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画艺术鉴赏

合集下载

元朝的书法艺术

元朝的书法艺术

元朝的书法艺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书法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

元代书法艺术吸收了前代的发展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从元代书法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元代书法的特点元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书法风格多元化:元代书法吸收了前代的成就,融合了晋唐楷书和宋代行草、隶书的特点,并加入了蒙古族和西亚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书法风格。

2. 书写技巧创新:元代书法家推崇行草的简洁与隶书的规范,突破了字形的传统规范,注重笔画之间的流畅变化,注重气势和韵律。

同时,探索新的笔画结构和构图方式,使书法呈现出更加独特的艺术表达。

3. 对篆书研究的重视:元代书法家重视对篆书的研究,并将篆法与楷书、行书相结合,使书法在笔画形态上更具变化性,形成了行隶篆三体书的特色。

二、元代书法代表作品元代书法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1. 黄庭坚《祭酒神道碑》:这是元代书法家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此碑写成于元宝祐六年(1320年),体现了黄庭坚行隶的独特艺术风格。

其字体瘦劲挺拔,笔画流畅有力,给人以雄浑豪迈之感。

2. 赵孟頫《黄庭坚文集》:赵孟頫为元代书法家,他精通楷、行、隶、篆多种字体,在《黄庭坚文集》中的书法作品堪称经典。

赵孟頫的书法构图独特,笔画疏密有致,富有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元好问《春江花月夜行书》:元好问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行书作品《春江花月夜行书》以豪放的笔墨,独特的章法布局,展现了元代书法的风采。

作品中的字体流畅有力,气势宏伟,给人以激荡心灵的感觉。

三、元代书法的影响元代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了书法技巧的创新:元代书法家们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形成了多元化的书法风格,为后世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 引入了西亚文化的元素: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的朝代,蒙古文化与西亚文化相互融合,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元代书法在字体、章法和技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简要论述元四家的作品及艺术成就

简要论述元四家的作品及艺术成就

简要论述元四家的作品及艺术成就元四家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四位画家,包括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他们在绘画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和重要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要提到的是沈周,他是元四家中最早出现的一位画家。

沈周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作品以造型准确、笔墨淡泊、意境深远而著称。

沈周沿袭了宋代文人画的传统,强调个性表达和审美追求,常常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其次是文徵明,他是元四家中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一位画家。

文徵明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他善于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

文徵明的作品不拘一格,既有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又有奔放豪放的个性特点。

他独创了“文人画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开创了明代画坛的新局面。

再次是唐寅,他是元四家中最具个人特色和最广泛影响力的一位画家。

唐寅擅长人物画和花鸟画,他的作品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技法独特。

唐寅的绘画风格富有笔力豪迈的特点,善于运用浓墨重彩和写意的笔法表现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他的作品在当时非常受到欢迎,对明代的后世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后是仇英,他是元四家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

仇英擅长人物画和花鸟画,他的作品刚劲有力、笔墨精湛、色彩丰富。

仇英在绘画中注重形态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他的作品非常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上的享受。

总结起来,元四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力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后世的画家和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涵,更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元四家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后世画坛的宝贵财富。

元朝四大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

元朝四大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

元朝四大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元代书法家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的瑰宝。

元代书法家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时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在元代书法家中,最为著名的四个人被称为“元四家”。

他们分别是黄公望、赵孟頫、文征明和董其昌。

他们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也具有了深远的文化意义。

1.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字号子昂,号千里眼。

他是元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蒙学派的代表人物。

黄公望书法大胆秀逸,有一定的创造性,同时又深受唐、宋、元三代书法艺术的影响。

黄公望于青龟山隐居,画山水、写诗赋,并以书法为精神寄托。

黄公望的书法作品,多数保留至今。

他的书法继承了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前人之大成,但又不失自己的特点。

黄公望书法作品无论是草书还是楷书都非常出色。

黄公望的行书,尤为出类拔萃。

他的书法作品以神韵奇丽著称,其千姿百态的线条绵密厚重,充满了中国传统国画之美。

2.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眉山。

他是元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元末明初文坛的领袖。

赵孟頫书法宽泛、自由,风格清秀潇洒,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引起了后世的广泛关注。

他的草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赵草”,赵孟頫草书以豪放的线条,明快的笔意,一种古朴、奔放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他的行书则以朴拙俊秀而闻名。

赵孟頫的书法取其潇洒之气韵、留其清秀之气质,使其作品不仅取得学术界高度认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

3.文征明文征明(1470~1559),字仲宣, 号东篱。

他是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被誉为“千古神品”,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高峰的艺术家之一。

文征明擅长“内涵派”艺术,他的书法以独特的造型和极具意境的作品而著称于世。

文征明的书法飞逸清丽,富于韵味,不论楷书、草书、行书都极富魅力。

他的草书充满古意和韵味,多以活泼奔放的线条搭配,以自然姿态展示写意状态;行书则以洒脱和直率自如令其笔意随处可见。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钱选二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俯、高克恭为代表,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

其中受赵孟俯影响,兼宗李成、郭熙画法的画家,有盛懋、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唐棣等人。

受黄公望和王蒙影响,兼师董源、巨然的有陆广、马琬、陈汝言、方从义、赵原等人。

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保留马远、夏圭遗风者有孙君泽、丁野夫等人。

此外,王振鹏、李容瑾、朱玉等人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界画名家。

这里介绍钱选绘画作品。

钱选,1235年生,1301年逝世,湖州(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鸟画家。

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懒翁等。

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元初与赵孟俯等称为“吴兴八俊”。

他的绘画注入了文人画的笔法和意兴,表现出一种生拙之趣,自成一体。

钱选的花鸟画成就最高,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的花鸟画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

他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各自出新意。

形成了自己独特风貌。

他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

其意在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北宋人之法。

这种主张在元初画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

传世作品有《牡丹图》、《山居图》《秋瓜图》《宋太宗蹴鞠图》《西湖吟趣图》、《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卷、《桃枝松鼠图》《杨贵妃上马图》《王羲之观鹅图》《扶醉图》《梨花图》《草虫图》《八花图卷》《信国公遗像》《归去来辞图》《海棠》《花鸟图三段》《白莲图》《秋江待渡图》《烟江待渡图》《桃花喜鹊》《秋葵》《折枝牡丹》《岁朝清供》《碧桃黄莺图》《花鸟图》《青山白云图》《三蔬图轴》等。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

元朝时期王蒙二十六幅绘画赏析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元四家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四家指赵孟俯、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

这里介绍王蒙精品绘画。

元代早期高克恭,元代中后期,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人绘画赏析。

王蒙像元代画家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

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

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

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

山水之外,兼能人物。

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传世的代表作上海《青卞隐居图》、北京《夏山高隐图》、上海《春山读书图》、北京《葛稚川移居图》、北京《夏日山居图》、《层峦萧寺图》、台北《具区林屋图》、苏州《竹石图》、台北《花溪渔隐图》、《霜柯竹石图》、台北《谷口春耕图》、美国大都会《空林草亭图》、《太白山图卷》、台北《秋山草堂图》、《溪山风雨图》、台北《深林叠嶂轴》、《黄鹤山樵坦斋图》、《东山草堂图轴》、《辋川图》、《西郊草堂图》《煮茶图》、《鸡西高逸图轴》、《素庵图轴》、《松林写作图卷》、《丹崖翠谷图》、《铜官山图》等。

诗文、史学亦精。

今存诗集《草堂雅集》。

元朝时期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王蒙,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1366年作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画作者家乡浙江的卞山。

简述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简述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简述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元四家是指元代四位著名山水画家——黄公望、王蒙、吴道子、
赵伯驹。

他们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元四家的山水画作品凸显了“神韵”的特色。

他们注重通
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大自然的神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使
画作具有灵气和生命力。

其次,元四家的作品高度艺术化和抽象化。

他们注重通过抽象的
表现手法来达到以形寓神的效果,探求自然和宇宙的奥秘。

他们运用
藏锋敛秀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观,将水、山、石、树、云等元素进行
抽象化、凝练化处理,展现出高度艺术化的审美意蕴。

再次,元四家的作品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

他们深受儒教文化影响,通过运用儒家的思想体系来进行创作,表现出对社会、人生、道德、哲学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

作品中常常包含着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展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

最后,元四家的作品具有多变性和超越性。

他们善于吸收历代山
水画的成果和自然景观的特点,运用自己的理解和创新来进行创作,
从而形成了差异化和特色化的艺术风格。

同时,他们也有“超越自然”的追求,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超越自然,展现出自己深刻的哲学
意味。

总体来说,元四家山水画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神韵、抽象化、文化气息、多变性和超越性等艺术特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术之元四家

美术之元四家

王 蒙 稚 川 移 居 图


在2011年春拍的亿元榜中,王蒙的 《稚川移居图》,在北京保利春拍 的夜场拍卖中拍出4.025亿元的高 价,在古代书画中仅次于去年北京 保利拍出的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 铭》,成为中国古代书画中最贵的 绘画作品。 这幅高达一米二,宽达54厘米 的巨幅作品,描绘的是东晋著名道 士葛稚川携家移居罗浮山炼丹修道 的故事。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观 众可以看到,王蒙在群山叠嶂的整 体构图中,将山中茅舍与行进的人 物穿插其中。画面的总体构成显得 山岩重重、树木茂密,而人物的描 绘则古拙精简,是王蒙典型的重山 叠嶂式风格。
•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
• •
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 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 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 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其山 倪瓒山水画作(26张)

• •
画作有:《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六君子图》《水竹居图》《松林 亭子图》《狮子林图》卷、《西林禅室图》《幽 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 树图》《容膝斋图》《修竹图》《紫兰山房图》《梧竹秀石图》《新雁题诗图》等。有《水竹居图》 《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 丛篁图》《竹枝图》《溪山仙馆》《霜林湍石》等传世。
•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 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 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巨 然,墨竹宗文同。画山水深厚凝重,擅於 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 亦能写真。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气势恢宏元代山水画的画风气势恢宏,画面宏大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气势恢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上。

元代山水画的构图多采用“高远”、“深邃”的手法,通过远近的对比和空间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广阔和壮美。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也非常讲究,墨色浓重,笔势刚健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注重意境深远元代山水画的意境深远,画面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这种意境深远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面的主题和画家的笔墨技巧上。

元代山水画的主题多以“山水”、“人物”、“动物”等为主,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出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注重写意元代山水画的写意程度非常高,画家常常通过简洁的笔墨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这种写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四、注重色彩运用元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彩,画家常常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这种色彩运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画家的笔墨技巧和画面的构图上。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技巧非常独特,画家常常通过“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息。

同时,元代山水画的构图也非常讲究,画家常常通过构图的变化来表现出山水的变幻和神秘。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继承宋代山水画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元代山水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气势恢宏、注重意境深远、注重写意和注重色彩运用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藏上海博物馆
诗人画家 高克恭
• 1、擅长山水和墨竹。 • 2、初学米芾父子画法,后吸收宋代画家李
成、董源、巨然的画法,艺术上很有造诣, 与赵孟頫齐名。 • 3、人称“南赵北高”。
高克恭 秋山暮霭图轴
高克恭 米氏云山图
• 山水师法米芾父 子,后参以董源、 巨然 、李成等人 画法,形成笔墨 凝重苍浑,淋漓 酣畅的独特风格
“励志耻作黄金奴,老作画师头雪白”, 不肯出仕元朝,甚至将自己多年研究的经 学著述都烧掉。
钱选 牡丹图台北故宫
钱选 杨贵妃上马图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杨贵妃上马图
杨贵妃上马图
元 钱选 桃枝松树图卷藏台北故官博物院
元钱选梨花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 钱选 来禽栀子图卷
• 弗利尔美术馆藏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
赵孟頫 双松平原图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赵孟頫 水村图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图中山峦用披麻皴,浓墨点苔。树木、芦苇有简
有繁。用笔潇洒,笔墨秀润,意境清旷。画风学 董源而又有创新。
赵孟頫 松下抚琴图
赵孟頫艺术特点
• 一是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 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黄公望
• 1、黄公望子久矣 • 陆坚,后又取了大痴道人、一峰道人、井
西道人等别号 • 2、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
江湖,入道教全真派。 • 3、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
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 法,自成一家 。
九峰雪霁图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此图以短线直笔皴法为主,
然后用淡墨染其凹处 • 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说:”
作画,凡山俱要有凹凸之形, 先钩山外势形象,其中则用 直皴,此子久法也
元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构图甚繁,用笔却甚简。
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
少皴或不皴,与全皴的乱石形成
对比,愈显画面之空灵而充实。
设色浅绛,淡冶秀雅,笔法松秀。 在笔法上,变宋人的繁缛缜密为
简括松秀,减弱水墨刻画,改以
勾皴为主,略加渲染,生动地表
现出了江南山峦质地松软、平淡 秀逸的特点
元黄公望天池石壁图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黄公望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 • 绘苏州以西三十里的天池山胜景。
左下三棵巨松高耸,杂树林立, 茅屋隐约其间。隔溪一大山拔地 而起,层层盘桓向上。至右中, 一池四边石壁陡立,桥阁筑于池 中,飞瀑泻水,此点题之笔也。 构图繁复,但用以勾画的线条和 皴笔则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 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 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后人有 “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
• 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 润的独特风格,在元初与赵孟頫、钱选并驱。
• 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大家。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 发展的主流。
元赵孟頫
• 1、生于皇室,宋太祖11世孙 • 2、受家庭熏陶 • 3、南宋末年坎坷忧患中度过青少年时期 • 4、南宋灭亡,回故乡闲居 • 5、因元世祖南方招贤,赵幸选,任官职 • 6、薄其人遂薄其书 • 7、后因特殊身份辞官隐居 • 8、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赵孟頫双松平远图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故宫博物院
元赵孟頫 人骑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鹊山 • 华不注
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
•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 红衣罗汉图藏辽宁省博物馆
赵孟頫 兰石图
•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 疏林秀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溪山雨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 南京博物馆藏 • 描绘一座高耸兀立的富春大岭,
山顶光洁明润,山腰石隙间树木 茂盛。右侧绝壁幽涧,飞流直下, 一桥悬空,连接左右两壁。左侧 山腰上,一条山道在绝壁之间逶 迤穿行,向山谷纵深方向延伸而 去,路边山凹间树荫之下,数间 客舍,掩映在山石之后。逶迤的 山道,下临江面,江水平静,绕 着绝壁缓缓流动。此作中山石画 法简洁,枯笔淡墨,皴染有度 • 如果说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 宝——《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 画作中“笔势雄伟”的代表,那 么,《大岭图》则是“皴纹极少, 笔意简远”的典范。
元代书画艺术
• 元代前期士大夫,秋郊饮马赵孟頫 。 富春山居黄公望,吴镇喜作渔父图。 倪瓒孤寂容膝斋,夏日山居是王蒙。 四家山水有根据,黄浑倪幽风貌异。 道释壁画永乐宫,堆金沥粉朝元图。
• 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除少数 专业画家服务于宫廷外,尚有一部分身居高 位的士大夫画家,其余多为一些隐居不仕的 文人画家。
• 文人画"的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山水、枯 木竹石、梅、兰等画成为主要题材。 元 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 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 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 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 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
•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 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

二是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
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是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
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四是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
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五是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
并有创新。

六是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
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八是他能团结包括高克恭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
华文化
元钱选
• 1、宋末元初花鸟画家 • 2、虽与赵孟頫同乡,但他们政治见解相反,
高克恭 云横秀岭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春山欲雨图轴
• 上海博物馆藏
元高克恭 春云晓霭图轴
• 故宫博物院藏
元四家
• 元四家:指中国画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 镇四位元代画家。
• 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强调 水墨画发展。
• 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他们的风格和 特点: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画树 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吴镇山水 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具有 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