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策略研究
浅谈XX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

浅谈忻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忻城县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土司制度统治忻城将近500年,具有独特丰蕴的壮族土司文化,被誉为“壮乡故宫”的莫土司衙署是目前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是元末明初土司制度文化的缩影,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境内还有乐滩水电站上游库区红水河沿岸,风光旖旎,素有“小三峡”之称,可与桂林漓江媲美。
近年来,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把“推旅游”作为全县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紧紧围绕建设“花园式特色山庄,历史文化旅游城”为目标,把发展旅游业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为中心,突出壮族土司文化特色,强化旅游形象宣传和推介,加强和周边县市区域合作,力争融入桂林、南宁、柳州等大旅游发展圈,全力打造以土司文化为龙头的最具壮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支柱产业,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贫困地区的一项扶贫措施。
一、忻城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资源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脱贫减贫、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忻城大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最好产业之一。
忻城县依托当地丰富的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开发独具魅力,借助各种外部力量来扶持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使贫困乡村的交通、饮水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民的文化程度、文明习惯等得到了极为有效的转变和提高,从而增强了大石山区的“造血功能”,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彰显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
忻城县境内不少的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都是在乡村,在这些乡村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
“三农”视角下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0—1 0
竹艺 、 浠 水 安息 香 、 黄州 东 坡 饼 、 东坡 肉、 黄 州 豆腐 、
形成 旅游 商 品的旅 游 资 源 , 包 括 自然旅 游 商 品资 源
和文 化旅 游商 品 资源 , 自然 旅 游 商 品资 源 是 指 以物
( 2 ) 旅 游工 艺 品资 源 。它 是 传 统 文化 宝藏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包括 : 红安大布 、 红 安绣花鞋 、 章 水 泉
质形 态存 在 的旅 游商 品资 源 , 主 要包 括 农 副 土 特 产
以上 , 如: 新加 坡 、 日本 等旅 游发 达 国家 。 旅游 商 品资 源 即 是 能 通 过 生 产 、 加工 、 包 装 而
品资 源最 丰 富 的部 分 , 包括 : 罗 田板 栗 、 黄 州 萝 卜、
浠 水 九孔 藕 、 罗 田茯苓 、 浠 水 茅 山 螃蟹 、 蕲 春水 葡 萄 贡米等 。
关键 词 : 乡村 旅 游 ; 旅 游 商品 资源 ; 三农 问题
中图 分类 号 : F 5 9 2 . 7 F 3 2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1 9 5 0 ( 2 0 1 3 ) 0 4 — 0 0 2 7 - 0 4
可 以利用 的具有 地 域 特色 文 化 的文 脉 资 源 , 是 旅 游
“ 三农 ” 视 角下 的旅 游商 品资源开发
林 辉 钟 华
( 黄 冈 职业 技术 学 院 , 湖北 黄冈 4 3 8 0 0 0 )
北京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

。
北 京旅 游 产 业 发 展 还 是 新 农 村 建 设 都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乡村 特 色 农 产 品 主 要 有 昌 平 苹 果
、
首先
,
发 展 乡 村 旅 游 商 品 产 业 是 乡村 旅 游 产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条 件
”
。
乡
和 草莓
西瓜
、
门头 沟京 白梨和樱 桃
、
、
再 从 商 品 到 纪 念 品 的三 级 提 升
.
其 附加
。
值 大大 提 高
.
增 加 了 乡村 旅 游 的收入
北 京拥有 开 发 乡 村旅游 商 品 的 丰 富 资 源
市 委 常委 牛 有 成 在
2007
年北 京农
村 工 作会 议 上 提 出要 大 力发展 农 产 品
加工 业 和特色手工 业
,
巩固
、
是基础
新型 农 民的塑 造 是 关键
、
。
开 发 乡 村旅 游 商 品产 业 的 过 程 中
、
传统意
现 在郊
。
2006
红 螺 杯 北 京 乡村 旅 游
”
的农 民 已 经 转 型 成 为 有 自信
在涌现
工 艺正
一
有技 术
有文化
、
懂 市 场 的新 型 农 民
。
商 品 暨 农产 品包 装设 计大奖赛
出了
品
。
维普资讯
观 点 W EW
30%
,
而 我 国这
一
比例 平 均 为 2 2 %
,
。
通
过 文 化 创 意 的注 入
普 通 的农 产 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分析

乡村振兴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分析张 强(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摘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策略创新。
首先,分析乡村振兴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包括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企业发展和拓展销售市场。
然后,讨论当前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包括渠道狭窄、品牌认知度不高、宣传不足、供需不平衡、缺乏个性化服务等。
接着,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营销策略,如农产品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承、供应链优化与拓展、社交媒体与电商渠道拓展、数字化营销策略的实施,以及乡村特色旅游与农产品市场联动,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融入营销。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0 引言乡村振兴指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为核心、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治理、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解决乡村面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等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素质等多方面工作,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1.1 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健康、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农产品市场也面临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
因此,了解并满足市场需求是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核心。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进而提升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针对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农产品企业可以加强有机农业的发展,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都市生活一点点加快,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让越来越多 的人想要慢下来,回归自然,简单纯净的乡村生活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和喜爱,乡村旅游业也逐渐蓬勃发展开来。根据全球旅游 中的宣传主题——中国乡村游的推广,中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受到 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辽宁省乡村 旅游业自发展以来,便呈现出势如破竹的良好发展态势,但随着 发展的列车越开越快,与之而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也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为辽宁省乡村旅游业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策略,进而完 成乡村旅游资源,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促进辽宁省经济发 展,提升辽宁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经验提取
(一)加大产业的品牌推广 无论是哪一种产品没有推广就没有营销的空间,旅游产品 更是如此,因此,进行一系列有关旅游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活 动是辽宁省乡村旅游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基于网络媒体的实效
(下转第175页)
17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一、研究的背景及未来发展预期
就当今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来看,已先后融入并形成了一 大批规模宏大,品牌效应优良的乡村旅游产业,辽宁省作为农业 大省,乡村旅游产业雄厚,并凭借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淳朴的民风 等优势开拓了大片乡村旅游区域。辽宁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类型主 要是“农业科技展览型”“农家体验休闲型”和“农家生态观光 型”等。相关数据显示,辽宁省农业旅游2017年总收入同期增长 2%,相应带动全省农村居民整体收入1.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就 业人数15万余人,缩小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业形成 一定规模。但就整体发展而言,辽宁乡村旅游业在紧张激烈的市 场环境中依然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仍有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 其中包括:品牌效应不够明显,产业断层现象时有发生,人才资 源供给不足,相应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先进,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等,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对策探讨——以成都三圣花乡为例

2020年3月下半月刊119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对策探讨——以成都三圣花乡为例姜雨竺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当代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以往的旅游目的地很难再满足于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
因此,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受到广泛追捧。
现在,乡村旅游也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收入增长率不断攀升。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了我国GDP增长的有力支撑点。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不能与时俱进,限制了其更全面、多方位、多层次发展。
针对这一趋势,本文重点探究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成都市三圣花乡景区,探究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与管理模式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研究背景21世纪的旅游行业中,乡村旅游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潜力大,发展速度迅速。
以农民运营为主体、农村地域为特征,农村生态景观、农村文化背景、农村田园风光以及农村传统民俗等独有的旅游资源为核心竞争力,吸引着众多的城市居民前来观赏。
乡村旅游充分拉动旅游目的地乡村地区开展特色游览,而且可以带动全国旅游行业走向进步。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着实迅猛,收入逐年上涨,增长率甚至高达34.5%,全国共创建的乡村旅游示范县以及乡村旅游地不断增多。
2017年,我国在乡村旅游产业以及相关范畴的工作者增加到900万人,乡村旅游目的地消费者数量一直攀升,直接带动了乡村旅游地700万户左右的农民受益,优化了农民的收入方式与收入渠道,同时使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喧嚣城市中少有的一片宁静与质朴,两全其美。
在此前提下,“休闲之都”——成都,其成功孕育了三圣花乡景区的成功。
论述此案例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探讨,有助于本文更好地进行分析,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三圣花乡景区作为案例,阐述分析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管理模式及相关对策。
二、乡村旅游界定及现状(一)乡村旅游界定目前,全球范围内,学术研究关于如何定义乡村旅游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特色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现状及策略分析——以农民画之乡山东日照为例

在 城 市 化 浪 潮 下 , 民 画 的生 态发 生 了 变化 , 生 态 的农 农 原
村环境 、 农村生活场景在慢慢淡化 , 农耕 、 鱼 、 捕 养蚕 、 建房 、 喜
旅 游业 是 我 国第 三 产 业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世 界 上 发 展
要窗 口和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点 。2 0 0 5年旅游总收入 占
全 市 G P的 比重 从 2 0 D 00年 的 7 %提 高 到 9 %;旅 游 从 业 人 员 达 到 7万 多 人 , 2 0 是 0 0年 的 1 。旅 游 人 数 突破 千万 人 次 , 0倍
化 的缺 失 。
道, 有助于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 。 大多数 国内外游客真正感 兴 趣 、 购买的是那些特 色鲜 明 、 愿 有一定档 次 、 经济实惠 的旅 游 商 品。 日照市的旅游资源可 以分成六大 系列 ,即太 阳文化 系 列、 海文化系列 、 山文化系列 、 古文化系列 、 宗教文化 系列 和生 态文化 系列 , 资源种类的组合条件十分优越 , 可以形成 完善 的
LTE l RAR Y T HEOR Y
文 艺 理 论
民
间 奇
葩
特色旅游商 品设计开发现 状及 策略分析
— —
以农 民画之乡山东 日照为例
王 玲
( 日照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东 日照 26 2 ) 山 7 8 6
摘 要: 旅游业是 国家经济 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 出具有地方特 色的旅 游商品, 满足游人 “ 的需 购” 求, 是增加旅游收入 的重要环 节。 本人 以农民画之 乡山东 日照为例 , 从旅 游商品的现状 、 色旅 游商品设 特
娱乐 、 康体 、 闲 、 休 度假等 系列性 的组合产 品。但 目前 已 备 。境 内百公里的海 岸线 上有 6 4公里的优质沙滩 , 有关 专 观光 、 被 家誉为 “ 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 ” 。日照农 民画, 与 开发 的大部分是滨海旅游产 品 ,其它绝大多数 的资源仍处 于 而特点鲜 明的农 民画文化也并未与滨海游相结合 , 上海的金山 、 陕西的户县并称 为中国三大农 民画之乡。 现在虽 闲置状态 。
(毕业论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也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
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谈起,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对策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己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主题,而乡村旅游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既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做好、做火、做活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 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笔者认为在何景明,李利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的定义最为全面。
该篇文章提出了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
乡村性的特征是:第一,地域辽阔,人口密度较小;第二,土地利用和经济活动以自然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具有乡村型的自然景观,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第三,有传统的社会文化特征。
因此应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如下界定.•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6]。
2.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在我国存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我国显得十分必要。
2.1加强城乡经济文化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策略研究
农村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度假和休闲的首选,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农村旅游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策略对于农村旅游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建议。
1. 市场调研与定位
在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市场调研和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能力。
定位则是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商品的目标受众和竞争优势。
2. 优质农产品加工
农村旅游商品的核心是农产品。
农村地区因具有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优势,可以生产出一些独特的农产品。
通过加工这些农产品,制作成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需要注意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农村旅游商品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打造农村旅游品牌需要从品牌定位、形象设计、营销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
4. 结合地方文化与乡土特色
农村地区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和乡土特色,将这些元素结合到农村旅游商品中,可以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可以通过构建文化体验项目、开展手工制作活动等方式,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共鸣。
5. 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农村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也很重要。
除了传统的实体店面销售,可以考虑通过
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特产展销会等多种方式,扩大销售范围和渠道。
6. 定期举办农村旅游节庆活动
农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推广可以与农村旅游节庆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定期举办
农村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
7. 特色线路的设计
为了提升农村旅游商品的竞争力,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景点、景区和自然资源,设计出特色线路。
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进而购买农村旅游商品。
8. 进一步加强农村旅游商品宣传力度
农村旅游商品的宣传力度也是影响商品销售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开展推广活动、与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加大农村旅游商品的宣传力度。
9.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农村旅游商品的质量是保证产品竞争力的基础。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
监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
10.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农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推广需要与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与当地企业、
旅行社、酒店等合作,共同推广农村旅游商品,实现互利共赢。
总结:
农村旅游商品开发与推广策略的研究对于农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市场
调研与定位,优质农产品加工,打造农村旅游品牌,结合地方文化与乡土特色,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定期举办农村旅游节庆活动,设计特色线路,加强农村旅游商品
宣传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农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推广将能够推动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