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发明问题研究理论(演讲稿)

合集下载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一、什么是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二、TRIZ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提高开发效率;增加专利数量,提高专利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到现在为止,TRIZ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工具,并且在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中,拓展和开拓了TRIZ的应用领域。

TRIZ理论的应用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成果。

在国外,美国的福特和波音、德国的西门子等500多家知名企业中,TRIZ理论的应用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学习和应用TRIZ理论,公司技术人员发现利用小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制造轴承,可以更好地解决推力轴承在大负荷时出现偏移的问题;②美国波音公司邀请原苏联的TRIZ专家,对其450名工程师进行了为期2周的培训,在767空中加油机研发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成果,战胜空中客车公司,赢得15亿美元空中加油机订单;③某通讯有限公司应用TRIZ理论,在计算机辅助创新平台Pro/Innovator对机顶盒天线连接问题和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解决,不仅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还节省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在国内,无线集团、美的电器、格力电器、TCL等四十余家试点企业,通过TRIZ理论的推广促进本土企业创新团队的培育。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企业试点工作,试点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解决了实际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取得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涌现了一批有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

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每章讲稿

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每章讲稿

第一章:概述1.1 介绍TRIZ的起源和发展历程TRIZ是由苏联发明家格里戈里·阿尔托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创新方法。

TRIZ起源于苏联科技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国际范围内。

TRIZ的全称是“理论解决发明问题”,其提出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技术创新、问题解决等领域,被誉为“创新之母”。

1.2 TRIZ的基本理念和原则TRIZ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深入了解问题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利用问题中的矛盾,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等。

TRIZ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和39个技术矛盾解决原则,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

第二章:TRIZ的应用领域2.1 产品设计TRIZ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产品的矛盾和问题,运用TRIZ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案,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率。

2.2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领域,TRIZ方法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技术发展的规律,发现和解决技术矛盾,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2.3 问题解决TRIZ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矛盾和发展趋势,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三章:TRIZ的核心技术3.1 矛盾矩阵TRIZ方法中的矛盾矩阵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

通过矛盾矩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矛盾本质,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3.2 发明原理TRIZ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这些原理是整理出来的大量创新范例的总结,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创新的规律,启发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

3.3 技术矛盾解决原则TRIZ还提出了39个技术矛盾解决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技术矛盾的本质,找到解决技术矛盾的具体方法,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第四章:TRIZ的案例分析4.1 苹果公司的创新苹果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企业,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运用TRIZ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

TRIZ讲稿

TRIZ讲稿

TRIZ讲稿P3 《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

《广雅》起初成书於三国魏明帝(曹叡---曹操之孙、曹丕)太和年间(公元227--232年)《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令狐德棻(fen)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cen)文本和崔仁师等人。

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对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学术界对创新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知识创新、智力创新。

知识创新是技术变革的基础,智力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保证。

综上所述,创新是个体和群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并用一些已知的条件产生出的新颖的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成果和认识行为的一项活动。

P4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不管使用哪种搜索引擎,键入“创新”一词,与之相关的条目不下200万条。

再到亚马逊网站检索一番,以创新为主题的书籍竟多达2300余册。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政府在完善创新型制度;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创新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10月11日科技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可见,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2.围绕创新问题的诸多困惑主要归因于如下几个理解上的误区:●创新具有偶然性;●创新就是稀奇古怪的事;●创新源于个别敢吃螃蟹的人;3.“如何克服思维惯性、如何正确分析问题、如何为正确就绝问题、如何正确预测产品未来”成为我们企业踏上成功创新之路的四大难题。

P5 1.温故知新---伟大思想家孔子提出,蕴藏着打开新的知识宝库的智慧,温习已有知识,会不时产生新的体会、新的领悟。

2.举一反三----孔子《论语·述而第七》“提出,是一种学习和认识的方法,但具有创新的价值,是一种联想式、发散式的思维创新方法。

triz答辩稿

triz答辩稿

triz答辩稿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进行我的TRIZ答辩。

首先,我想对我的指导老师和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TRIZ研究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

TRIZ,全称为“理论创造问题解决”,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TRIZ的核心是通过运用创新原理、模式和工具,使我们能够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我的研究中,我主要探讨了TRIZ在解决工程设计问题中的应用。

首先,我研究了TRIZ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TRIZ的核心原理之一是“矛盾理论”,指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矛盾的因素。

TRIZ通过运用矛盾理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其次,我学习了常用的TRIZ工具,如功能分析、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我的研究,我进一步理解了如何灵活运用TRIZ工具来解决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

接下来,我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以验证TRIZ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我选择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工程设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TRIZ方法来解决它。

首先,我进行了功能分析,确定了问题的核心功能和相关参数。

然后,我运用TRIZ的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寻找出多种解决方案。

通过对比和评估,我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际的设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TRIZ方法,我能够快速解决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TRIZ方法的一些局限性。

首先,TRIZ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运用成本。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TRIZ的概念和方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此外,TRIZ方法的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虽然TRIZ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在某些特定的问题上,它可能不适用或效果不明显。

综上所述,TRIZ是一种高效且创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一)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特工与前苏联的克格勃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其中一次就是围绕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展开的。

因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前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他们把创造这种奇迹的神秘武器称为“点金术”,可结果强大的克格勃使欧美国家只能望“术”兴叹。

那么这种神奇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点金术”就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被简称为TRIZ理论,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

TRIZ 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1946年,阿奇舒勒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阿奇舒勒在前苏联里海海军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阿奇舒勒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

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 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TRIZ创新理论简介概述TRIZ是俄文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

TRIZ是基于知识的方法(1)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启发式方法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中抽象出来的,TRIZ仅triz相关书籍采用为数不多的基于产品进化趋势的客观启发式方法;(2)TRIZ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3)TRIZ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技术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术或过程、环境、发展及进化;(4)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不是面向机器的。

TRIZ理论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本身就有随机性。

计算机软件仅起支持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设计者,需要为处理这些随机问题的设计者们提供方法与工具。

TRIZ是系统化的方法(1)在TRIZ中,问题的分析采用了通用及详细的模型,该模型中问题的系统化知识是重要的;(2)解决问题的过程系统化,以方便的应用已有的知识。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1)为了取得创新解,需要解决设计中的冲突,但解决冲突的某些步骤是不知道的;(2)未知的解往往可以被虚构的理想解代替;(3)通常理想解可通过环境或系统本身的资源获得;(4)通常理想解可通过已知的系统进化趋势推断。

学习TRIZ(萃智)理论,加强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

学习TRIZ(萃智)理论,加强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

学习TRIZ(萃智)理论,加强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洪学海转载前苏联阿奇舒勒认为,创新是有规律的,创新是可以设计的,并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即TRIZ(萃智)理论(“萃智”理论,Tips for innovation problem solving俄语缩写)。

TRIZ(萃智)由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动用了1500人年的工作量,根据对世界各国250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创新方法。

在20世纪80年代,TRIZ(萃智)是属于前苏联的国家秘密,在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解体后,大批TRIZ(萃智)研究者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TRIZ(萃智)的研究与实践迅速普及和发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如今,TRIZ(萃智)理论用于解决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问题,每年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发明专利,为全球各大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TRIZ(萃智)的概念及其与创新活动的关系1、什么是TRIZ(萃智)?所有技术系统的进化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而TRIZ(萃智)就是对这一规律的理论总结和工具性开发。

国际著名的TRIZ(萃智)专家Savransky博士认为,TRIZ(萃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

Savransky博士认为,TRIZ(萃智)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含义:(1)TRIZ(萃智)是基于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充分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

(2)TRIZ(萃智)是面向人的方法。

TRIZ(萃智)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其理论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益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本身具有随机性。

计算机软件仅起到支持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设计者,需要为处理这些随机问题的设计者提供方法与工具。

(3)TRIZ(萃智)是系统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能方便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

萃智(TRIZ)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

萃智(TRIZ)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
萃智理论的基本内容萃智理论体系以辩证法系统论和认识论为哲学指导以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根基和支柱以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理论基础以技术系统如产品和技术过程如工艺流程在技术进化中产生的矛盾解决矛盾所用的资源技术进化方向的理想化为四大基本概念包括了解决工程矛盾问题和复杂发明问题所需的各种分析方法解题工具和算法流程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前苏联发明家、曾供职 在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经验加以归纳,而萃智理论中
于海军科技部门、后任苏联萃智协会主席的根里 的创新原理形成了系统体系,从而能有效地指导人
奇· 阿 奇 舒 勒(Genrich Altshuller) 创 建 了 一 门 们有规律、按步骤地进行创新活动。
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理论名称的俄文首字母
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前 苏联就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发明创新 学校,以及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发明 家组织。在这些学校和组织里,人 们试验解决发明问题的技巧,并使 它更加有效。萃智理论还被作为大 学技术专业的必修科目而进入俄罗 斯教育系统。在创新实践方面,前 苏联要求设计部门中设计工程师和 创新发明工程师的比例为 7:1,即 7 名设计工程师就要配备 1 名创新 发明工程师;并规定,凡担任经济、 科技领导职务者,要先获得发明教 育文凭。 二战以后,前苏联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与欧美国 家相差悬殊的基础上得到迅猛发展,创新能力提高 快、创新成果多、创新水平高;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前苏联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跃居世界第二,萃智理 论和方法体系的使用功不可灭。这一理论体系支持 了前苏联近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冷战时期 保持了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平衡,成就了苏联成为世 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霸主地位。萃智理论在前苏 联各经济、技术部门的广泛应用及明显成效,证明 了该理论的科学伟大和方法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联的国家秘密,现代企业创新的独门暗器,6Sigma设计的点
金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创新设计理论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Eric Yang
2006-5
2006-6-51
2006-6-5
2这是什么?
TRIZ
T eorijz R ezhenija I zobretatel’skich Z adach (TIPS:T heory of I nventive P roblem S olving)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Eric Yang
2006-03
2006-6-57
Genrich Altshuller
Genrich Altshuller
¾14岁时发明水下的潜水装置
¾15岁发明船上的火箭引擎
¾20岁发明无法移动潜水艇的逃生方法
¾…….
Altshuller审阅200,000个专利,他下出结论:
¾只有40,000个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
¾他发现:许多宣称为新发明的技术, 其实早已经在其它的产业中出现.¾所以, 他认为, 若跨产业间的技术能够更充分交流, 一定可以更早开发出更优化的技术
2006-6-59
现代企业创新的独门暗器
13
2.1 理想化
TRIZ理论中,在问题解决之初,先抛开各种限制条件,设立各种理想模型,即最优的模型结构,来分析问题,并以取得最终理想解IFR作为终极
追求目标。

理想化模型包含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要素,可以是理想系统、理想过程、理想资源、理想方法、理想机器、理想物质等。

所谓理想系统,就是没有实体,没有物质,也不消耗能源,但能实现所有需要的功能。

所谓理想过程,就是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

所谓理想资源,就是存在无穷无尽的资源,供随意使用,而且不必付费。

所谓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功能。

所谓理想机器,就是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

所谓理想物质,就是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

2006-6-515
2.2 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完备性法则
2.能量传递法则
3.动态性进化法则
4.提高理性度法则
5.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6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7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8 协调性法则
2006-6-516
TRIZ: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将矛盾与理想化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发明问题解决思维方式。

TRIZ: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矛盾,未克服矛盾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设计中不断的发现并解决矛盾,是推动产品向理想化方向进化的动力。

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矛盾,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

TRIZ:通过对250万份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描述
矛盾。

实际应用中,首先把组成矛盾的双方内部性能用39个参数中的2个来表示,将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矛盾转化为一般的或标准的技术矛盾。

2006-6-517
¾当试图改善一个产品或是工程特性时,却导致另外一个产品或是工程特性恶化。

传统的方法是用妥协的方式,而TRIZ却是利用消除的方法。

¾Altshuller分析归纳经常遇到技术矛盾的系统特征共有三十九个,将其对应解决的法则,整理成矩阵的方式,提供一个快速简单的方式,帮助你找到解决技术矛盾的法则,这个矩阵为39x39的矩阵,共有1263个元素。

¾使用矛盾表时,先从矩阵之纵轴找出"欲改善的参数",接着从矩阵之横轴找出"避免恶化的参数",对照到冲突矩阵表中的元素,元素中的数字就是冲突矩阵表建议解决此冲突的创新发明法则。

2006-6-518
2006-6-5
19
2.3 工程参数和矛盾矩阵
2.5 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当一个系统具有相反的要求时就出现了物理矛盾。

•关键子系统A必须存在,A不能存在;
•关键子系统A具有性能B,同时应具有性能-B,B与-B是相反的性
能;
•A系统必须处于状态C及状态-C,C与-C是不同的状态;
•A不能随时间变化,A要随时间变化
四大分离原理
1 空间分离
2 时间分离
3 基于条件的分离
4 系统级分离
2006-6-521
模型类型
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功能,建立每个功能模型是需要的。

1.有效完整模型:
功能的三个元件都存在,且都有效,是设计者追求的效应
2.不完整模型
组成功能的元件不全
3.非有效完整模型
元件齐全,但设计者所追求的效应未能完全实现。

4.有害功能模型
元件齐全,但产生了与设计者所追求的的效应相冲突的效应,需要消除有害功能
2006-6-523
2.8 科学原理知识库
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第1步: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解决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
第2步: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见表10-1),确定与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第3步: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见表10-2)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第4步: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第5步: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详细解释,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2006-6-525
2.9 ARIZ-85的九步骤法
A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缩写,英文为AIPS(Algorithm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发明问题解决过程中应遵照的理论方
法和步骤。

ARIZ是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一套完整问题解决的程序。

最初由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S.Altshuller)于1977年提出,随后
经过不断的多次完善才形成今天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步骤1.分析问题
步骤2.分析问题模型
步骤3.陈述IFR和物理矛盾
步骤4.动用物-场资源
步骤5.应用知识库
步骤6.变换或替代问题
步骤7.分析解决物理矛盾的方法
步骤8.利用解法概念
步骤9.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
2006-6-526
附录:书籍
《TRIZ-发明是这样炼成的》将于2006年7月中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

作者:杨清亮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理论的著作。

书中全面
介绍了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技术系统的八大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IFR)、40个发明原理、39个工程参数及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理矛盾和四大分离原理、物-场模型分析、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法、发明问题标准算法(ARIZ)、物理效应和现象知识库。

是新产品开发人员、创新设计人员、
6sigma从业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等人员难得一觅的宝贵书籍。

2006-6-530
2006-6-5
Copy Right Eric Yang 31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