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会画日食发生的图(看卷子)会画月食发生的图(看卷子)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六年级科学第3单元《宇宙》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第3单元《宇宙》复习资料

我的学习记录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一、地球的卫星——月球1、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0),体积是地球的(1/49),引力是地球的(1/6)。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月球(自西向东),即(逆时针)围绕地球运转。

3、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人类足迹的是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4、1967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

5、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并观察了月球的表面。

6、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我的学习记录圆变缺)。

5、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6、早晨上学是能看见西方天空中的月亮,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农历下半月(下弦月))。

因为下弦月半夜升起,中午落下。

7、农历初一的月相叫(朔),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月相叫(望)。

三、我们来造“环形山”1、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关于月球环形山成因有(“撞击说”)和(“火山爆发说”)两种,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3、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贝利环形山),科学家将月球上的环形山分成(5)类,其中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是(哥白尼型)环形山。

四、日食和月食1、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是关于宇宙的探索与学习。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构成、天文现象、太阳系及宇宙中其他星体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总结涉及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中的星系和恒星、地球的宇宙位置等核心内容。

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宇宙之大、星系之繁多,以及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成就。

还介绍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运动的规律,包括行星的轨道运动、自转和公转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基本认知,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1. 阐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重要性。

这个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探索的乐园,也是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宇宙的重要性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了解宇宙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宇宙知识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宇宙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更能让他们明白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博大共存。

宇宙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宇宙的神秘和未知激发了科学家们无尽的探索热情,从望远镜的发明到火箭技术的成熟,人类不断地在宇宙的探秘过程中取得科技进步。

学习宇宙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对他们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宇宙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宇宙的演化历史与地球的变迁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宇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气候变化以及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欲望,推动科技发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我们应当重视宇宙知识的学习,将其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整理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整理00六年级下册《宇宙》知识点整理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也在自转,但我们从地球上看,只能看到同一个面孔。

2.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0),体积是地球的(1/49),引力是地球的(1/6)。

3.月球上有许多(环形山)和月海,“环形山”这个名称是伽利略取的,最大的叫“贝利环形山”。

环形山的形成公认的说法是(“陨石撞击说”),也有少量可能是(月球火山爆发)形成的。

4.(伽利略)最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中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叫(“嫦娥1号”)。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相变化,(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一个变化周期就是农历(一个月)。

6.月相变化的意义:确定一个农历月;确定农历日期;估计一天中的时间。

7.模拟月相实验:黑板——太阳;皮球——月亮;皮球亮面朝着黑板——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

8.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或三十);从(右上)开始先黑,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

日食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于是形成日食。

9.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从左下开始先黑,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月食形成: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于是形成月食。

10.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太阳占总质量的99.8%;太阳直径140万千米)包含八大行星(各自的卫星)、矮行星和小天体(流星、彗星、星云)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水星;离太阳最远——海王星;最大——木星;最小——水星;自转最快——木星11.离地球最近:星球——月球行星——金星恒星——太阳12.星座:北极星——小熊座;北斗星——大熊座;轩辕十四——狮子座;心宿二——天蝎座夏季大三角: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牛郎星——天鹰座;这些星星有大有小,离我们有远有近,彼此没有联系,是我们看到的视觉图像。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探月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4、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月球最具特征地形是(环形山).2、月相变化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就不同。

3、月相变化周期约为29。

5天,为农历(一个月)。

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月面由(右)变到(左)。

5、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6、初一是(新月),初四、二十七是(峨眉)月,初七、初八是(上玄月),十五或十六是(满月),十三、十九是(凸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玄月),二十九是(残月).3、我们来造环形山1、环形山的特点:①、分布(杂乱随机);②、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③、大小、深浅不一。

2、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3、造环形山的方法:①(喷水)法;②(撞击)法.4、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最早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朝右,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朝左。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0、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1、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3、(星座)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

14、(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几十颗卫星、数百颗小行星以及无数的彗星和流星组成的。

在太阳系中,太阳居中,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二、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也是我们所在的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有着十分庞大的体积和质量,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体。

它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约5500摄氏度。

太阳的能量主要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将氢转变为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1.内行星内行星是指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包括水金火木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它是一个比较小且没有卫星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超过400摄氏度。

由于它离太阳比较近,所以一年只有88个地球日。

•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的大气层非常浓密,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可以达到约470摄氏度。

金星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使其看起来非常亮。

•地球是我们所在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表面被大约70%的水覆盖,有着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支持各种生物的生存。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有着红色的外观,因此被称为“红色星球”。

火星上有一些与地球类似的特征,例如山脉、峡谷和极地冰帽。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是否有可能在火星上存在生命。

2.外行星外行星是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土天海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体积是其他行星的几倍。

它有着显著的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风暴,已经持续存在了数百年。

木星上的气候极端恶劣,大气层中含有丰富的氨和甲烷。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因为它拥有壮丽的环系。

这些环是由冰和岩石碎片组成的,围绕着土星的赤道运行。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也是一个气体行星。

它的轨道相对较倾斜,因此它的季节变化非常极端。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离太阳的行星。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知识点宇宙是一个广阔神秘的存在,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又有哪些有趣的知识点呢?在六年级下册的宇宙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关于宇宙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一、星球的分类1. 行星: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

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 内行星:位于地球内侧,包括水金火木土等行星。

- 外行星:位于地球外侧,包括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

2. 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月亮。

3. 恒星:恒星是太阳系之外的星体,如太阳。

4. 星云: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物质,形状各异,可以看到美丽的星云图像。

二、地球与宇宙的关系1.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是其中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运行。

2. 太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

3. 宇宙是无限广大的空间,包含了一切物质和能量。

三、太阳系的探索1. 人类通过科学探索的方式,逐渐了解了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2. 太阳系中的行星有不同的特征,如地球是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火星上有可能存在水等。

3. 人类通过编队探测器等科学工具,对太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四、星座与星系1. 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图案,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星座图案,它们常用于天文导航和观测。

2. 星系是由恒星、星云以及其他天体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如我们所处的银河系。

五、宇宙中的奇妙现象1.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极强的区域,吸引一切物质,连光线也无法逃脱。

2. 彗星:彗星是宇宙中的冰尘天体,它们围绕太阳运行,当靠近太阳时会形成明亮的彗尾。

3. 星际云气:星际云气是宇宙中分布的气体和尘埃,它们通过引力作用而聚集形成星系。

六、人类对宇宙的未来探索1. 科学家们通过航天器、望远镜等工具,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

2. 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并计划未来进行更深的探索,如发射火星探测器、建立空间站等。

3. 未来,人类可能会探索更远的星系,甚至寻找其他宇宙生命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班级姓名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2.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在月
球上留下人类第一个足迹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2010年10月1日,发
射“嫦娥二号”。

2013年12月2日,发射“嫦娥三号”,携带月球车“玉兔号”。

5.月球围绕地球朝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质
量大约是地球的1/80,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8.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由缺变圆,左黑右亮,下半月是由圆变缺,左亮右黑。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
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9.月相变化过程: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
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10.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最大的环形山是
贝利环形山。

11.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环形山由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
分布上没有规律。

12.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还有一种观
点是“火山爆发说”。

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
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时,月球在太阳、地球之间。

14.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里(即: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的外侧),如果三者
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月食时,地球在太阳、月球之间。

15.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日食的种类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6.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

17.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从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8.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
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9.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

太阳直径大约是140万千米。

20.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
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给它们命名。

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
就称为星座。

21.星座实际上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的图像。

22.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
成的北斗七星。

23.夏季天空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
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

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
天琴座、天鹰座。

24.夏季,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
蝎座。

25.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
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26.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
人们称为银河系。

27.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9.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河
外星系。

30.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31.金星俗称“太白星”或“启明星”。

32.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33.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3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体积最小的是水星。

35.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36.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37.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乘坐的是“神舟五号”。

三次进入
太空的是景海鹏,分别乘坐的是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

38.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