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质量

合集下载

新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讨

新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讨

新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探讨1. 新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学术界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更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已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学校通过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从而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力。

高质量的论文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更高的声誉。

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硕士学位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成果,高质量的论文往往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也是促进学科发展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而高质量的论文往往能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可以推动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提高学术水平。

新时代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对于提升学校声誉、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1.1 硕士学位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成果,对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培养和提高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加强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撰写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

交流与探讨2020年8月(上)/ 总第266期 119引 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研究生学术、专业能力水平是判断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近期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的研究生教育,将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

因此,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广大研究生培养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

对于整个研究生培养环节而言,学位论文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综合训练环节,是检验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最庞大的研究生群体,招生规模与数量最大,但在学位论文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上却远小于博士研究生。

因此,建立以学位论文质量为抓手的质量管理全流程体系,是高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

1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及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1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要取得了许多成果,包括对学位论文的问题、原因、建议意见等多方面内容。

总体上看,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方面,可以归纳为选题不恰当、创新性不强、文献研究和引用不恰当、实验设计和科研手段不完善、论文形式与结构不规范、内容剽窃等[1]。

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大体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因素,比如态度不严谨、专业知识不过关等;二是导师因素,比如导师的研究经验、最新研究知识、师生比例以及交流讨论次数等;三是培养和管理体制因素,比如过程监督执行不利等;四是评审专家因素,比如评审专家使用的标准、评审过程中的关键判断点等方面[2]。

1.2 管理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学位论文质量是反映和体现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3]。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34期摘要: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建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有利于发现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改革培养方式,以期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4-0017-06Abstract: Th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dissertations,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the quality of graduate dissertations is conducive to discovering the problems in each link of graduate training,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he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Keywords: master's thesis; quality evaluation; monitoring system哈爾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校科研教学传统主体院系之一,是学校规模最大、学生数最多、科研总量最大的学院。

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5个技巧

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5个技巧

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5个技巧博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阶段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5个技巧,帮助学生在撰写过程中更加高效和专业。

首先,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包括确定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只有明确了研究目标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其次,合理组织论文结构。

一个好的博士学位论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逻辑。

学生可以按照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部分进行组织。

在每个部分内部,又可以按照不同的章节进行划分。

在组织结构时,学生应该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论文的整体结构合理,各个部分之间有明确的衔接关系。

第三,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风格。

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性较强的文献,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尽量使用正式的学术语言。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法和标点符号,确保文章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第四,深入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学生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在分析研究结果时,学生应该注重对结果的解释和说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和引用,进一步加强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最后,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要求。

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要求。

这包括引用文献时要注明出处,不得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捏造数据和结果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格式和排版的规范,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5个技巧包括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合理组织论文结构、注重语言表达和风格、深入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以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控制研究一、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位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学术不端、抄袭等问题。

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并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控制和监管,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学位论文在研究内容、写作水平、学术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2. 学术不端、抄袭现象严重。

由于一些研究生缺乏学术道德意识,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抄袭剽窃,导致学术不端、侵权行为频发。

3. 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不规范。

一些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不够严谨,导致学位论文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审核和控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着重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体系构建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包括:(1)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体系框架,包括选题、撰写、审查、答辩等环节。

(3)提出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对学术不端和抄袭行为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的相关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

四、研究成果1. 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的体系框架,包括选题管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实验与数据分析、撰写和格式规范、审查与定稿等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最新范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最新范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位,现状分析,提高,办法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介绍:1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近几年国家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及指导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

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论文选题不当、整体结构混乱、没有创新点,重复前人的劳动成果,实验论据不充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详情:[:]1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近几年国家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及指导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

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论文选题不当、整体结构混乱、没有创新点,重复前人的劳动成果,实验论据不充足,更有甚者采用拼凑粘贴多篇他人论文的方式,种种情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状况担忧。

因此,如何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大高校考虑的重要问。

近两年教育管理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监管检测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对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但综合来看,影响和制约硕士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很多,且这些因素之间的影响错综复杂,不能单一而论。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表现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学术不端行为;论文主题不明确的流水账;整篇文章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等。

其中学术不端行为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

主要表现为:未达成实验结论,不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剽窃、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是尚未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和科研成果;找人代写或替他人写学位论文;论文中引用他们实验数据或科研成果未加标注等。

以上行为都属于学术不端,虽目前教育管理部门每年会定期对往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但部分学术不端行为仍不能被及时有效的查出和惩戒。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教育与培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巩宪伟(天津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摘要: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数量递增的同时如何保证培养质量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学位论文是整个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硕士生在校期间专业 课程学习以及学术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其质量高低直接表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领域知识、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学 以致用综合能力的高低,是评价硕士生是否具备获得相应硕士学位的根本依据。

为此,分析了当前硕士生学位论 文质量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优化策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17. 0881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近几年国家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 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及指导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

作为硕士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6论文选题不唐、整体结构混乱、没有创新点,重复前人的劳动成果,实验论据不充足,更有甚者采用拼凑粘贴多篇他人论文的方式,种种情 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状况担忧。

因此,如何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大 高校考虑的重要问。

近两年教育管理部门也提出了相 应的政策监管检测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 度对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起了很大作 用。

但综合来看,影响和制约硕士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很多,且这些因素之间的影响错综复杂,不能单一 而论。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表现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学术不端行为;论文主题不明确的流水账;整篇文章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等。

其中学术不端行为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蓮要表现为:未达成实验结论,不 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剽窃、抄袭他人已发表或是尚未缺乏高水平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实践指导方面比较欠缺,而聘请的校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兼职教师在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上课经验往往不足,对理论 框架把握不如专任教师到位《因此,在大力培养“双师 型”教师的基础上,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时,尽量发挥 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优势,建立了一支“优势互补型”教师队伍。

学位毕业论文等级

学位毕业论文等级

学位毕业论文等级学位毕业论文等级评定标准学位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进入研究生论文阶段的最后一步。

作为研究生毕业的重要环节,学位毕业论文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现就学位毕业论文等级评定的标准给予简要介绍。

学位毕业论文的等级评定可以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文献研究的细致程度和使用的方法、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贡献和学术价值、文章表达能力、学风规范等几方面入手。

以下具体分析:1.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位毕业论文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深度体现在对该领域某个问题的深入探索和解决,而广度则表现在对该领域的某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因此,论文等级评定的第一要素就是对深度和广度的评价。

2. 文献研究的细致程度和使用的方法毕业论文必须要有充分的文献研究和细致的思考。

好论文还需要使用多样的文献检索手段,如图书馆有机会,不妨到图书馆自助悉心查找、检索或咨询图书馆名师协助,从而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某个问题的相关情况,从而全面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深度。

对文献的分析和评价,能够真实体现论文的价值和质量。

3. 研究方法和技术毕业论文的等级评定还涉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使用。

优秀的毕业论文不仅要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论证,而且要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有效地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对该领域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估。

4. 成果贡献和学术价值毕业论文的等级评定最终还将依据成果贡献和学术价值加以评估。

毕业论文如果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为学术界带来新的思考或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样的论文一定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处于最高的等级评定。

5. 文章表达能力毕业论文的等级评定还涉及文章表达能力。

毕业论文的表达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思路清晰,自然而然地从某个角度阐述了问题,这样的文风符合规范、优秀的篇章——毕业论文的基本要素。

毕业论文应该清晰、简洁、具体,因此论文的形式也是毕业论文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摘要
学位论文是反应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故做好学位论文质量评定工作是 加强学生教育的管理, 保证和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学位论文的评 价也是决定论文质量和创新性。所以,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正确的学位论文质量 评价模型是非常迫切的和必要的。 对于问题一 我们采用成对数据 t 检验来判断附件一中每份经两位专家评价的论文的结 果有无显著性差异, 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的论文,我们的评价方法是判断该篇 论文某位专家对 7 个指标打分结果标准差的大小, 标准差越小则该专家的评价结 果更可靠, 进而采用该专家的的评价结果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详见 5.1.1 模型 一的建立。 对于问题二: 根据附件中的评分指标, 我们确定了 3 个一级指标和 7 个二级指标,然后利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因素集 A 和评语 集 V 来对学位论文进行定量的多因素综合评价,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学 位论文的评价结果, 从而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 详见 5.2.1 模型二的建立。 对于问题三: 通过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模型, 我们结合得到的结果给主管部门写一封 建议信。 最后,本文分析了所用模型的优缺点,将不同模型进行比较,并把模型进行 推广,针对如何提高论文评估质量向相关部门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成对数据 t 检验 模型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问题重述
学位论文的评价是决定论文质量和创新性的重要环节。确定一份学位论文质 量及是否同意参加答辩,一般是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两位专家进行评审,每位专 家一般评阅 2-6 论文 目前的学位论文评估标准尚不完善, 现行的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定性评价,就是专家根据对论文的整体印象做出优、良、中、差的判断; 二是定量分析,对学位论文各项评定指标赋以一定的分数和权重,评审时,专家 根据指标打分,最后进行加权平均算出分数,作为学位论文的最终评审结果。 分析附件 1 中每份论文经两位专家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对评价结果 有显著差异的论文,给出评价方法和结果。 根据收集的资料, 分析和讨论评价指标的权重, 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 并给出附件 2 的最终评价结果。 结合建立的模型, 给主管部门写一封信,阐述提高学位论文评阅质量的方法 与途径。
1

模型假设
1. 2. 3. 4. 5. 6. 7.
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为了简单起见,在讨论模型时都做了如下假设: 假定老师评价给分遵循学校及相关文件的规定。 假定老师评价给分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公正的给出公平的分数。 假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分数数据是可用的。 假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分数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假定各指标间互不影响 假定模型只考虑给出的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忽略各数据间的重叠信息对模型的影响
4.8795003 4.8795003 5.3452248 5.3452248 3.7796447 4.8795003 3.7796447 0 8.0178372 7.3192505 4.8795003 0 5.6694670 0 4.8795003 5.3452248 9.0632696 4.8795003 29.277002
arg −μ 0 sd / n
= sd / n 服从自由度 n=n-1 的 t 分布。
arg
其中分别计 D1,D2,…,D7 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为 arg,var,则拒绝域为(a 为 显著性水平) :
3
t =
arg sd / n
≥ ta n − 1
2
(5-1)
取 a=0.05,由题知 n=7,查 t 检验临界值表(见附录三)得: t a/2 (n − 1) = t 0.025 (7 − 1) =2.4469 取表中一组数据进行检验,数据如下:
(5-3)
接着利用求出的样本方差求出样本的标准差:
sd var
利用 001 号论文的数据可以最终求出以下数据:
(5-4)
10 arg 7 var 47.61905 sd 6.901 t 0.5477
进过比较可知: t<t a n − 1 = 2.4469
可信度检验计算数据及结论
项目 论文 002 009 011
Sd A
4.8795003 4.8795003 0
SdB
3.7796447 7.3192505 4.8795003
5
Min[SdA , SdB ]
3.7796447 4.8795003 0
最终评价 良好 良好 良好
013 015 018 019 024 030 036 038 040 045 048 057 065 066 073 076 078 081 086

符号说明
符号 t arg n
解释说明
检验统计量 样本均值 自由度 显著性水平 样本方差 样本标准差 最大特征值 一致性指标 一致性比例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2
a var sd
λmax
CI CR RI
WI R
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糊评价矩阵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模型一的建立 5.1.1 成对数据 t 检验 模型一中我们采用成对数据 t 检验来判断每份论文经两位专家的评价结果有 无显著性差异,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的论文,我们给出的评价方法和结果 再利用标准差确定那个专家的评价结果更可靠,进而采用该专家的的评价结果。 为了比较两种产品、两种仪器、两种方法等的差异性,我们常在相同的条件下做 对比试验,得到一批成对的观察值。然后分析观察数据做出判断。这种方法常称 为逐对比较法,即成对数据的 t 检验。 显著性检验(数据 t 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小概率原理来解释: 1、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假若在一 次试验中事件 事实上发生了。 那只能认为事件 不是来自我们假设的总体,也就 是认为我们对总体所做的假设不正确。 2、 观察到的显著水平: 由样本资料计算出来的检验统计量观察值所截取的 尾部面积。这个概率越小,反对原假设,认为观察到的差异表明真实的差异存在 的证据便越强,观察到的差异便越加理由充分地表明真实差异存在。 3、检验所用的显著水平: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特点,事先规定这个检验标 准。 4、 在检验的操作中, 把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与作为检验标准的显著水平标 准比较,小于这个标准时,得到了拒绝原假设的证据,认为样本数据表明了真实 差异存在。大于这个标准时,拒绝原假设的证据不足,认为样本数据不足以表明 真实差异存在。 5、 检验的操作可以用稍许简便一点的作法:根据所提出的显著水平查表得 到相应的 值,称作临界值,直接用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与临界值作比较,观察 值落在临界值所划定的尾部内, 便拒绝原假设;观察值落在临界值所划定的尾部 之外,则认为拒绝原假设的证据不足 结合本问题,具体可以将论文的 7 个评价指标合理抽象为 7 对相互独立的 观察结果, 表示如下: (X1,Y1),(X2,Y2),(X3,Y3),…(X7,Y7) 令 D1=X1-YI,D2=X2-Y2,…,D7=X7-Y7, 则 D1,D2,…,D7 相互独立。又由 D1,D2,…,D7 是由同一因素引起的,可以认 为它们服从同一分布,即为正态分布。基于此我们提出原假设H0 : arg = μ0 = 0 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 则统计量t =
7.3192505 8.0178372 9.0632696 8.0178372 7.3192505 7.3192505 3.7796447 7.3192505 3.7796447 3.7796447 5.6694670 8.0178372 4.8795003 5.3452248 8.0178372 5.6694670 0 5.6694670 4.8795003

问题分析
2.1 问题一的分析 对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的分析一般可采用 F 检验、方差检验、t 检验等。结 合本问题并认真分析数据后, 我们认为采用成对数据 t 检验来验证数据有无显著 性差异更为合理。成对数据的 t 检验是为了比较两种产品、两种仪器、两种方法 等的差异性,常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对比试验,得到一批成对的观察值。然后分析 观察数据做出判断。 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的论文,我们的评价方法是利用标准 差的大小确定哪个专家的评价结果更可靠, 进而采用该专家的的评价结果作为最 终评价结果。 2.2 问题二的分析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 我们认为要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把 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对每一层次各元素之间的相互 重要性给出判断。此外,由于每个老师的偏好不同,对同一篇论文的评价结果可 能不同,因此,与其让老师直接评出论文等级,不如让老师给出论文隶属于各个 等级的概率,鉴于此,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结 果是一个多维向量,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最终确定某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隶属等级。 2.3 问题三的分析 通过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模型, 我们结合得到的结果给主管部门写一封 建议信
优秀 优秀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优秀 优秀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优秀 优秀 良好 良好
5.2.1 模型二的建立: 模型二中我们运用到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建立学位论文质量价 模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 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决策者对每一层次各元素之间的相互重要性给出判断, 然后结合模糊综合合评价法中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 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从而建立我们认为合理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 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 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 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决策者对每一层次各元素之间的相互重要性给出判断, 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设判断矩阵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