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

合集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市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市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市)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通知各区县(市)、高新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管理通知如下:一、强化考核,制定工作目标。

把教育矫正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全年教育矫正中心建设的工作目标。

二、整合资源,强力推进。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可利用资源进行拓展,合理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确保社区矫正中心建设的科学化、实际化、创新化方针。

三、增加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保证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矫正设施维护经费,提高社区矫正网络管理平台系统和远程监控的使用率,对矫正人员的档案和信息要及时录入和衔接。

四、充分发挥矫正中心的特有功能。

运用特殊的管理模式进行人员管理,及时对矫正人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效制定矫正对象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确保矫正中心工作效率最大化。

五、提高心理素质,保障矫正质量。

科学的对矫正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分析,确切掌握入矫人员的心理状态。

深入的对矫正人员进行心理上的矫正,发现问题及时的排除,从根本上降低矫正人员的再罪率,提高矫正的质量。

六、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促进矫正人员再就业。

对矫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或者多门专业技术,联系各用人单位对矫正人员提供就业空间,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政策,积极解决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问题,让矫正人员快速融入社会。

七、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社区矫正。

利用社会的各种有效途径对矫正中心进行宣传,使矫正中心与社会相接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维护社会持续稳定。

长沙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一二年二月27日。

2024年度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策划方案

2024年度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策划方案

2024年度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社区矫正旨在通过教育、感化、帮教等手段,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和教育,我们特制定2024年度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安全。

2.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感化和帮教,降低重新犯罪率。

3.深化社区矫正工作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的融合,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重点1.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强化法律支撑。

2.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3.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法,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四、具体措施1.完善社区矫正制度(1)推动立法进程,制定《社区矫正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2)建立健社区矫正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

(3)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2)充实社区矫正队伍,确保工作力量。

(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3.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法(1)开展个性化教育矫正,因人施教。

(2)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矫正效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塑人生。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1)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2)与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

(3)加强与家庭、学校等单位的沟通,共同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

五、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2024年1月-3月)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分析问题,为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方案制定阶段(2024年4月-6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措施等。

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方案

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罪犯的改造。

社区矫正工作站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完善与否对社会矫正工作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方案。

一、资源整合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设需要借助各方资源的支持与整合。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站的正常运行。

其次,社区矫正工作站应与社区居民组织、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二、工作人员培训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是保障工作质量的核心。

因此,建设方案中应包含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心理辅导技巧、社工技能等,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与罪犯沟通,协助其改造。

三、设施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站的设施建设是其正常运转的基础。

建设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站的规模、建筑面积以及各项基本设施的配备。

例如,床位数、就业培训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将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站的执法效率和改造效果。

四、风险防控社区矫正工作站的管理风险是无法忽视的。

建设方案中需要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站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以减少管理风险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巡查制度,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控,提前预防可能的风险。

五、社会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建设方案中应将社会参与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社工志愿者等来参与工作站的运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提升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宣传教育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实体设施的建立,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提升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度。

建设方案中可以考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组织犯罪预防讲座、举办社区论坛等,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七、案件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设方案应当明确案件管理流程。

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

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我局收到市司法局转发的《司法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及局领导的批示后,立即组织了全体工作人员对该意见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深刻理解文件精神,努力做好我区社区矫正工作。

现就我区如何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推进社区矫正服务工作在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根据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对推进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区社区矫正服务工作包括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心理矫正咨询、困难帮扶、就业指导等,主要通过购买社会工作者服务岗位的方式落实。

建议司法行政部门、民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力量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

以政府为主导者,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将有利于落实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以服务提供方作为实施者,透明与竞争将打破传统垄断,使社区矫正服务更加职业化、专业化与社会化;司法行政部门作为监督者,定期进行严格考核,将有利于提升和保障服务质量和政府资金效益。

二、组织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是一项繁杂、持续的工作,仅靠司法行政部门难以形成社会合力,建议组织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

(一)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推进村(居)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

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村(居)民委员会是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力量。

在基层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站,其优势在于最能贴近社区矫正人员生活,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有利于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行为表现,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向各街道司法所反映,协助司法所做好困难帮扶和社区服务等工作,促进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二)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

经验显示,新加坡是社会团体和社区矫正工作结合的成功典范,近来为世界各国借鉴推广。

智慧矫正、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智慧矫正、司法局社区矫正中⼼信息化建设⽅案【智慧矫正】某司法局矫正中⼼信息化项⽬建设⽅案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X⽉1⽬录第1章项⽬背景 (7)第2章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11)2.1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11)2.2 社区矫正的对象 (11)2.3 社区矫正的⼯作⼈员 (11)2.4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12)2.5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13)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14)3.1 系统简介 (14)3.2 建设⽬标 (14)3.3 指导思想 (15)3.4 设计原则 (16)3.4.1 系统⾼效性 (16)3.4.2 系统继承性 (16)3.4.3 ⾼度安全性 (17)3.4.4 设计先进性 (17)3.4.5 应⽤实⽤性 (17)3.5 总体结构设计 (18)3.5.1 总体逻辑结构 (18)3.5.2 ⽹络逻辑结构 (19)3.6 系统结构体系 (23)3.7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24)3.8 标准规范化设计 (24)3.9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设计 (25)3.10 系统开放性设计 (27)3.11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28)3.12 系统的界⾯设计 (30)3.13 系统的设计特点 (31)3.14 系统优势 (32)3.15 系统主要功能 (32)3.15.1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32) 3.15.2 总体功能描述 (34)3.15.3 ⼈员定位管理 (35)第4章矫正管理系统设计 (36)4.1.1 系统概述 (36)4.1.2 编写⽬的 (36)4.1.2 监督考核 (44)4.1.3 教育矫正 (77)4.1.4 奖惩考核 (91)4.1.5 矫正终⽌ (101)24.1.7 ⼼理测试 (109)4.1.8 统计报表 (110)4.1.9 对象监控 (112)4.1.3 信息管理 (115)4.1.4 ⼯作管理 (116)4.1.10 系统管理 (122)4.1.11 预留系统接⼝ (123)第5章重点房间及核⼼系统设计 (124) 5.1 监控值班室 (124)5.2 ⼤会议室 (126)5.3 党委会议室 (127)5.4 ⽹络中⼼机房 (129)5.5 指挥⼤厅 (131)第6章⼤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33) 6.1 单位周界⼊侵探测报警系统 (133) 6.2 ⽹络监控系统 (138)6.3 出⼊⼝道闸管理系统 (142)6.4 访客管理⼦系统 (154)6.5 智能⼴播系统 (157)第7章⼤数据云平台接⼊系统 (159)7.1 ⽹络资源池 (160)7.1.1 组⽹物理拓扑图 (160)7.1.2 ⽹络负载均衡设计 (161)7.1.3 ⽹络虚拟化设计 (164)7.1.4 IP地址及DNS规划 (169)7.1.5 ⽹络端⼝资源估算 (174)7.2 计算资源池 (175)7.2.1 计算资源池架构 (175)7.2.2 应⽤系统分析 (176)7.2.3 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 (178) 7.2.4 计算资源池部署 (182)7.2.5 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 (183)7.3 云计算管理平台 (186)7.3.1 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案 (187)7.3.2 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案 (198)7.4 云计算安全防护⽅案 (208)7.4.1 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 (208)7.4.2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标 (209)7.4.3 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 (209)7.4.4 IaaS层安全 (210)7.4.5 PaaS层安全 (224)37.4.7 公共安全 (227)7.4.8 安全管理制度 (234)7.4.9 云安全服务 (236)7.5 机房⽅案 (237)7.5.1 机房设备集中管理 (237)7.5.2 布线系统 (238)7.5.3 机房系统 (238)7.5.4 UPS配置⽅案 (241)7.6 标准化⼯作 (247)7.6.1 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 (248)7.6.2 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 (248)第8章矫正中⼼基础⽀撑系统 (251)8.1 计算机⽹络系统 (251)8.1.1 系统设计 (252)8.1.2 系统功能 (253)8.1.3 设备选型与配置 (253)8.2 视频会议系统 (259)8.2.1 建设要求 (259)8.2.2 系统设计 (259)8.2.3 系统功能 (261)8.2.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62)8.3 图像接⼊系统 (267)8.3.1 建设要求 (267)8.3.2 系统设计 (268)8.3.3 系统功能 (274)8.3.4 图像信号显⽰ (275)8.3.5 图像查询回放 (276)8.3.6 设备选型与配置 (278)8.4 主机与存储系统 (282)8.4.1 建设要求 (282)8.4.2 系统设计 (282)8.4.3 系统功能 (283)8.4.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83)8.5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 (285) 8.5.1 数据⼊库的处理 (286)8.5.2 数据⼊库准备 (288)8.6 数据整合预⼊库阶段 (289)8.6.1 各要素组织结构重构 (289)8.6.2 数据装载存储 (289)8.6.3 拓扑重构数据拼合 (290)8.7 机房⼯程 (292)8.7.1 建设要求 (292)8.7.2 系统设计 (292)48.7.4 设备选型与配置 (293)第9章施⼯组织计划 (296)9.1 设计概述 (296)9.2 ⼯程⼯期进度控制综述 (296)9.3 ⼯程进度控制的⽅法、措施 (297)9.4 施⼯进度计划 (300)9.5 主要系统施⼯⽅案 (304)9.5.1 施⼯程序 (304)9.5.2 施⼯准备 (305)9.5.3 主要施⼯⽅法 (305)9.5.4 管内穿线 (306)9.6 现有设施保护⽅案 (308)9.7 确保⼯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312)9.7.1 ⼯程质量⽬标 (312)9.7.2 ⼯程质量管理概述 (313)9.7.3 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316)9.8 安全⽂明施⼯措施 (320)9.8.1 ⼯程项⽬安全管理⽬标 (320)9.8.2 ⼯程施⼯安全管理概述 (320)9.8.3 施⼯场地治安管理 (327)9.8.4 ⼯地现场的消防保障措施 (329)9.8.5 安全保障措施 (330)9.8.6 施⼯现场夜间施⼯安全措施 (331)9.9 消防保障措施 (332)9.9.1 编制说明 (332)9.9.2 安全防⽕管理组织 (332)9.9.3 安全防⽕措施 (338)9.9.4 安全防⽕教育 (344)9.10 主要施⼯机械及劳动⼒配备计划 (345)9.10.1 施⼯机具调配计划 (345)9.10.2 项⽬组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348)9.10.3 ⼈员保证措施 (356)9.10.4 劳动⼒安排计划 (357)9.11 临时⽤⽔、⽤电、存货、⼯地办公室等要求 (357) 9.11.1 施⼯总平⾯布置依据和原则 (357)9.11.2 施⼯总平⾯布置说明 (358)9.11.3 ⼯地安排 (359)9.11.4 施⼯现场⽤⽔ (360)9.11.5 施⼯现场⽤电 (360)9.12 ⾬季施⼯防护措施 (360)9.13 抢⼯措施 (362)9.13.1 保障施⼯进度的因素分析 (362)9.13.2 抢⼯⽅案 (363)59.14.1 ⽂明施⼯的意义 (370)9.14.2 ⽂明施⼯的监督管理措施 (370)9.15 保证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374)9.15.1 保证施⼯环境的⽬标 (375)9.15.2 ⼯作依据 (375)9.15.3 环境管理⽅针、⽬标、因素 (376)9.15.4 绿⾊施⼯技术措施 (378)9.15.5 降低噪⾳及减少扰民的措施 (380)9.16 施⼯应急预案 (382)9.16.1 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应急预案 (382)9.16.2 ⾼空坠落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7)9.16.3 ⽕灾事故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89)9.16.4 触电事故的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92)9.17 系统测试验收 (393)9.17.1 项⽬测试及验收依据 (393)9.17.2 项⽬测试及验收标准 (394)9.17.3 项⽬测试及验收程序 (397)9.17.4 项⽬竣⼯验收 (400)9.18 ⼈员培训计划 (403)9.19 质量控制体系 (404)6第1章项⽬背景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年代在西⽅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轻微的⼈不再⼊狱服刑,⽽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

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体系建设

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体系建设

社区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体系建设社区矫正工作是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帮教、管理和社会融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果的达到,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监督与评估的重要性、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的内容、监督与评估的方法、监督与评估的机构设置、监督与评估的互动关系、监督与评估中的问题、监督与评估的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监督与评估的重要性监督与评估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实时了解矫正对象的状况,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监督与评估的基础是对矫正对象的全面了解,通过多种手段了解其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纠正错误,加强教育和帮助,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的内容矫正工作监督与评估的内容包括矫正对象的情况了解、行为表现评估、思想认识评估、社会适应情况评估等。

通过详细记录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行为表现、思想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对其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监督与评估的方法监督与评估的方法可分为定期访谈、现场检查、心理测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定期访谈是了解矫正对象最为直接的方式,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问题和困难;现场检查能够深入矫正对象生活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心理测试和社会调查则能从更客观的角度对矫正对象的表现和适应情况进行评估。

四、监督与评估的机构设置为了确保监督与评估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应设立专门的监督与评估机构。

该机构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组成,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全面的监督与评估服务。

五、监督与评估的互动关系监督与评估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过程。

监督的结果会影响评估的内容和形式,而评估的结果则会指导监督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监督与评估的相互协作,可以更好地了解矫正对象的情况,提高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监督与评估中的问题在监督与评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准确、评估标准不统一等。

全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 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全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 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全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对建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加强全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平安XX、法治XX建设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省司法厅等四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司法局等四部门转发了该文件,并提出了落实意见(X司发(2023)X号,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目标任务(一)人员配备。

至2025年年底,各司法所社矫安帮专职社工要按照“每15名社区矫正对象配备1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每50名安置帮教对象配备1名专职社会工作者”的要求落实到位。

(二)人才占比。

至2025年年底,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矫安帮专职社工人才队伍,其中社会工作、法律、教育、心理、计算机等核心专业人才数量占比60%以上,获得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数量占比50%以上。

(三)完成进度。

各镇(街道)要根据《意见》要求,认真梳理本地司法所专职社工人员缺额和人才缺额实际数量,逐步补齐人员,并落实专业结构要求比例。

按以下时间表推进完成,即:至2023年年底完成目标任务的30%,2024年年底完成目标任务的70%,2025年年底完成目标任务100%o二、人员要求(一)明确选聘标准。

依据《意见》要求,由各镇(街道)相关部门按照选聘流程,自行组织。

社矫安帮专职社工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3.年满18周岁;4,具备履行职责必需的工作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5•具有社会工作、法律、教育、心理、计算机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原则上应取得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6.社矫安帮专职社工岗位需要的其他条件。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多篇)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多篇)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精选多篇)xx年,按照“规范运作、创新发展”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围绕“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工作思路,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强化矫正措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具体思路如下:一是认真总结社区矫正试点经验。

xx年上半年联合召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并对如何深入推进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推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

强化措施,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衔接管控。

按照“积极稳妥、依法规范、协调配合、质量为本”的原则,探索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心理矫正等措施,不断提高矫正质量。

依托区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区心理矫正工作站,在1-2个街道建立社区矫正心理。

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质量体系,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加强对社区矫正质量和效果的评估。

三是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和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网络和考核制度,探索外出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和跟踪教育管理。

严格按照《社区矫正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社区矫正法律文书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工作规范运行。

四是做到队伍建设多元化。

充分发挥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吸收一批有责任心,热心矫正工作的退休政法干部,教师等人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着力培育一批社区矫正工作能手,切实解决有人做社区矫正工作,由能力的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报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立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xx年,我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平安金牛湖”、“法治金牛湖”,继续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经验,拓展矫正方式,提升矫正水平,提高矫正质量,进一步将全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