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合集下载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明显减轻对鼻中隔的损伤,防止鼻中隔穿孔,最大限度保留其生理功能,并为同期实施内镜下鼻窦手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科自2005年9月~2010年12月共施行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2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8例患者中,男149例,女99例;年龄18-56岁;同期施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67例。

全部施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2手术方法切口:一般多作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弧形切口。

后部偏曲可于偏曲前方作L形切口,切口最好位于筛骨垂直板前方。

高位偏曲,单纯嵴突可于偏曲前方作略向后下倾斜的前后弧形切口。

向右侧较局限的偏曲可作偏曲部前方的右侧切口。

如同时施行鼻窦手术,切口尽量避开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的同侧鼻中隔黏膜。

鼻中隔软骨的处理:充分剥离切口侧黏-软骨膜,对侧不予剥离。

“(”、“)”、“S”、“Z”形偏曲可作条形切除,使保留软骨呈“田”形[1]。

单纯嵴或棘突可作偏曲软骨切除,切除时用钩突镰状刀切开软骨全层2/3,再用鼻中隔黏膜刀切开全层。

高位偏曲可作一个或多个扇形切除,重点矫正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处的偏曲,下方保留柱状软骨条。

矫正偏曲的骨性部分:先用鼻中隔剥离器离断软骨与骨质交界处,剥离偏曲对侧黏-骨膜,以确保一侧黏-骨膜完整,再剥离偏曲侧。

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上、下缘剪断骨质,再用直筛窦咬切钳扭转,咬除偏曲骨质。

尖锐棘突可先剥离基底部,折或剪断、咬除基底部,最后剥离尖端。

筛骨垂直板、梨骨、腭骨鼻嵴交界处常偏曲明显,彼此错位连接,黏-骨膜较薄且粘连紧密,剥离时更应细致。

上颌骨鼻嵴自后向前剥离较为容易,充分剥离到鼻底后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下方剪断后取出。

如上颌骨鼻嵴偏曲部过宽,可用中鼻甲剪剪除两侧突出部分,再剪除中央骨质;或用筛骨咬骨钳咬除。

尽量少用燕尾凿凿除,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术后头痛,还可避免损伤鼻底腭大动脉出血。

如果书中切除大块鼻中隔软骨或筛骨垂直板,可用直血管钳将其自凹面向凸面反折,多能使之变直而不完全折断,边缘修整齐后回置入黏膜瓣内。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微创矫正术61例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微创矫正术61例
正D 。传统 的手术 方 法 往 往带 有 视 野 狭小 、 度 不 ] 亮
子将切 口处黏骨 膜分离开 后 , 改制后 的 1 吸引 用 8号 器头伸 人鼻 中隔 软 骨与 黏 骨膜 之 间 , 鼻 内镜 引导 在 下边 吸血 液边 向后 方分 离 黏骨 膜 , 至越 过偏 曲 的 直 鼻 中隔软 骨或筛 骨 正 中板 。一 侧 剥离 后 , 同法 剥离
例 , 得 了满 意 的 效 果 。 取
关键词 : 内窥镜 下行 ; 创矫 正术 ; 中隔手 术 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微 鼻
中图分类 号 : 7 5 3 R 6 .1
鼻 中隔构 成鼻 气 道 的 内侧 壁 , 形 态 和完 整性 其 对鼻 生理和病 理均 可产 生严重 的影 响[ 。鼻 中隔偏 1 ] 曲又与许 多鼻 部 疾 病 有 关 , 如 鼻 一鼻 窦 炎 、 息 例 鼻 肉、 真菌性鼻 窦炎 等 , 者 如有 明显 的 鼻塞 、 痛 或 患 头 鼻 出血症 状 同 时伴 有 鼻 部 其 它 疾 病 者应 予 手 术 纠
隔穿 孔等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4 。对 于鼻 中 隔后 部 ( 深
部) 曲, 偏 在鼻 内镜 下操 作 , 不 做鼻 中隔前 下 部 的 可 软 骨切 口, 是用鼻 中隔 黏膜 刀 轻轻 压 迫鼻 中隔 软 而 骨 与筛骨 垂 直板 的结 合处 , ( 转第 1 4页) 下 9
撒 志 平
( 甘肃靖煤公 司总 医院 耳鼻咽喉科 , 甘肃 白银 7 0 1 ) 3 9 3

要: 随着鼻 内窥镜 在 临床上 的推 广使 用 , 中隔手 术较 以往 传统手 术也有 了较 大区别 。甘 肃靖 鼻
煤公 司总 医院耳 鼻咽 喉科 2 0 年 l 03 1月至 2 0 0 6年 1 2月在 鼻 内窥镜 下行 鼻 中 隔偏 曲微 创 手 术 6 1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

如高位偏曲残 留与嵴突残 留并存时 , 于同侧高 可
位偏 曲及嵴 突 的前下 方各 作一垂 直 切 口。然 后按 上 述 方法 , 分别 行 高 位 偏 曲及 嵴 突 矫 正 术 , 伴 有 鼻 出 血 如
本组鼻中隔后部 明显偏 曲 3例 ( . % ) 在鼻 内 83 , 镜下 , 用枪状镊触探鼻 中隔, 比较软 , 明是首次手 如 说 术 中已经切除 了鼻中隔软骨或骨质的部位, 这部分 中
疾学信息 内 ・ 外科版 2 0 0 9年 2月第 2 2卷第 2 I

1 5・ 5
鼻 内镜 下 鼻 中隔偏 曲再 矫 正 术

( 永州市第 ̄z r - L医院五官科 , 湖南 永州 4 50 ) 2 0 6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再矫正术中的应用及优越性 。方法
在鼻内镜下对鼻 中隔矫正
隔软 骨或骨 质 。于鼻 中隔 软硬 骨 交 界处 做 垂 直 切 口,
的鼻 中隔偏 曲部 位 的 凹 面侧 作垂 直 切 口 , 离 凹面 侧 分 黏软 骨膜 , 鼻 中隔偏 曲部位 后缘处 , 在 垂直切 开 鼻 中隔 软骨 , 不分 离对侧 的黏 软骨 膜 , 但 同法 由后 向前 作 3—
要。
无法继续手术 ; 鼻中隔术后再次发生鼻外伤…。术后 1 2 ~ 个月后 , 鼻中隔腔 已粘连牢固, 分离困难 , 容易造
成 鼻 中隔穿 孔 。这种 情况 , 以往 被 视为手 术难 题 。
鼻内镜的应用 , 手术切 口 , 小 为鼻中隔再矫正术提
供 可能 条件 。鼻 内镜 下发 现 , 中隔 腔粘连 牢 固的部位 ,
隔腔 常 已紧密 粘连 ; 比较硬 , 明黏 膜下 仍残 留鼻 中 如 说

鼻内镜下选择性鼻中隔矫正术

鼻内镜下选择性鼻中隔矫正术

鼻 中 隔 偏 曲 是 耳 鼻 咽 喉 科 临 床 上 的 一 种 常 见 病 、 发 多 病口 , 引起鼻塞 、 出血 、 痛 以及头 晕、 鸣等 多种症 状 。 ]可 鼻 头 耳 传 统 的鼻 中 隔矫 正 术 由 于 额 镜 照 明 差 、 野 受 限 而 影 响 操 作 , 术 而 且 由 于切 除 软 骨 和 骨 质 较 多 , 致 粘 膜 损 伤 , 易 发 生 鼻 中 易 容
软骨膜下浸润麻醉 , 麻者用 01 肾上腺 素溶液 行双 侧 中 全 . 隔 粘 软 骨 膜 下 注 射 。对 于 单 纯 软 骨 部 偏 曲 者 , 用 传 统 的 采 K la ii l n切 口 , 离双 侧 粘 软 骨 膜 至 偏 曲 后 方 , 中隔 旋 转 刀 切 分 用 除偏 曲 部 软 骨 , 予 以矫 正 修 平 取 出 的 软骨 , 鼻 中隔 完 全 矫 并 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年 3 治疗 的 1 0例 鼻 中 隔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讨 鼻 内 01 月 1 探 镜下选择 性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方法及意义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正 后 重 新 放 置 中隔 双 侧 粘 软 骨 膜 之 间 进 行 重 建 ; 于 鼻 中 隔 对 中 后 段 及 高 位 C型 或 s型偏 曲 者 采 取 Moce rh d切 口 , 弧 形 即
切 口 , 鼻 内镜 直视 下 , 分 暴 露 鼻 中隔 软 骨 与 筛 骨 垂 直 板 、 在 充
11 临 床 资 料 .
2 0 年 1 ~2 1 年 3月治 疗 鼻 中隔 偏 曲 03 月 01
患者 5 4 , 中 男 3 5例 , 2 9例 ; 龄 1 ~ 6 6例 其 4 女 1 年 6 2岁 , 均 平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50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50例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内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式 ;方法 :总结 电视监视器下鼻 内镜下采用楔形切除 、划 痕术和偏曲软骨或骨组织局部切 除方法 ,矫正鼻 中隔偏 曲 5 0例 ;结果 :4 0例完 全治愈 ,有效 1 ,无并发症发 O例 生 。结论 :内窥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术野 清晰 ,直视下 矫正或 局部切 除偏 曲中隔 ,创伤 小 ,有效地 矫正鼻 中隔偏 曲,特别适 合于高位 和后方偏 曲。 关键词 :鼻中隔偏 曲 ;内窥镜 ;鼻外科 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 6 . 75 3 [ 文献标 志码 ]A
p st n. o io i
Ke r y wo ds: s pa e it n; e d s o e; n  ̄ ]o eain e t]d vai ' o noc p a a p rt o ( c ie ae 2 0 Reev dd t: 0 8一O l一 1 5)
鼻 中隔偏曲是耳鼻叫喉 一头 颈外科 常见病 ,可引起鼻阻 、鼻 出血 、头痛 等 症状外 ,并与鼻 一鼻窦 炎 ,鼻息 肉 、真 菌性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密 切相关。鼻中隔手术 已成 为内镜 鼻窦手 术 中一项 重要 内容。我科 自 20 0 6年 以 来实施 鼻 内镜 下 鼻 中隔 矫 正术 5 0例 , 效果 良好 ,现报 告如下。
Se t r no lsy u de s lEn s o e p o hi pa t n r Na a do c p
姝姝
S u HU Sh
( 四川 石 油 局 总 医 院 ,四川 成 都 6 05 ) 10 1 ( h e rl tpt i t —Pt d iirtn Cw gu605 , Cia TeGr a t sil/Scu w o ao h m eo m nt i , /nd 10 1 h ) rA sao n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1, ih wee o l rae y n s ls pa e o sr cin u d re d s o e wee rt s e t ey a ay dRe ut whc r ny t td b a a e tlrc n t t n e n o c p , r er p ci l n le . s l 1 e u o o v :
后 复 查依 据 。有手术 禁忌 症病 例未 纳入 。
12 治 疗方 法 . 121 麻醉 方法 ..
本 组病例 全部 采用 局部 麻醉 。2 %丁 卡 因加 少许
肾上 腺 素 鼻 腔 黏膜 表 面 麻 醉 ,%利 多 卡 因+ .%布 2 O5
比 卡 因 鼻 中 隔 切 口处 黏 软 骨 膜 及 黏 骨 膜 下 浸 润 麻
环境 因素外 ,局部 原 因鼻 中隔偏 曲在慢 性鼻 窦 炎发
生、 发展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我科 自 2 o 年 至 2 o 01 07 年采 用单 纯鼻 中隔矫正 术 治疗 慢性 鼻 窦炎 7 9例 , 取 得 良好效 果 , 兹报 告 如下 。
1 资料与 方 法
C T检 查 了解 鼻 窦 口周 围情 况 , 作 好 记 录 , 为 以 并 作
De i t n o a a e t m a r a f c n d v l p n f c r n c sn st . h u g r fs b c u o e ・ va i fn s ls p u h sg e tef to e eo me to h o i i u i s e s r e y o u mu o s c r c o e iT
慢性 鼻窦 炎 主要 表 现 为鼻塞 、 涕 或头 痛等 , 脓 其 病 因很多 。 全身 因素 和 细菌 、 毒感 染 、 态反 应 、 除 病 变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年龄35岁,因长期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就诊。

术前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经鼻内镜检查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术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双侧筛。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鼻内镜对鼻中隔进行矫正,使鼻腔结构恢复正常。

麻醉方式:
本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后,心肺功能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均得到有效监测,确保了手术安全。

手术经过:
1.在患者仰卧位姿势下,给予全身麻醉药物静脉注射。

2.常规消毒铺巾,用鼻内镜和电动切割器对鼻中隔进行矫正。

3.术中发现鼻中隔偏曲严重,左侧鼻腔有明显狭窄,为改善鼻腔通气,决定行双侧筛
窦开放术。

4.用电动切割器将筛窦内的黏膜切除,开放筛窦,使鼻腔结构恢复正常。

5.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2.术后24小时内禁止洗热水澡,避免剧烈运动。

3.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和镇痛药,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4.术后需定期进行复查,观察鼻腔恢复情况。

5.手术后1周内禁止抠鼻、挖鼻孔等不良习惯,防止鼻腔黏膜受损。

6.术后1个月内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对鼻腔恢复造成影响。

7.患者需要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身体康复。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9例。

观察组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在术后半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62.3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2例发生鼻腔粘连,3例发生鼻中隔穿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鼻内镜;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41-02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鼻中隔偏曲不仅会引起通气功能障碍,也会因为该病存在同侧或者对侧鼻甲、钩突和半月裂等异常从而引起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头痛、头晕、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1]。

对于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临床主要以粘膜下的切除术为主,该方法属于创伤性手术,术后较易复发对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2]。

随着内镜在临床运用的展开,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也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

笔者为探究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临床疗效对我院2007年~2013年13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望为后续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3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9例。

观察组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体格检查及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等检查确认为鼻中隔偏曲,此次试验征得患者同意,双方签订同意协议。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18~61岁,病程1~15年;其中鼻中隔改为C型偏曲39例,S型偏曲21例,复杂性偏曲9例;23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30例出现鼻塞及鼻出血,16例出现鼻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35岁,因长期鼻塞、流脓性鼻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来院就诊。

经过术前鼻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凸起,导致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并可能引发鼻窦炎、头痛、鼻出血等症状。

患者长期受此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经鼻腔入路,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去除鼻中隔弯曲的部分骨质和软骨,使鼻中隔恢复正常形态。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麻醉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丧失,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确保麻醉和手术过程的安全。

手术经过:
在全身麻醉后,医生开始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首先,通过鼻腔插入鼻内镜,以确认鼻腔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然后,在鼻内镜的引导下,使用特制的剥离子和刮匙去除鼻中隔弯曲部分的骨质和软骨。

在去除多余组织后,对创面进行止血和冲洗。

最后,将切下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2天的住院观察。

术后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和洗脸,避免触碰鼻部;2)术后需用鼻腔冲洗剂冲洗鼻腔;3)术后需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如有少量出血或流涕属正常现象,如有大量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就医;5)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6)定期复查。

在出院后,患者应继续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使用鼻腔冲洗剂冲洗鼻腔;2)如有鼻腔干燥、结痂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3)如有患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应及时就医;4)建议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

总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

通过该手术,患者可以恢复鼻腔的正常功能,减轻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