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政治(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附答案)【部编版适用】
5.2凝聚价值追求(作业)-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第10课时凝聚价值追求【课前预习】——课前测一测,心中有把握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高度统一。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课堂作业】——课堂及时练,知识掌握牢一、单项选择题1.2022年8月8日,陕西西安阎良区武屯街道新庄村附近,一辆轿车撞坏路边护栏后落入二龙口水库中,车上5人被困。
施救者蒋正全因体力耗尽不幸逝世。
蒋大哥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A.爱国B.敬业C.诚信D.友善2.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前,北京对公交车、公交站台、地铁站、停车场等实施整改,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出行体系;对老旧小区单元门进行坡化改造,并在楼道内安装扶手;地铁、商超、公园等场所提供无障碍预约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了()①平等的核心价值观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③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④制度之外没有特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②红岩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③沂蒙精神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凝聚价值追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

课堂小练
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顺利完成任
务载誉归来,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记录。
B 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②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坚持依法治市,共建法治乐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延安精神
“两弹一星”精 神
航天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讲解3
Ⅲ.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
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 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 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 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 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原创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通过真实寻访和明星化身英雄
场景重现的方式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下对寻
访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B
A.寻找英雄,就是要树立英雄至上的观念,珍惜来之不易
的和平生活
B.寻访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
时代的温度
C.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
★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 神,在当今集中体现为“伟 大的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 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 想精神”。
➢活动3
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 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 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 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2.伟大人民必定造就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 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 A )
①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 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④激励中 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1.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 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概括 总结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 脱贫攻坚精神。加之2020年下半年提出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 神”,这些中国精神的本质是( A )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的唯一工作 ③学生参加此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 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铭记于心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材料一: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 的讲话中列出以下几个数据: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400多 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 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争当“最美逆行者”……在这 次大会上,他还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的伟大抗疫精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练习题(含答案)

5.2 凝聚价值追求一、单项选择题1.“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的薪传,永不熄灭。
”这是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黄大年的颁奖辞。
材料体现了黄大年①履行了公民的法定义务②在奉献中提升了生命价值③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高尚境界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国网事·感动2017”年度网络人物、“90后”王琪从英国留学归来,不走城市白领的“寻常路”,一头扎进穷困山村。
她凭睿智铺展乡村电商未来路,扶贫济困,用网络架起农村淘宝希望桥。
颁奖嘉宾、中国纺织协会首席设计师胡社光说:“当青春的活力搅动乡村创业大潮,这样的弄潮儿值得喝彩!”对此,下列点评你认可的有( )①体现了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②沽名钓誉实不可取,创业需要脚踏实地③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④扶危济困、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3.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空间上不是封闭的,在时间上不是停滞的,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
这说明(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D.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4.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这启发我们(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愿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受到启发。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
(最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
![(最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b09a8301f69e31423294af.png)
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是中国力量,永远激 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张丽莉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为什么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意义)
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新时代,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危急时刻,张丽莉一把推开了身边的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
为什么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价值体现
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意义)
活动三:践行核心价值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最美黄刘教继胡师光兰—张莉莉
张丽莉是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 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价值体现
作为为什中 么的学我刘生们一我要胡们弘应扬名该民兰黄怎族普样精,弘神继通扬。在民光族教精战,神师?争生。时前2期0系1被2中年捕国5之月人后8民,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课堂小结
民族精神都内涵
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怎怎样样传传承承和和弘弘扬扬民民族族精精神神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体人民中国梦 的价值追求。
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②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④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2:构筑中国价值
4.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
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的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
(3)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重要性
一、高扬民族精神
4、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2)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日常工作学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
一、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与时俱进
①新民主主义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
中华民 族精神 的丰富 与发展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 渠精神
二、 凝 聚 价 值 追 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 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1.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师生共同总结:(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民族精神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3.师生共同总结: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五)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问题: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教师总结:(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
死、前赴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
2.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共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话题讨论:“双百”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2.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问题: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共同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
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板书设计
凝聚价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民族精神的意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构筑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