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人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葵花朵朵 生物能对_外__界__刺__激___作出反应 向太阳
种子萌发 生物能_生__长_____和__繁__殖____ 成幼苗
种瓜得 瓜;一母
生 九仔,连 母十个样
生物都有_遗__传_____和__变__异____的特性
与植物相比,动物对外 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灵 敏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 始繁殖下一代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 的( B) A.共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
3.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 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B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
4.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
物( B )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适应环境
D.能呼吸
考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 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 2.温度对植物的分布,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有影响 非生物因素 3.水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4.空气、土壤、气候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第13讲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人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生物的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类型 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实验: 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结合本地实际 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蛔虫与人(其他均可)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1、连线
①光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温度 b.葵花朵朵向太阳
③水
c.沙漠上的不毛之地
④竞争 d.瓢虫捕食蚜虫
⑤合作 e.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⑥寄生 f.草盛豆苗稀
⑦捕食 g.蛔虫生活在人体小肠内
(2)①—b ②—a ③—c ④—f ⑤—e ⑥—g ⑦—d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自__我__调__节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 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所以人类对生态系 统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___生__物__种__类_____和 _数__量___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___强_____。
生态
④_湿__地_____生态系统
系统 生
(地球之肾)
具有 物 一定 圈
海洋生态系统
的自 ( ⑤_森__林_____生态系统
动调 最 (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节能 大) 力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规律总结] (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相__互__依__存_的 关系,其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__必__不__可__少__的__。
3、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C)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C.最长的食物链中含有3个营养级 D.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1、下列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B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应是(D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植物和动物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考点 7 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___对__象___,制定合理 的调查___计__划___。如果调查的范围较大,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 象作为__样__本____。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 和分析。 2.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如去图书馆查阅___书__刊__报__纸___, 拜访有关人士,也可以上网搜索等。 3.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___图__片___、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定义
组成
植物①__生__产__者__ 在一定 生
的空间 物 动物②_消__费__者___
范围, 部
生物与 分 细菌、真菌
环境所
③_分__解__者___
形成的 非 统一的 生 整体叫 物 作生态 部
系统 分
阳光
空气 水
土壤
功能 特点
类型
草原生态系统
物质 循环 和能 量流

a.生物对寒冷的适应 b.生物对干旱的适应
c.生物影响环境
①—b ②—a ③—c ④—b
2、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 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D )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 D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无影响 D.生物在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制约着生物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 间,既有相同的特征, 也有不同的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
写的生命现象是( C )
A.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
知识体系:
考点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现象
生物的特征
海豚捕食 生物的生活需要_营__养_____
鲸呼气时 产生雾状
水柱
生物能进行_呼___吸____
人出汗、 植物落叶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__废__物____
特征解读 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 得营养பைடு நூலகம்质,维持生存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排出废物的方式多样,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呼 出气体和排汗等方式排 出废物
6.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 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 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A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3.
考点6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环__境____ 的总和。 2.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包括__大__气____圈的底部、水 圈的大部和___岩__石___圈的表面。 3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具 有__全__球___性。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生__物__圈____。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1.生态系统的组成: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生__物___与___环__境___所形
成的统一整体。
(2)组成:
动物 非生物
生产 分解
2.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____森__林____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等,有“绿色水库”“地球之___肺_____”之称)、___湿__地___生 态系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___肾___”之称)、草 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2)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___农__田___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体)、__城__市____生态系统(人类是主要消费者)等。
1.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作用 2.温度对植物的分布,动物的形态、生活习性有影响 3.水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4.空气、土壤、气候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 之间 的关系)
类别 同种生物
不同种生物
关系 种内斗争 合作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
实例 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鱼为食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蛇捕鼠(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这 种适应不仅表现在___形_态__和__结__构_,还表现在 ___生_理__和__行__为_等各个方面。生物的适应性是 __普_遍__存__在_的。
1、连线 ①骆驼尿液、汗液非常少 ②海豹脂肪厚 ③蚯蚓疏松土壤 ④骆驼刺根系发达
类别
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 之间
的关系)
同种生物 不同种生物
关系
实例
种内斗争 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鱼为食
合作关系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捕食关系 蛇捕鼠(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
竞争关系 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寄生关系 蛔虫与人(其他均可)
共生关系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2.生物影响环境 ①植被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 ②森林可以净化空气; ③蚯蚓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⑤沙地植物能防风固沙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 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考点 4 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__食__物__链_和食物网进行。
(1)物质循环特点:__往__复__循__环____。
(2)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4.生物富集:有害物质通过__食__物__链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 积累,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渐____增__加__。在食物链 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最高营养级(最后端)的 消费者。
3、 2014年8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象干旱监测表明 ,辽宁省干旱面积和中旱、重旱规模已列全国之首。截至8月24 日,全省总面积6275万亩农作物中受灾面积2927.5万亩,预计 今年辽宁全省粮食因灾减产100亿斤左右。从中可以看出( B )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水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阳光,有机物最终 来自生产者。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有毒物质 沿着食物链富集。
考点 5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___数__量___ 和 __比__例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 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力强。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___限__度__的____,当外界干 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遭到了___破__坏___。
(4)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但这些生态系统不是___孤__立___ 的,而是相互__联__系____的。
考点 4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_吃__与__被__吃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①食物链的书写: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大 型肉食动物(“→”表示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②食物链的特点:从生产者开始,止于最高级消费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多条___食__物__链___交错连接形成。
下脂肪,这说明( C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5.栽种于我市姜堤乐园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
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
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C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6.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 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 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5、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 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 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
生物 铅的相对含量
甲 0.04
乙 6.00
丙 0.49
丁 61.00
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
A.乙→丙→丁→甲 B.丁→乙-丙一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
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 因素是( C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3.生物与环境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 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