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猪半 口食症是 由于猪消化功能紊 乱而呈现
的欲食不食、 吃不饱食 的病症 。这种病症给予一 般健 胃药 、 助消化药 , 疗效不甚理想 , 给养猪户造 成饲料浪费 , 经济损失 。 笔者经多年摸索 , 采用 中
2 党参 2g 白术 2g茯苓 2 g甘草 1g 熟地 . 2 0、 0、 0、 5、 2 g 白芍 2 g 当归 2 川芎 2 黄芪 3g 肉 0、 0、 O 0 0、 桂 2 g 山楂 3g麦芽 3g 神 曲 3g 龙骨 6 g 0、 0、 0、 0, O。 上药 共 为粉 末 , 饲 , 混 每顿 喂 l— 3g每 日 2次 。 0 0,
黄牛腰脊闪伤症在役畜 中为常见多发病。 当 地群众 和兽医称之为滚脊 、 拉腰痹。笔者运用针 灸治疗 26 4 例腰脊 闪伤症 , 全部治愈 , 具有经济
简便 、 奏效迅速、 手到病除之效 。现介绍如下 , 供
同道参考。
1 病 因
患畜 多因使役过重 , 用力过猛 , 或两牛配套 不当, 抽打冷鞭 , 跳坑过沟 , 转弯太急 , 以及两牛



黄 午 族 督 伤 痘 的 针 灸 饱 疗
赵 继 红
( 肃 省 定 西 市 安 定 区 畜牧 技 术 推 广 站 ,4 0 0 甘 7 30 )
中 图分 类号 :8 34 ¥ 5 .2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3 8 5 ( 1)4 0 1 — 2 10 — 6 52 10 — 0 8 0 0
21 比赛可灵 注射液 2 0 l地塞米松磷酸钠 . —1f , n 注射液 2 0 , —1 混合注入健 胃穴( 位于颈部上 、 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颈静脉沟上缘 ,左右侧 均 可) 。下针时 , 向对侧稍斜下方刺入 5 6m, 针 - c 针 尖抵 达气管后 ,再稍 退针 向上刺入少许 即可 ; 05 . %盐酸普鲁卡因 1_4 Ⅱ , 2 o _0 d 注入后海穴 。两 针先后注入 , 1 连用 3 1日 次, 次即可 。

中医治疗牛中毒症

中医治疗牛中毒症

中医治疗牛中毒症牛中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症状,通常由于牛误食了有毒植物或者食物中毒造成。

中医认为,牛中毒症可以通过中草药和针灸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中医治疗牛中毒症的方法及治疗原理。

1. 中草药治疗:中医治疗牛中毒症通常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中医药师根据患牛的症状和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草药进行配方。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连、连翘、板蓝根、白术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胃等作用,能够帮助牛排出体内毒素,促进机体康复。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牛体内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师可以根据患牛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和穴位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帮助牛体内的毒素排出,促进体内的阴阳平衡,加速康复。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将热量和药性导入患牛的体内,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排毒和康复。

在治疗牛中毒症时,中医师可以采用艾灸疗法,将温热的艾草放置在患牛的特定穴位,让患牛体内的毒素得到排出,促进康复。

治疗原理:中医治疗牛中毒症的原理是通过中草药、针灸和艾灸等中医疗法排毒解毒,调节牛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和康复。

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牛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同时具有保护和修复机体组织的作用。

针灸和艾灸能够刺激患牛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阴阳平衡。

通过这些中医疗法的治疗,牛中毒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加速康复。

1. 治疗前需要对患牛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症状分析,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肾功能的状况。

根据患牛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医治疗方案。

2.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牛的症状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排毒效果不佳,需要及时与兽医或者中医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患牛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卫生,避免进食或接触有毒植物或食物,同时给予患牛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促进康复。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1病 因
该 穴 位 就 可 以 了。 3 . 2 . 2安 肾 在 找 准 了 安 肾穴 之 后 , 用 火 针 或 电针 作 直 角 刺 入 1 . 5  ̄ 2 . 5 c m, 亳 针垂直刺人 3  ̄ 4 c m。 3 . 2 . 3肾 门 在 找 准 了 肾 门 穴 之 后 , 用 火 针 或 电针 作 直 角 刺 入 1 . 5 ~ 2 . 5 c m, 毫针也作直角刺入 3  ̄ 4 c m。 3 . 2 . 4后 丹 田 在 找 准 了 后丹 田 穴 之 后 , 于 此 处 用 火 针 或 者 电
5总 结
( 1 ) 腰脊 闪伤症 为黄牛多发症状 , 主 要由于跌扑闪伤和使 役不当而引起。使用针灸治疗可 以取得非常好得效果 。但是在 行针之时要特别注意掌握毫针 、 电针 、 火针等各种针 的使用 手 法 。( 2 ) 为了更好的治疗本病 , 要及时有效的抓住本病特征, 并 高度注意与牛肠痛( 肠阻塞 ) 、 火结 ( 胃炎 ) 、 肠癀( 胃肠炎 ) 相 区 别。 ( 3 ) 如 果 除 了腰 脊 闪 伤症 之 外还 伴 有 其 他症 状 , 那 么 就 要 灵
中 图分类 号 : ¥ 8 5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 2 0 1 3 ) - 1 2 - 8 0 - 1
0 引 言 黄 牛 是的 牛 种 ,其 因毛
以黄色为 主而得此名 。黄牛 体质粗壮 , 肌 肉发达 , 头部粗 壮 , 脚 跟 圆形 , 正 是 这 些 特 质 而 得 到 广 大 农 民 和 牧 民 的 喜 爱 。腰 脊闪伤症是黄牛 等役畜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笔者通过 多年 的 学 习 和 实 践 观 察 发 现 使 用 针 灸 治 疗 黄 牛 的 腰 脊 闪 伤 症 非 常有 效 , 其 疗效之 快 、 操 作 之 便 捷 超 过 了 一 般 常 规 的 治 疗 方 法, 本 文 根 据 近 些 日子 以 来观 察 到 的 1 0 0例 临 床 病 例 , 对 针 灸 治 疗腰脊 闪伤症 做了 一个较 为详 细的论 述 ,现 将 其报道 如 下, 以求教于各位方 家。

兽医针灸学穴位之牛

兽医针灸学穴位之牛

牛病针灸处方牛风寒感冒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鼻镜无汗,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反刍减少或停止;重则高热不退,耳鼻四肢厥冷,肢体拘急,咳嗽。

治疗用水针、血针、白针,配合中药辛温解表1.水针百会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

或丹田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每天一次,连用3天。

2.血针主穴山根、耳尖、通关,配穴尾尖、蹄头3.白针肺俞、苏气为主穴,睛明、百会、丹田为配穴配合用药内服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

牛风热感冒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肌表发热、喜凉恶热、呼吸喘促,有时咳嗽、鼻流粘涕,食欲反刍减少,口渴欲饮,结膜偏红。

治疗用血针、水针、电针,配合中药辛凉解表。

1.血针鼻俞、山根为主穴,通关、尾尖、耳尖为配穴;重者放颈脉血。

2.水针丹田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1次/d,连用3天。

3.电针天门为主穴,肺俞、百会为配穴。

配合用药内服银翘散或桑菊饮。

牛肺热咳喘由于热壅于肺引起。

主要表现为鼻粗气喘,鼻镜干燥,口渴喜饮,咳嗽连声,日重夜轻,咳声洪亮或有黄色粘稠鼻液,粪干尿黄。

治疗以血针为主,配合中药清肺止咳。

1.血针鼻俞为主穴,胸堂、颈脉、耳尖、通关为配穴。

2.水针丹田为主穴,配苏气、肺俞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或柴胡注射液5 ml,1次/d ,连用3~4次。

3.白针肺俞为主穴,百会、苏气为配穴。

4.拔火罐肺俞穴,白针后施术。

配合用药内服清肺散。

牛肚胀(瘤胃臌气)由于瘤胃内草料异常发酵产气引起。

主要表现为肚腹胀满,呼吸促迫,摇尾踢腹,肛门外突,口色青紫。

治疗以巧治术为主,配合中药行气消胀。

1.巧治肷俞穴,套管针穿刺放气;顺气穴用新嫩树枝缓缓插入。

2.血针滴明、通关为主穴,山根、蹄头、尾尖、耳尖为配穴。

3.白针脾俞、关元俞为主穴,百会、后海、苏气为配穴。

针后施捋尾按摩术,从尾根向尾尖滑捋20分钟。

4. 电针关元俞为主穴,食胀、后海为配穴。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牛马风湿痹症及闪跌扭伤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牛马风湿痹症及闪跌扭伤

水针穴位注射治疗牛马风湿痹症及闪跌扭伤牛、马肌肉、关节风湿痹症和闪跌扭伤在贵州铜仁地区及毗邻湖南湘西地区较为常见。

因气候、劳役的不同,风湿痹症多在深秋、冬季和初春发生。

而闪跌扭伤牛多见于开春犁田打耙之时,马主要用来拉车,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本病病变多在运动部位(前、后肢,腰部)造成不同程度跛行,影响使役,重者失去劳役能力;防治较为麻烦,特别是慢性患畜的治疗花费多,见效慢。

笔者及同事自1985年以来,采用水针疗法治疗该病,先后治愈79例闪跌扭伤及68例风湿痹症,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与同行探讨。

1穴位的选取采取“循经取穴”的方法,根据患病性质、部位选取主要位于患病部或附近的经络属穴。

(1)肩、肘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抢风、冲天;配穴:肘部配肘俞、前三里,肩胛部配膊中、天宗、肺攀。

(2)腕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抢风;配穴:膝眼、阿是穴。

(3)指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缠腕;配穴:前肢配抢风,后肢配阳陵泉。

(4)荐髂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肾俞;配穴:肾角、肾棚、巴山。

(5)髋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大胯、环后;配穴:小胯、汗沟。

(6)膝、跗关节部闪扭伤。

主穴:阳陵泉、后通膊;配穴:膝部配掠草、丰隆,跗部配阿是穴。

(7)前肢风湿。

主穴:抢风、冲天;配穴:膊中、天宗、肘俞。

(8)后肢风湿。

主穴:大跨、环跳;配穴:小胯、环后、阳陵泉、汗沟。

(9)腰、背部风湿。

主穴:肾俞、腰中;配穴:肾角、肾棚。

(10)颈、肩部风湿。

主穴:阿是穴;配穴:肩井、膊栏。

2药物的选用及配伍根据消炎、镇痛、抗风湿的原则选取药物。

2.1闪跌扭伤配方1:青霉素40~80万u,1%~2%奴夫卡因20~40ml,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0~125mg(也可用强的松龙50~125mg)混合溶解后供1次注射1~3穴。

混合时先用少量灭菌注射用水将青霉素稀释后再加入他药。

配方2:复方草珊瑚注射液(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草珊瑚、虎杖等,贵州省铜仁地区民族兽药厂生产,具有消炎止痛,舒筋活血等功效。

牛急性瘤胃臌胀的针灸疗法

牛急性瘤胃臌胀的针灸疗法
网 胃急 剧 臌 胀 。使 瘤 胃超 过 正 常 容 量 :
引 起 急 剧 胀 肚 的 一 种 疾 病 。 临 床 上 以
突 然 发 病 .腹 围 急 剧 臌 大 。 呼 吸 极 度
困 难 为 特 征 。 导 致 膈 与 胸 腔 脏 器 受 到
疗的病例达 到 1 3 0多 例 ,无 一 头 死 亡 ,
物 进 行 后 续 治疗 。
吃 草 后 不 久 突 然 发 病 。 病 初 兴 奋 不 安 ,精 神 郁 闷 ,很 快 停 止 吃 草 ,反 刍 和 嗳 气 。 左 腹 部 迅 速 胀 大 ,腹 壁 紧 张 , 腰 窝 凸 起 , 按 压 左 腹 有 弹 力 ,用
手 拍 打 呈 鼓 音 。眼 结 膜 及 口腔 紫 红 色 ,
8 g ,一次 内服 ;或用 硫酸 钠 4 0 0 g ,液
末 ,开 水 冲调 ,与 油 混 合一 起 内服 。
( 4 ) 切 开 瘤 胃疗 法 。 重 症 而 顽 固
诊 呈 鼓 音 , 听诊 瘤 胃蠕 动 减 少 或 消 失 。
病 畜 食 欲 、 反 刍 和 暖 气 很 快 停 止 。 腹 疼 不 安 , 回 头 顾 腹 腔 ,后 肢 踢 腹 。摇
治愈率达到 1 0 0 %。 现将 具 体 做 法 介 绍
如下 :
1 主 要症 状
压 迫 , 呼 吸 与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 发 生 窒 息 现 象 的 一 种 疾 病 。 夏 秋 放 牧 的 牛 和 绵羊较多发病。
严 重 者 配 以 防 腐 消 涨 和 润 肠 缓 泻 的 药
( 山 东省青 岛市黄 岛 区大村动物 卫 生与产 品质 量监督 站 2 6 6 0 0 0 )
渐 给 予 柔 软 易 消 化 的 草 料 。 如 吃 了大 量 易膨 胀 的饲 料 ,则 应 限 制 饮 水 。 清 泻 为 主 ,佐 以 消 化 滞 ,健 脾 开 胃 。

牛病针灸处方

牛病针灸处方

牛病针灸处方牛风寒感冒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鼻镜无汗,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反刍减少或停止;重则高热不退,耳鼻四肢厥冷,肢体拘急,咳嗽。

治疗用水针、血针、白针,配合中药辛温解表1.水针百会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

或丹田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每天一次,连用3天。

2.血针主穴山根、耳尖、通关,配穴尾尖、蹄头3.白针肺俞、苏气为主穴,睛明、百会、丹田为配穴配合用药内服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

牛风热感冒由于风热之邪侵袭肌表引起。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肌表发热、喜凉恶热、呼吸喘促,有时咳嗽、鼻流粘涕,食欲反刍减少,口渴欲饮,结膜偏红。

治疗用血针、水针、电针,配合中药辛凉解表。

1.血针鼻俞、山根为主穴,通关、尾尖、耳尖为配穴;重者放颈脉血。

2.水针丹田为主穴,苏气、肺俞为配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1次/d,连用3天。

3.电针天门为主穴,肺俞、百会为配穴。

配合用药内服银翘散或桑菊饮。

牛肺热咳喘由于热壅于肺引起。

主要表现为鼻粗气喘,鼻镜干燥,口渴喜饮,咳嗽连声,日重夜轻,咳声洪亮或有黄色粘稠鼻液,粪干尿黄。

治疗以血针为主,配合中药清肺止咳。

1.血针鼻俞为主穴,胸堂、颈脉、耳尖、通关为配穴。

2.水针丹田为主穴,配苏气、肺俞穴,每穴注射青霉素80万IU;或柴胡注射液5 ml,1次/d ,连用3~4次。

3. 3.白针肺俞为主穴,百会、苏气为配穴。

4.拔火罐肺俞穴,白针后施术。

配合用药内服清肺散。

牛肚胀(瘤胃臌气)由于瘤胃内草料异常发酵产气引起。

主要表现为肚腹胀满,呼吸促迫,摇尾踢腹,肛门外突,口色青紫。

治疗以巧治术为主,配合中药行气消胀。

1.巧治肷俞穴,套管针穿刺放气;顺气穴用新嫩树枝缓缓插入。

2.血针滴明、通关为主穴,山根、蹄头、尾尖、耳尖为配穴。

3.白针脾俞、关元俞为主穴,百会、后海、苏气为配穴。

针后施捋尾按摩术,从尾根向尾尖滑捋20分钟。

4. 电针关元俞为主穴,食胀、后海为配穴。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

黄牛腰脊闪伤症的针灸治疗作者:高士义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6期摘要:作为黄牛等役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腰脊闪伤症对役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一般采取针灸治疗是可以取得手到病除、奏效迅速、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故而在面对黄牛腰脊闪伤症的时候,采用针灸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黄牛;闪伤;针灸治疗;常见多发病;火针;电针;穴位中图分类号: S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80-10 引言黄牛是我国大部分农耕区和畜牧区常见的牛种,其因毛以黄色为主而得此名。

黄牛体质粗壮,肌肉发达,头部粗壮,脚跟圆形,正是这些特质而得到广大农民和牧民的喜爱。

腰脊闪伤症是黄牛等役畜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观察发现使用针灸治疗黄牛的腰脊闪伤症非常有效,其疗效之快、操作之便捷超过了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本文根据近些日子以来观察到的100例临床病例,对针灸治疗腰脊闪伤症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现将其报道如下,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1病因一般来说,黄牛发生腰脊闪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极其繁杂的,主要来说包括使役过重、跳坑过沟、两牛配套不当、骤打冷鞭、用力过猛等。

其他原因还包括黄牛在转弯处行走过于急促或者两头牛在打斗中闪伤腰脊等。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临床治疗的黄牛中发现使役不合黄牛本身情况而致使腰脊闪伤的有28头,占28%;因两牛配套不合乎实际或者突然打冷鞭而闪伤腰脊发病的有45头,占45%;因跳坑过沟、转弯太急22头,占22%;另外其他因幼畜跳跃、母畜发情闪伤发病的有5头,占5%。

2临床症状闪伤腰脊会致使腰背部气体功能失调的病理原因是现代兽医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般来说,骨头受肾的影响最大,筋受肝的影响最大。

此外牲畜的气息状况受到肾的影响最大,而肝则影响筋,所以肝肾损伤则会造成机气不畅而淤血,故而常见为腰脊疼痛、胸腹郁结等症状。

在临床的观察中,我们发现黄牛在患有腰脊闪伤症的时候会出现坐立不安,起卧不规律而表现为骤起骤卧;后背拱起,足部摆动不停;尾巴到处乱拧,而臀部向后缩进;观其舌苔则微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病针灸治疗
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农村牛的饲养越来越广泛,牛在饲养中,难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而曾医针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多年动物疾病防治中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医疗技术,用针灸疗法治疗牛病具有疗效显著,不产生药害,节约资金,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现在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些牛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针灸用具
在牛的针灸治疗中所使用的用具有针具、灸疗用具、电针仪器三种。

1、针具
针具有毫针、小宽针和注射器。

毫针是针灸治疗中白针疗法绘常用的针具,特点是针尖圆锐,针体细长,多用于针刺治疗和火针疗法的治疗。

小宽针是针灸治疗中血针疗法常用的针具,特点是针头部分如孑状,针刃锋利,针体为圆柱形,主要用于血针术的治疗。

2、灸疗用具
在牛针灸治疗中所用的灸疗用具主耍就是醋获灸疗袋,它是将酷与麦荻拌和厉装入布袋中制成的,主耍用来对动物的灸熨。

3、电针仪器
电针治疗仪器是一-种低频脉冲发生器,它具有输出频率可调,波形多样,治疗时间可控制的优点,是一种现代针灸治疗仪器。

二、进针方法
在牛病的针灸治疗中所涉及的进针方法有缓进针法利速进针法,在使用毫针针灸时多用缓进针法,操作时一手按压穴位附近皮肤,一·手持针先将针尖刺入穴位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进针。

在使用血针治疗时,多用速进针法。

施术时,以针尖对准穴位,川轻巧敏捷的手法将针尖刺入穴位,力争做到一针见血,可减小治疗难度。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在所有创伤性治疗中,对施术穴位、针具及施术人员的手都要用75%的酒精进行彻底消毒。

三、行针手法
行针是在针灸的弗针过程中采川捻转、弹拨等手段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提高针灸治疗效果的方法。

捻转是川手捏住针柄进行左右捻转,使针体正反方向转动180-360度,以达到加强刺激效果
注射器是用于水针疗法治疗的针具。

的行针手法,施术时转动角度大,频率快,刺激强;转动角度小,频率慢,刺激就小。

弹拨是川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震动,并将这种震动传递到穴位深部,加强刺激效果的行针手法。

四、牛的保定
牛虽然不会咬人,但它是大型动物,在针灸治疗时,有可能出现顶人,踢人的惜况,因此为了顺利地对牛进行针灸治疗,在对牛进行针灸施术前要对牛进行可靠的保定,- ·般对牛保定可采川保定架保定法,保定架保定具有保定可靠,实施方便,对牛无伤害的优点。

对牛进行保定时,先把牛赶进保定架,用麻绳把牛头吊起,再用麻绳栓系在保定架一侧,把麻绳绕过牛的背部,在另一侧保定架横杠上系牢,将牛在上下方向固定,防止牛跳跃。

为了防止牛踢人,牛的两条后腿要用绳子固定。

为了防止牛后退,还须在牛臀部横栏一道绳,这样将牛从儿个方向都固定好厉,牛的保定就完成了。

五、牛病针灸治疗
下面我们以牛的常见病为例介绍一下牛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牛的常见病之一,常因天气急剧变化,抵抗力下降,感受风寒所引起,牛风寒感冒可采用水针、血针和白针进行治
穴位介绍
现在我们介绍一下在治疗牛的风寒感冒时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
百会一位丁-腰荐十字部,也就是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叫陷中。

苏气一位于第八、九胸椎棘突间的|叫陷中。

肺俞一位于倒数六肋间,骼骨翼上角水平线处的储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丹田一位于第一、二胸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山根一位于鼻唇镜上缘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

耳尖一位于耳背侧距尖端3厘米的血管上,左右耳各三穴。

通关一位于舌体腹侧面,舌系带两旁的血管上,左右侧各一穴。

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就是向动物的穴位中注射的萄糖或药物以增加疗效。

在风寒感冒的水针治疗中,百会为主穴,苏气为辅穴。

我们首先对百会进行治疗。

百会穴水针治疗所J1J 的药物为80力单位青霉索,施术时,将注射器刺入穴-4.5厘米,将药物注入穴位中,即完成了百会的水针治疗。

位3
当牛发生咳嗽气喘时,可选用苏气穴为辅穴。

苏气穴所使用的约物为每穴40万单位青宙索,注射器刺入的深度为3-4厘米,将药物注射到穴位后即完成了苏气穴的水针治疗
一般水针治疗每隔三日一次,连作两次。

血针疗法
血针疗法就是用宽针采用速刺手法,轻轻刺破穴位处的浅农血管使皮肤表面出血的治疗方法
在牛的风寒感冒治疗中,山根为主穴,耳尖、通关为辅穴。

山根穴主治感胃流涕,在治疗时,用宽针迅速刺破山根穴处的浅衣血管,使穴位处流出少量血液叩完成了治疗。

耳尖穴主治因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施术时,在对穴位处皮肤消毒后,用小宽针迅速刺破穴位处浅表静脉血管,使穴位处皮肤流出血液即可。

通关穴可治疗丫风寒感冒的发热和食欲不振,治疗时,用手掰开牛嘴,拉出牛舌,迅速刺破牛舌上通关穴的浅农血管,使牛舌通关穴流出血液即可。

血针治疗一般只作一次。

白针疗法
白针治疗就是用毫针刺入牛穴位的治疗方法,在牛风寒感冒的治疗中肺俞、苏气为主穴,百会、丹田为辅穴。

对牛的肺俞采用白针治疗可加强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 J 施术时将毫针由穴位处向内下方刺入3厘米,并留针治疗。

当牛咳嗽气喘时,对苏气穴进行白针治疗可加强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3厘米并留针。

对百
会穴进行白针治疗可增加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4厘米并留针。

在白针治疗中,
加配丹川穴可增强四肢酸痛的治疗效果,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4厘米并留针。

在牛的风寒感冒治疗中,需留针2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行针就是通过对毫针的捻转、捉拉、弹拨等方法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以增加治疗效果。

当留针时间到后,即可起针。

白针疗法可隔日一次,连作三次。

2.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4:的常见病之-,多因劳伤过度,饲喂管理不当,或久病失治引起。

本病治疗需用血针疗法、水针疗法、电针疗法和口针疗法进行配合施治。

穴位介绍
现在我们介绍一下在治疗牛的消化不良时,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

脾俞一位于倒数第三肋间,骼骨翼上角水平线上的骼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关元俞一位于肋骨与第一腰椎横突顶端Z 间的係肋肌沟中,左右侧各一穴。

顺气一位于口内硬腭前·端,齿板后切齿乳头上的两个鼻腭管开口处,左右侧各一穴。

食胀一位于左侧倒数第二肋间与競结节下角水平线相交处。

通关、山根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