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经两首》之关雎课件鲁教版

合集下载

《关雎》PPT精品课件

《关雎》PPT精品课件

“辗转反侧”是动 作描写,写出了男子内 心的不平静。这句形象 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 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合作探究
《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 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 叫重章叠句。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 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 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 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线索: “君子”的 情感变化
合作探究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诗, 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好 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 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 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 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 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知识备查
文学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 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 风”,是各地的民歌。计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 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雅” 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又分为“大 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 用于贵宾宴享。“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其中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现存共40篇。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关雎》 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 《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 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收集这些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 俗、检校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 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 经》是由许多人经历许多年编纂而成代代流传下来的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

《诗经》二首之《关雎》ppt课件(26页)

《诗经》二首之《关雎》ppt课件(26页)

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
重 章
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
叠 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
句 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壹 托物起兴,借景抒情
贰 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具有韵律美、节
奏美
叁 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反复咏叹
预 习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葭
诗 经二 首
《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这些 诗,今天读来仍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
目 录
壹 文本的背诵、默写和翻译 贰 赋、比、兴的运用和分析 叁 文本特色、节奏韵律美 肆 有感情朗诵,体会美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这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 洲上嬉闹追逐,发出悦耳的和鸣。 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 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 义上有关联。 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诗 经》中通常用此物来表现女 子和其多变的心情。 从形态来分析,荇菜在水中 有柔嫩摇曳之姿,颇有几分 袅袅而行女子的形态。 从心态上来分析,植物的姿 态随风而变,正契合了女子 心绪的易变和捉摸不定。 这就使荇菜成为一种带有暗 示性的意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叁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采 章节 摘它。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我)弹琴鼓瑟
对她表示亲近。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挑选它。文 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用)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课件(用)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使她 快乐(取悦她)。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表现出梦想求得的快乐。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君 子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淑 女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 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 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反 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 分向往和追求。
渲染了一种凄冷寂寞的气氛,为 写景: 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苍苍
写景
蒹 萋萋 葭 采采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
第一章:即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写小伙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 和她结成配偶)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 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 ຫໍສະໝຸດ 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 篇的基调。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蒹 葭 萋 萋 ,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 露 未 晞 。 •晞:干 所 谓 伊 人 , •湄:岸边,水草交 在 水 之 湄 。 接的地方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 游 从 之 , •坻:水中小洲 chí 宛 在 水 中 坻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sÌ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zhĬ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所听 所见 极有层次 所思 语约义丰 所愿
憔一 情 悴或 意 而死 十 雎 死, 分 鸠 。另 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关雎ppt课件

关雎ppt课件

《关雎》的内容及主题
内容概述
诗歌以关雎鸟为引子,描述了男 女之间的纯洁爱情,以及对于美 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主题解读
诗歌主题是赞美爱情、追求幸福 ,表达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 生活的热爱。
《关雎》的文学地位及影响
文学价值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关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的开篇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对《关雎》这首诗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了解其背景、含义及艺术特点,提 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意义
通过对《关雎》这首诗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加 深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探讨,也可以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02
《关雎》的背景介绍06结语 结语回顾全文,温故知新
通过回顾《关雎》全文,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发 现和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总结知识点,强化学习效 果
对《关雎》中的重要知识点进 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 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拓展文化知识,开阔视野
《关雎》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化 遗产,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历 史渊源、艺术特点等方面的介 绍,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 文化知识,开阔视野。
诗歌的语言特点与修辞手法
语言特点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用词精准、生动,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 女,君子好逑。”等。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双关、叠字、押韵等修辞手法,如“关关”是叠字,形容雎鸠的叫声;“窈窕”是双关, 既形容女子文静端庄,又形容河洲风景优美;“逑”与“求”双关,既指雎鸠的配偶,又指心中的佳 偶。

诗经两首《关雎》课件.ppt

诗经两首《关雎》课件.ppt

诗句积累,提高素养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 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 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 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听 所见 所思 所愿
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
第二、三章: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 的相思之苦(忧思)(心情:苦闷与焦灼)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 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 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四、五章:小伙子因相思而成梦, 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用琴瑟钟鼓取悦于 她的欢乐场景。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五、看谁背得快
憔一情 悴或意 而死十 雎 死,分 鸠 。另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荇菜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一、了解《诗经》,助读全诗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完美版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ppt课件完美版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 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 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 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艺术分析
作者:XIAOYH
• 语言形式上,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作用:
1. 适应口头文学记忆和传播方便的需要; 2. 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从听觉上强化了音
作者:XIAOYH
《蒹葭》
读准字音
蒹葭( jiān ji)ā 溯洄( )sù huí
晞( xī) 湄( )m跻éi( ) jī 坻(ch)í 涘( )sì 沚( ) zhǐ
翻译全诗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从《关雎》的内容看,它属男女言情 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热切 追求。
全诗可分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以“关关雎鸠”起兴, 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的主题,引 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联想,且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纲目,统 摄全诗的内容。前四句写的是一个男子 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于是 萌发了爱慕之情。
地上。
1.本诗选自 《诗经·秦风》 ,是一 首典型的 爱情 (内容)诗。
2.本诗以 蒹葭 起兴,写出了 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优秀PPT课件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优秀PPT课件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金秋之际,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 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 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蔼迷蒙,弯 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 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切而急切 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 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 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 不可言状。
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便 于尽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 感、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四、本诗是爱情诗,抒发的感情:思恋、爱 慕
蒹葭
Jiān Jiā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 •宛:好像、仿佛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关雎》ppt课件

《关雎》ppt课件

文章欣赏
原文: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巨鹿之战
赏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 示亲近。
翻译: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 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 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关雎》
文章欣赏
原文: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巨鹿之战
赏析: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 乐。乐,使……快乐。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关雎》
文章赏析
4.分析诗歌运用重章叠句手法的艺术效果。
巨鹿之战
答:重章叠句就是用结构相同的句子反复咏唱。诗歌三处用结构完全
相同的句子“参差荇菜”反复咏唱,有的句子结构相同,只是改动一个 字反复咏唱。在内容和主题上,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音韵上,增强 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苦闷与焦灼 (实写)
和谐与欢乐 (虚写)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关雎》

《关雎》描写了男子追求女子的全过程,

男子思想感情的变化十分清晰,由爱慕到思念,

由思念到渴望。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

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
执着的追求。
八年级下册


1.熟读并背诵课文。
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单元——《关雎》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关雎》
谢谢聆听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 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 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 《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 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本诗的艺术手法
一、比、兴表现手法 的二运、用纯朴、自然不作 任何雕饰的描写。
三、反复以及双声叠韵 的运用
归纳小结
一、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 兴等艺术手法。 二、体会本诗朴实、大胆的描写及抒 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比较阅读:体会《静女》在表现手法上与 《关雎》的相同点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拓展思维二
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对异性的喜爱 之情
谢谢观赏
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 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 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 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 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 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 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 来去追寻好,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 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 喜悦。
1. 了解四言诗的朗读特点。
2.能初步分析诗中男主人公形 象。
3.能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 赋、比、兴等艺术手法。
朗读: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 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 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 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 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 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 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 魂颠倒,执著专一。
2、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 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 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 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 无止境的追求。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 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翻译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 伙子 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 女,朝朝暮 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 不到头,翻来复 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 琴鼓 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 声换 来她笑颜。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 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 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 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 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注 意起兴)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拓展思维一
运用《关雎》写实的手法刻画一下 你对某个异性最纯朴的喜爱之情。
•坻:水中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 头脑中的展现的画面。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一开始,

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现 赋就是铺陈直叙。
在 的
比就是比喻。
解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
释 作铺垫。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整体感知本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一位痴情小伙 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 执着追求。
合作、探究
一、理清作者思路:
对姑娘一见钟(第一节) 对姑娘的思
念(第二节) 在梦中与所爱的姑娘
结合(第三、四、五节)
合作、探究
二、感知主人公的形象
情真意切、敢于真实大胆地表露 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 活。
小组 讨论
诗中描写了哪
些意象?特点是什 么
深入思考: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 个美丽的女子吗?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 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 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 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 术情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经两 首》之关雎课件鲁教版
诗经简介 2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 “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 所要歌唱的内容。
教学目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 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 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 且 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静女其鸾,贻我但彤管;彤管有炜,说泽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姝:美丽
俟:等待
爱:隐藏
鸾:美好
彤管:红色的洞箫
有炜:红色而有光泽
女:同“汝”
荑:草木初生的嫩芽
洵:真是
异:出色
匪:不是
《诗经·秦风》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 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的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高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 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皆生于水 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