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

合集下载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药物的水溶液B.有不良嗅味的药物C.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D.风化性药物E.吸湿性强的药物2.关于硬胶囊剂的特点错误的是()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适合油性液体药物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E.可口服也可直肠给药3.硬胶囊剂制备错误的是()A.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能满足填充要求,可直接填充B.药物的流动性较差,可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改善之C.药物可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D.可用滴制法与压制法制备E.应根据规定剂量所占的容积选择最小的空胶囊4.关于软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B.所包裹的液态物料为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C.液态物料的pH在7.5以上为宜D.液态物料的pH在2.5以下为宜E.固体物料不能制成软胶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滴制法制成的球形制剂均称滴丸B.用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成的球形制剂称滴丸C.用压制法制成的滴丸有球形与其它形状的D.滴丸可内服,也可外用E.滴丸属速效剂型,不能发挥长效作用6.下列滴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用的基质有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B.使用水溶性基质时,应采用亲脂性的冷凝液C.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应选用亲脂性基质D.为控制滴丸的释药速度,可将其包衣E.普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30min7.软胶囊的检查项目中错误的是()A.水分 B.装量差异 C.崩解度 D.溶出度 E.卫生学8.制备肠溶胶囊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杀灭微生物B.增强囊材的弹性C.增加囊材的渗透性D.改变囊材的溶解性E.增加囊材的稳定性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药物与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称膜剂B.制备膜剂时要将药物与成膜材料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溶解C.EVA常用于复合膜的外膜D.膜剂分单层膜和多层膜E.外用膜剂用于局部治疗10.下列关于软胶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软胶囊的囊壳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组成B.软胶囊的组成比例为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C.软胶囊常用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作为增塑剂D.软胶囊具有可塑性和弹性,所以增塑剂用量高较好E.软胶囊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11.下列不属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的是()A.外观B.水分含量C.装量差异D.崩解度和溶出度E.均匀度12.药典中规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A.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B.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C.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D.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E.普通滴丸在2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 内全部溶散13.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增加弹性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渗透性 D.改变其溶解性能 E.杀灭微生物14.关于膜剂和涂膜剂的表述正确的是()A.膜剂仅可用于皮肤和粘膜伤口的覆盖B.常用的成膜材料都是天然高分子物质C.匀浆流延制膜法是将药物溶解在成膜材料中,涂成宽厚一致的涂膜,烘干而成,不必分剂量D.涂膜剂系指将高分子成膜材料及药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可涂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E.涂膜剂系药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的单层或多层供口服使用的膜状制剂15.下列关于囊材的正确叙述是()A、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B、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C、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D、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E、硬、软囊壳的材料不同,其比例、制备方法也不相同16.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甘油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溶剂E、保湿剂17.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明胶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保湿剂E、遮光剂18.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琼脂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遮光剂E、保湿剂19.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A、溶胶→蘸胶(制胚)→拔壳→干燥→切割→整理B、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C、溶胶→干燥→蘸胶(制胚)→拔壳→切割→整理D、溶胶→拔壳→干燥→蘸胶(制胚)→切割→整理E、溶胶→拔壳→切割→蘸胶(制胚)→干燥→整理20.一般情况下,制备软胶囊时,干明胶与干增塑剂的重量比是()A、1:0.3B、1:0.5C、1:0.7D、1:0.9 E、1:1.121.下列关于滴丸剂概念正确的叙述是()A、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B、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溶解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C、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于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D、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E、系指固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22.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的优缺点除()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23.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醇的混合液B、液体石蜡C、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D、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E、以上都不行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硬胶囊剂B.软胶囊剂C.滴丸剂D.微丸E.颗粒剂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6~10]A.肠溶胶囊剂B.硬胶囊剂C.软胶囊剂D.微丸E.滴丸剂6.将药物细粉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7.将油性液体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8.将囊材用甲醛处理后再填充药物制成的制剂()9.药物与基质熔化混匀后滴入冷凝液中而制成的制剂()10.药物与辅料制成的直径小于2.5mm球状实体()[11~14]A.PVPB.EVAC.stearyl aleohplD.siliconE.Vaseline11.二甲基硅油()12.聚乙烯醇()1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4.十八醇()[15~19]膜剂的一般组成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表面活性剂 D.填充剂 E.脱膜剂15.十二烷基硫酸钠()16.二氧化硅和淀粉()17.液体石蜡()18.PVA ()19.山梨醇()[20~21]A、脂质体B、微球C、滴丸D、软胶囊E、乳剂20.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21.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等组成()[22~25]A、PEG6000B、水C、液体石蜡D、硬脂酸E、石油醚22.制备水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3.制备水不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4.滴丸的水溶性基质()25.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关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中正确的是()A.外观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破裂现象B.硬胶囊需检查硬度C.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检查重量差异D.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做水分检查E.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不再检查崩解度2.制备肠溶胶囊的方法是()A.加甲醛处理囊材B.用Ⅱ号丙烯酸树脂溶液包衣C.用CAP溶液包衣D.用滑石粉包衣E.用PVP包衣3.不适合填充软胶囊的物料是()A.油类液体药物B.药物的油溶液C.药物的水溶液D.药物的乙醇溶液E.药物的PEG400混悬液4.影响滴制法制备软胶囊质量的因素是()A.药液的温度B.胶液的温度C.冷却液的温度D.喷头的大小E.滴制的速度5.可用作胶囊剂增塑剂的是()A.甘油B.山梨醇C.CMC-NaD.柠檬黄E.琼脂6.以PEG6000为基质制备滴丸时,冷凝液可选择()A.液体石蜡B.植物油C.二甲基硅油D.水E.不同浓度的乙醇7.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制备要点是()A.选择适宜的基质B.滴制过程中控制好温度C.滴管的口径要合适D.冷凝液的溶解性与密度应符合要求E.滴制液的静液压应恒定8.膜剂的给药途径有()A.口服B.口含C.舌下D.皮肤E.眼用9.膜剂的优点是()A.含量准确B.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C.使用方便D.制备简单E.载药量高,适用于大剂量的药物10.膜剂的处方组分包括()A.成膜材料B.增塑剂C.色素D.脱膜剂E.表面活性剂11.12、增加胶囊壳的韧性与可塑性,常加入的增塑剂有()A.甘油B.山梨醇C.CMC-NaD.CMS-NaE.HPC12.滴丸剂中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A.PEG4000B.虫蜡C.硬脂酸钠D.甘油明胶E.十八醇13.滴丸剂中常用的脂溶性基质有()A.硬脂酸B.单硬脂酸甘油酯C.氢化植物油D.虫蜡E.山梨醇14.下列不适合制成胶囊的药物有()A.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B.风化性药物C.吸湿性强的药物D.对光不稳定的药物E.对温度不稳定的药物15.保证滴丸圆整性、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A.选择合适的基质B.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C.滴制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D.滴制液静液压恒定E.及时冷凝16.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B.可以抬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D.液体药物固体化E.根据囊壳的差别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17.理想的成膜材料应具备一下条件()A.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性B.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C.成膜、脱膜性能好D.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E.来源丰富、价廉18.下列关于PVA的叙述正确的是()A.PVA是由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而成的结晶性高分子材料B.本品分子量大,水溶性好,水溶液黏度大,成膜性能好C.PVA 17-88中“17”表示聚合度为1700,“88”表示醇解度为88% D.PVA在体内无生理活性,有生物可降解性E.PVA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成膜材料19.胶囊剂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B、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C、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中,提高生物利用度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E、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低20.一般空胶囊制备时常加入下列哪些物料()A、明胶B、增塑剂C、增稠剂D、防腐剂E、润滑剂21.下列关于软胶囊剂正确叙述是()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B、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C、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于软胶囊中D、可填充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E、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制成软胶囊有益崩解和溶出2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常用()A、滴制法B、熔融法C、压制法D、乳化法E、塑型法23.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有()A、外观B、水分C、装量差异D、硬度E、崩解度与溶出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

《药剂学》练习题库:固体制剂02

《药剂学》练习题库:固体制剂02

《药剂学》练习题库第四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片剂中加入淀粉往往增大其孔隙率,利于崩解,故加入淀粉越多越好B.压片力越大,片剂越难崩解C.粘合剂的粘合力越大,片剂崩解时间越长D.为使片剂较快崩解,故颗粒的硬度越大越好2、改善某些药物呈鳞片状结晶析出导致的流动性差的问题方法有()A.加入大量辅料B.减少加入的辅料C.加入适量的粘合剂D.减少加入的粘合剂3、包衣时加隔离层的目的是()A.防止片芯受潮B.增加片剂硬度C.加速片剂崩解D.使片剂外观好E.遮盖片剂原有的棱角4、压片时出现裂片的主要原因是()A.颗粒含水量过大B.润滑剂不足C.粘合剂不足D.颗粒的硬度过大E.颗粒中细粉太少5、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其中的目是指()A.每一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 B.每一厘米长度上的筛孔数目C.每一分米长度上的筛孔数目 D.筛孔孔径的大小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临界相对湿度(CRH)是药物的固有特征。

B.临界相对湿度(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

C.临界相对湿度(CRH)是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CRH越大越易吸湿。

D.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在相对湿度变化时变化缓慢,且没有临界点。

E.水不溶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不具备加和性。

7、倍散的稀释倍数由剂量决定,通常10倍散指()A.10份稀释剂与1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B.100份稀释剂与10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C.9份稀释剂与1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D.90份稀释剂与10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8、下列各项中不是散剂常用的稀释剂是()A.乳糖B.糖粉C.白陶土D.磷酸钙E.MCC9、我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B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C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D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E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10、片剂生产中制粒的目的是()A减少微粉的飞扬 B避免片剂含量不均匀C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 D为了生产出的片剂硬度合格E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11、关于片剂等制剂成品的质量检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B栓剂应进行融变时限检查C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E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12、舌下片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应在10分钟内全部溶化B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应在5分钟内全部崩解C所含药物应是易溶性的D所含药物与辅料均应是易溶性的E药物在舌下发挥局部作用13、关于咀嚼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硬度宜小于普通片 B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C一般在胃肠道中发挥局部作用 D口感良好,较适用于小儿服用E对于崩解困难的药物,做成咀嚼片后可提高药效14、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A 15分钟B 30分钟C 60分钟D 20分钟E 10分钟15、旋转压片机调节片子硬度的正确方法是()A.调节皮带轮旋转速度 B.调节下冲轨道 C.改变上压轮的直径D.调节加料斗的口径 E.调节下压轮的位置16、羧甲基淀粉钠一般可作片剂的哪类辅料()A.稀释剂B.崩解剂 C.粘合剂D.抗粘着剂 E.润滑剂17、以下哪一项不是片剂处方中润滑剂的作用()A.增加颗粒的流动性 B.防止颗粒粘附在冲头上 C.促进片剂在胃中的润湿D.减少冲头、冲模的磨损 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推出18、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19、流能磨的粉碎原理为()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作用20、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蓖麻油作为()A.增塑剂B.致孔剂 C.助悬剂D.乳化剂 E.成膜剂21、适用包胃溶性薄膜衣片的材料是()A.羟丙基纤维素 B.虫胶 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D.Ⅱ号丙烯酸树脂 E.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22、不影响片剂成型的原、辅料的理化性质是()A.可压性 B.熔点 C.粒度 D.颜色 E.结晶形态与结晶水23、乙醇作为片剂的润湿剂一般浓度为()A.30%~70% B.1%~10% C.10%~20% D.75%~95%E.100%24、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A.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B.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人混合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者C.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D.剂量小的毒剧药,应制成倍散E.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25、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26、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快 B.便于小儿服用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D.外用覆盖面大,但不具保护、收敛作用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27、下列哪种片剂是以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崩解剂()A、泡腾片B、分散片C、缓释片D、舌下片E、植入片28、下列哪种片剂要求在21℃±1℃的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普通片 E、溶液片29、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普通片E、溶液片30、下列哪种片剂用药后可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月甚至几年()A、多层片B、植入片C、包衣片D、肠溶衣片E、缓释片31、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是()A、羧甲基淀粉钠B、羧甲基纤维素钠C、干淀粉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E、交联聚维酮32、可作片剂崩解剂的是()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B、预胶化淀粉C、甘露醇D、聚乙二醇E、聚乙烯吡咯烷酮33、片剂中加入过量的哪种辅料,很可能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A、硬脂酸镁B、聚乙二醇C、乳糖D、微晶纤维素E、滑石粉34、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A、滑石粉B、聚乙二醇C、硬脂酸镁D、硫酸钙E、预胶化淀粉35、一贵重物料欲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A、球磨机B、万能粉碎机C、气流式粉碎机D、胶体磨E、超声粉碎机36、有一热敏性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A、球磨机B、锤击式粉碎机C、冲击式粉碎机D、气流式粉碎机E、万能粉碎机37、有一低熔点物料可选择哪种粉碎器械()A、球磨机B、锤击式粉碎机C、胶体磨D、气流式粉碎机E、万能粉碎机38、一物料欲无菌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A、气流式粉碎机B、万能粉碎机C、球磨机D、胶体磨E、超声粉碎机39、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A、可压性和流动性B、崩解性和溶出性C、防潮性和稳定性D、润滑性和抗粘着性E、流动性和崩解性40、下列属于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是()A、结晶直接压片B、软材过筛制粒压片C、粉末直接压片D、强力挤压法制粒压片E、药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压片。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固体制剂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固体制剂

1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药剂学 固体制剂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一、散剂散剂的概念及特点定义: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过筛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一般的散剂:能通过六号筛(100目,150μm )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粒径要求 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 )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散剂 眼用散剂:全部通过就好筛(200目,75μm ) 粉状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 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盒收敛等作用 特点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也要注意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2.散剂的制备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散剂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及生物利用度 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粉碎 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研钵:主要用于小剂量药物的粉碎或实验室规模散剂的制备球磨机:密闭操作,适用于贵重物料的粉碎、无菌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间歇粉碎,必要时可充入惰性气体,适应范围很广。

冲击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适用于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超细碎等 可进行粒度要求为3~20μm 的超微粉碎流能磨(微粉机) 由于高压空气从喷嘴喷出时产生焦耳-汤姆逊冷却效应,故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和低熔点物料的粉碎 设备简单、易于对机器及压缩空气进行无菌处理,可用于无菌粉末的粉碎 冲眼筛 编织筛药筛 筛分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μm表示剂量0.1~0.01g:可配成10倍散各组分的混合比例相差过大时,难以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进行混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胶囊剂:2.滴丸剂:3.膜剂: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 )2.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化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 )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0 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45%~55%。

( )5.软胶囊囊壁由明胶、甘油、水三者所组成。

( )6.软胶囊中的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 )7.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性基质三大类。

( )8.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 )9.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 10.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熔法和复合制膜法。

( )11.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 )12.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3.由于胶囊壳主要含水性明胶,因此,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 1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 000级,温度l0~25%,相对湿度35%~45%。

( )15.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

( )16.胶囊剂不能延缓药物的释放,也不具备定位释药作用。

( )17.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制成胶囊剂有利于掩盖其臭味,并减少刺激性。

( )18.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 )19.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 )21.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塑法和复合制膜法。

( )三、填空题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

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

五、散剂举例 (P109)
第三节
颗粒剂
一、定义: 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颗 粒状制剂。 二、制备: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质量检查
分剂量
颗粒剂
制粒
(一)制粒目的: 1、增加物料均匀性 2、减少粉尘飞扬 3、增加物料可压性 片剂 4、增加物料流动性 (二)制粒方法: 1、湿法制粒:
二、散剂的制备
原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检
包装
粉碎方法
单独粉碎 混合粉碎 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 流能粉碎
成品
适合药物
贵重药、剧毒药 粘软性相同 药物含水量〈 5% 毒性、矿物性、刺激性大药 对热敏感药物 快速、粉尘大 无粉尘 粉碎时物料不升温
目的
减少损耗、便于保护 费时
特点
粉碎:
(一)粉碎目的: 1、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 度。 2、提高制剂分散性。 3、提高制剂混合均匀性。 4、提高天然药物提取效率。 (二)药典固体粉粒分级: 最粗粉:全过一号筛,过三号筛部分不超过20%。 粗粉:全过二号筛,过四号筛部分不超过40%。 中粉:全过四号筛,过五号筛部分不超过60%。 细粉:全过五号筛,过六号筛部分不少于95%。 最细粉:全过六号筛,过七号筛部分不少于95%。 级细粉:全过八号筛,过九号筛部分不少于95%。
1、淀粉:性质稳定,可压性不好。 2、糊精:淀粉的水解产物。因水解程度不同,具不同粘度。 对有些药物含量测定有干扰 3、糖粉:味甜,有一定吸湿性。 4、乳糖:较理想的稀释剂。有多种规格。 5、甘露醇:化学性稳定,价高。有凉爽感,适用于咀嚼片。 6、微晶纤维素:价高,可用于直接压片。 7、吸收剂:磷酸钙、碳酸钙、轻质氧化镁等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五章栓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五章栓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五章栓剂5.1.1栓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5.1.2栓剂的分类【掌】 1.肛门栓(直肠栓) 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等。

可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

2.阴道栓为球形、卵形、鸭嘴形等。

主要发挥局部作用。

5.1.3栓剂的特点 1.常温下为固体,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2.发挥局部作用,如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

3.发挥全身作用。

5.1.4与口服制剂比较,发挥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掌】1.部分避免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2.不受胃肠PH 或酶的影响;3.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4.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5.不能口服的药物可制成此类栓剂。

6.生产率较低,成本比较高。

5.1.5栓剂的质量要求【掌】1.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外形圆整光滑,无刺激性。

2.硬度适宜。

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释药。

(1)药物吸收途径栓剂直肠给药后的吸收途径:①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③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阴道用栓剂给药后,阴道血管与大循环相连,不经肝脏,且吸收速度较快(2)影响直肠吸收的因许素2.1对栓剂基质的基本要求 1.熔点适宜,即室温时有适宜的硬度与韧性,体温时易软化、熔化或溶解。

2.熔点与凝固点之差小。

3.安全,对粘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

4.稳定,在储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不易生霉。

5.2.2基质的种类1.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同质多晶的组成防过热,β型稳定,乳剂基质; 2)香果脂和乌桕脂 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4)合成脂肪酸酯2.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不溶化、缓效、阴道栓基质; 2)聚乙二醇类(PEG)不溶化、缓效、有刺激性;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与PEG同; 1)吐温-61 2)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Polyoxy 40 stearate) 3)泊洛沙姆(Poloxamer)188型多用,促吸收,缓释;4. 栓孔内涂的润滑剂1)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软肥皂、甘油各一份与95%乙醇五份混合所得;2) 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则用油性为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等。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代码《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

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6学时,实验学时为68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超纲的内容占5% 。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34学时)第一章绪论(3学时)一、课程内容掌握: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4、药剂剂型的分类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6、GMP、GLP与GCP的概念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下(学生版,新修版)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下(学生版,新修版)

▲2.常用成膜材料与附加剂:
△1.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有明胶、虫胶、阿拉伯胶、 淀粉、糊精、琼脂等,多数可以生物降解或溶解,但成 膜、脱膜性能差,故常与合成成膜材料合用;
△2.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常用的有聚乙烯醇、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纤维素衍生物等。
△3.附加剂:着色剂(色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丙 二醇等)、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糊精等)。表面 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脱 膜剂(液体石蜡、甘油、硬脂酸等)。
药剂学
《固体制剂(II)》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第三节 散剂★★★ 第四节 颗粒剂★★ 第五节 片剂★★★★ 第六节 胶囊剂★★★ 第七节 滴丸剂★★ 第八节 膜剂★
第六节 胶囊剂
一、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1.胶囊剂的概念★★★:药物或加有辅料填充于空心胶 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
【多项选择题】 关于空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胶囊的制备过程大致分为溶胶、蘸胶、干燥、拔壳、 截割、整理等工序;
B.制备空胶囊时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25℃; C.制备空胶囊时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45%; D.制备空胶囊时环境空气的洁净度应为10000级; E.0号空胶囊的容积小于1号空胶囊
低分子水溶性或挥发性有机物(乙醇/丙酮/羧酸,溶解 软化)
含水量超过5%(溶解软化) 醛类(变性) O/W型乳剂(失水破坏)
♣记忆口诀♣:怕水 怕醛、怕酸怕碱
强酸(水解)、强碱(变性)→pH4.5~7.5
▲3.软胶囊的制法★★:
△1.滴制法(软胶囊、滴丸):软 质囊材(胶液)置于双层喷头的外 层,药料置于双层喷头的内层, 两层内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喷出, 胶液包裹定量的药料,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却剂中,经冷凝而制成 无缝的球形软胶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胶囊剂:2.滴丸剂:3.膜剂: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 )2.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化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 )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0 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45%~55%。

( )5.软胶囊囊壁由明胶、甘油、水三者所组成。

( )6.软胶囊中的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 )7.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性基质三大类。

( )8.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 )9.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 10.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熔法和复合制膜法。

( )11.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 )12.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3.由于胶囊壳主要含水性明胶,因此,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 1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 000级,温度l0~25%,相对湿度35%~45%。

( )15.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

( )16.胶囊剂不能延缓药物的释放,也不具备定位释药作用。

( )17.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制成胶囊剂有利于掩盖其臭味,并减少刺激性。

( )18.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 )19.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 )21.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塑法和复合制膜法。

( )三、填空题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

2.胶囊剂中充填的药物不能是或,也不能充填易或易的药物。

3.硬胶囊剂的制备分为的制备,制备与,等过程。

4.软胶囊常采用法和法制备。

5.A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 ,B型明胶的等电点为pH 。

6.制备空胶囊时常加入、、、等增塑剂。

7.硬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外,制备时一般还需加入、等,根据需要还可加入与。

8.空胶囊的制备流程是:→→→→→。

9.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级,温度,相对湿度。

10.软胶囊囊壁由、、三者所组成。

11.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与作用生成,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

12.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主要有、和。

13.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基质和基质。

14.制备滴丸剂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类、类、及等。

15.制备滴丸剂常用的脂溶性基质有、、及等。

16.制备滴丸剂常用的冷却液有、、和等。

17.滴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是→→→→→→。

18.膜剂可供、、给药,也可用于内、内,外用可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19.膜剂结构有、与之分。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和。

21.膜剂一般由、、、、、、等组成。

22.膜剂制备可采用制膜法、制膜法和制膜法。

四、单项选择题1.不属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外观B.装量差异限度C.崩解时限D.溶出度2.下列关于胶囊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系指药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制成的固体制剂B.系指药物充填于弹性软质囊壳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C.系指药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D.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囊壳中的固体制剂3.下列关于胶囊剂囊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由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组成,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B.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由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组成,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C.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由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组成,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D.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由明胶、甘油、水以及其他的药用材料组成,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4.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甘油,其作用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溶剂5.制备空胶囊时加人明胶,其作用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保湿剂6.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琼脂,其作用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遮光剂7.下列哪种药物适合制成胶囊剂A.易风化的药物B.吸湿性的药物C.药物的稀乙醇溶液D.具有臭味的药物8.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是A.溶胶→蘸胶(制坯)→拔壳→干燥→切割→整理B.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C.溶胶→干燥→蘸胶(制坯)→拔壳→切割→整理D.溶胶→拔壳→干燥蘸胶(制坯)→切割→整理9.胶囊剂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应为A.10~25℃、35%~45%B.25℃、<75%C.25℃、45%~55%D.10~20℃、<60%10.一般情况下,制备软胶囊时,干明胶与干增塑剂的质量比是A.1:0.3 B.1:0.5 C.1:0.7 D.1:0.911.不易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A.维生素E油液B.维生素AD乳状液C.牡荆油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12.滴丸的水溶性基质不包括A.PEG类B.肥皂类C.甘油明胶D.十八醇13.滴丸的脂溶性基质不包括A.羊毛脂B.硬脂酸C.虫蜡D.单硬脂酸甘油酯14.水溶性基质制备的滴丸应选用的冷凝液是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C.液状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D.液状石蜡15.软胶囊的丸粒大小由( )来确定。

A.基质吸附率B.滴头大小和温度C.药液的温度和黏度D.滴制速度16.下列关于滴丸剂概念正确叙述的是A.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人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B.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溶解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C.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于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D.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17.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不是其特点是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18.滴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一般如A.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B.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选丸→干燥C.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干燥→洗丸→选丸D.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选丸→冷却→干燥19.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 )作冷凝液。

A.水与醇的混合液B.液状石蜡C.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D.液状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20.将灰黄霉素制成滴丸剂的目的在于A.增加溶出速度B.增加亲水性C.减少对胃的刺激D.增加崩解21.不能作为膜剂成膜材料的是A.明胶B.琼脂C.聚乙烯醇D.CAP22.下列关于膜剂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膜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B.根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C.膜剂成膜材料用量小,含量准确D.载药量大,适合于大剂量的药物23.下列关于膜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粉末飞扬B.含量准确C.稳定性差D.吸收起效快24.PV A是常用的成膜材料,PV A05-88是指A.相对分子质量500~600B.相对分子质量8 800,醇解度是50%C.平均聚合度是500—600,醇解度是88%D.平均聚合度是500~600,醇解度是50%25.关于膜剂错误的表述是A.膜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B.膜剂的优点是成膜材料用量少、含量准确C.常用的成膜材料是聚乙烯醇(PV A)D.可用冷压法和热熔法制备五、问答题1.胶囊剂有哪些特点?哪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说明其理由2.制备软胶囊时,对填充的内容物有哪些限制和注意事项?3.滴丸剂常用基质分哪几类?举例说明。

4.理想的膜剂成膜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写出常用的成膜材料。

六、处方分析与制备对以下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写出其制备方法。

1.速效感冒胶囊(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300g 维生素C 100g胆汁粉100g 咖啡因3g氯苯那敏3g 10%淀粉浆适量食用色素适量制成1 000粒2.胆黄素胶囊(硬胶囊)猪胆膏500g 黄柏50g青黛50g 制成1 000粒3.满山红油胶丸(软胶囊)满山红油100g 明胶100份甘油55~66份蒸馏水120份精炼食用植物油适量4.复方丹参滴丸丹参16g 三七5g冰片0.3g 聚乙二醇6000 20g液状石蜡适量5.芸香油滴丸芸香油200ml 硬脂酸钠21g虫蜡8.4g 蒸馏水8.4ml1%硫酸适量6.安定膜剂(多层型包衣膜剂)含主药的药膜涂料处方:安定(微粒) 5g PVA(17~88) 19.5g蒸馏水60ml避光包衣膜涂料处方:PV A(17-88) 19g 甘油0.4g二氧化钛0.6g 糖精钠0.2g食用蓝色素0.02g 液状石蜡0.2g蒸馏水60m17.硝酸甘油膜剂硝酸甘油10%PV A(17-88) 77%甘油5%二氧化钛3%蒸馏水适量液状石蜡适量七、处方设计与制备1.鲜王浆50g(1 000粒用量),现有糖粉、糊精、淀粉等辅料,请设计制成硬胶囊剂的处方(每粒重0.23g),并写出制法。

2.樟脑62.5g,干姜62.5g,大黄50g,小茴香25g,肉桂25g,辣椒,12.5,桉油31.25ml。

请设计软胶囊处方及制备方法。

3.利尿药螺内酯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细微结晶性粉末,在水中不溶.。

欲制成滴丸剂,请设计处方与制备方法。

4.抗真菌药克霉唑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请写出克霉唑口腔药膜的处方与制法。

参考答案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壳中的固体制剂。

2.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人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3.膜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而成的薄膜制剂。

二、判断题1.B 2.A 3.A 4.A 5.B 6.B 7.A 8.B9.A 10.A 11.A 12.B 13.A 14.A 15.A 16.B17.B 18.B 19.A 20.A 21.A三、填空题1.明胶、甘油、水2.水溶液、稀乙醇溶液、风干、潮解3.空胶囊、物料、填充、封口4.滴制、压制5.pH(7~9)、pH(4.7~5.2)6.甘油、山梨醇、CMC-Na、HPC7.明胶、甘油、水、增稠剂、防腐剂、遮光剂、着色剂8.溶胶→蘸胶→干燥→拔壳→切割→整理9.10 000、10~25℃、35%~45%10.明胶、增塑、水11.明胶、甲醛、甲醛明胶、肠溶衣料12.外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13.水溶性、脂溶性14.PEG、肥皂、硬脂酸钠、甘油明胶15.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16.液状石蜡、植物油、二甲硅油、水17.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18.口服、口含、舌下、眼结膜囊、阴道、皮肤和黏膜19.单层膜、多层膜、夹心膜20.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1.主药、成膜材料、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着色剂、脱膜剂22.匀浆、热塑、复合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B 5.A 6.C 7.D 8.B9.A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A17.B 18.A 19.B 20.A 21.D 22.D 23.C 24.C25.D五、问答题1.胶囊剂具有如下特点:①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②药物在体内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于丸剂、片剂等;③使液态药物固形化;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及定位释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