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实施情况对比
5.2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修改)实施情况
5.2.1 视野的提升:拓展公园绿地,成为“大绿地”
规划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美化功能,以及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互 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实际,提出构建由生态基质、环城绿带、环城郊野公园和 城市公园组成的“大绿地”系统。同时,整合城市己有的绿地系统规划、开放空间规划 和游憩系统规划等,形成一个以开放生态环境为主体、功能复合的绿色空间结构。
1.2 规划范围与期限 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 中心城市,包括中心城及外围组团,其城市规划区范围即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
1 规划总则
1.3 规划目标 市域: 构建与市域城乡空间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相吻合的,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绿色生态框架,控制 生态用地占陆域总用地的75%以上。
导致
没有充分尊重城市自身的复杂性和绿地 特征,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绿地系统,不 能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忽视了绿地可承载的休闲游憩、防灾避 险、景观美化和古树名木保护等多项功 能,难以发挥绿地系统的最大效益。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2.2 “品质绿地”思维
将绿地建设从单纯的“数量增长”提升到“质量优化”,由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点、线、 面”和“凑指标”的规划思维转变为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体系,构建“品质绿地”体 系。
宁波市绿地系统 专项规划
2004年 - 2020年(2014修改)
PREFACE
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逐步提 高,生态建设逐渐从被动性、注重“量”的 绿地建设转向主动性、注重“质”的生态营 造。以宁波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为例,提出规 划应跳出传统"城市本位"的规划编制理念,走 向城乡统筹的"大绿地"理念,打造集生态保护、 休闲慢行和防灾避险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品 质绿地",同时完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规划管 理。
(1) 市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发展的生态本底 。 (2)市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通山达海的市民绿地。
5 实施情况对比
5.2.2 品质的提升:强调绿色生态,打造“品质绿地”
注重对传统绿地的整合提升与潜力挖掘,完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三级公 园体系,形成“以人为本”的绿地布局。
① 在分析当前绿地服务半径(500m) 覆盖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市民使用需求,在绿地服务范围的 盲点优先配置绿地; ② 在新建地区,将区级综合公园绿地分散布局在居住用地当中; ③ 在老城区,以社区公园、滨河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为建设重点,形成“小、多、匀”的公园 绿地网络; ④ 在建设用地外围地区,以路网、水网为依托,突出大型郊野公园绿地建设,保证城市总体绿 量,营造绿城风貌。 ⑤ 规划考虑绿地的外部正效应,将绿地建设与城市发展重点区块相结合,促进土地开发。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施情况对比
将通过两版的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对比
5 实施情况对比
5.1 《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实施情况
5.1.1 绿地内外联系不足,环境资源急需整合 采取“城市本位”的规划编制思维,缺乏对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的宏观调控,导致宁波市丰富的
自然资源在市域内散乱分布,相互关联性差。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思维转变
通过对《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与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修改)的对比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1 从“城市本位”到“大绿地”思维的转变
4.1.1 “城市本位”的规划编制理念
“城市本位”的规划思维首先集中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研究范围主要为市区范围,城乡统 筹的理念尚未成熟。
在市区范围内,传统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对规划管理实施机制的研究较少,没有建立明确的空间指 引和管理实施体系,特别是与相关部门的规划衔接不足,缺乏对下层次规划的控制和指导,造成规 划实施过程中部门管理协调难度较大,往往会出现规划公园绿地被侵占、难落地及品质低等问题。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2.2 “绿地管控”思维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3 从操作性较弱的管理机制到“绿地管控”思维的转变 4.3.1 操作性较弱的管理机制
传统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范围主要为市区范围,最多包含城市外围的环城绿带以及重要的山林区 与水域生态区,其他内容受到行政辖区分割的管理壁垒影响,无法进行市域范围的绿地规划和管理 ,限制了大范围绿地生态效应的发挥。
生态包围 三江共依 锁扣楔入 蓝绿成网
3 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3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公园绿地 规划市级综合公园25个,区级综合公园27个,社区公园169个,专类公园44个。 (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规划远期考虑到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规划在中心城市外围结合现有苗圃、花圃开辟现代 化苗木生产基地,规划总面积约1368公顷。 (3)防护绿地 与城市组团隔离带建设相结合,尽量利用原有绿地、水塘、河流、山岗、高速公路、铁路等地带,与城 市绿化、景观建设相结合,规划总面积约3186公顷。 (4)附属绿地 详细规划编制时,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并同时结合地块和项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地块绿地率。
3.1 规划结构 中心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生态包围,三江共依,锁扣楔入,蓝绿成网
3.2 规划布局 “生态包围”是由山海生态圈和生态带构成,是中心城市外围的生态屏障,总面积451平方公里。 “三江共依”是由余姚江、甬江、奉化江及两岸生态空间组成的宁波城市重要绿化、风貌景观轴,是沟 通城市内外的生态骨架。根据区段功能特征划分为生态控制段、建设缓冲段、三江六岸中心段,总面积 47平方公里。 “锁扣楔入”是由生态带、风景林地导入城市内部形成的楔形防护绿带,与外围山体相连,引导山体下 坡风流入城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 “蓝绿成网”是结合城市绿道,选择主要河流、主干河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自我循环的滨水绿廊体 系。规划一、二、三级廊道串联主要公园绿地,并开放沿河绿地。规划期末三江片滨水绿廊密度将达到 2.4km/km2。
对于绿地管控,在保证刚性要求的 前提下,留有足够的弹性,并结合 实际建设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采 取“底线管控”的思维,对影响城 乡生态本底的重要绿地进行严控, 对一般绿地适当放宽限制,明确控 制原则。此外,建立完善的绿地实 施管理机制,明确各绿地建设管理 主体的职责分工,保障绿地系统专 项规划的实施落地,使城市绿地成 为城市基础设施。
CONTENTS
1 规划总则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3 中心城市绿地规划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5 实施情况对比
1
规划总则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修改)
1 规划总则
1.1 编制目的与对象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修改),保护和改善宁波市生态环境, 加快宁波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科学指导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结合宁波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本次规划对象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 、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市域层面,对绿地空间格局进行总体把控,从宏观角 度对绿地保护与开发进行统筹协调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2 从“视角单一的规划思维”到“品质绿地”思维的转变 4.2.1 视角单一的规划思维
传统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遵循空间决定论,主要针对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地采 取“点、线、面”粗放式规划方式,将各类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附属绿地按 照服务半径均衡布局,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求。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2 规划布局
按照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区、生态间隔带、三江生 态轴、环城绿带五类生态空间,以规划主要干道、河 流为边界,结合行政区划,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共 划定5片生态涵养区、3片生态保育区、12条生态间隔 带、3段环城绿带。
3
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 中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乡之间未形成绿 色网络
原先保留的生态带和生 态公益林遭到建设用地 的蚕食
主要表现
乡土化的自然生境在城 市建设中被破坏
生态廊道没有形成足够的宽 度和长度,严重影响了能量 的流动和物种的迁移。
5 实施情况对比
5.1.2 绿地生态功能较弱,承载功能单一
《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在城市绿地结构、绿地指标、公园分布和树种选择等方面 ,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摸底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但绿地规划内容多集中在空间布局层面,以生态功 能为主要考虑对象,对绿地的其他功能挖掘不足。目前,虽然宁波市区的绿地总量不低,但海曙区、江东 区等部分城区由于土地增量有限。
具体表现 ① 新增公园绿地面积太小,导致绿地分布不均 ② 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仍较少,防护绿地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和减少污染 ③ 绿地的防灾避险、游憩休闲等功能尚未体现 ④ 单个公园面积普遍较小,大型公园数量较少,且专类公园数量不足,公园普遍缺乏特色
、功能单一,彰显城市形象的特色型绿地系统尚未形成。
造成市区和市域绿地之间 联系不足,市域生态自然 资源相互关联性差,导致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态 自然资源被城镇建设割裂 、侵蚀,绿地系统难以发 挥区域生态调节、改善人 居环境等功能。
4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转变
4.1.2“大绿地”思维 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应突破以往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关注更为广阔的市域绿地范围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修改)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1 规划结构
山海相拥、绿带绕城、绿源联城 。 通过一条南北向生态大通道、一条滨海生态屏障、 三条沟通海陆的生态走廊,构建连山、面海、串城 的市域绿地系统,通过多条生态间隔带,锚固市域 空间结构,协调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关系,限 制城镇空间的连绵发展。城市周边的多片生态绿源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中心城市:
努力把宁波建成为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环境舒适宜人、景观优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市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以上,绿地率:38%以上,绿化覆盖率:45%以上。 实现“500米见园、400米见水、300米见绿”的空间布局目标,中心城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 盖率达90%以上,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达0.09个/万人,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
打造“品质绿地”认识到,绿地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可承载生态、人文 和景观等多元功能,应根据绿地自身条件和区位,合理确定绿地所承载的功能,从而形成高质 量的绿地生态系统。
从单一强调绿地生态功能的绿地系统规划,转向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防灾避险、生物 多样性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生态系统规划。
5 实施情况对比
5.1.3 绿地空间管制不强,管控依据不足
《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在市域层面的绿地规划内容较简单,仅根据 生态本底提出绿地规划格局,在市域范围的建成区外围大致划出一定的绿色空间进行生态 控制,缺乏具体的用地界线、管理控制等内容,没有强制性的管控依据,难以指导具体的 管理实施。市区层面的绿地规划对实施机制研究不足,加上绿地的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 不同,导致规划指导绿地实际建设的作用不明显。
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2.2 规划布局
“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 区等区域划定11类生态红线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 养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洪水调蓄区、重要自然 岸线和海洋保护区、重要物种(含渔业)保护区、地质 遗迹保护区,使全市受保护地区面积占陆域面积的比例 达到40%以上。
,构筑城市内外一体的“大绿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 生态问题。
遵循“大绿地”思维的 统筹全市域的绿色开敞 空间,合理确定规划编 制层次,建立起科学的 规划控制体系和有效的 管理机制。
市区层面,构建与之相协调的中观绿地系统结构,并 落实微观的绿地布局,为下一阶段的控规编制提供用 地落实指引。
市区层面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包括市区绿地结构、绿 地指标、公园分布和树种选择等,并采取“三大指标 ”(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作为衡 量绿地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依据。
市域层面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内容多为原则性的内 容,如绿地系统结构等控制内容,没有具体的管控界限 和措施,难以有效指导市域绿地的建设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