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367)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大学23年秋《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

东北大学23年秋《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

东大23年秋《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平时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A.项】孔隙水的分布【B.项】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C.项】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

【D.项】孔隙水的渗透性能。

[正确答案]:C第2题,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A.项】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项】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项】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D.项】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正确答案]:C第3题,下面哪一项因素与影响溶滤作用强度无关:()【A.项】岩土中盐类矿物的溶解度。

【B.项】岩土的空隙性质。

【C.项】水的流动状况。

【D.项】地下水压力。

[正确答案]:D第4题,判断下面各图所代表的泉的类型(e)图()【A.项】侵蚀泉【B.项】接触泉【C.项】溢流泉【D.项】接触带泉[正确答案]:C第5题,对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的正确描述:是:()【A.项】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只要渗透流速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改变时,就称作稳定流。

【B.项】只有全部运动要素都随时间而变化的水流运动,才称作非稳定流。

【C.项】任一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的水流运动,都称作非稳定流。

【D.项】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大多都属于稳定流。

[正确答案]:C第6题,地下水含水系统都是由若干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组成。

【A.项】错误【B.项】正确[正确答案]:A。

东北大学 15春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东北大学 15春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东北大学15春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

)V 1. 对构造裂隙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构造裂隙水局部流向与整体流向基本一致。

B. 构造裂隙的张开性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张开程度,描述裂隙岩层的透水性时,方向性极为重要。

C. 构造裂隙水都是潜水。

D. 构造裂隙水都是承压水。

满分:5 分2. 对岩溶发育正确的描述是:()A. 可溶岩中都可以发育岩溶。

B. 可溶岩中的水要具备侵蚀能力,水是否流动并不重要。

C. 只要水可以在可溶岩中流动,就可以发育岩溶。

D.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可溶岩层要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满分:5 分3. 有关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流动系统加入时间因素,是时空四维系统。

B. 流动系统在人为影响下会发生很大变化,有时可以超越大的含水系统的边界。

C. 流动系统边界为流面边界,属于水力零通量面边界,边界是可变的。

D. 流动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在它具有统一的水流。

满分:5 分4. 判断下面各图所代表的泉的类型(d)图()A. 侵蚀泉B. 接触泉C. 溢流泉D. 接触带泉满分:5 分5. 判断下面各图所代表的泉的类型(j)图()A. 侵蚀泉B. 接触带泉C. 溢流泉D. 断层泉满分:5 分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

)V 1. 岩溶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优于裂隙及孔隙含水系统。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2. 地下水的径流强度取决于含水层的透水性和水力梯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3. 水文循环中的大循环是发生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4. 1毫克当量硬度相当于2.9德国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5. 未离解的化合物可以构成胶体。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6. 三种含水介质中的空隙分布特征不同,但连通性基本相同。

A. 错误B. 正确满分:5 分7. 立方体排列的颗粒孔隙大;四面体排列的颗粒孔隙小。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姓名杨琪(共页)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c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d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c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b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c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c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姓名杨琪(共页)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c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d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c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b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c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c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东北大学东大18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都是100分

东北大学东大18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都是100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5: 附加表面压强的产生是由指向液层内部的表面张力的合力引起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有关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一个地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总是保持其总的收支平衡,即地下水均衡。
B: 较短时期内,气候波动使地下水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地下水动态。
C: 均衡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内在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7: 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分布广、含量多的原因就是因为构成这些离子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较高,且较易溶于水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8: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可以决定水化学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 有关地表接受降水入渗能力和入渗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接受降水入渗能力初期较小,逐渐变大。
B: 地表接受降水入渗能力是一个定值。
C: 降水入渗速率是逐渐变小的,最后变为零。
D: 降水入渗能力和入渗速率随着降雨延续逐渐趋于某一定值。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平原区从河道(古河道)到河间洼地,有关岩性、地下水赋存、补给与排泄变化的正确描述是:()
(判断题) 9: 间歇性的小雨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0: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与离子浓度无关。
A: 错误

东北大学17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1答案

东北大学17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1答案

东北大学17秋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D2、D3、C4、C5、C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V1.平原区从河道(古河道)到河间洼地,有关岩性、地下水赋存、补给与排泄变化的正确描述是:()A.岩性由细到粗,地下水埋深由浅到深,补给由差到好,由蒸发排泄到径流排泄。

B.岩性由细到粗,地下水埋深由深到浅,补给由差到好,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

C.岩性由粗到细,地下水埋深由深到浅,补给由差到好,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

D.岩性由粗到细,地下水埋深由浅到深,补给由好到差,由径流排泄到蒸发排泄正确答案:D2.对附加表面压强正确地描述是:()A.凸起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负的表面压强。

B.凹进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

C.附加表面压强总是指向液体表面的曲率中心的相反方向。

D.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的液面将对液面以内的液体产生附加表面压强正确答案:D3.有关潜水和承压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潜水和承压水是根据含水介质类型来划分的。

B.潜水和承压水之间是不能相互转化的。

C.潜水和承压水是根据埋藏条件进行划分的。

D.潜水都发育在浅部松散沉积物中。

正确答案:C4.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C5.下面对结合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称为结合水。

B.强结合水不能流动,但可转化为气态水而移动。

C.弱结合水处于强结合水的外层,溶解盐类的能力较强,但弱结合水的外层不能被植物吸收。

D.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是它的强粘滞性和具有抗剪强度,即必须施一定的力方能使其发生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卷
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院校学号姓名杨琪
(共页)
.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
)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的来源:
)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 大气降水。

)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
)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

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

)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

)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

)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
段潜水位变幅最小。

)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
影响。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
)孔隙水的分布。

)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

)孔隙水的渗透性能。

9.对裂隙水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10.)裂隙水多呈脉状含水系统,裂隙率要比松散岩层孔隙度大。

)裂隙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方向性,导致裂隙水的分布多具方向性,表现为渗透的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裂隙相互交切连通,可以构成连续分布的空间—裂隙网络,形成网络裂隙水。

)有些裂隙水也可以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层状含水系统。

. 关于各类碳酸盐岩中构造裂隙发育及岩溶透水性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厚层质纯灰岩发育很不均匀的稀疏、宽而长的构造裂隙。

)中薄层灰岩发育密集、短小而均匀的构造裂隙,岩溶发育均匀而强烈。

)泥质灰岩形成的裂隙张开宽度比较小,延伸性也比较差,不利于岩溶的发育。

)厚层质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但岩溶发育极不均匀。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 地下水是赋存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
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

.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 达西定律也叫线性渗透定律。

.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成分有、和。

.入渗方式包括活塞式和捷径式。

. 含水系统边界是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不变的。

. 正均衡是地下水水量等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层量增加
三.图件分析判断题:(共分)
.判断下面图和图的含水层性质并分析其原因(每图分)
答:
下图
是各向异性非均质含水层,图是各向同性均质含水层。

非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是指研究区域内介质的某一性质各处不同,
与空间坐标有关,且渗透性等性质随方向变化的含水层。

含水层参数与水流方向无关, 即在同一地点不同方向上的含水层参数都相同,则称该含水层为各向同性含水
. 判断下面各图中所代表的泉的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每图分)
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地下水的主要功能
. 给水性和给水度
. 地下水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各有哪些类型地下水?
4.达西定律的表示式有几种?其各项物理含义是什么?
5.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哪些?
6.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
7.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8.简述我国黄土地区总的水文特点。

9.简述裂隙水的特点。

. 简述岩溶水的总体特点。

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分,共分)
. 阐述潜水和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内容有那些?现有一地下水分析结果,用库尔洛夫表示为:
,说出该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定出该地下水
类型。

. 地下水的天然动态类型有几种?各种地下水动态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 详细分析说明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地下水赋存和运动场所——岩土空隙有那些?各种空隙主要形成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