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的治疗价值评定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摘要】脓毒症伴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过程充满挑战。
本文旨在评价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
米力农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有望在治疗该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临床研究设计和方法的合理安排,研究结果分析显示了米力农的潜在疗效和安全性。
综合评价表明,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潜力。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米力农的治疗机制,以及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
米力农可能成为治疗脓毒症伴心衰的一种潜在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关键词】脓毒症、心衰、米力农、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潜在应用、未来研究方向、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常见于严重感染或创伤后。
它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炎症反应失控、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脓毒症可引起心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治疗脓毒症伴心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治疗方法如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有限,易产生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
米力农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但其具体机制和临床疗效仍需深入研究和评价。
对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治疗脓毒症伴心衰的挑战治疗脓毒症伴心衰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脓毒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心脏是常见的严重受累器官之一。
心衰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的综合征,如果脓毒症发展至心衰阶段,治疗难度会进一步增加。
治疗脓毒症伴心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炎症反应过度激活会引发严重的全身炎症,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衰的发展。
脓毒症引起的感染往往与多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治疗需综合考虑各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
低分子肝素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观察_李颖

106.6±4.4 113.6±6.1 D-dimmer(mg/L)
0.4±0.1
0.6±0.2 0.5±0.2
0.5±0.3 0.3±0.2
PC(μg/mL) 4.4±0.8
2.2±0.51) 4.7±0.52)
2.1±0.61) 3.5±0.5 FDP(mg/L)
论
文章编号:1005 - 2224(2010)06 - 0453 - 03
低分子肝素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观察
·453·
著
李 颖,曲 东,李 杰
摘要: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 2007 年1月至 2008 年 1 月首都儿研 所附属儿童医院 ICU 诊断的脓毒症患儿 24 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2 例。监测两组患儿的血 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纤 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蛋白 C(PC)、蛋白 S(PS)和抗凝血酶-Ⅲ(AT-Ⅲ),并进 行危重程度评分。结果 脓毒症患儿治疗后的 PC、PS 均较治疗前升高,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1);两组患儿治疗后 TAT 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 2 d,两组患儿危重评分均有升高,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 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儿的出凝血功能紊乱,小剂量应用无明显出血的副反应。 关键词:脓毒症;低分子肝素;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危重评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初步观察与评估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初步观察与评估【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实验组。
对照组3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DIC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PLT上升程度更明显,FDP、PT 和D-D下降程度均更明显(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由于受到羊水、产道等感染,易患脓毒症,而脓毒症容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1]。
因此,有效地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特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实验组。
对照组3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男女比例为18:12;日龄10~30天,平均日龄(20.013.56)天。
实验组3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男女比例为16:14;日龄11~30天,平均日龄(20.533.89)天。
对比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30例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第一、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维持充足的热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s i s . Me t h o d 4 0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e p s i s f r o m J a n 2 01 3 t o J u n e 2 01 3,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l o w mo l e c u l a r h e p a r i n g r o u p a n d
分改变有统计学差异( P<0 . 0 5 ) 。 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住 I C U时间、 病死率均 比对 照组低, 但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0 . 0 5 ) 。结论 低 分子肝素用于脓毒症患者的治疗能改善患者 的 A P A C HEⅡ评分 、 2 8 d 病死率 、 I C U住 院时 间, 但无统计学差异 ,
Ef fe c t o f l o w mo l e c u l a r h e p a r i n o n i mm u n e f u n c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e p s i s GU O J i n g h u a, N I E Xi a n g b i , Y ANG C h u n l i , e t a 1 .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DIC的疗效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DIC的疗效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脓毒症合并DIC患儿,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患儿治疗后DI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儿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标签:低分子肝素;新生儿;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效果新生儿脓毒症发病原因是产道、皮肤、脐带感染或吸入羊水感染等等,使得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进入新生儿血液中,随着血液的循环进行生产繁殖,产生的毒素会引发新生儿全身性感染。
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惊厥、黄恒、呼吸困难、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多器官衰竭、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DIC通常是特定原因引发患儿出现凝血机制障碍,临床发病率较高[1]。
为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
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脓毒症合并DIC患儿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脓毒症合并DIC患儿,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8例和30例;年龄范围在2~20 d之间,平均年龄为(12.5±2.5)d;68例患儿中脐炎7例,肺炎12例,产道感染21例、羊水感染28例;患儿血培养均是阳性,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大肠杆菌37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吃奶少、精神反应差、取血部位止血困难等等。
将68例患儿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均伴随CRP升高,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组患儿在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脓毒症患者的效果及对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或ICU住院儿童脓毒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给予抗感染、补液、脏器支持、原发病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针6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
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7 d 后血清白介素(IL)-1、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
結果治疗7 d后,两组患儿血清IL-1和IL-6指标较前显著下降,IL-10指标显著上升(P <0.01或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8,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儿童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较肯定,主要机制可能与低分子肝素除具有抗凝作用外,还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和IL-6指标,提高抗炎因子IL-10指标,纠正血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比例紊乱,从而更能控制炎症反应过程密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in children and its effect on proinflammatory/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72 children with sepsis hospitalized in the pediatric or ICU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had 36 cases.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such as anti-infection,fluid infusion,organ support,primary disease treatment and correction of water-electrolyte acid-base disorder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6000U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once/12 h for 7 days. The changes of serum interleukin (IL)-1,IL-6 and IL-10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s of IL-1 and IL-6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and the IL-10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 or P<0.05).The amplitude of chan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t the same time,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χ2=4.18,P<0.05).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in children. The main mechanism may be that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in addition to its anticoagulant effect,significantly lowers serum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1 and IL-6 levels,increases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0 levels,and corrects the proportion of serum pro-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to control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better.[Key words] Sepsis;Children;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Pro-inflammatory factors;Anti-inflammatory factors脓毒症是儿童较常见的急危症,其病情进展快,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全身多个脏器功能障碍,给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
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目的探討低分子肝素对儿童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儿童脓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和原发病治疗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6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儿PT、APTT明显下降,FIB和PLT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或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指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χ2=4.20,P<0.05)。
结论儿童脓毒症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较佳,不仅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而且能降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能更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on coagula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sepsis. Methods 78 children with seps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d 34 cases.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nti-infection,liquid resuscitation,nutritional support,treatment of primary disease and other basic treatment.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same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jected 6000 U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ubcutaneously once every 12 h for 7 d. Serum coagulation parameters(prothrombin time (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fibrinogen (FIB)and platelet (PLT)]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hypersensitivity C reaction (Hs-CRP),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alpha and interleukin(IL-6)] level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PT and APTT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FIB and PL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 or P<0.05),and the decrease or incr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P<0.05)The serum Hs-CRP,TNF-α and IL-6 inde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or P<0.05),and the decrea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χ2=4.20,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children with sepsis shows bett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t can not only correct the coagulation disorder,but also reduce the serum levels of Hs-CRP,TNF-α and IL-6 and control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more effectively.[Key words] Sepsis;Children;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Coagulation;Inflammatory factor脓毒症是儿童重症监护室常见病,其病情危重,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病死率约15%~28%[1,2]。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

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评价脓毒症是由于机体感染后的炎症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所致,从而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和衰竭。
在脓毒症治疗中,心衰是一个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米力农是一种新型钙离子增敏剂,能够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这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评价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的效果。
米力农可提高心功能脓毒症伴心衰时,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从而加重多器官功能损害。
米力农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钙离子增敏剂之一,它通过提高心肌钙离子敏感性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可使心脏产生更大的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功能。
研究表明,在脓毒症患者中应用米力农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均有所提高。
米力农可缓解低灌注状态脓毒症患者常表现出低灌注状态,严重者会出现休克。
米力农具有显著的扩张小血管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微循环灌注,从而能够缓解低灌注状态,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减少休克的发生。
米力农可减轻心肌损害脓毒症时,机体内的炎症因子会对心肌造成直接损害,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加重心功能的损害。
米力农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害,从而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
米力农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评价心衰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其中包括心排血指数、每搏输出量、平均动脉压等。
研究表明,在脓毒症治疗中应用米力农后,这些指标均有所改善,表明米力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从而提高生存率。
综上所述,米力农在治疗脓毒症伴心衰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提高心功能、缓解低灌注状态、减轻心肌损害、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
因此,在脓毒症治疗中应用米力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力农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的治疗价值评定
发表时间:2019-05-15T11:06:30.0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3期作者:江鑫
[导读] 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脓毒血症效果好。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7月小儿脓毒血症患儿。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
比较两组小儿脓毒血症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不良反应。
结果:联合组小儿脓毒血症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
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结论: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脓毒血症效果好。
【关键词】米力农;低分子肝素;小儿脓毒血症;治疗价值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它发生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术后和烧伤,并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代谢紊乱甚至严重的多器官功能紊乱综合征和死亡,病情非常危险[1]。
在小儿脓毒血症的治疗方面,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且不会对机体纤溶凝血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而米力农也是治疗小儿脓毒血症的有效药物,可有效促进Ca2 +内流。
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7月小儿脓毒血症患儿。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了米力农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的治疗价值,如下。
1资料与用药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7月小儿脓毒血症患儿。
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3 个月~1.4 岁,平均年龄为(6.56±2.28)个月;小儿脓毒血症病程 1~7 d,平均病程为(4.18±0.46)d。
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
联合组年龄3 个月~1.6 岁,平均年龄为
(6.51±2.21)个月;小儿脓毒血症病程 1~7 d,平均病程为(4.14±0.41)d。
男女分别30例和20例。
对照组、联合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给予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次的注射剂量是5-10U,每天两次。
治疗时间1周。
联合组则采取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
皮下给予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次的注射剂量是5-10U,每天两次。
治疗时间1周。
米力农25-75μg/kg混合20ml浓度5%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滴,维持速度是0.5-0.75μg/kg.h。
治疗1周。
1.3指标
比较两组小儿脓毒血症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不良反应。
显效: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改善9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改善50%以上,症状体征等改善50%以上;无效:疾病改善的程度低于50%。
控制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
SPSS1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卡方、t检验分别统计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联合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
如表1.
2.2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
治疗前对照组、联合组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比较,P>0.05;治疗后联合组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变化幅度更大,P<0.05。
如表2.
2.3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
联合组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联合组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分别是2.12±1.21天、5.13±0.29天,而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分别是3.45±1.41天、6.13±0.57天。
2.4不良反应
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皮疹,1例呕吐以及1例乏力。
联合组有1例皮疹,1例呕吐以及1例失眠。
3讨论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急性疾病,它是由引发身体炎症和瀑布效应的细菌和毒素引起的。
脓毒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免疫功能紊乱,组织损伤等有关,脓毒症患儿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死亡率高,需要及早给予有效的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用于小儿脓毒症治疗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安全有效的特点,低分子肝素具有抗Xa因子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
而在此基础上辅助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可对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释放进行抑制,促使钙离子流入,促使cAMP的浓度增加,发挥正性肌力作用[3-4]。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
结果显示,联合组小儿脓毒血症控制率、症状改善的时间、生化指标改善时间、APACHEII评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
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综上所述,米力农+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脓毒血症效果好。
参考文献:
[1]余莉,齐旭升.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严重脓毒血症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9):141-142.
[2]苏瑞琪.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脓毒血症的机制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1):124-125.
[3]张宁,王涛,谢珊珊.米力农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7):1297-1300.
[4]张文喜,段达荣,张震宇,应小明,卢华萍,赵佳佳,章哲,赵蓓,高未.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血浆NT-ProBNP、Cys、凝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0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