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旅顺博物馆的战地历史
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有感许多人仅仅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却不知道在辽宁大连的旅顺曾经也有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旅顺大屠杀。
”日本人”这个词语在汉语和中国人的日常用语里是杀戮,极端凶残和强盗的代名词。
在此时此刻,当中国人提到日本也是反感的。
”旅顺大屠杀”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
日本人肆意残害践踏我们的同胞,这种丧失了人性,恐怖至极的物种令人发指。
很多人都不了解旅顺大屠杀,如果不是这次暑假的餐馆,我也不会有所了解。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保守估计死难者数字约两万人。
旅顺大屠杀啥的整个旅顺成只剩下三十六个百姓,而这些百姓却是用来收尸的,让他们亲手埋葬这些被日军残害的亲人同胞们,他们当时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悲痛。
历史是无法忘却的。
一百二十一年后的今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曾带给我们的耻辱,不能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伤痛。
据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
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
”“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
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
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
死者大都是城里人。
”“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据美国《纽约世界》记者克里曼描述:”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
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
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
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
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
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
”“战后第三日,天正黎明,我为枪弹之声惊醒,日人又肆屠戮。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旅顺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踏上了红色旅顺的征程。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老一辈革命者、参观红色景点等方式,深入了解旅顺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
一、历史回眸:红色旅顺的峥嵘岁月旅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
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旅顺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战争期间,旅顺军民英勇抵抗,为保卫国家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此后,旅顺又成为了日俄战争的主战场,历经磨难。
二、实地考察:追寻革命足迹在旅顺,我们参观了多个红色景点,其中包括:1. 旅顺口历史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旅顺的历史变迁,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历史。
馆内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资料,让我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日俄监狱旧址:这里曾是日本和俄国关押战俘和革命者的地方。
我们参观了监狱内的牢房、刑具等,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苦难和英勇。
3. 白玉山战斗遗址:白玉山战斗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我们参观了战斗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三、访谈老一辈革命者:传承红色基因在旅顺,我们还采访了多位老一辈革命者。
他们讲述了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深受感动。
以下是其中一位老革命者的访谈摘要:老革命者:李大爷“我年轻时参加过抗日战争,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
我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就是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四、实践感悟:红色旅顺之行,心灵深受洗礼通过这次红色旅顺之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旅顺历史博物馆之旅

旅顺历史博物馆之旅
今天,我参观了旅顺历史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为大连市属的历史
艺术类博物馆,坐落于大连市旅顺口
区列宁街42号。
其前身为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始建于1915年的满蒙物产陈
列所。
1916年定名为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
1917年4月对外开放后,殖民当局又在沙俄占
领时期拟建的陆军将校俱乐部的基础上改建
成博物馆主馆,1918年竣工。
馆舍建筑为文艺
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在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现有藏品六万余件,
以大连文物、新疆文物及中外传世的
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分为考古、
铜器、陶瓷、甲骨、玉器、漆器、珐
琅器、书画、碑志、佛教造像、竹木
牙雕、新疆文物、外国文物、货币等20个门类。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旅顺博物馆依据其藏品特色,
将陈列体系确定为“历史文物专题陈列”,先后展出中外文物20余个专题。
2001年分馆建成后,开辟“大连
古代文明展”、“中国箸文化展”和“外
国文物展”。
2007年11月归属的关东军
司令部旧址博物馆陈列内容为“关东军用
品及图片展”。
我看见了古老的青铜器,漩涡装
纹彩的陶器 ,漂亮的瓷器 ,鲜艳的漆
器,华丽的珐琅,珍贵的玉器,古色古
香的竹木牙雕,美丽的绘画,各样的书
法,鼻烟壶。
这次的旅顺历史博物馆之旅让我收获了许多,而旅顺历史博物馆也令我流连忘返。
旅顺博物馆日记

旅顺博物馆日记今天我来到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的旅顺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军事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纪念场所之一。
在这里,我了解了许多有关旅顺的历史和文化。
旅顺博物馆位于旅顺口,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博物馆的外观庄重大气,仿佛一座古堡,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和东方的特色,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大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巨大的油画,画上描绘了旅顺海战的激烈场面。
旅顺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通过这幅油画,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当年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展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仿制的旅顺要塞模型。
旅顺要塞是当年俄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旅顺博物馆的象征之一。
通过这个模型,我了解到了旅顺要塞的规模和布局,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
除了旅顺要塞模型,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与旅顺有关的历史文物,如旅顺炮台的炮弹、旅顺海港的港口模型等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旅顺的军事历史,也让我对旅顺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旅顺的文化底蕴。
旅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博物馆里展示了旅顺的传统手工艺品,如旅顺刺绣、旅顺壁画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旅顺人民的智慧和才艺。
除了展品,博物馆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
我参加了一个军事模拟体验活动,通过模拟战斗,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旅顺战役的艰苦和激烈。
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在博物馆的最后,我参观了一座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旅顺保卫战中烈士们的英勇牺牲而建立的。
站在纪念碑前,我默默祭奠了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也对他们表达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旅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旅顺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
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在旅顺凭吊战争遗迹

在旅顺凭吊战争遗迹(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星期三,晴,大连)早餐后,到旅顺游览。
这里有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的遗迹。
先到北堡战壕。
混凝土浇筑,一米多厚,封顶,到处坍塌。
不少年轻姑娘在这里出卖旅顺导游图,三毛钱一份。
还有老百姓卖新采摘的苹果。
最便宜的二毛五一斤,最贵的五毛一斤。
再到望海炮台。
山顶上还架着两尊笨重的铁炮,苏俄制造。
好几吨重。
他们强迫中国劳工抬上山。
当时的情景,可以想象,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起重设备,全靠人力。
后到白玉山塔。
这是日本侵略者胜利的象征。
他们叫“表忠塔”。
当年,他们战胜苏俄后于1907年修建。
塔下就是军港。
可见军舰、潜艇。
我国往太平洋上空发射的导弹,就是在离此港不远的海域发射的。
2016年6月19日录入东鸡冠山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包括东鸡冠山北堡垒、日俄战争陈列馆、望台炮台和二龙山堡垒四个景点。
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1898年3月侵占旅顺后修建的东部防线中一座重要的功守兼备的堡垒,是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
望台炮台是日俄争夺旅顺的最后战场。
因遗留山上的两门俄军残炮而被当地人称名为"两杆炮"。
二龙山堡垒是清政府建于甲午战争前所建,先后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
东鸡冠山北堡垒1900年1月由沙俄始建,采用混凝土和鹅卵石灌制而成。
北堡垒外部覆盖有2米厚的沙袋和泥土,内部结构复杂,由指挥部、士兵宿舍、弹药库、暗堡、侧防暗堡、暗道、炮阵地、雷道、楼梯井等组成。
堡垒呈不规则的五角形,四周挖有6米深、8米宽的护垒壕,壕外山坡架设高压电网。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为攻此堡垒,伤亡900多人。
望台炮台是日俄争夺旅顺的最后战场,因山上遗留有两门俄军残炮而被当地人称名为“两杆炮”。
这两杆炮是1899年俄国彼得堡奥卜霍夫钢铁厂铸造的,射程约10公里。
1905年元旦,日军攻占望台炮台,宣告日俄旅顺陆战结束。
二龙山堡垒是清政府建于甲午战争前所建,先后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
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有感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有感旅顺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残酷侵略行为之一,这场屠杀共计杀害了约69000名中国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无辜的老百姓。
旅顺大屠杀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场历史而建立的,我有幸在参观完这个纪念馆之后写下这篇文章,借此表达我的感受。
来到纪念馆门前,我看到当年的旅顺监狱址,这是屠杀遇难者的地方,它的黑暗历史令人心酸。
馆内的建筑华丽大气,瞬间让我感受到强大的历史压迫感。
一进入纪念馆,就见到了数十个黑底白字的牌子,上面详细地解说了旅顺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受害者的情况。
这些牌子清晰地描述了当时的惨状,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在馆内,我还看到了受害者的残骸、遗物、文件等,它们是无声的见证,更是生动的历史诠释。
最令我感触最深的展项莫过于“奋斗”区,其中有不少烈士的英名纪传,其中从中岁以上于役站起来,举世瞩瑁脊梁挺拔。
烈士们的贡献、奋斗,令我感到敬佩和自豪。
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重温历史,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那些曾经遭受残酷迫害遇难者的缅怀,也是对世界和平的祈愿,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启示。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时的民族苦难,也可以看到今日的幸福生活。
历史发生过,它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过去,而我们应该履行好今天的责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为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而不断地奋斗。
总之,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让我感到过去的痛苦和磨难,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和平的珍贵。
这次参观给我很深刻的教育和启示,它让我更加思考人性的道德,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希望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和平,抵制暴力。
希望参观旅顺大屠杀纪念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警醒自己,尊重他人,珍惜生命,推动和平。
辽宁 日本盘踞中国内地最久的地点

辽宁日本盘踞中国内地最久的地点9月12日,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一位不知名的参观者在当年监狱的暗牢外放上了一束菊花。
核心提示:大连,因其独特的地理以及战略位置,经历了40年屈辱的日本殖民地生活,其命运与多灾多难的祖国息息相关。
关东总督府、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军,三者一体,有步骤地对中国东北地区实施政治压迫、经济掠夺以及军事威胁。
大连市旅顺口区,自建港4年,即遭劫难,甲午年沦陷于日军之手。
1897年,复为沙俄租借;1905年,再度被日本占领,并由沙俄转租给日本。
直到1954年,苏军全部撤退,并于1955年,中苏两国海军代表分别在《辽东半岛协议地区海军防务交接证书》上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接管旅大地区陆海空三军防务,才真正重回中国人民手中。
其多灾多难的命运,今日想起,犹自心恸。
怎样的“功臣”日俄战争期间,1905年1月11日,列宁曾针对日军攻占旅顺发表《旅顺口的陷落》一文。
列宁在文中说:“对日本人来说,战争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
进步的先进的亚洲给予落后的反动的欧洲以不可挽救的打击。
10年以前,以俄国为首的这个反动的欧洲,曾因中国败于年轻的日本而感到不安,并为了从日本手中抢走最好的胜利果实而联合起来。
欧洲一直保护着旧世界已经确立的关系和特权,维护着它的优惠的权利,即几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剥削亚洲各国人民的权利。
日本夺回旅顺口是对整个反动欧洲的一个打击。
” 自欧洲、旧世界、新世界以及日本、新秩序这样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观瞻大局,而令人痛苦的是,这样的观瞻,怪异地导致了中国的缺席,在所谓新世界或者旧世界的范围内,人们似乎看不见中国在哪里。
原因在于,当列强环伺,古老的中华帝国所拥有的观瞻世界的角度是独特的,其视野并不与列强重叠。
当这些不同的视角体现着不同的国家利益时,独我们的国家利益不与其并列,而存在于所有那些利益的枝杈与节点,存在于边缘,存在于阴影中。
日俄所争,乃日俄在中国所欲野蛮获得的利益,而非中国自己所应具有的利益;甚至在这之后,若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利益依然是强权所欲巧取豪夺的对象。
探索旅顺抗日之旅感受抗日精神

探索旅顺抗日之旅感受抗日精神为了纪念中国建党90周年,再现伟大的党领导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我们决定追寻这条红色的足迹,亲身了解其中一个当年的战场——大连旅顺的解放过程。
我们通过旅顺203高地和万忠墓纪念馆,真实地了解到当年激战的情形以及广为流传的英雄事迹,并且感受到了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连旅顺203高地纪念碑。
我们最先了解到的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情况。
203高地是日俄战争期间旅顺陆战中西部战线最激烈的主战场,因海拔高度203米,故称之为“203高地”。
二零三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中西部战线争夺最激烈和最残酷的主战场之一。
它原名“猴石山”,形状像群猴相聚而得名。
山高海拔二O六米,当时的战争非常激烈,把山顶削平了3米。
在山巅西眺,可以眺望到世界奇观蛇岛,西南是老铁山,东南可望到旅顺港口全景,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04年9月9日始,日军出动兵力6.4万人,由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亲自督战,先后向203高地发动了70多次冲锋,最终以1.7万人的伤亡代价,攻占该高地。
日军占领203高地后,立即在此设置重炮观测所,日军重炮居高临下,旅顺军港内的俄舰几乎全部被炸沉。
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取203谐音将此山改名为“尔灵山”,并用战后在此山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高10.3米形似日式步枪子弹的弹形塔。
登上203高地,举目远眺,婀娜多姿的旅顺口、闻名遐迩的蛇岛、巍峨壮观的老铁山尽收眼底,我们为祖国的壮美河山而由衷感叹!然而,回首凝望满目疮痍的战争遗址,还有那座记录了侵略者罪恶行径的“尔灵山”塔,我们唯一的感受就是渴望和平!接下来,我们来到旅顺万忠墓纪念馆,进一步了解中日抗战情形。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
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旅顺博物馆的战地历史
辽宁旅顺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旅顺口区市区东北部的黄金海岸线上,是一座
集战地历史、文化与美景于一体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独特的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旅顺博物馆的战地历史可以追溯到辽河口抗战时期。
当时,日军入侵中国并对
旅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这座城市成为了日军的要塞,遭受了相当长时间的炮火轰击。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坚决抵抗,英勇牺牲。
旅顺博物馆为我们展示了这段历史的珍贵瞬间。
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兵器、弹药和战争遗址展品。
这些展品以其曾
经的战地历史而感动着每一位参观者。
他们不仅让人联想到了那些士兵们为保卫祖国而奋斗的勇气与决心,也让人思考着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和破坏。
在博物馆的角落里,还陈列着许多当年战斗的照片和士兵们的手写信。
这些照
片和信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生活和战争的残酷。
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承载着一份沉重的情感,无论是家人的牵挂还是士兵的决心,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
除了战斗和武器,博物馆还展示了众多关于旅顺的民间文化和历史。
哪怕你对
战争不感兴趣,你也可以从这些文化品中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活力。
这些文化品展示了旅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我们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
旅顺博物馆还拥有一个专门的展览区,展示了旅顺口战争史和旅顺口保卫战的
历史与背景。
这个区域的展品让人们回顾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理解到了战争对旅顺口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大影响。
穿越时空,我们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声和爆炸声,看到那些身披军装、英勇战斗的年轻人。
博物馆内还设置了多媒体展示,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讲述着旅顺口战争史。
电子
屏幕上播放着历史记录片,声音中回荡着当时的战斗口令和指挥官的号令,让观众
仿佛亲历了那段历史。
这种互动式的展示方式让观众更具参与感,增强了对历史的了解和体验。
辽宁旅顺博物馆的战地历史不仅仅是旅顺口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中国民族精
神的缩影。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
战争让我们深思,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旅顺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展品、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互动式的展示方式吸引了大量
游客前来参观。
这里不仅是一个记录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向人们传递和平与勇气的地方。
无论是对历史的热爱还是对权力的思索,辽宁旅顺博物馆都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