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边贸易 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日本作为东亚两大经济体,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始于古代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也逐渐拓展至各个领域。

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两大制造业大国,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双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双方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货物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日本则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进口国,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合作建议,旨在促进双方贸易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双方贸易关系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分析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

深入探讨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可以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指导,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2. 正文2.1 双边货物贸易现状分析中国与日本作为邻国,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持续增长,达到了**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贸易品种方面,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双边贸易的主要商品,而传统商品如纺织品、家具等也保持着稳定的交易量。

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分析——基于—年的双边贸易数据

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分析——基于—年的双边贸易数据

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农产品种类:中 日两国农产品种 类丰富,竞争激 烈
出口市场:中日 两国农产品出口 市场重叠,竞争 激烈
价格竞争:中日 两国农产品价格 竞争激烈,影响 贸易平衡
技术竞争:中日 两国农产品技术 竞争激烈,影响 贸易质量
中日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农产品种类:中日两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互补性强 市场需求:中日两国市场需求互补,有利于促进贸易 技术合作:中日两国在农产品技术方面有合作,互补性强 政策支持:中日两国政府对农产品贸易有政策支持,互补性强
贸易发展趋势
贸易规模:中日 农产品贸易规模 逐年扩大
贸易结构:中日 农产品贸易结构 不断优化
贸易方式:中日 农产品贸易方式 多样化
贸易壁垒:中日 农产品贸易壁垒 逐渐减少
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分析方法
比较优势分析:比较中日两国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价格等方面的优势 市场需求分析:分析中日两国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包括消费习惯、消费量等 贸易政策分析:分析中日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产业链分析:分析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贸易壁垒:日本 对进口农产品设 置较高的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
市场需求:中日 两国对农产品的 需求存在差异, 导致贸易不平衡
农产品贸易政策和制度差异
关税政策:中日两国的关税政策存在差异,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
非关税壁垒:中日两国的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卫生检疫等,对农产 品贸易产生影响
贸易政策:中日两国的贸易政策,如贸易协定、贸易优惠等,对农产品贸 易产生影响
贸易政策:中日 两国政府对农产 品贸易有相应的 政策支持和限制 措施
贸易地位和作用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贸易关系对两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内容。

一、贸易规模中国与日本的贸易规模一直处于相当大的水平。

根据数据,2019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则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达到了逾3000亿美元。

双方之间的贸易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中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制成品,同时也从日本进口了汽车、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

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这也是双方贸易规模能够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

二、贸易结构中国和日本的贸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双方的贸易主要涉及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等领域。

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纺织品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

然而,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两国争夺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产品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上,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制成品。

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结构也是中日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贸易争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争端。

这些争端通常涉及双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市场准入和贸易壁垒问题是中日贸易争端最为突出的方面。

例如,日本对中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设置了一些技术壁垒和进口限制,导致中国在该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中国也对日本的农产品和食品进口设置了一些限制措施。

这些贸易争端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也需要通过双方的对话和合作来解决。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贸易争端,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也为两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于中日贸易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日贸易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日贸易的文献综述
中日贸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贸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本文将对中日贸易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历史、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历史
中日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就有过贸易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贸易量逐渐增加。

20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从而为双边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自那时起,中日贸易持续增长,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状
目前,中日贸易总额稳步上升。

数据显示,2019年,中日贸易额达到了约3193亿美元。

中国对日出口约为1501亿美元,进口约为1692亿美元。

在进出口的商品中,机械、电器、化工等高技术产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此外,中日双方还在能源、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三、问题
尽管中日贸易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2019年,日本对一些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关税,引起了双方的争议。

此外,一些人还担忧日本的技术输出可能对中国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四、未来发展
中日贸易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双方都在加强合作,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日本的“亚洲增长战略”也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中日贸易有望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1. 引言中日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贸易关系进行浅析,探讨两国贸易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中日贸易的现状中日贸易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360亿美元,使中日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日贸易的主要特点如下:2.1 品种结构丰富中日贸易品种丰富多样,涵盖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化工品、纺织品和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是双方贸易的主导品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2 单边依赖程度高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导致对日本单边依赖程度较高。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中国对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的驱动。

而日本则更多地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等产品。

2.3 地区性贸易中日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东亚地区是双方的主要贸易伙伴。

亚洲地区的相互依赖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3. 中日贸易的发展趋势3.1 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对日本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3.2 双边投资逐渐增加随着中日双方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双边投资也逐渐增加。

日本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而中国企业也在日本市场进行投资和收购。

双边投资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3.3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为促进中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日两国正在谈判自由贸易协定(FTA)。

FTA的签署将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并进一步推动中日贸易的发展。

4. 中日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4.1 贸易摩擦的影响中日贸易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特别是在某些敏感领域,如钢铁、汽车等。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加强和贸易量的下降,对中日贸易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中日贸易关系

中日贸易关系

(2)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见课本P277) 3 、政府间资金合作状况(见课本P277)
三、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2、技术壁垒问题 3、贸易摩擦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1990 1991 1992
日本率先采取措施缓和对华制裁,并逐渐恢复两国高层往来和对华ODA项目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中国,标志着中日关系恢复正常
Thanks!
P P T模 板
2、直接投资状况 第三个阶段是1998-2001年,称之为挫折阶段。1997—1999年日本对华投资的 下降主要源自于:(1)日本经济的停滞以及日本国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削弱了日 本企业海外扩张的能力。(2)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日本企业对东亚国家和中 国的投资趋于谨慎。(3)日本对华投资的周期进入萧条时期。(4)国内对外国 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政策上的干预,如出口退税等。 第四个阶段是2001-2006年的高潮期。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日本经济 逐步摆脱萧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再次进入增长时期。中国加入WTO之后,关 税削减和投资便利化的承诺,之后的申奥成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有利因 素,使得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2003-2005年这3 年间,投资件数均超过了3200件,直接投资额均超过了50亿美元,2005年甚至 达到了6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
2、直接投资状况 (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1991年,称之为试探萌芽阶段。这段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 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实际投资额为31.4亿美元,投资项目共1889个。尽管日本 对华投资只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小比例,但日本却是当时在中国最大的境外投 资者之一,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之一。 第二阶段是1992-1997年的发展阶段。随着1992 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改革开放 步伐的加快,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也开始加快。此后日本成为对华直接投资增长 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段期间导致日本对华投资直接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得以明确。(2)日 元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是其一,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调整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 贬值,也导致了对日元的贬值。从而刺激了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仅1993 年的直接投资件数就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投资件数的总和。1997年一年的 实际直接投资额就达到了43亿美元。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总和。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历史久远,双边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伴随着中日贸易额的逐渐扩大,中日两国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进而影响到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

标签: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一、前言1.国际化的大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增长率经常超过生产增长率,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在于通过企业促进商品转化和要素流动,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提升,加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从而增强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然而,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贸易壁垒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WTO各项协议在为贸易自由化提供制度保证的同时,其中的某些规则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又成了新的贸易壁垒。

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仍然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如日本颁布的最新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实施细则等,都成为限制从别国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

实行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的参与者共同获益,可以获取发挥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利益。

自由贸易消除或者减少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使国内产业加入世界分工体系,国内中小企业也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各企业的竞争,这为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的进行新的改革创新。

2.区域化的背景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贸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

目前,日本是中国在亚洲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及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间经济合作及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日双边贸易分析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紧密,双边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原因在于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中日双边经济往来的密切以及中国开始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开放对外贸易,降低关税,有力的促进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之中日贸易浅谈

国际贸易之中日贸易浅谈

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 贸易伙伴!
日 本
如果中日断 绝贸易往来, 各方经济会 有何变 化???
对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的主要 出口市场,重要的技术和设备的进 口国,还是我们引进外资的重要国 家,现在日本在华的三资企业有三 万多家,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中国人 大约有一百万人,日本在华投资的 企业增加了中国的就业机会。目前 在中日贸易中,有60%的产品是日 本企业在中国生产,然后又出口到 日本市场
贸易使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从长期来看中国本身在国家上 形象不佳,断交会严重影响国外投 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在中国经 济减速和转型期间十分不利。中国 损失可能更大。
中日爆发贸易战对世界的影响!
总之,中日两国的互补性和互 惠性,是面向21世纪中日贸易 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只要中日双方都能本着“平等 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 共同发展”的原则,消除人为 障碍,中日经济贸易合作前景 将更加光明。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日 本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
(一)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第一
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基本 高于中国全国水平。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走势图表
第二 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比重 高。
(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
一方面
日中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日本全 国对外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 日中双边贸易在日本全国 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呈 现上升的趋势。
(三).贸易产品结构发生转移
•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 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高附加值消费品、 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成套设备; • 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主要是煤炭等原材料产品 和粮食食品等初级产品(80年代中期以前); 电机、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及纺织品等工业制 成品(80年代中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一)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Trade
China and Japan are two major econom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ing up in 1978, GDP has grown by an average of 9.5% annually, ranking fourth i 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released by the General A 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China's current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s high as 17 6.6 billion US dollars, with a surplus of 177.4 billion US dollars. At present, Chin a i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third largest trading country and the fourth largest ec onomy in the world. Japan is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ic power after the Unit ed States. The volum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close to 1.2 billion US dolla 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urther cooperation and e 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trade are of far -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is will not only bring well-being to the peopl e of both countries,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 nd even the global economy.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Trade
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的两个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 均增长9.5%,居世界第四位。同时,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 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额高达1766亿美元,顺差1774亿美元。目前, 中国处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日本是仅次于 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进出口贸易额接近12亿美元。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日经贸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深远的战 略意义。这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会促进亚太地区乃至 全球经济的繁荣。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sources(资源) and the gap(差 距)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s l ong been a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system(垂直分工体系).
The main commodities imported from China by Japan are me 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extiles and raw materials, and f urniture and toys. In the Japanese market, China's labor-intensiv e products have a greater advantage, such as textiles and raw m aterials, shoes, boots, umbrellas and bags, which occupy more t han 60% of the Japanese import market. In these products, Chin a's main competitors come from Asian countries and regions (su ch as Vietnam, Thailand, Taiwan Province), as well as Italy, the U 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Sino-Japanese Trade
பைடு நூலகம்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Reasons for Sino-Japanese Trade Fric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4、Continuous depreciation (贬值)of the yen(日元)
(1)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ant depreciation of the y en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and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Sino-J apanese trade.
据日本海关统计,1-9月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321.1亿美元, 增长8.3%。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061.9亿美元,增长11.5%;自中国进口1
259.2亿美元,增长5.8%。日本与中国贸易逆差197.2亿美元。
Overview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from 2018 01-09
(2) The degree of market openness in the two countries is differe nt. Japan sets up trade barriers.两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日本设 置贸易壁垒。
(3) The growth rate of demand in the two markets is different.两 国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不同。
The main products exported by Japan to China are mecha 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chemical products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with exports of 46.52 billion US dollars, 11.87 billi on US dollars and 10.02 billion US dollars from January to Se ptember, respectively, increasing by 16.5%, 18.8% and 13.4%, accounting for 43.8%, 11.2% and 9.4% of Japan's total export s to China.
02
Reasons for Sino-Japanese Trade Friction
1、 Trade frictions(摩擦)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ve been i ncreasing for a long time. As early as the 1990s, trade frictions bet 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ntinued.
Key words
•Sino-Japanese
•Bilateral
[ˌbaɪˈlætərəl]
•Asia-Pacific
•far-reaching
•well-being
•Commodity [kəˈmɒdəti]
•Textile
[ˈtekstaɪl]
•labor-intensive
中国及日本的,中日的 两侧的;双边的,双方的; 亚太地区 深远的,广泛的 幸福;福利;生活安宁 商品;日用品;有利,有益 纺织业;纺织品,织物 劳动密集型;人工密集
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1-9 月出口额分别为465.2亿美元、118.7亿美元和100.2亿美元,增长16.5%、 18.8%和13.4%,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8%、11.2%和9.4%。。
Overview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from 2018 01-09
3、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双边贸易摩擦
(1)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comm odi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两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明显的 差异。
Overview of Sino-Japanese Bilateral Trade from 2018 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