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梁铰耳断裂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在役空心板梁桥铰缝破坏成因分析及维修处治

在役空心板梁桥铰缝破坏成因分析及维修处治
Wa gC e g ig uQw i n hn m n . ie
(rnp r t nC l g ,o tesU i ri , aj g2 0 9 , hn ) Ta sot i oee Suh at nv sy N ni 10 6C ia ao l e t n
Ab ta tCo iig wi h e o i :s e t n o h h l ie b d e fo ee p es yi in s rvn e sr c : mbnn t te p r dc i p ci n te w oe l r g so n x rswa n Ja gu po ic , h i n o n i
的影响。文章 最后对铰缝破坏的若干维修 加 固方法进行 了分析和 比较 ,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铰 缝破 坏的处治对策 并阐述 了施 工工艺、 流程及其 注意事项 。
关键 词 : 梁工程 ; 桥 空心板 梁桥 ; 铰缝破坏 ; 成因分析 ; 处治对策 ;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 号 :4 3 U 4.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9 8 (0 )5 0 6 — 5 17 — 8 9 2 1 0 — 0 10 1
t i a e u h sp p rs mma z d t eg n r l h r c e si so e h n ef i r n h l w sa i e r g s a ay e sc u e i r e h e e a a a tr t f h i g al e i o l lb gr rb d e , n lz d i a s s c i c t u o d i t i e al r m e i n c n tu t n, p rt n, t r lo h a trsis a d oh ra p cs a d t e ic se h n d t i fo d sg , o sr c i o e a i ma e a wn c a c eit n t e s e t , n h n d s u s d t e s o o i r c i a t o i g al r n b d e sr c u e me h n c e a ir n u a i t . F n l ,e e a it n n e a d mp cs fh n e f i e o r g t t r c a i a b h vo s a d d r bl y u i u l i i al s v r lman e a c n y r i fr e n t o sf rh n e f i r r n y e n o a e n t i a e , a e n t i ,h u h rp o o e e n o c me tme h d o ig al e we e a a z d a d c mp d i h sp p r b s d o h s te a t o r p s d u l r a te t n a u e n e c b d t ec n tu t n t c n lg , r c s n r c u i n . r ame t me s r sa d d s r e h o s c i e h oo i r o y po esa dp e a t s o

铰链损失的梯度

铰链损失的梯度

铰链损失的梯度1. 引言铰链是一种常见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个物体并允许它们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相对运动。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机械工程、建筑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铰链可能会遭受损失,这将导致其功能的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本文将探讨铰链损失的梯度问题。

我们将介绍铰链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分析导致铰链损失的主要因素。

接着,我们将研究如何通过计算和实验来评估铰链损失以及如何确定其梯度。

最后,我们将讨论一些解决铰链损失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铰链基础知识2.1 铰链类型根据其结构和功能,铰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铰链类型包括:•钉轴铰链:由一个或多个钉轴连接两个物体。

•合页铰链:由一条长而窄的金属带连接两个物体。

•摆线铰链:由两个相互嵌合的摆线轮连接两个物体。

•滚子铰链:由滚子和凸轮构成的滚动连接装置。

2.2 铰链原理铰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允许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运动来实现连接。

不同类型的铰链具有不同的运动范围和限制条件。

例如,钉轴铰链只允许物体在一个平面内绕钉轴旋转,而合页铰链可以使物体绕着连接线作直线运动。

3. 铰链损失因素铰链损失是指铰链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失效的情况。

以下是导致铰链损失的主要因素:3.1 磨损和疲劳长时间使用或不当使用会导致铰链磨损和疲劳,进而降低其性能。

磨损会导致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增大,从而使得运动不流畅;而疲劳则可能导致铰链断裂。

3.2 材料质量和制造工艺材料质量和制造工艺对于铰链的性能至关重要。

低质量的材料可能会导致铰链强度不足,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可能会导致铰链易损坏。

3.3 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对铰链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可能导致材料膨胀,使得铰链失去原有的连接性能;而湿度变化可能导致锈蚀和腐蚀,进而损害铰链的表面质量。

3.4 外力和振动外力和振动也是导致铰链损失的常见因素。

过大的外力可能会超过铰链的承载能力,从而引起破坏;而频繁的振动可能引起松动和疲劳断裂。

浅谈桥梁铰缝失效及维护技术

浅谈桥梁铰缝失效及维护技术

工 业 技 术在公路工程过程中桥梁设计中多数情况下的中小型构造物都选择了装配式铰接板梁结构,不同梁横向之间的联接方式主要是运用现浇的企口混凝土铰接和焊接钢板来实现,由此把各板梁横向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将行车道板上的局部荷载分配到各个梁中共同承载,从而有效降低单根板梁受力,避免局部受力承载过大。

但是,若铰缝或横向联结首遭到破坏后,则当车轮作用在某一根板梁时,则板梁就要单独承受所有的轮重,从而出现了单板受力情况。

1 桥梁受力损坏情况分析桥梁受力损坏,一般都是由桥梁损坏后造成桥梁单板受力而损坏。

单板受力,是指桥梁上部板梁结构中部分梁之间失去横向联系后,产生某一块或多块板梁单独受力的情况。

桥梁出现单板受力病害后,由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比设计值增大,桥梁不能共同受力,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降低。

桥梁横截面上的梁板之间无法相互传力,加剧了单板疲劳破坏,使桥梁上部结构处于极为不利的受力状态,降低了桥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给行车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这种病害从桥面上看主要表现为,行车道位置的桥面铺装开裂、碎裂,进而形成车辙和纵向贯通裂缝,且裂缝有规律地分布在板间铰缝的上方,至使局部混凝土松散,形成坑槽,造成行车平顺性降低。

桥梁板端与桥台背墙连接处的桥面铺装存在横向贯通裂缝。

从桥下看,桥梁铰缝混凝土普遍开裂、脱落、铰缝混凝土呈块状剥落严重,且存在着严重的渗水痕迹。

在重载车辆作用下,由于板间铰缝横向联系失效,导致部分桥梁行车道外的梁板底面跨中部位形成有规律的横向贯通裂缝。

超载车辆造成桥梁的单板受力,削弱了桥梁上部结构的整体性,降低了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同时使上部主要构件处于非常不利的受力状态,在重载车辆的作用下,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隐患。

当发生单板受力情况后,将会导致预制板的承载能力大幅度减小,而挠度不断变大。

这则显示出一般负载作用情况下,预制板超出了直线状态,而正弯矩处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并且裂缝会受交通运行量增多、时间延迟等因素影响而变得更为严重。

Ф650型人造金刚石压机铰链梁断裂失效分析

Ф650型人造金刚石压机铰链梁断裂失效分析

Ф650型人造金刚石压机铰链梁断裂失效分析一、情况简介目前人造金刚石的生产是把石墨置入静高压状态下的密封腔,利用媒介催化石墨转化合成得到同素异形体结构的人造金刚石。

国内生产人造金刚石的设备主要是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以下简称压机),桂冶重工集团公司设计生产的压机在压力吨位和品质上均领先国内水平。

整机外形如图一照片所示。

压机主要由六个铰链梁系统通过连接销组装而成。

每个铰链梁系统均是一个产生高压的部件,该系统包括铰链梁、工作油缸、连接销、活塞以及液压系统。

工作时,液压系统从六个铰链梁内部通过油腔输入高压油推动活塞向前行进,六个活塞形成静高压腔完成金刚石的合成。

二、链梁系统的工作原理铰链梁系统主要由铰链梁、工作油缸、缸底、活塞及液压站组成,如图二所示,其中的工作油缸、活塞、缸底通过密封件形成油腔,由液压站产生超高压油(>100mpa),通过铰链梁底部的进油口进入油腔内推动活塞向前行进,其他五个铰链梁系统的活塞同时向前行进,六个方向活塞前端的顶锤形成静高压合成腔,在六个活塞的相互作用力下,油腔内部压力通过缸底传递到铰链梁底部,由于铰链梁已通过联接销连接相对固定,因此在铰链梁底部受到压应力和弯曲应力(应力分布如图三所示),通过有限元设计法计算,图三中在铰链梁底部圆弧处存在一个高应力集中区。

三、ф650压机铰链梁断裂失效状况据该公司一家ф650压机用户反映,在进行人造金刚石合成时,听见铰链梁有异响,停机检查后发现铰链梁底部已出现一道裂纹。

如图四照片中可以看到铰链梁底部的裂纹。

本人受该公司委托到达现场勘察时,裂纹已发展到整个圆周,该设备已经使用近三年。

由于铰链梁系统承受的压力大约是两万千牛,如果遭到这样的断裂,将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性。

为再次发生此类断裂,对该件铰链梁沿裂纹断裂面解剖,进行综合性的失效分析。

四、理化检验1.断口宏观形貌本人拍摄了此ф650型压机铰链梁底部断口照片,图五是整个断口形貌,图六是图五的局部放大照片,从照片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疲劳扩展的贝壳线和裂纹源区及最后的瞬间断裂区。

对铰刀铰孔损坏的原因分析

对铰刀铰孔损坏的原因分析

稳定性 , 且增加 了切 削热 , 铰刀 的直径胀 大 , 使 铰刀硬度下 降 , 容易造成崩刃 。 () 2 机铰的切削速度和进 给量 。要根据加工 材料 合理选
择。 进给量不能选得太小 , 太小 时切 削厚度可 能小于切削刀齿
的小 圆半 径 。
此, 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 决定 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 。
均匀 , 铰刀不得摇摆 , 以保持铰 削稳定性 。 () 4 铰削进刀时 , 不要猛力压铰杠 , 随着铰刀的旋转轻 要
轻加压 于铰杠 , 铰刀缓慢地引进进孔 内并均匀地进给 , 使 以保
持 良好 的内孔表 面粗糙度 。 () 5 在铰削过程 中 , 铰刀 被卡住时 , 不要猛力扳 动旋转铰
在机械加工 中 , 常会遇到铰孔加工 。铰孔是普 遍应用 的孔
的精加工方法 之一 。因为铰 刀的齿数较 多 , 向性能好 , 导 芯部
易变小 。 铰刀刃带较宽或积 累宽度值过大时 , 但 会增加摩擦 力
矩 和切削热 , 孔壁 的挤压 比较 严重 , 易将 孔径 涨大 , 般 对 容 一 选择铰刀 的刃带不 超过 02 m .5 m。 () 7 铰刀 的倒锥量 。 磨倒 锥量是为 了避免铰刀校准部分 后 面摩擦孔壁 。
的负荷也 就小 , 有利于减少 铰刀的磨损 。但 齿数增多 后 , 降 却
低 了刀齿 强度 , 减小了容屑槽。 在切 削时 , 屑就 不容 切 进给量 就不能选 得过高 ; 反之 , 如
果切削速度 和进 给量选取较 小值时 , 可适 当提 高切削速度 。 则 当然 , 了更好地保证 铰削过程 中铰刀 的正常使 用 , 为 除了铰刀
对铰 孔而言 , 铰削用量对 铰削过 程 中的摩擦 切削力 , 削 切

浅谈桥梁铰缝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

浅谈桥梁铰缝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

浅谈桥梁铰缝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工程也越来关键词:钢板铰缝技术;道路桥梁;设计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上行使的各种大吨位货车也越来越多,这些或者就是造成公路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继续出现铰缝损坏的问题,避免越多,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就是桥梁的建设。

但是在道路桥梁建成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铰缝损坏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钢板铰缝技术在道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发生一些安全事故,需要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时候使用到钢板铰缝技术。

一、造成铰缝损坏的原因公路上的铰缝通常是在行车道板之间,并且是在桥梁路面之下。

铰缝的施工通常是在道路桥梁板梁施工完毕之后,进行路面铺装之前进行施工。

进行铰缝设计的时候通常需要按照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包括恒载内力、弹性计算等,并且在进行加固之前,还要对发生铰缝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出道路桥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当道路桥梁上有车行使的时候,道路上的铺装层、道板以及铰缝都会发生变形。

承受载荷的过程中,虽然铺装层能够分担一部分,但是铰缝还是会承受一部分的载荷,并且远远大于行车道板承受的载荷。

因此,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铰缝和行车道板中间的混凝土就会收到剥离,从而产生质量问题[1]。

湖北随岳2018年桥梁健康监测4月开工,在监测现场,桥梁工程师着重检查了跨328省道大桥,发现桥梁底板存在裂缝、铰缝渗水及破损露筋等病害。

下图一就是工程师在检查桥梁铰缝。

图一二、桥梁铰缝病害的处置措施1、清理道路桥梁中的铰缝进行施工之前首先应该清理道路桥梁破损铰缝内的混凝土,然后将胶注入到缝隙中。

清理板缝中松散混凝土的时候可以使用电动钢丝和电钻,并用高压水进行清洗,这样能够将板缝内存在的一些杂物清理干净,需要注意进行注胶的时候板缝内不能有水分。

注胶在进行的时候不能有杂质,以免影响铰缝加固的质量。

2、道路桥梁的铰缝底面处理桥梁底部的表面需要使用人工进行处理,这样能够增加板底的粗糙度,粘接底板和砂浆的时候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进口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臂架耳板断裂的原因解析及修理

进口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臂架耳板断裂的原因解析及修理

进口混凝土混凝土泵车臂架耳板断裂的原因解析及修理商品混凝土臂架式泵车移动灵活,使用方便,布料臂架具有变幅、曲折和回转三个功能,输送管道沿着臂架铺设,在臂架活动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商品混凝土浇注位置,不需在现场临时铺设管道;节省辅助时间,提高功效,泵送量大,浇注质量高,正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和租赁公司的青睐。

但由于商品混凝土臂架式泵车独特的结构、追求施工效率等原因,臂架式泵车的零部件时有损坏。

下面针对我公司为某客户修理的一台从国外购买的37m进口商品混凝土臂架式泵车,对其损坏原因分析和修复方案实施,一是将此台臂架式泵车修好继续投入使用,二是给我们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避免产生类似损坏,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使用安全和可靠性的目的。

1 断裂的具体部位和外貌特征根据对整车和断裂的部位的现场查看,断裂(开裂)具有以下特点:(1)二节臂尾部铰点之一侧耳板完全断裂,绝大部分的断裂痕迹显示为老裂纹(臂节尾部―各节臂与上一节臂头部的连接端,臂节头部―各节臂与下一节臂尾部的连接端。

下同);(2)二节臂尾部的另一侧耳板完全扭曲,大弯连杆、小弯连杆及因二节臂尾部耳板断裂而造成的一节臂头部耳板局部挤压变形。

除一节臂头部变形外,其余均为新裂纹,是由于二节臂尾部一侧耳板断裂引起;(3)由于二节臂根部一侧耳板断裂引起肉眼难于明显发现的、需要测量的缺陷,如臂架的变形及油缸、连杆的损坏等。

2 断裂的形成和扩展分析二节臂尾部一侧耳板断裂部位和形状如图1,(a)、(b)、(c)是断裂耳板拆下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拍下的照片。

根据断裂产生的部位和形状,断裂处的裂纹大部分为陈旧性裂纹。

可以推断首先为微裂纹,微裂纹经过一定时期交变应力的循环后扩散产生宏观裂纹,最后由于裂纹扩展、延伸引起母材突然断裂。

至于裂纹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1)焊缝与母材未熔合,这种缺陷在焊接缺陷中出现较多,特别是臂架式泵车的板材采用高强钢板,从断裂面可以明显看出有一段焊缝熔合不好;(2)从国外和国内的设计来看,臂架式泵车臂架,特别是与转台相连的前几节臂的板材一般采用高强钢板,高强钢板在保证屈服强度时,有些指标如塑性、延展性、可焊性有所下降,特别在焊接时形成的热应力影响区,引起焊缝及周边区域的强度降低;(3)臂架式泵车施工及结构的特殊性引起的。

人造金刚石制造设备铰链梁断裂失效分析

人造金刚石制造设备铰链梁断裂失效分析
No .1
《 大型铸锻件》
HEA VY CA S TI N G AND F 0RG I NG
J a n u a r y 2 0 1 4
6 综 合分 析
组织 中的各种 缺 陷 , 为 后续 的热 处 理 做 好 组织 准
备 。魏氏组织和树枝晶都是大型铸件组织中常见 的缺陷, 钢中伴随着晶粒粗大的魏 氏组织的存在 ,
[ 1 ] 钟群鹏 , 赵子华. 断 口学. 北京 ] 刘永铨. 钢的热处理. 北京 : 冶金工业 出版社 , 1 9 8 1 .
高压油推动活塞产生工作高压 , 同时高压也作用 于铰链 梁 内壁 , 形 成 巨大 的挤 压应 力 , 它与 同时作 用于缸体端面平 台的挤压应力共 同作用, 使铰链 梁 耳部 附近 的缸 体 外 表 面形 成 应 力 集 中 敏感 区 ,
虽 然对 抗拉 强度 影 响 不 大 , 但 却 能显 著 地 降 低 基
综合以上检验和分析结果可知 , 失效铰链梁
化学 成分 符合 技术条 件要 求 。铰链 梁耳部 外表 面
的机械粘砂层未被清理是导致裂纹源萌生于耳部
附近 外表 面 的主要原 因。调质 热处 理前未 进行 有 效 的退火 预处 理 , 使 粗 大树 枝 晶和 发 达 的魏 氏组
不 . 不 乖 ! 铞 . 不 . 币 不 不 不 . 不 . ’ ! 矫
编辑
杜青 泉


( 上接第 2 2页 )
( 2 ) 冶炼 抽 真 空 效 果 不 好 , 造 成 钢 中氢 含 量
现有 的炉 号加 热 时 间较 长 , 如 有 的 炉号 总 加 热 时
高, 且轧制后试样缓冷扩氢效果不好 , 致使拉伸试
样 因氢 的作用 导致 脆 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铰链梁铰耳断裂原因分析郭海霞;李慧【摘要】Hinge beam ears were fractured in the process of use.The fracture reasons for the hinge beam ears were analyzed by macroscopic analysis,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mechanical propertytest,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 and fracture SEM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aluminmm content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hinge beam were high,and the cooling rate was too slow in the summer,which made the grain boundary embrittlement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AlN inclusions on the austenite grain boundary.At the same time,a large number of as-cast MnS and Al2O3inclusions on grain boundary also aggravate the grain boundary embrittlement, and the intergranular brittle fracture of the hinge beam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use.%铰链梁在使用过程中铰耳发生断裂,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铰耳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铰链梁中的残余铝含量和氮含量较高,夏季铸造时冷速过慢,使得一次奥氏体晶界析出AlN夹杂物造成晶界脆化,同时晶界上大量的铸态MnS以及Al2O3类夹杂物也加剧了晶界的脆化,导致铰链梁铰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沿晶脆性断裂.【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年(卷),期】2018(054)005【总页数】5页(P355-358,367)【关键词】铰链梁;贝壳状断口;AlN夹杂物;残余铝量;沿晶脆性断裂【作者】郭海霞;李慧【作者单位】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洛阳471023;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5.2我国是人造金刚石第一生产大国[1],铰链式六面顶液压机是人造金刚石的生产设备,铰链梁是六面顶中最重要的部件[2]。

某厂的铰链梁在使用过程中铰耳发生断裂,铰耳是铰链梁的关键部位,承受较大作用力。

统计发现半年时间内共有10件铰链梁的铰耳发生了断裂,而且断裂特征相似,因此急需找到铰链梁铰耳断裂的原因。

该批铰链梁材料为ZG35Cr1Mo铸钢,生产工艺为:中频炉铸造→正火→回火→机加工→调质处理。

为了查明铰耳断裂的原因,笔者采用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断裂铰耳进行了检验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 理化检验1.1 断口宏观观察铰链梁铰耳断口低倍形貌如图1所示,可见断口齐平,无塑性变形特征,呈贝壳状断口特征,断口面上晶粒形貌明显,晶粒直径大约为1 mm。

图1 铰耳断口低倍形貌Fig.1 Low multiple morphology of the hinge ear fracture1.2 化学成分分析在铰链梁铰耳处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可见其化学成分满足JB/T6402-2006《大型低合金钢铸件》对ZG35Cr1Mo铸钢成分的要求。

表1 铰链梁化学成分分析(质量分数)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alysis of the hinge beam (mass fraction) %项目CSiMnSPCrMoAlN实测值0.340.460.660.0250.0250.940.220.1450.016标准值0.30~0.370.30~0.500.50~0.80≤0.030≤0.0300.80~1.200.20~0.30--1.3 力学性能测试在铰链梁铰耳处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可见铰链梁抗拉强度和上屈服强度满足JB/T 6402-2006要求,但塑性和韧性偏低,不满足标准要求。

1.4 金相检验1.4.1 低倍组织形貌分析取与断口面平行的试样面,经磨、抛后酸洗,进行试样表面低倍组织形貌观察,可见试样表面上分布着网状裂纹缺陷及疏松缺陷,如图2a)所示,放大后网状裂纹缺陷形貌如图2b)所示,疏松缺陷形貌如图2c)所示,部分网状裂纹缺陷和疏松缺陷相连接,如图2d)所示。

1.4.2 显微组织分析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对抛光态试样进行夹杂物检测,夹杂物形貌见图3a),主要为大颗粒状和长条状,聚集分布,具有明显的铸态特征。

能谱分析显示夹杂物主要为MnS和MnS与Al2O3的复合型夹杂物。

依据GB/T 8493-1987《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对夹杂物级别进行评定,结果为2级。

侵蚀态下对试样显微组织进行观察,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如图3b)所示。

晶粒度级别为11.0级,晶粒平均直径约7.9 μm,晶粒较细,如图3c)所示。

表2 铰链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Tab.2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 results of thehinge beam项目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吸收能量/J实测值5867517.0628,25,22标准值≥510≥686≥12≥25≥31图2 铰链梁试样低倍组织形貌Fig.2 Macro structure morphology of the hinge beam sample:a) low multiple morphology; b) morphology of the reticulate cracks defect; c) morphology of the shrinkage-porosity defect;d) connection morphology of the reticulate cracks and shrinkage-porosity defect图3 铰链梁显微组织形貌Fig.3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of the hinge beam:a) inclusions; b) field of vision A; c) field of vision B1.4.3 网状裂纹缺陷分析在金相抛光态和侵蚀态的观察中,均未观察到与网状裂纹缺陷相关的特征,考虑到图2d)中疏松缺陷与网状裂纹缺陷是相连的,所以从疏松缺陷周围查找网状裂纹缺陷的实质。

在疏松缺陷周围观察到非常细微且断续分布的网络状线条,如图4a)所示,对应的抛光态形貌如图4b)所示,网络状线条呈灰色断续细线特征,某些部位由于线条太细,在抛光态下不易分辨。

观察整个试样,在较高倍率下找到一处比较容易分辨的网络状线条,如图4c)所示,能谱(EDS)显示细线实质是以AlN为主的夹杂物,能谱分析结果如图4d)所示。

图4 网状裂纹缺陷显微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Fig.4 Micro morphology of the reticulate cracks defect and EDS analysis results:a) morphology of the reticulate cracks defect in etched state; b) morphology of the reticulate cracks defect in polished state;c) EDS analysis position of the reticulate crack defect; d)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eticulate crack defect1.5 断口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铰链梁铰耳断口形貌如图5a)所示,可见边缘为柱状晶形貌,中间为等轴晶形貌,断口呈铸态沿晶特征,属于典型的贝壳状断口。

断口上分布着较多夹杂物,如图5b)所示,能谱分析显示夹杂物主要为MnS以及MnS与Al2O3的复合型夹杂物,能谱分析结果如图5c),d)所示。

从夹杂物尺寸、形貌和能谱分析结果分析,这些夹杂物与图3a)中的夹杂物相对应,而形成网状裂纹缺陷的AlN夹杂物很细薄,在断口上不易观察到。

图5 铰链梁断口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Fig.5 Microstructure and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fracture of the hinge beam:a) microstructure of fractureof the hinge beam; b) morphology of fracture inclusions of the hinge beam;c)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position 1; d)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position 22 分析与讨论断裂铰链梁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要求。

力学性能中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塑性、韧性偏低,不满足标准要求。

肉眼可观察到试样表面上分布着网状裂纹缺陷及疏松缺陷,网状裂纹缺陷的网络直径约1 mm。

原始断口、拉伸断口、冲击断口形貌相似,呈铸态沿晶断裂特征,晶粒直径大约为1 mm,该沿晶晶粒大小与网状裂纹勾勒出的网络大小相同,因此两者是一致的。

分析得知,网状裂纹实质是以AlN为主的夹杂物沿晶分布引起的沿晶脆性开裂导致的,另外沿晶断口上分布的较多铸态的MnS,Al2O3夹杂物以及疏松缺陷也割裂了基体的连续性,增加了晶界脆性,加剧了沿晶开裂的倾向。

铰链梁调质处理后的晶粒平均直径约7.9 μm,而断口的沿晶晶粒大小约1 mm,两者相差100倍以上,显然这两种晶粒是不一致的。

铸钢在铸造后形成粗大铸态一次奥氏体晶粒,为了细化晶粒和优化组织,会在铸造后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原始奥氏体晶粒消失,得到的是热处理后新形成的细小晶粒。

因此,铰链梁的AlN夹杂物分布在粗大铸态一次奥氏体晶界上,在奥氏体晶粒凝固时形成,是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后期热处理无法消除。

AlN在一次奥氏体晶界上析出,在二维空间是断续细线,在三维空间是晶界界面上的AlN薄膜层,这种薄膜状氮化铝与其他弥散分布的夹杂物不同,其形态是厚度为0.05 μm,其他尺寸不大于5 μm的沿晶薄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