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合集下载

二难推理的例子

二难推理的例子

二难推理的例子示例:推理示例评论A+分类:推理俗语“既不左也不右”、“这条路,也不那个”,可以用来表达“左右为难”、“骑虎难下”、“前后碰壁”、“天路不通、地无门”等成语,更古老的说法是“进退两难”“魏”是“是”的解决方案,“顾”是困难的解决方案。

下面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聪明的哈萨克女孩阿格夏和一个商人在法官面前打赌,他们俩都撒了谎。

如果有人认为对方说的确实是谎话,那他就要损失1000元。

商人撒了谎,阿加以为是真的。

轮到阿加讲话了。

她说:“我叔叔是个向导,专门为商人指路。

一天,他在戈壁沙漠上率领一个有600头驼峰的商队时,遇到了一群恶毒的强盗。

劫匪抢劫了商队的所有财产,最后杀死了几名无辜的路人。

昨天,我叔叔来告诉我,你就是在路上杀了那些人的土匪头目!告诉我,我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言?”敦煌壁画中的丝绸之路商业地图。

当时,几十万大篷车跋涉在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道路上,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她她她在撒谎。

”就这样,阿加打败了贪婪的商人。

在这个故事中,商人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你承认女孩说的是实话,你就要为财产买单,甚至被判刑;如果你不承认,你将损失一千美元。

善于策划的商人不得不选择后者。

困境推理实际上是一种假设选言推理。

所谓假设选言推理,由选言命题和与选言命题个数相对应的假言命题组成。

一般的假设选言推理是基于一个选言命题和两个选言分支的两个假设命题,其结论是一个范畴命题或选言命题。

当我们认为某事物存在多种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都会导致某种后果时,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假设的选言推理。

如果存在两种可能性,都会得出一个对象难以接受的结论,也就是说,当两种结果都涉及到某个对象的心理因素或它与其他对象的利益关系时,我们将这种假设选言推理生动地称为困境推理。

当存在三种或四种可能性,并且这三种或四种可能性都会导致一个对象难以接受的结论时,就形成了三种难推理或四种难推理。

苏轼有一首关于秦的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如果钢琴上有声音,为什么不把它放进盒子里?如果声音在你手指上,为什么不听听呢?。

二难推理的例子

二难推理的例子

两难推理就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分前提所构成的假言选言推理,
比如: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

两人曾订有合同,其,双方同意在ortiz毕业时将一半的学费支付给Prodacoras,另一半将在ortiz毕业后第一次胜诉时支付。

但毕业后,Otylus没有从事法律工作,也没有起诉。

厌倦了等待,Prodacoras将Otylus告上了法庭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也称假言选言推理。

它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做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

它常常使人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

二难推理,据说源于古希腊“半费之讼”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诺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时付清。

但毕业后此君一直不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

普氏不耐烦就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氏提出以下二难推理:如果学生这次官司胜诉,那么按照协议约定,他必须付清余下一半学费;如果学生这次官司败诉了,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总之,无论这位学生这场官司输或赢,他也应付清欠我的一半学费。

没想到作为被告的普氏的学生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马上提出一个反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按照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了,那么按照协议,我也无需付另一半学费;总之,无论这场官司输或赢,我都无需付另一半学费。

其实,在江苏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二难推理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主要有简单构成式和简单破坏式两种形式:例如,如果上帝能够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帝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全能的。

上帝或者能够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

上帝都不是全能的。

又如,倘若人命不是你谋害的,你家就不会拿出几千两银子出来打点;倘若人命不是你谋害的,你家就不会答应按五百两一条人命的规定算帐;你家已拿出几千两银子出来打点;也答应按五百两一条人命的规定算帐,所以,人命是你谋害的。

【练习】判断下列逻辑推理是否合理,并写出理由:①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我调查了,当然有发言权。

②要么生周瑜,要么生诸葛亮。

生了诸葛亮,所以不生周瑜。

③若闯红灯了,就要受到交通惩罚。

老王受到了交通惩罚,所以老王闯红灯了。

④根据下列三个命题,写出其连锁推理过程,并写出其结论。

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
1.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两种不妙的境地;
2.对两种不妙的境地,不管是否愿都必须要选择 其一; 3.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不让人满意或是很难接受的。
二难推理的定义:
二难推理(dilemma)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 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 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做 前提构成的推理。假 言选言推理的主要形 式。其结论可以是直 言判断,也可以是选 言判断。因为这种推 理有时反映左右为难 的困境,故称为二难 推理。
二难推理的分类:
• 1.简单构成式:A或者B,如果A则C,如果B则C,所以,C •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天长了一身疥疮,又 痒又痛,很不好受。他派人去向天帝祈祷,没有见好,就 怪罪于祈祷的人,想把他杀掉。齐国的大夫晏子听到这个 消息后,对齐景公说:“你以为向天帝祈祷真的有用吗? 如果天帝真有灵,你的过错就瞒不过他,说好话也没有用 。如果天帝没有灵,向他祈祷又有什么用呢?”齐景公听 了晏子这番话,就把那人给放了。
• 3.复杂构成式。A或者B ,如果A则C,如果B则D,所以 ,C或者D。 •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在举起千钧棒第 三次打白骨精(此时白骨精变成一个老头子)时,头脑中也 出现了一个复杂构成式的二难推理。它的推理过程是:
• 如果我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立即把我赶回花果山 ; • 如果我不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被妖精吃掉; • 我或者打死妖精,或者不打死妖精;
• 为了解救无辜,晏子用了一个简单构成式的二难推理说服 齐景公。晏子的推理过程是: • 如果天帝有灵,派人去说好话是没有用的(因你的过错瞒 不过他); • 如果天帝没有灵,派人去说好话也是没有用的; • 天帝或者有灵,或者没有灵;
2.简单破坏式:不B或者不C,如果A则B,如果A则C, 所以,并非A。

《逻辑学》6第六章 演绎推理(二)

《逻辑学》6第六章 演绎推理(二)

1、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李 元将一起参加宴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A.如果赵川没有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 李元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参加宴会。 B.如果赵川没有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 李元都没参加宴会 C.如果钱华、孙旭和李元都参加了宴会,那么 赵川参加了宴会 D.如果李元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不会 都参加宴会 E.如果孙旭没有参加宴会,那么赵川和李元不 会都参加宴会。
1、否定前件式
逻辑形式:只有P,才Q 非P 所以,非Q 例:只有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他没有十八岁, 所以,他没有选举权。
2、肯定后件式
逻辑形式:只有P,才Q Q 所以,P 例:只有经常地检讨工作,才能少犯错误。 要少犯错误, 所以,必须经常检讨工作。 只有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合同才生效, 某合同生效, 所以,该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上签了字。
三、正确运用假言选言推理
1、前提要真实 例1:如果不读书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如果读书, 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你或者不读书或者读书 所以,或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或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错误:假言前提虚假 例2:如果天热则人难受,如果天冷则人难受 或者天热或者天冷 所以,人总是难受 错误:选言支不穷尽
2、推理形式要正确
(2)否定式
结论的前件否定第一个前提的前件,结论 的后件否定最后一个前提的后件。 逻辑形式: 只有p,才q 只有q,才r 所以,如果非p,那么非r 例:只有搞好质量管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增加产品销售 只有增加产品销售,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如果不搞好质量管理,就不能提高 经济效益
三、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 判断的选言推理。 规则: (1)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 部分选言支。 (2)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 部分选言支。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考点之二难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考点之二难推理

一、什么是二难推理二难推理就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二肢选言判断作前提所构成的推理。

它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

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大女儿的茶叶就不好卖;如果今天不下雨,那么二女儿的雨伞就不好卖;今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这就是二难推理,结果通常处在两难之中,就如上述例子中,无论今天下雨还是不下雨,结果是大女儿茶叶不好卖或者二女儿雨伞不好卖。

二、二难推理的形式二难推理一共有四种形式,但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有以下两种形式,考生掌握好这两种形式的二难推理,对于考试来说足以。

1.简单构成式两个假言前提的前件不同,后件相同,选言前提的两个选言肢分别肯定了假言前提的两个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相同的后件。

【例子】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天长了一身疥疮,又痒又痛,很不好受。

他派人去向天帝祈祷,没有见好,就怪罪于祈祷的人,想把他杀掉。

齐国的大夫晏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齐景公说:“你以为向天帝祈祷真的有用吗?如果天帝真有灵,你的过错就瞒不过他,说好话也没有用。

如果天帝没有灵,向他祈祷又有什么用呢?”齐景公听了晏子这番话,就把那人给放了。

为了解救无辜,晏子用了一个简单构成式的二难推理说服齐景公。

晏子的推理过程是:如果天帝有灵,派人去说好话是没有用的(因你的过错瞒不过他);如果天帝没有灵,派人去说好话也是没有用的;天帝或者有灵,或者没有灵;这个二难推理的结果是,派人去说好话是没有用的,所以那人无罪,就释放了。

2.复杂构成式两个假言前提的前后件都不相同,选言前提的两个选言肢分别肯定了假言前提的两个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了两个不同的后件。

【例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在举起金箍棒第三次打白骨精(此时白骨精变成一个老头子)时,头脑中也出现了一个复杂构成式的二难推理。

它的推理过程是:如果我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立即把我赶回花果山;如果我不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被妖精吃掉;我或者打死妖精,或者不打死妖精;此时,孙悟空感到进退两难。

有趣的二难推理

有趣的二难推理

有趣的二难推理二难推理(dilemma)是一种常见的假言选言推理样式。

它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做前提构成的推理。

推理的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

具体形式有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复杂破坏式这几种格式。

这种推理往往使对手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二难推理是比较常见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些有意思的二难推理,以飨读者。

我们以复杂构成式为例,它的形式是:((p→r)∧(q→s)∧(p∨q))→(r∨s)。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论点、推理、问题)很多,譬如"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仿佛在这里没有什么两难的,此说蛮有哲理的。

它给人们以一种生活的启迪。

往往强弱易难具有相对性,简单和复杂也是如此,具有相对性,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无能或水平有限,于是对手就显得强大了。

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就是这个理儿。

其实从形式上分析,应该是二难推理。

易中天最近有一篇《高希希有自由,魏明伦请慎言》的博文里也有一个二难推理:"删除'三结义',人家会说你'不忠于原著';保留'空城计',又会说你'不忠于历史'。

还有,历史上的关羽,是不可能手提青龙偃月刀在马上作战的。

但如果没这刀,大家又会说'不像'。

所以很难。

"嗯,这已经不只是二难推理,而是三难推理了。

说明一个道理,国人多半是透过文学作品去了解历史,历史的真相反而被淹没在文学作品的阴影之中。

历史真相经过艺术家艺术形象的"烹饪",就调制出了民间认可的社会形象。

有些无可奈何。

当然,二难推理可以反映在对敌关系之中。

毛泽东有个很有名的二难推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们令~p:人不犯我;~r:我不犯人;p:人犯我;r:我犯人。

将~p代入p,~r代入r,p代入q,r代入s,就有如下形式:((~p→~r)∧(p→r)∧(~p∨p))→(~r∨r)。

国考行测备考:二难推理

国考行测备考:二难推理

在国考中逻辑推理部分虽然看起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但依然有章可循。

将在下文中针对逻辑推理中二难推理这种题型进行解析,以求为考生的备考锦上添花。

一、二难推理的定义及作用二难推理就是假言选言推理。

假言选言推理是以两个具有合取关系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具有二肢的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

常称“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也叫两刀论法,“二难”来源于希腊文Dilemma,其含义为“两重假定”。

二难推理常用于论辩。

论辩的一方提出一个断定事物两种可能性的选言前提,再由这两种可能前提引申出对方均难以接受的两个结论,使对方在两种可能的选择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二难推理因此得名。

二难推理在思维与论辩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韩非就曾大量使用二难推理进行严密论证和反驳论敌的。

例如,中世纪无神论者针对一些神学家提出的“上帝万能”的错误思想,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反问: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神学家无论是给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和“上帝万能”的思想相矛盾,因而使自己处于下面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如果上帝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搬不动),如果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不能创造),上帝或者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总之,上帝不是万能的。

我们再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如骑着老虎则被虎咬,如果下来也被虎咬;或者骑虎,或者下来————————————————————————所以总是被虎咬这个就是典型的二难推理。

通常来说,正确的二难推理须遵守的规则:前提真实,形式有效。

对错误二难推理驳斥的方法:第一,指出错误二难推理的前提不真实。

二难推理的前提不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提不是真实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种是前提中的选言判断选言肢没有穷尽。

这需要具体知识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著名的二难推理的例子
事例一:半费之讼
普罗泰戈拉收了一名学生叫欧提勒士。普氏与他签订了这样一份合同:前者向 后者传授辩论技巧,教他帮人打官司;后者入学时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则在 他毕业后帮人打官司赢了之后再交。时光荏苒,欧氏从普氏那里毕业了。但他总 不帮人打官司,普氏于是就总得不到那另一半学费。普氏为了要那另一半学费, 他去与欧式打官司,并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如果欧式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合同的规定,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式打输了这场官司,按照法庭的裁决,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式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他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但欧氏却对普氏说: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赢了,按照法庭的裁决,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输了,按照合同的规定,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我不应该付另一半学费。 返回第一张
事例七:真理不必寻找
一人在寻找真理,别人问他:“你真的不 知道真理是什么吗?”那个人说:“当 然!”别人又问:“你既然不知道真理是 什么,当你找到真理的时候,你又如何辨 别出来呢?” “如果你辨别得出真理与否, 那说明你已经知道了真理是什么,又何来 寻找呢?”
破斥二难推理的方法
1、指出二难推理违反的规则 对于错误的二难推理,指出它违反二难推理的规则,这 样就使它不能成立。 例: 如果每天吸两包以上香烟,那么肯定对身体有害而使身 体不好; 如果每天吸两包以下香烟,那么,对身体也有害,也会 使身体不好。 他每天或者吸两包以上香烟,或者吸两包以下香烟; 总之,他总要受香烟之害,身体总不会好。 (选言肢没有穷尽,漏掉了正确的选言肢:如果不吸烟,那 么,就不会受到香烟之害,身体就会好。)
事例五:庸芮智救魏丑夫
秦宣太后私通大臣魏丑夫。后来宣太后生病将死,拟 下遗命:“如果我死了,一定要魏丑夫为我殉葬。” 魏丑夫听说此事,忧虑不堪,幸亏有秦臣庸芮肯为他 出面游说宣太后:“太后您认为人死之后,冥冥之中 还能知觉人间的事情么?”宣太后说:“人死了当然 什么都不会知道了。”庸芮于是说:“像太后这样明 智的人,明明知道人死了不会有什么知觉,为什么还 要凭白无故的要把自己所爱的人致于死地呢?假如死 人还知道什么的话,那么先王早就对太后恨之入骨了。 太后赎罪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和魏丑夫有私情呢。” 宣太后觉得庸芮说的有理,就放弃了魏丑夫为自己殉 葬的念头。
事例六:囚徒巧言活命
古希腊有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流行的处死方法有两种:一 种是砍头,一种是绞刑。怎样处死这批囚徒?他决定让囚徒自己去选择 一种。选择的方法是这样的:囚徒可以任意说出一句话来,而且这句话 是马上可以验证其真假的。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 是假话,就砍头。结果,许多囚徒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 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位是极其聪明的。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 说了一句巧妙的话,结果使得这个国王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 头,只得把他放了。这个囚徒说:“要对我砍头。”这句话使国王左右 为难。如果真的把他砍头,那末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被绞 死的。但如果把他处以绞刑,那末他说“要对我砍头”便成了假话了, 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或者绞死,或者砍头,都没有办法执行国王 原来的决定,结果只得把他放了。
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的定义
二难推理的例子
如何破斥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一、定义 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 肢的选言判断做前提构成的推理。其结论可以是 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因为这种推理有 时反映左右为难的困境,故称二难推理。 例:如果你说真话,那么富人恨你; 如果你说假话,那么穷人恨你。 或者你说真话,或者你说假话, 总之,有人恨你。
2、构成一个相反的二难推理: 就原有前提中的前件构成一个使之得出相反结论的二难推理。 例:如果你说真话,那么富人恨你; 如果你说假话,那么穷人恨你。 或者你说真话,或者你说假话, 总之,有人恨你。
如果我说真话,那么穷人喜欢我; 如果我说假话,那么富人喜欢我。 我或者说真话,或者说假话, 总之,都有人喜欢我。 上一张
事例二:理发师刮脸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 “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 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 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 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 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 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 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 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 “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事例三:上帝不是万能的
以前基督教徒说:上帝是万能的。于是有人 反驳: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上帝是否 可以造一个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呢? 如果上帝能造,但是他也有举不起来的石 头——结论: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帝不 能造——结论:上帝不是万能的。
事例四:班婕妤论鬼神免祸
据《世说新语》载:有一次,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 在汉成帝面前告已失宠的妃子班婕妤的状,诬陷她 曾向鬼神诅咒过成帝。成帝听后非常气恼,立即命 令传讯班婕妤,眼看她将要面临一场杀身之祸。但 来到成帝面前的班婕妤却面无惧色,面对汉成帝的 喝斥,她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妾闻‘生死由命, 富贵在天’,修善尚且不能得福,做坏事还能得到 什么呢?假使鬼神有知,它们就不会接受坏人的诉 说;假如鬼神无知,向他诅咒又有什么用呢?因此, 我为什么要向鬼神诅咒呢?”成帝闻此言,只好命班 婕妤退回后宫,不再追究。一场凭空而来的横祸, 于是化险为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