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动车组一级检修实习心得
动车组一级修工作总结

动车组一级修工作总结篇一:我国动车组检修体系中国高速列车(CRH)维修体系1.修制设计基本框架本次引进的三种动车组,其检修体制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即:实行定期的计划性预防修;修制框架基本相同,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修,具体框架如下图示。
2.修程设计基本流程修程设计是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选择高持久性的系统和部件,统筹考虑制造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设计建立经济合理的检修制度,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
国外将修程设计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的基础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流程,一般框架如下图示。
3.修程安排基本情况⑴四方股份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设计分两个系列,一类是以走行公里单位,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单位。
两个系列中以先到检修周期的优先安排检修,一般在运行图中使用率高的按走行公里周期安排检修计划,使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③检修时间和检修材料费用根据本次投标文件中提供的数据,各级修程的检修时间和材料费用大致如下: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走行公里为主,以时间为辅。
除每日运行结束后的例行检查外,检修周期的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级是“基本性”检修,检修周期为6万公里,第二级是一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120万公里,第三级是二级大修维修,检修周期是240万公里,第四级是三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480万公里。
三一二级基级级大本大大型性型型维检维维修进入一级大型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⑶BSP公司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时间为主,以走行公里为辅,且时间间隔划分比较细致,经过综合分析调整,检修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②检修范围进入三级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应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动车维修个人工作总结

动车维修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动车维修工程师,始终致力于提高我的维修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下面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首先,我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实际操作,我对动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
同时,我也学会了一些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我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各种维修项目中,我与同事们密切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分享经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信任。
最后,我还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动车维修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
每一次维修任务都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这种责任感让我更加专注和细心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列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我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意识到在未来的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维修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动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动车维修工程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动车运行中的重要性。
动车维修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修车经验,积极参与各项维修任务,以期能够为列车的安全运行尽一份心力。
首先,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对动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我参加了多次培训课程,学习动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使我具备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让我在维修过程中能够更加迅速地定位问题和进行修复。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熟练掌握了动车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操作要领,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我对维修技术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实际操作中,我积极借鉴先进的维修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动车维修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新的维修方法和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高铁维修心得

高铁维修心得
作为高铁维修技术人员,我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1.严谨的工作态度:
高铁维修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确保高铁的安全运行。
2.团队合作:
高铁维修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需要和其他维修人员紧密配合。
维修中互相协助,分工合作,提高维修效率。
同时,要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不断学习和进步:
高铁技术不断发展,维修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相关资料,与同行交流经验,了解最新的维修方法和设备。
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高铁的维修需求。
4.维护设备的重要性:
维修人员要时刻关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重视设备的维修记录,并及时更新和整理,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查找。
5.安全第一:
高铁维修工作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维修人员要始终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做到操作规范、细致入微。
在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确保高铁的安全运行。
总之,高铁维修工作是一项具有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不断学习和进步,以及对设备的重视和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铁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动车段实习总结(动车一级修工作总结范文)

动车段实习总结文档信息正文动车段实习总结【高铁动车工作总结】刚来到广州动车段。
对于一个非动车组技术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来说,从事动车组检修方面的工作,充满的了迷茫,同时也感到无力。
刚入路的时候进行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动车组检修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同时有伴随着危险的工作。
特别是高电压方面的安全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
我对动车组检修,运用等方面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同时也牢牢铭记安全生产,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安全培训以后,我被分到广州东动车运用所。
在这里我们最先接触的还是安全学习。
安全这一底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能去碰,同时也打消了那一点点的侥幸的心理。
下到班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就是跟着师傅。
师傅们干,我们看。
那个时候真的觉得无聊,同时也感到担心。
我时常的问自己:我能胜任这个工作吗?通过和师傅的沟通,以及工班长的给我们做的思想工作。
让我又有了信心,这份工作我能岷当我们可以干一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开始了简单的工作,例如除尘。
除尘吗!打扫卫生,谁不会啊。
干了之后才知道,不简单。
同时也感到自己和师傅们的差距。
不管是在工作的速度,还是工作的质量上。
休息的时候就在想,还是自己太浮躁了。
时间长了,慢慢接触一些东西,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本着从简单到难的方法,我决定从电路图开始入手。
机电专业毕业,在电路图方面接触的多,并且觉得基础还可以。
当兴冲冲的拿着那本厚厚的电路图,翻开第一页。
懵了,完全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不服的一直翻页,希望能找到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
给自己一些心理上安慰,结果。
后来的一个周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琢磨和向师傅询问。
慢慢的学会了电路图。
会看电路图了,很有成就感。
打算再接再厉把电路图彻底搞明白。
看了很长时间以后,发现自己想多了。
同时也明白了,电路图在需要的时候是拿来参考的,它不能描述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等方面的信息。
这时候,师傅告诉我需要看技术描述。
现在想来,开始看技术描述是我真正的开始认识CRH1A型动车组,从中了解到了车组个个功能的组成和用什么原理来实现这一功能。
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总结

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总结
动车组作为现代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旅客的出行安全至
关重要。
然而,随着动车组列车的运行里程增加,列车的故障检修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历了一系列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我
们发现动车组列车的故障种类繁多,有的是电气故障,有的是机械故障,有的是控制系统故障等等。
因此,作为动车组检修人员,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
其次,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需要高效的协作和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
动车组列车的故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比如电气部门、机械部门、控制部门等等。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最后,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
动车组列车的故障检修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动车组故障检修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和技术水平,需要我们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动车组列车的安全运行,为旅客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动车组检修实训报告

动车组检修实训报告一、引言动车组作为现代化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旅客出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动车组的运行质量和技术水平,我参加了一次动车组检修实训。
本报告将对实训过程中的经历和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实训背景动车组检修实训是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动车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员们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动车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动车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物展示,我们了解了动车组的车体、车门、座椅等组成部分,以及电力、机械和控制系统等工作原理。
这为我们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动车组故障排除和维修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动车组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
例如,当动车组出现电力系统故障时,我们需要检查电源线路和电池组是否正常,以及各个电器设备是否损坏。
当发现故障时,我们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相应的部件,确保动车组的正常运行。
3. 动车组安全检查动车组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实训中也学习了动车组的安全检查方法。
这包括检查制动系统、轮对、车轴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以及车门、窗户等乘客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通过安全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四、实训心得通过这次动车组检修实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动车组维修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
这要求我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实训还让我更加了解了动车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型号进行专门的学习和实践。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结语通过这次动车组检修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能力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动车段实习总结5篇

动车段实习总结5篇第1篇示例:动车段实习总结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有幸能够进入动车段这个大型机械维修基地,学习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感受到了动车维修的艰辛与乐趣。
在这里,我不仅仅学到了动车的结构和原理,还锻炼了自己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动车段的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动车维修的重要性。
动车是现代交通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动车维修就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
通过实地操作和学习,我了解到了动车的各个部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掌握了动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在动车段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检查动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常规维护和紧急维修,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动车段实习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动车维修是一个需要多人合作的工作,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工作。
在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合理分配任务,有效沟通,共同完成工作。
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不仅仅学到了技术上的知识,更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团结同事,共同努力。
在动车段实习中,我也感受到了动车维修工作的辛苦和责任。
动车维修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持续保持专注和高度集中的状态,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导致事故发生。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也意识到了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动车段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牢记动车维修的重要性,不断学习进步,为动车的安全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动车段的老师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了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
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回到动车段,继续学习成长。
第2篇示例:动车段实习总结在这个夏天,我有幸在某某动车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动车段的运营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工作,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动车组的巡检工作。
动车检修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动车检修岗位已工作近两年。
这段时间里,我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一、学习与实践1. 专业技能提升:我深知动车检修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如动车组维护保养、故障诊断与排除等,通过学习,我对动车组的构造、原理和检修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经验积累:在工作中,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积极参与各项检修任务,从实际操作中学习故障诊断、维修技巧和应急处理能力。
例如,在处理一起空调系统故障时,我通过与同事共同分析、排查,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了故障。
二、工作态度与团队协作1. 严谨细致:我始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严格按照检修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例如,在检查制动系统时,我逐一排查每个部件,确保无松动、磨损等问题。
2. 团结协作:动车检修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我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主动与同事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在团队中,我乐于助人,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团队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三、成果与收获1. 工作成果: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参与了多次动车组检修任务,确保了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同时,我还参与了一些技术攻关项目,如改进检修工具、优化检修流程等,提高了检修效率。
2. 个人成长: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不足与改进1. 不足之处: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此外,在沟通协调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沟通培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总之,过去两年,我在动车检修岗位上取得了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一级检修实习心得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学习中,主要就学习到了以上的知识内容,
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积极学习所看到的所了解到的东西。
以下就是的动车组一级检修实习心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动车所的实习已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
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许多关于**动车所的二级检修的知识,收货颇多,在此做一实习心得以总结和联系自己所学到的东西。
在**动车所这一个月主要是跟着二级修的师傅们学习检修技能,了解各部件名称和操作技巧,二级修以不落轮的状态进行设备的检修、调整、停止车辆的使用,进行维修作业。
进行动车组全面检查,保养维护,做故障诊断,按状态修理。
尽量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防止运营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检修主要针对车辆运营安全至关重要的安全部位,如走行部的转向架、轮对、齿轮箱悬挂装置、联轴器、制动系统的空气压缩机组、车门控制系统等。
二级检修的周期为运行6万公里。
目前我国铁路动车组采用的是计划预防维修制度,动车组实行
计划性的预防检修,检修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二级检修为运用检修,主要是维护运行检修在动车所所内进行。
二级检修的工艺:轮对踏面的诊断、吸污作业、车体清洁、检修及故障处理、必要的检测存放。
接下来我会对这些天的主要学到的东西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首先学习了车轴探伤辅助人员作业,车轴探伤的工作人员为两名,在无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使用的作业工具为:棘轮、特制方形
扳手、力矩扳手、探伤用长杆、耦合剂、防锈油、针管、荧光漆、介子布、无纺布。
安全注意事项为:1.作业人员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
2.作业前要确认接触网状态,防护号志设置情况。
3.车下作业前要确认停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
作业步骤主要如下:
一、开工前准备:准备好棘轮、特制方形扳手、力矩扳手、探伤用长杆、耦合剂、防锈油、针管、荧光漆、介子布、无纺布、照相机。
二、拆除LKJ、ATP传感器:用棘轮扳手配合套筒将件号2LKJ/ATP 传感器拆下。
拆卸顺序:件号1螺母M8/1、平垫8、件号2ATP/LKJ 传感器。
拆卸后,将ATP/LKJ传感器稳固置于侧梁上,并用纸胶带固定。
(电务人员负责)三、拆卸轴箱盖:用棘轮扳手配合套筒将件号5轴箱盖拆下。
拆卸顺序:件号3螺栓M10x40、弹垫、平垫10、件号5轴箱盖。
四、拆卸动型板:用棘轮扳手将件号7动型板拆下。
五、拆除密封堵止档:取出轴端密封堵止挡(即图2中的件号1)。
拆卸顺序:件号6(注:一单60列车为螺栓M8×25、双层碟形垫圈;二单以后车辆该处紧固件为螺栓M10×25、双层碟形垫圈)。
六、拆除密封堵:使用特制方形扳头,逆时针旋下轴端密封堵。
六、检查轴承压盖螺栓:检查轴承压盖3个M16x60紧固螺栓是否完好无损,检查螺栓防松止片是否变形脱开,检查M16紧固螺栓防松线位置是否窜位。
M16x60力矩值(Nm)160±14Nm。
然后就去了二级检修的车上组,和师傅学习了半永久车钩的清洁与检修。
半永久车钩的清洁与检修的工作人员为两名,在无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使用的作业工具为:撬棍,三角钥匙,专用跳板,无
纺布,CTPD350,力矩扳手,记号笔,加长杆。
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2.作业前要确认接触网状态,防护号志设置情况3.车下作业前要确认停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
一、开工前准备:准备好干净的无纺布、三角钥匙、作业跳板、CTPD350、撬棍。
二、半永久车钩清洁。
三、打开风挡连接支架:在车内风挡处,使用撬棍及三角钥匙打开风挡连接支架,将专用跳板搭放在半永久车钩两侧下部的两车之间,以便操作半永久车钩。
四、清洁车钩:彻底清洗车钩,并用一块儿干净的干布擦去污物。
五、车钩防锈处理:检查车钩的结构,无损伤、零件锈蚀。
在未经防锈处理的车钩零件上涂一薄层CTPD350。
表面涂漆层检查:检查钩体上无漆面刮伤。
如有刮伤需补漆处理。
七、检查吊环螺钉和槽顶螺母:无松动、损坏和缺失。
八、检查缓冲器:检查缓冲器有无松弛或移动。
缓冲器不允许出现松弛或移动。
半永久车钩底座固定螺栓防松标记检查,发现松动时,按1300NM紧固力矩紧固良好后,重新涂打防松标记,同时做好跟踪检查。
九、检查锁紧螺母、中心销:无松动损坏和缺失。
十、检查液压缓冲器上的放松标记:检查液压缓冲器上的喷漆标记。
标记应该与车钩头的切口对齐。
如有偏离,即说明相对于车钩头而言,液压缓冲器已移动。
十一、检查球状橡胶轴承无破损。
十二、检查接地电缆无破损。
后来和师傅学习了万向轴十字单元包的清洁润滑,万向轴十字单元包的清洁润滑的工作人员为两名,在无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车辆为1、2、4、7、0车。
周期为5万公里或者60天,基本工具、手
动注油枪、注油泵。
安全防护盒注意事项包括:1.作业人员须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2.作业前要确认接触网状态,防护号志设置情况。
3.车下作业前要确认停放制动处于施加状态。
一、开工前准备:准备好润滑油泵、润滑
脂:SHELLRETINAXLX(KP2N-20)或FUCHSGWBSF2(KP2P-30)或FUCHSRE-NOLITDURAPLEYEP2、干布、注油嘴防尘帽、手电筒。
二、检查润滑喷嘴:润滑作业前,先检查注油嘴是否丢失或损坏。
如有必要,应更换注油嘴。
三、清洁润滑喷嘴表面:用洁净的干布清洁注油嘴的表面。
四、润滑:用电动注油泵将润滑脂通过注油嘴注入十字单元包中。
持续充注润滑脂,直至新润滑脂从十字单元包各轴承处溢出。
润滑过程中,电动注油泵须保证额定工作压力为80—200bar,额定流量0.3—0.5升/分钟,并保持稳定。
若注油后仍有某点不能出油,需要动一下车,然后再观察应该有旧油脂溢出;若动车后没有油脂溢出,可再次注油即可;若再次注油后仍没有油脂溢出,说明密封结构出现问题,应更换此万向轴。
五、清洁多余油脂:使用干布擦去润滑喷嘴和表面多余的润滑脂。
万向轴长度补偿器润滑:1、准备好润滑油枪、润滑
脂:FUCHSRE-NOLITDURAPLEYEP2、干布、注油嘴防尘帽、手电筒。
2、润滑油嘴的位置,参见图-1。
润滑作业前,先检查润滑油嘴是否损坏。
如有必要,应更换润滑由嘴。
3、用清洁的干布仔细清洁润滑油嘴的表面。
4、用手动注油枪将润滑脂通过注油嘴注入到长度补偿装置中。
持续充注润滑脂,直至新润滑脂从长度补偿装置处溢出注:润滑过程
中,应避免采用干燥和不规则鼓风进行高压充注。
允许最大润滑压力为10bar。
5、使用干布擦去润滑喷嘴和表面多余的润滑脂。
最后和师傅学习了司机室面板检查:周期为30万公里和360天。
1、检查位置在1车0车。
2目视检查压力表面板上是否有积垢或损坏的痕迹。
目视检查灯具的安装布局。
灯具功能正常。
检查压力表是否正确工作。
3、检查制动系统控制面板:检查制动系统控制面板上后备制动杆是否损坏,及其完整性和移动情况。
如检查出制动系统控制面板及其组件上有积垢,应对其进行清洁。
检查按钮的完整性及其工况。
4、检查制动系统开关面板:检查制动系统开关面板上的开关是否正确工作。
灯具功能正常。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学习中,主要就学习到了以上的知识内容,在二级检修中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研究了解以及实践上的学习,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积极学习所看到的所了解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