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指南

合集下载

进出口贸易实务第1章

进出口贸易实务第1章

Copyright By Lily
2、商品品名的重要性
在买卖合同中规定商品的具体名称是为了明确当事双方在货物交接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商品品名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某项买卖对象物的品质、规格、等级、标准,卖方才会考虑是否可能安排生产,加工或收购,买卖双方才能就数量多少、运输方式、包装要求、保险的险别和价格等问题进行磋商。
Copyright By Lily
3、品名条款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品名条款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到底如何安排,可根据合同双方的意见或参考交易商品的数量,买卖金额的大小等因素由当事人商定。有的合同在开头的显要位置专门标明是“某某商品买卖合同”;有的是在合同主要条款的“商品名称”或“品名”栏里载明买卖双方同意交易的商品的名称;有的合同将“商品名称即规格”(Name of Commodity Specification)写成一栏,有的甚至将“商品名称、规格及包装”合在一栏里;还有的只是在合同的序言部分用简要的文句说明双方同意卖出买入某种商品。
Copyright By Lily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农副土特产品的品质变化较大,难以确定统一的标准,一般采用“良好平均品质”和“上好可销品质”来表示。 所谓“良好平均品质(Fair Average Quality ,F.A.Q),一是指以装船时在装船地同季节装运货物的平均品质为准。它一般是从各批储运的货物中抽样,然后混合、调配,取其中者作为良好平均品质的标准;二是指生产国在农副产品收获后,对产品进行广泛的抽样,从中制定出该年度的“良好平均品质”的标准。两种抽样都可以由买卖双方联合进行,也可以委托检验人员进行。为了在执行合同时不致发生争执,双方应该在合同中订明是哪年或哪个季度的FAQ品质,或者同时规定具体的要求。 所谓“上好可销品质”(Good Merchantable Quality, G.M.Q)是指卖方必须保证其交付的货物品质良好,合乎商销。这种标准抽象笼统,在执行中容易引起争执,应尽量少用。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教案章节:一、国际货物买卖法二、国际贸易术语三、国际货物运输法四、国际支付方式五、贸易救济措施一、国际货物买卖法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框架,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2. 教学内容:a.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种类及特点b.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与履行c. 货物质量、数量与包装的法律规定d. 货物交付与验收的法律规定e. 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与责任终止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互动、PPT讲解二、国际贸易术语1. 教学目标:熟悉国际贸易术语,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应用。

2. 教学内容:a. 国际贸易术语的种类及作用b. INCOTERMS 2024的主要变化与亮点c. FOB、CIF、CFR、DDP等贸易术语的含义与应用d. 贸易术语在合同中的订立与履行3.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三、国际货物运输法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法律规定,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相关内容。

2. 教学内容:a.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及特点b. 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的法律规定c. 货物运输中的风险与管理d. 运输合同的履行与争议解决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PPT讲解、小组讨论四、国际支付方式1. 教学目标:熟悉国际支付方式,掌握各种支付手段的法律规定及应用。

2. 教学内容:a. 国际支付方式及其特点b. 信用证、托收、汇付等支付手段的含义与应用c. 国际支付中的风险与防范d. 支付条款在合同中的订立与履行3.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五、贸易救济措施1. 教学目标:了解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规定,掌握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与应对。

2. 教学内容:a. 贸易救济措施的种类及作用b.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规定c. 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与调查程序d. 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救济措施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PPT讲解、小组讨论六、国际贸易惯例与标准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惯例与标准的重要性,掌握常见国际贸易惯例与标准的应用。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

2. 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合同签订、执行和监管的相关知识。

3. 熟悉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信用证支付方式和国际贸易惯例。

4.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进出口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FOB、CIF等)3. 进出口贸易的流程(询价、报价、谈判、签订合同等)4. 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履行(货物交付、付款、检验等)5. 进出口贸易的监管(海关政策、税收政策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国际贸易术语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进出口贸易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进出口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模拟:模拟进出口贸易谈判、签订合同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材2. 案例资料:进出口贸易案例及分析3. 网络资源: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新闻等4. 模拟合同:用于情景模拟的合同范本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进出口贸易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模拟合同签订: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谈判、签订合同等环节。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进出口贸易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交替进行。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5-8课时: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FOB、CIF等)第9-12课时:进出口贸易的流程(询价、报价、谈判、签订合同等)第13-16课时:进出口贸易合同的履行(货物交付、付款、检验等)第17-20课时:进出口贸易的监管(海关政策、税收政策等)第21-24课时:进出口贸易风险管理、信用证支付方式和国际贸易惯例第25-28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第29-32课时:期末考试及总结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目录全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目录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国际贸易实务
一、国际贸易的特点
二、国际贸易术语
三、合同条款
四、国际货款的收付
五、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六、国际贸易合同
七、贸易方式:代理、分销、寄售
八、案例
思考题
第二章进出口贸易法律法规和相关机构
一、法律法规
二、相关机构及其作用
三、进出口经营资格
四、海关进出口商品预归类
五、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
思考题
第三章关税法
一、关税的作用
二、征收对象
三、纳税义务人
四、税则、税目和税率
五、关税完税价格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减免税优惠
八、关税征收管理
九、关税和增值税征收实例
思考题
第四章增值税法
一、基本规范
二、定义
三、征税范围
四、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五、税率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七、出口货物退税
八、进口货物征税
九、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十、增值税专用发票
十一、示例
思考题
第五章海关报关实务
一、报关企业和报关员
二、报关程序和费用
三、检验检疫和CCC认证
四、《商品综合分类表》和税率查询
五、如何合理确定适用税率
六、报关单和海关税单
七、报关举例
思考题
第六章相关财务知识
一、汇率
二、汇兑损益
三、如何降低汇率风险
思考题。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第一章:进出口贸易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1.2 教学内容进出口贸易的定义和分类进出口贸易的作用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的理解。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进出口贸易流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进出口贸易政策与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和制度。

让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政策对贸易实务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我国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我国进出口贸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出口贸易政策对贸易实务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出口贸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进出口贸易政策调整对贸易实务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制度的了解。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进出口贸易政策对贸易实务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进出口合同的基本内容和履行过程。

让学生掌握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进出口合同的基本内容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进出口合同的基本内容和履行过程。

模拟操作法:模拟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让学生掌握履行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进出口合同的基本内容和履行过程的理解。

模拟操作报告:评估学生对进出口合同履行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操作流程。

4.2 教学内容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操作流程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风险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进出口贸易支付与结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讲义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讲义

二大陆桥运送:以集装箱为媒介,大陆上旳铁路或 公路运送系统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旳海洋运送 连接起来,构成海/陆/海旳连贯运送 1北美大陆桥 2欧亚大陆桥
习题: 1书P113思索题19 2书P114思索题20 3书P114案例题1 4书P114案例题2
第六章 货品运送保险
被保险人(投保人),保险人(承保人)
轮船航行途中,适逢两国交战,轮船被炮弹击中, 船舱起火,若投保了火灾险,保险企业是否补偿?
近因原则:保险风险与保险标旳损失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
第二节货品运送保险保障旳范围
一风险 海上风险
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
一般外来风险 外来风险
特殊外来风险
二损失和费用
实际全损 全部损失 推定全损
海上损失和费用
共同海损 部分损失
附加险 一般附加险:一般外来风险旳损失 特殊附加险:特殊外来风险旳损失
第四节货品运送保险实务及保险条款
一拟定保险金额 1定义:保险人承担补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旳最高限额 2国际贸易实务中旳详细做法: 出口:保险金额=CIF(CIP)X(1+投保加成率) 进口:保险金额=FOB(FCA)X(1+平均运费率+平均
保险费=1180.64*(0.25%+0.03%)
=3.3港元

▪ 货主丙
70万元
▪ 运费
10万元
▪ 分摊总值
1000万元

▪ 案例:金刚轮号2023年从伊朗阿巴丹港开出 驶向中国,船上装有轮胎、钢铁、棉花、木 材,当船航至上海海面时忽然着火,经救 济造成下列损失:
▪ A.抛弃轮胎USD9000,其中20%已着火
▪ B. 扔掉未着火旳木材及其他易燃物质价值 USD3000。

进出口贸易实务手册

进出口贸易实务手册

进出口贸易实务手册引言进出口贸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间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介绍进出口贸易的实务操作流程和相关规定,以帮助进出口企业了解和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点。

一、进出口贸易基本概念1. 进出口贸易定义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购销的活动。

进口是指国内企业从国外购买商品或服务,出口则是指国内企业将商品或服务销售给国外。

2. 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进出口贸易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如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市场、提高竞争力,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等。

二、进出口贸易流程1. 开展进出口贸易前的准备工作(1)注册海关编码:根据商品进行分类,并申请相应的海关编码。

(2)筹备证照:获得进出口企业的经营许可证和进出口经营权证等相关证照。

(3)选择交易方式:确定进出口的交易方式,如直接销售、代理销售或委托加工等。

(4)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进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价格情况、竞争对手等。

2. 进口流程(1)寻找供应商: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互联网或中介机构等渠道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2)洽谈合同:与供应商进行洽谈,确定价格、数量、质量要求、付款方式等合同条款。

(3)订立合同:达成意向后,双方签订正式的进口合同,并确定商品的交付时间和方式。

(4)办理进口手续:包括报关、缴纳关税、办理进口许可证等。

(5)商品清关、验货:商品抵达后,经海关检验验货并办理商品清关手续。

(6)付款结算:根据合同约定,按时付款给供应商。

3. 出口流程(1)寻找买家: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互联网或中介机构等渠道寻找合适的买家。

(2)洽谈合同:与买家进行洽谈,确定价格、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方式等合同条款。

(3)订立合同:达成意向后,双方签订正式的出口合同,并确定商品的交付时间和方式。

(4)办理出口手续:包括申请出口许可证、办理报关等。

(5)商品装箱、运输: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商品的装箱、运输,并准备相关单证。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进行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培训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进行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培训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案:教你如何进行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培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海关监管的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

3. 熟悉国际贸易法规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4. 提高进出口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进出口贸易概述:进出口贸易的概念、分类、流程和作用。

2. 海关监管概述:海关的职能、组织结构和监管对象。

3. 海关监管实务:进出口申报、查验、放行和关税征收等。

4. 国际贸易法规概述:国际贸易法规的类型、内容和作用。

5. 进出口贸易法规实务:进出口许可、原产地证、商检证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员的实务操作能力。

3. 模拟操作法:设置模拟场景,进行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的实务操作。

4.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员提问、讨论,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进出口贸易概述(2课时)海关监管概述(2课时)海关监管实务(3课时)国际贸易法规概述(2课时)进出口贸易法规实务(3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见解。

3. 模拟操作考试:评估学员在模拟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

4. 期末考试:评估学员对进出口贸易实务、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进出口贸易实务》、《海关监管实务》、《国际贸易法规》等。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贸易案例进行分析。

3. 模拟操作软件:用于模拟进出口贸易流程、海关监管实务等操作。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进出口贸易的最新动态和政策法规。

七、教学实施1. 讲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使学员对进出口贸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海关监管和国际贸易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学习国际商品交换操作技能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程序、买卖合同条款的内容;能根据买卖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交易磋商和谈判;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合同的基本条款及内容。

2. 了解《2000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法律对合同内容的规定。

3. 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磋商及其履行的程序。

4. 了解主要的贸易方式。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准确计算运费、保费、佣金。

2. 能根据交易磋商的结果拟制并履行进出口合同。

3. 能根据购销意图,灵活选用贸易方式。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明确并遵守“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

2. 具有法律意识,按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参与到全球经济的竞争中。

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任务一确定商品的品质条款1. 了解商品的品名;2. 掌握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和品质条款;3. 会选择合适的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任务二制定恰当的商品数量条款1. 理解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计量单位;2. 掌握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量方法;3. 会制定合适的数量单位和数量条款。

任务三设计商品包装1.掌握商品包装的种类和包装条款;2.会识别运输包装上的各种标志及销售包装的条形码;3. 根据合同或信用证能独立的制作货物的运输包装标志。

项目二国际货物运输任务一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1.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含义、特点及分类;2.掌握海洋运输的种类;3. 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正确计算班轮运费任务二区分各种运输单据1.掌握提单的性质、作用和种类;2. 能区分各种货运单据。

任务三正确拟定合同中的装运条款1.理解合同中装运期、装运港、目的港和装卸时间的规定方法;2. 会正确拟定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项目三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任务一区分海运货物保险的风险与损失1. 理解海上风险和海上损失的分类;2. 掌握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3. 了解海运货物保险的费用;4.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任务二选择合适的海运货物保险条款1. 掌握中国海运货物保险基本险、附加险的责任范围及责任起讫;2. 理解中国海运货物保险与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的区别;3. 能够正确选择保险险别。

任务三选择合适的其他运输保险条款1. 了解我国陆、空、邮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2. 理解我国陆、空、邮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险的责任范围。

任务四办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1. 掌握保险金额定和保险费的计算公式;2. 能正确地计算保险金额定和保险费;3. 理解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做法;4.会办理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

项目四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条款任务一认识国际贸易术语1.了解贸易术语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2.理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贸易术语的分类和四组术语的特点。

任务二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1.理解INCOTERMS 2000中对常用的贸易术语FOB、CFR、CIF的解释;2.了解INCOTERMS 2000中对贸易术语FCA、CPT、CIP的解释;3. 会选择合适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FOB、CFR、CIF。

任务三拟定价格条款1.掌握单价的构成要素;2.理解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改报与换算;3. 学会佣金的计算方法;4.学会拟定价格条款。

项目五国际货款支付方式任务一认识国际货款支付工具1.了解国际货款各种支付工具的含义;2.理解国际贸易货款支付工具中汇票结算的基本方法;3.会选择合适的支付工具。

任务二选择合适的国际货款支付方式1.了解国际贸易货款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2.理解国际贸易货款支付工具中信用证的支付流程及分类;3.会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项目六检验检疫、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任务一选择合适的检验检疫1.了解检验检疫的意义;2.明确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理解检验检疫证书的种类及其作用;3.学会制订合同中的检验检疫条款。

任务二确定索赔条款1.了解争议的含义以及其产生争议的原因;2.掌握索赔与理赔的含义和索赔的对象;3.学会制订合同中的索赔条款。

任务三订立不可抗力条款1.掌握不可抗力的定义;2. 理解不可抗力的范围及后果;3.学会制订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任务四议定仲裁条款1.了解仲裁条款的含义;2.掌握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及举例;3.学会制订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项目七交易磋商与合同的签订任务一认识交易磋商的程序1.了解交易磋商的程序;2.理解发盘、接受的定义;3.掌握发盘和接受有效成立的条件;4.掌握发盘撤回、撤销和接受撤回;5.能按买卖双方的意图进行简单的交易磋商。

任务二签订进出口合同1.掌握合同的形式;2.了解书面合同的内容和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效力;3.理解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4.能拟制一份有效的合同。

项目八履行进出口合同任务一履行出口合同1.理解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2.理解落实信用证和制单结汇的基本要求;3.能按照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进行各环节的操作。

任务二履行进口合同1.理解进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2.理解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催装货物、办理保险、审单付款、报检、报关、提货的基本要求。

3.能按照进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进行各环节的操作。

项目九贸易方式任务一初识经销、代理与寄售1.理解经销、代理、寄售的概念、特点及分类;2.会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任务二认识招标、投标和拍卖1.理解招标、投标和拍卖的概念、特点;2.会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任务三区别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1.理解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会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三、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些内容,可以到实训室结合实训项目进行讲授,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掌握。

2.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案例教学,注重从案例中学习国际贸易的具体运作,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3.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和试卷等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两种形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四、教学时间分配注:以上课时分配按一学期166.1.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涵1、几个基本概念(1)工期工期指合同中规定的完成施工任务所需的时间,强调结果;(2)进度而进度是指项目实施过程的进展状况,强调过程。

(3)工期控制工期控制的目的是使工程实施活动与工期计划在时间上吻合,即保证各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工、按时完工、保证总工期不推迟。

(4)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不仅追求工程的实施在时间上使实际值与计划值的的吻合,而且还追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量的完成程度或资源消耗的一致性。

2、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执行项目进度计划、检查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效果、分析进度偏差的原因以及调整和修改进度计划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影响项目进度管理的因素(1)项目部施工组织管理不善。

如施工组织不合理,人力、机械设备调配不当,解决问题不及时,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等。

(2)来自于外部相关单位的影响。

如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或有误,业主要求设计变更,材料供应不及时,资金没有按时拨付等。

(3)施工技术。

如施工过程中遇到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而停工。

(4)施工环境条件。

来自项目外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如临时停水、停电、交通管制、重大政治活动、社会活动要求停工的影响等;来自项目自身的环境条件影响,如复杂的地质工程条件、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及处理等。

(5)发生不可抗力事件。

如发生地质灾害、出现战争等。

6.1.2项目进度计划的概念及种类所谓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是指根据相关的文件、合同、资源条件以及内外部约束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所作的安排。

为了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分类。

1、按照项目参与主体不同,项目进度计划可分为:(1)综合进度计划(2)设计进度计划(3)施工进度计划(4)采购进度计划(5)竣工验收计划2、按照作用不同,项目进度计划可分为:(1)控制性进度计划(2)指导性进度计划(3)操作性进度计划3、按照时间不同,项目进度计划可分为:(1)年度进度计划(2)季度进度计划(3)月度进度计划(4)旬进度计划(5)周进度计划4、按照范围不同,项目进度计划可分为:(1)项目总进度计划(2)单位工程进度计划(3)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6.1.3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1、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政府指令及相关定额等。

(2)工程项目的有关合同文件,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合同等。

(3)工程项目的施工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

(4)工程项目设计进度计划。

(5)有关技术经验资料。

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环境资料、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等。

(6)其他资料。

2、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1)收集相关资料。

(2)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工程进度编制的目标。

(3)计算项目的工程量。

(4)确定各工作之间的前后顺序和持续时间。

所谓工艺逻辑关系是指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组织逻辑关系是指由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5)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表。

3、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1)横道图进度计划法横道图:用横线条表示施工过程作业时间长短的进度图形。

①构成:左边—按顺序排列的施工过程名称及相关参数右边—用横线条表示的进度计划优点:·编制比较简单,绘图比较方便;·施工过程排列整齐有序,简单明了;·进度计划表达形象、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便于统计各种资源需用量缺点:·不能反映施工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反映施工过程的关键性和机动性·不能用电脑进行计算和优化(2)网络图法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其优缺点与横道图刚好相反。

6.2 流水施工6.2.1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1、施工组织方式建设工程常用的施工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

[例6-1] 某单位拟建三幢相同的职工宿舍楼,每一幢楼的基础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过程均相同,即由挖土方、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四个过程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