在地面组合好,自K4~K5主梁间进,经抛锚、换钩就位安装。

前包墙过热器与刚性梁、人孔门、炉墙附件全部在地面组合好,自K4~K5主梁间进,经抛锚、换钩就位安装。

后包墙过热器与刚性梁在地面组合,上部刚性梁临抛。

自K4~K5主梁间进,临挂在K4主梁下。

隔墙出口集箱自K4~K5主梁间进,临挂。

包墙过热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包墙过热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3.4.7铁水平尺L=400mm2件
3.4.8游标卡尺L=250mm2件
四、施工工序
4.1工艺流程图
4.2工序方法
4.2.1施工前,负责人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及“作业指导书”并同时准备施工工具,依据已签发的任务单领取材料,在设备清点人员配合下领取设备。
4.2.2搭设组合架,严格按设计图施工。槽钢不水平度≤2mm。
368-0304-4-0 368-0304-5-0 368-0304-6-0 368-0304-7-0
2.2武汉锅炉厂WG-150t/h-9.8-I过热器总图368-03-0
2.3INDORAMA 2×30MW 自备电厂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4 INDORAMA 2×30MW 自备电厂工程《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刚性梁
弯曲度
mm
≤10
扭曲度
设备检查
联箱划线
联箱两端面划出纵横中心线,且有中心标记
管子对口
对口错位
主要
mm
≤10%管壁厚旗,且≤1
对口偏折
≤2/200
组合
管子通球试验
主要
球径符合规范,无漏通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主要
mm
≤2
组合件宽度偏差
mm
2/1000,且≤15
组合件长度偏差
mm
±10
联箱间中心线垂直距离偏差
1、施工范围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工序方法
5、控制点
6、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级别
7、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范围
1.1武汉锅炉厂生产的WG-150t/h-9.8-I型锅炉包墙过热器由后、左、右三侧包墙组成,左右对称布置,后包墙与顶棚过热器相连。侧包墙过热器上联箱标高30100mm,下联箱标高25050mm,管屏宽4200mm,左右共由36根φ42*5mm,材质为20G的管子组成,管子间距120mm。左右侧包墙过热器各重1374.19Kg。后墙上联箱标高30500mm,下联箱标高25050mm,管屏宽6660mm,由75根φ42*5mm,材质为20G的管子组成,重2714.14Kg。顶棚与后包墙共用一个联箱,宽6660mm,由75根φ42*5mm,材质为20G的管子组成,重8116.87Kg。包墙过热器安装时,全部采用地面组合形式、直接吊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锅炉包墙过热器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准备及开工条件 (1)4.组件划分 (2)5.安装程序及方法 (3)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7)7.安全文明技术措施 (7)8.危险辨识和危险评价、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 (9)1.工程概况华能伊敏电厂三期2×600MW机组,#5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G1900/25.4-HM14型锅炉,该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循环泵启动式启动系统、切圆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

本台锅炉包墙管过热器为膜式壁,采用连续鳍片密封焊接,全悬吊结构,由吊架悬吊在顶板上。

2.编制依据《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锅炉安装说明书锅炉厂图纸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CKP-3500塔吊性能表3.施工准备及开工条件3.1机械准备CKP-3500塔吊 1台LS368RH-5型250T履带吊 1台50t龙门吊 1台10t拖车 1辆50t拖车 1辆50t汽车吊 1台8t汽车吊 1台5t卷扬机 10台电焊机 40台3.2工具准备20t手拉葫芦 8台5t手拉葫芦 20台3t手拉葫芦 50台2t手拉葫芦 50台50t千斤顶 4台5t千斤顶 15台角向 45台电磨 45台3.3劳动力准备起重工: 45名管工: 135名焊工: 45名质检员: 1名安全员: 1名班长: 2名技术人员: 2名3.4 组合场地准备设备组合场临时占用炉后电除尘右半场地,此场地长40m,宽26m,满足包墙组件的组合要求。

4.组件划分(组合卡片见附图)5.安装程序及方法5.1包墙简介包墙安装包括包墙管屏、包墙联箱、后竖井刚性梁及炉墙附件等,截面尺寸为: 20383.1mm ×14570mm,管子材质均为15CrMoG,密封扁钢材质为15CrMo。

前包墙管147根,管子间距为137.5mm,规格为φ57×9;后包墙管子共184根,间距为110mm,规格为φ44.5×7;侧包墙管子共116根,间距为127mm,规格为φ51×8;顶包墙管子共184根,间距为110mm,规格为φ44.5×7。

前包墙上联箱中心线和后包墙起弯点标高:86750mm,侧包墙上联箱中心线标高:87350mm,包墙下环形联箱中心线标高:57304mm。

炉膛高度62404mm,尾部竖井高度24350mm。

由于伊敏地区处于高寒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在冬季室外施工时在组合场地采用碳炉并扣暖棚取暖,保证焊接时环境温度。

炉内焊口施工必须保证暖封闭质量。

5.2包墙过热器组合5.2.1 组合平台搭设。

设备到货前,按照水冷壁和包墙组合尺寸搭设组合平台。

平台支撑用25#工字钢,其间距为2.5m,工字钢之间用10#槽钢相连,以保证稳定性。

组合平台基础用电厂二期施工时所用混凝土支墩做为支撑柱。

平台搭设时用水平仪调整平台标高,确保平台水平。

炉零米平台为临时平台,根据组件组合情况增减。

5.2.2 设备清点。

设备到货后,按图纸及发货清单认真清点,包括设备数量、几何尺寸、外观缺陷检查等。

如有问题,经商检人员确认后做好记录并上报。

5.2.3对合金部件进行光谱复查,如有材质错用做好记录由厂家出方案进行处理。

5.2.4按图纸将管屏摆放在组合平台上,上下左右方向必须与图纸相符。

5.2.5 通球试验,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要求,对水冷壁水冷壁管子用钢球进行通球试验,压缩空气压力不小于6kgf/㎡。

所用钢球均应编号,不得遗漏在管内。

通球试验结束后对管子进行临时封堵避免杂物再次进入管内。

5.2.6联箱清扫,所有联箱均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然后用内窥镜检查确认无杂物后进行临时封堵。

5.2.7 管屏拼缝对接,按组件划分对管屏进行拼缝,组合时确保每一侧包墙管均摆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预组合,各管屏均以安装基准线为准找正拼接并保证组件宽度及对角线尺寸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鳍片之间、管子与鳍片间焊接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

5.2.8 管子对口,管屏与联箱,管屏与管屏对口,对口时应将管口区域管屏垫平,避免焊接时焊口区域变形。

5.2.9 刚性梁安装。

各个组件的刚性梁中心线必须按图纸找正,以防止炉上四角合拢时标高不一致无法安装。

角部装置的合金板在组合前先焊在刚性梁的张力板上。

5.2.10炉墙附件安装。

按图纸安装炉墙附件。

5.2.11组件组合完成后,先对尺寸及其它各项指标进行自检并做好记录,报经监理业主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

5.2.12 吊杆组合。

吊杆到货后,按图纸及发货清单认真清点,包括吊杆、螺母、U型夹的数量及尺寸、外观缺陷检查等。

如有问题,经商检人员确认后做好记录并上报。

对合金部件进行光谱复查,并做好标记,如有材质错用做好记录由厂家出方案进行处理。

按图纸要求对吊杆进行组合,若吊杆穿顶棚热罩处有金属膨胀节,应在组合时穿好。

5.2.13 吊杆与吊挂梁的组合。

在组件吊装前,把所需吊杆与吊杆梁在地面进行穿装,吊杆螺纹外露出螺母的长度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并用细铁丝将吊杆螺纹临时缠绕,防止吊起后吊杆脱落;若吊杆为弹簧吊杆,应先将弹簧按图纸要求点焊于吊杆梁上与吊杆相对应的位置。

5.2.14包墙均在组合场进行扩大组合,在吊装能力的允许条件下刚性梁、校平装置和炉墙附件尽量组合在组件上,减少炉上高空作业。

5.3包墙过热器安装K、L板梁之间部分梁暂时不装,做为吊装开口,随着安装过程进行补装5.3.1前包墙分4个组件,最大组件1高22.9m,宽10.2m,重25.787t,由K、L板梁间吊入,经K板梁缓钩就位。

组件3、4待组件1、2安装结束后吊入,由设在组件1、2上的导链接钩就位安装。

5.3.2后包墙分4个组件,最大组件1、2高21.3m,宽10.2m,重20.608t,由K、L板梁间吊入, 经L板梁缓钩后正式就位。

组件4临时吊挂于M排标高为74900mm的梁上,待尾部竖井内低温再热器管屏及省煤器管屏安装结束后吊装就位。

5.3.7侧包墙分2个组件安装,上组件1由K、L板梁间预留开口吊装就位。

下组件2也由K、L板梁间预留开口吊入正式就位安装。

远端距吊车回转中心距为42.3m,CKP-3500塔吊在此半径吊重为50.7t,提升高度128m, 满足吊装能力。

5.3.8包墙吊挂装置的安装。

施工人员按照锅炉组件的吊装顺序,依次将吊杆粱穿装于板梁的连梁之上,就位后用高强螺栓固定。

5.4包墙找正及密封5.4.1包墙过热器安装找正基准点及基准线:Ⅰ.标高以B10H柱1米标高线为准,用盘尺沿柱返到88.05米(前水冷壁上集箱中心线标高),用洋冲打好标记并用油漆笔标记;Ⅱ.包墙前后尺寸以H板梁横向中心线为准;Ⅲ.包墙左右尺寸以板梁纵向中心线为准。

5.4.2包墙吊装结束后对其进行找正。

标高以环形联箱中心线为准,每个联箱用玻璃管水平测量2点。

5.4.3四角密封及四角装置安装,四侧包墙找正结束后,进行四角密封及四角装置安装,四角密封要求同管屏拼缝要求。

四角装置安装时,保证图纸中要求的膨胀量,焊接要牢固可靠。

5.4.4刚性梁的校平和导向装置,在组件安装结束后在炉上安装,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保证组件在点炉后可自由膨胀。

5.4.5临时件割除,临时件割除时不要割伤管子,切割位置图纸中说明的,按图纸切割,无说明的距管子外部5mm切割。

临时件切割完后要认真检查如有割伤及时处理,若无问题用角项打磨光滑并涂防锈漆。

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6.1 组合平台搭设平整稳固;6.2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3mm;6.3 联箱中心线与炉中心线距离偏差±3mm;6.5 管排间距偏差±5mm;6.6 组合件各平面对角线差≤7mm;6.7 组合件宽度偏差±5mm;6.8 联箱标高偏差±3mm;6.9 组件边排管与炉墙间隙符合图纸;6.10防磨装置符合图纸,焊接牢固,平整,不影响热膨胀;6.11吊挂管垂直度≤3mm;6.12吊挂装置符合图纸要求。

7.安全文明技术措施7.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否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按章办事,认真遵守公司和项目部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7.3组件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吊件吊离地面100mm时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起吊。

7.4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和通过,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在起重机臂和吊物下逗留或通过,对吊起物件进行某项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撑措施并通知司机。

7.5遇大雪、大雾、雷电等恶劣气候,或因夜间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7.6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水冷壁等受风面积较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6级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

7.7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7.8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如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听从。

7.9操作人员在起重机的每个动作操作前,均应发出戒备信号,起吊重物时,吊物上严禁有人或有浮置物。

7.10钢丝绳应定期检查不得有机械损坏并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钢丝绳不得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在棱角处垫以圆管或木板,钢丝绳在机械运动中不得与其他物体或相互间发生摩擦,钢丝绳不得与任何带电体接触严禁与炽热物体或火焰接触,钢丝绳间不得相互直接套挂连接。

7.11起重机作业时速度应均匀平稳,不得突然制动或在没有停稳时做反方向行走或回转,落钩时应低速轻放。

7.12上下爬梯时,严禁手拿工具或器材,在梯子上作业时应备工具袋7.13不得在钢筋爬梯上拉设电源线,严禁将钢筋爬梯作为接地线使用。

7.14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和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7.15脚手架跳板应铺满,不应有空隙和探头跳,脚手板的搭设长度不得小于200mm,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200mm。

7.16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7.17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

7.18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7.19高处作业人员在从事活动范围较大的作业时(1.5米半径内)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