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第3章集成逻辑门电路

合集下载

数字电路讲义 第三章

数字电路讲义 第三章

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之一
CMOS 集成门电路 用互补对称 MOS 管构成的逻辑门电路。
TTL 集成门电路 输入端和输出端都用 三极管的逻辑门电路。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TL 即即 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按功能特点不同分 普通门 输出 三态门 CMOS (推拉式输出) 开路门 传输门 EXIT
E
B UBE(sat) iB ≥ IB(sat) E C
三极管 截止状态 等效电路
UCE(sat)
三极管 饱和状态 等效电路
EXIT
逻辑门电路
开关工作的条件
截止条件 uBE < Uth 可靠截止条件为 uBE ≤ 0
VCC U CE(sat) RC VCC RC
饱和条件
iB > IB(Sat)
逻辑门电路
[例] 下图中,已知 ROFF 800 ,RON 3 k,试对应 输入波形定性画出TTL与非门的输出波形。
A 3.6 V 0.3 V
逻辑0 (a)
逻辑1
O Ya t
(b)
解:图(a)中,RI = 300 < ROFF 800 相应输入端相当于输入低电平, O 也即相当于输入逻辑 0 。 Yb 不同因此 TTLY 系列, R R 不同。 ON、 OFF UOH 。 a 输出恒为高电平 图(b)中,RI = 5.1 k > RON 3 k 相应输入端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O 也即相当于输入逻辑 1 。 Yb A 1 A 因此,可画出波形如图所示。
0. 3 O
t
EXIT
逻辑门电路
二、三极管的动态开关特性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构成了各种逻辑电路,如各种门电路、编译码器、 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CMOS电路相比于TTL,具有功耗低、工作电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最常用的TTL电路是74LS/HC等系列,使用5V的电压逻辑“0”输出电压为小于等于0.2V,逻辑“1”输出电压约为3V。通常CMOS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范围为3-18V,所以不必像TTL电路那样,要用正好的5V电压。CMOS集成电压的输入电阻很高,这意味着驱动CMOS集成电路时,所消耗的驱动功率几乎可以不计。同时CMOS集成电路的耗电也非常的省,用CMOS集成电路制作的电子产品,通常都可以用于干电池供电通常用于生产RAM和交换应用系统,在计算机领域里通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ROM芯片。BiCMOS成为射频电路中用得最多的工艺技术。它结合双极性集成电路BJT的高速性能和高驱动能力,以及CMOS的高密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等优点,既可用于数字集集成电路,也可用于模拟集成电路。
延时功耗积
扇入与扇出数
扇入数:取决于逻辑门的输入端的个数。
扇出数:是指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能带同类门电路的最大数目。
扇出数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a)拉电流和(b)灌电流
(a)带拉电流负载(高电平输出)
高电平扇出数:
(b)带灌电流负载(低电平输出)
特别要说明的是,源极在MOSFET里的意思是“提供多数载子的来源”。对NMOS而言,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对PMOS而言,多数载流子是电洞(空穴)。相对的,汲极(集电极)就是接受多数载流子的端点。
N沟道增强型MOSFET
结构(N沟道)
P沟道MOSFET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输入端的数目越多,则串联的管子也越多;

数字电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数字电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集成逻辑门电路一、选择题1. 三态门输出高阻状态时,()是正确的说法。

A.用电压表测量指针不动B.相当于悬空C.电压不高不低D.测量电阻指针不动2. 以下电路中可以实现“线与”功能的有()。

A.与非门B.三态输出门C.集电极开路门D.漏极开路门3.以下电路中常用于总线应用的有()。

A.TSL门B.OC门C. 漏极开路门D.CMOS与非门4.逻辑表达式Y=AB可以用()实现。

A.正或门B.正非门C.正与门D.负或门5.TTL电路在正逻辑系统中,以下各种输入中()相当于输入逻辑“1”。

A.悬空B.通过电阻2.7kΩ接电源C.通过电阻2.7kΩ接地D.通过电阻510Ω接地6.对于TTL与非门闲置输入端的处理,可以()。

A.接电源B.通过电阻3kΩ接电源C.接地D.与有用输入端并联7.要使TTL与非门工作在转折区,可使输入端对地外接电阻RI()。

A.>RONB.<ROFFC.ROFF<RI<ROND.>ROFF8.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要提高开关速度,可( )。

A.降低饱和深度B.增加饱和深度C.采用有源泄放回路D.采用抗饱和三极管9.CMOS数字集成电路与TTL数字集成电路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A.微功耗B.高速度C.高抗干扰能力D.电源范围宽10.与CT4000系列相对应的国际通用标准型号为()。

A.CT74S肖特基系列B. CT74LS低功耗肖特基系列C.CT74L低功耗系列D. CT74H高速系列11.电路如图(a),(b)所示,设开关闭合为1、断开为0;灯亮为1、灯灭为0。

F 对开关A、B、C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F1F 2(a)(b)A.C AB F =1 )(2B A C F += B.C AB F =1 )(2B A C F +=C. C B A F =2 )(2B A C F += 12.某TTL 反相器的主要参数为IIH =20μA ;IIL =1.4mA ;IOH =400μA ;水IOL =14mA ,带同样的门数( )。

数字逻辑第3章 门电路

数字逻辑第3章 门电路

逻辑式:Y=A + B
逻辑符号: A 1
B
Y
电压关系表
uA uB uY
0V 0V 0V 0V 3V 2.3V 3V 0V 2.3V 3V 3V 2.3V
真值表
AB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三、三极管非门
5V
利用二极管的压降为0.7V, 保证输入电压在1V以下时,
电路可靠地截止。
A(V) Y(V) <0.8 5 >2 0.2
II H &
II L &
… …
NOH
I OH (max) I IH
N MIN ( NOH , NOL )
NOL
IOL(max) I IL
六、CMOS漏极开路门(OD)门电路(Open Drain)
1 . 问题的提出
普通门电路
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将两个门的输出端 能否“线与”?
并联以实现“与”逻辑功能,称为“ 线与 。
输入 0 10% tr tf
tPHL
输出
tPLH
tr:上升时间
tf:下降时间 tw:脉冲宽度 tPHL:导通传输时间
tPLH:截止传输时间
平均传输延迟时间 (Propagation delay)
tpd= tpHL+ tpLH 2
5、功耗: 静态功耗:电路的输出没有状态转换时的功耗。 动态功耗:电路在输出发生状态转换时的功耗。
PMOS
NMOS
3、增强型MOSFET的开关特性
iD管可变子类型恒
VGS1 击开/关的条(件1)N沟道增强开型/M关O的S等FE效T电:路

数字电路教案-阎石-第三章-逻辑门电路

数字电路教案-阎石-第三章-逻辑门电路

第3章逻辑门电路3.1 概述逻辑门电路:用以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

简称门电路.用逻辑1和0 分别来表示电子电路中的高、低电平的逻辑赋值方式,称为正逻辑,目前在数字技术中,大都采用正逻辑工作;若用低、高电平来表示,则称为负逻辑。

本课程采用正逻辑。

获得高、低电平的基本方法:利用半导体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即开、关)两种工作状态.在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类型器件的发展。

一种是由三极管组成的双极型集成电路,例如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简称TTL电路)及射极耦合逻辑电路(简称ECL电路).另一种是由MOS管组成的单极型集成电路,例如N-MOS逻辑电路和互补MOS(简称COMS)逻辑电路。

3。

2 分立元件门电路3。

3.1二极管的开关特性3.2.2三极管的开关特性NPN型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3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条件i B=0 0<i B<I BS i B>I BS工作特点偏置情况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u BE〈0,u BC〈0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u BE>0,u BC〈0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u BE〉0,u BC〉集电极电流i C=0 i C=βi B i C=I CSce间电压u CE=V CC u CE=V CC-i C R cu CE=U CES=0.3Vce间等效电阻很大,相当开关断开可变很小,相当开关闭合3.2。

3二极管门电路1、二极管与门2、二极管或门u A u B u Y D1D20V 0V 0V 5V 5V 0V 5V 5V0V4。

3V4。

3V4.3V截止截止截止导通导通截止导通导通3。

2.4三极管非门3。

2。

5组合逻辑门电路1、与非门电路2、或非门电路3.3 集成逻辑门电路一、TTL与非门1、电路结构(1)抗饱和三极管作用:使三极管工作在浅饱和状态。

因为三极管饱和越深,其工作速度越慢,为了提高工作速度,需要采用抗饱和三极管。

构成:在普通三极管的基极B和集电极C之间并接了一个肖特基二极管(简称SBD)。

数字模拟电路---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1)

数字模拟电路---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1)

路。

简称门电路。

5V一、TTL 与非门图3-1 典型TTL 与非门电路3.2 TTL 集成门电路•数字集成电路中应用最广的为TTL 电路(Transister-Transister-Logic 的缩写)•由若干晶体三极管、二极管和电阻组成,TTL 集成电路有54/74系列 ①输出高电平UOH 和输出低电平UOL 。

 •输出高电平U OH:至少有一个输入端接低电平时的输出电平。

•输出低电平U OL:输入全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

• 电压传输特性的截止区的输出电压UOH=3.6V,饱和区的输出电压UOL=0.3V。

一般产品规定U OH≥2.4V、U OL<0.4V时即为合格。

 二、TTL与非门的特性参数③开门电平U ON 和关门电平U OFF 。

 开门电平U ON 是保证输出电平达到额定低电平(0.3V )时,所允许输入高电平的最低值,表示使与非门开通的最小输入电平。

通常U ON =1.4V ,一般产品规定U ON ≤1.8V 。

 关门电平U OFF 是保证输出电平为额定高电平(2.7V 左右)时,允许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表示与非门关断所允许的最大输入电平。

通常U OFF ≈1V ,一般产品要求U OFF ≥0.8V 。

5). 扇入系数Ni和扇出系数N O 是指与非门的输入端数目。

扇入系数Ni是指与非门输出端连接同类门的个数。

反扇出系数NO映了与非门的带负载能力。

6)输入短路电流I IS 。

 当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地而其余输入端悬空时,流过接地输入端的电流称为输入短路电流。

7)8)平均功耗P 指在空载条件下工作时所消耗的电功率。

三、TTL门电路的改进 74LS系列 性能比较好的门电路应该是工作速度既快,功耗又小的门电路。

因此,通常用功耗和传输延迟时间的乘积(简称功耗—延迟积或pd积)来评价门电路性能的优劣。

74LS系列又称低功耗肖特基系列。

74LS系列是功耗延迟积较小的系列(一般t pd<5 ns,功耗仅有2 mW) 并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2021/6/10
23
3.2.2 二进制编码器
由于每次操作只有一个输入信号,即输入IR、IY、IG 具有互斥性,根据表3.5,将输出变量取值为1对应的输入 变量相加,可得输出Y1、Y0与输入IR、IY、IG之间的逻辑 关系表达式如下。
Y0 = IR + IG Y1 = IY + IG
对Y1、Y0两次取非,得
5. 断开开关S1、S2,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记 录观察到的结果。
2021/6/10
39
3.3.1 任务描述
图3.18所示是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观察到的现象。
2021/6/10
图3.18 闭合S1、断开S2时观察到的现象
40
3.3.2 二进制译码器
1. 译码器的基本功能 二进制译码真值表如表3.11所示。
2021/6/10
27
3.2.2 二进制编码器
表中的“×”号表示:有优先级高的输入信号输入时, 优先级低的输入信号有输入还是无输入,不影响编码器的 输出。
2021/6/10
28
3.2.2 二进制编码器
3. 集成8线-3线优先编码器 集成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74LS348的引脚排 列完全相同,如图3.12(a)所示。
第四步,判断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其方法是:根据
真值表进行推理判断。在实际应用中,当逻辑电路很复杂
时,一般难以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归纳其逻辑功能,这时
就用真值表来描述其逻辑功能。
2021/6/10
7
3.1.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2. 分析举例 【例3.1】 试分析图3.1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画出图3.1所示电路的逻辑图如图3.4所示。

数电第三章门电路

数电第三章门电路
15
§3.4 TTL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出一个 完整的逻辑电路所需要的全部元件和连线。 使用时接:电源、输入和输出。数字集成电 路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速度快、而且价 格便宜的特点。
TTL型电路:输入和输出端结构都采用了半导体晶 体管,称之为: 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
输出高电平
UOH (3.4V)
u0(V)
UOH
“1”
输出低电平
u0(V)
UOL
UOL (0.3V)
1
(0.3V)
2 3 ui(V)
1 2 3 ui(V)
阈值UT=1.4V
传输特性曲线
理想的传输特性 28
1、输出高电平UOH、输出低电平UOL UOH2.4V UOL 0.4V 便认为合格。 典型值UOH=3.4V UOL 0.3V 。
uA t
uF
截止区: UBE< 死区电压, IB=0 , IC=ICEO 0 ——C、 E间相当于开关断开。
+ucc
t
4
0.3V
3.2.3MOS管的开关特 恒流区:UGS>>Uth , UDS
性: +VDD
0V ——D、S间相当于 开关闭合。
R
uI
Uo
Ui
NMO S
uO
夹断区: UGS< Uth, ID=0 ——D、S间相当于开关断开。
3.3.4 其它门电路
一、 其它门电路
其它门电路有与非门、或非门、同或门、异或门等等,比如:
二、 门电路的“封锁”和“打开”问题
A B
&
Y
C
当C=1时,Y=AB.1=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端接地
JHR
(2)TTLOC门电路形式
新标准符号
JHR
(3)OC门的工作原理
JHR
OC门也具有与非逻辑功能,只是它的输出端必须外 接上拉电阻RP及外接电源EP。
◆当输入A、B、C全高电平(3.6V)时,三极管 T2、T3均饱和导通,输出端L为低电平(0.3V)。 ◆◆当输入A、B、C中有低电平(0.3V)时,T1 管特殊深饱和, VC1=0.3+0.1=0.4V,三极管T2、T3均截止, 输出端L为高电平EP。
T3管饱和导通时,T4和D截止;T3管截止时, T4、D导通,
JHR
使整个电路输出阻抗降低,既可提高电路的负载 能力,又可改善输出电压波形,使工作速度提高。
(3)中间倒相级:T2三极管的集电和发射极输出
倒相电压(即电压升降互反),以满足输出级互
补工作的要求。该级电路对门的负载能力及工作
速度均有较大影响。 二、功能分析 1.输入全接高电平(3.6V)或悬空 TTL与非门的工作状态如图等效电路。
第三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本章讲授主要内容:
1.集成逻辑门的分类,重点介绍TTL与非门、其 它功能的TTL集成门电路(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 异或门、同或门、OC门、三态门)及其改进电路。
2.国际通用的74系列TTL的分类方法。 3.MOS集成电路中主要介绍NMOS、PMOS、 CMOS的反相器和各种门电路,尤其强调了
据传送出错。 JHR
【例题】利用两OC门与非门G1,G2并联驱动3输
入与非门电路如图所示。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求
RP值。已知:OC门截止时的漏电流IOH=200μA,
导通时的灌电流为
IOL=16mA,负载门G3,G4,G5的IIH=
40μA,IIS=1mA,VIHmin=2.7V,VILmax= 0.5V,VCC=5V。
这是TTL的高速型肖特基系列。在该系列中, 采用了抗饱和肖特基二极管,速度较高,但品种较 少。 4.74LS-系列
这是当前TTL类型中的主要产品系列。品种和 生产厂家都非常多。
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目前在中小规模电路中应用 非常普遍。
JHR
5.74ALS-系列
这是“先进的低功耗肖特基”系列。属于74LS -系列的后继产品,速度(典型值为4ns)、功耗 (典型值为1mW)等都有较大的改进,但价格比 较高。 6.74AS-系列 这是74S-系列的后继产品,尤其速度(典型 值为1.5ns)有明显的提高,又称“先进超高速肖特 基”系列。 总之,TTL系列产品向着低功耗、高速度方向 发展。其主要特点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当控制端E/D=“0”时,T6三极管截止,T5、 T6、D2构成的电路对由T1、T2、T3、T4、D1构成的 基本TTL与非门无影响,因此输出
L AB
该门电路处于工作态;
JHR
②当控制端E/D=“1”时,T6饱和导通,VC6=0.3V, 相当于在基本与非门一个输入端加上低电平,因此
T2、T3管截止,同时D2管导通,使T2集电极电位VC2
该电路解为三个部分:输入级、中间倒相级、输出 级。
(1)输入级:由多发射极三极管T1和电阻R1构 成。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T1管有两个作用: ●实现逻辑“与”的功能;
●T1管由饱和变为截止的过程中,其基区存储 电荷,可通过T1管的
集电极电流iC加速消散,使电路工作速度有 较大的提高。
JHR
(2)输出级:三极管T4、二极管D和三极管T3构成 推拉式输出电路。
JHR
◆不同系列同型号器件管脚排列完全兼容。
◆参数稳定,使用可靠。
◆噪声容限高达数百毫伏。
◆输入端一般有钳位二极管,减少了反射干扰的 影响。输出电阻低,带容性能力强。 ◆采用+5V电源供电。
二、电路组成
1.典型的TTL与非门电路结构
JHR
输入级
输出级
中间倒相级
JHR
输入级
输出级
中间倒相级
JHR
JHR
例题图
JHR
[解]当两个OC门均输出高电平时,电阻RP上的压 降最小,流过它的电流IL也最小,为OC门漏电流与 下一级门漏电流的和。如图(a)所示。
JHR
所以有:
IL=2IOH+3×3IIH=2×0.2mA+3×3×0.04mA =0.76mA 为满足OC门输出(即负载门输入)高电平VIHmin =2.7V,
346Ω≤RP≤3.03kΩ
JHR
2.三态输出门(TS门)
TS门是Three State Gate的缩写,它也是计算机 中广泛使用的特殊门电路。
三态门在工作状态下,输出可为逻辑“1”和逻辑 “0”。在禁止态下,输出高阻抗表示输出端悬浮, 此时该门电路与其它门电路无关。
JHR
(1)电路形式
JHR
控制端 新标准符号 (2)工作原理
应使: 所以
I L RP max VCC VIH min
VCC VIH min 5 2.7 RP max 103 3.03k IL 0.76
JHR
当OC门G1输出低电平,OC门G2输出高电平时,每 个负载门的IIS都将灌入输出为低电平的OC门G1, 如图(b)所示。
JHR
1964-1965年,中国也研制成功了DTL电路。 1962年,美国德克萨斯公司首创5400系列中速 晶体管-晶体管(简称TTL电路),随后又生产 了供民用的7400系列中速TTL电路。 1965-1966年,中国也开始生产TTL电路。
JHR
一、常用TTL门电路芯片 VCC
TL7400四个两输入与 非门集成电路T
JHR
其定义如下:
VON-开门电平,当输出电压V0=VL时,所对应 的输入电压VI的最小值为逻辑门的开门电平。 VOFF-关门电平,当输出电压VO=0.9VH时,所对 应的输入电压VI的最大值称为逻辑门的关门电压。
一般产品的值:
VON=0.3V VOFF=0.8V
VNL-输入低电平时的噪声容限
VNL=VOFF-VIL=VOFF-VL
毫安级以下,因此R2上的压降可忽略,输出电压为:
V0H=VCC-VBE4-VD=5-0.7-0.7=3.6V 电平) 由上述分析可知TTL电路 输入输出电位关系为:
“全高出低,有低出高” Z A 按照正逻辑关系称为“全1B C 出0,有0出1”,因此其逻 辑表达式为
Z A B C
JHR
所以
IL=IOL-3IIS=16mA-3×1mA=13mA
为满足OC门输出(即负载门输入)低电平VILmax =0.5V,应使:
I L RP min VCC VIL max
VCC VIL max 5 0.5 RP min 103 346 IL 13
电阻RP的取值应满足: 即 RPmin≤RP≤RLmax
JHR
JHR
二、TTL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1.74-系列
这是时期的产品,现仍在使用,但正逐渐被
淘汰。
2.74H-系列
这是74-系列的改进型,属于高速TTL产品。 其“与非门”的平均传输时间达10ns左右,但电路 的 静态功耗较大,目前该系列产品使用越来越少,
JHR 逐渐被淘汰。
3.74S-系列
扇出数NO是一个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能连接的 下一级门电路输入端的个数。(也称负载能力), 一般门电路为8。功率驱动门也可达25。
JHR
JHR
第三节
其他功能的TTL门电路
1960年,美国三家大公司--德克萨公司、仙 童公司和西渥公司都研制成电阻-晶体管逻辑电 路(简称RTL电路)。 1962年,美国西格尼蒂克斯公司研制出了性能 比RTL电路更优良的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 (简称DTL电路) 1964年,美国仙童公司设计出比西格尼蒂克斯 公司的产品抗干扰性能更为优越的930系列DTL 电路。
因此仍有“全高出低,有低出高”的输入、输出 关系,是一个正逻辑的与非门。
JHR
(4)OC门的应用
OC门在计算机中应用很广,主要用来实现 “线与”逻辑、逻辑电平的转换及总线传输。 1)实现“线与”逻辑
JHR
2)实现逻辑电平的转换,可作为接口电路
VH=3.6V
VL=0.3V
JHR
VL=0.3V VH=10V COMS反相器
箝位在1V。即
VC2=VCE6+VD2=0.3+0.7=1V
使T4、D1无导通的可能。此时的L处于高阻悬浮 状态,称三态门的禁止态。
JHR
三态门与非门真值表
JHR
在三态门逻辑符号中,应注意:
E/D=“1” 高阻态
E/D=“0” 高阻态 E/D=“1”
E/D=“0” 高阻态 E/D=“1”
JHR
GND
VCC
NC
TTL7420两个四输入 与非门集成电路
JHR
GND
VCC
GND 7404六反相器非门
JHR
二、两种特殊的门电路 1.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 OC门是(Open Collector Gate)缩写,它是 种计算机常用的特殊门。 大 电 流
大 电 流 输出端 与电源 短接
JHR
电源VCC通过R1和T1的集电结向三极管T2和T3提 供基极电流,在参数设计上使T2和T3管能饱和导通。 因此T2管集电极电位VC2为: VC2=VBE3+VCE2=0.7+0.3=1V
三极管T4和D必然是截止的,Z输出低电平VL= 0.3V。 此时,T1管基极电位为 VB1=VBC1+VBE2+VBE3=0.7+0.7+0.3=2.1V T1管的发射极电压
TTLOC门
继电接触器
驱动感性负载的
接口电路
JHR
驱动发光二极管的
接口电路
3)实现“总线”(BUS)传输
总线 B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