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化湿利湿
除湿、祛湿、化湿、燥湿、渗湿,怎么区别

除湿、祛湿、化湿、燥湿、渗湿,怎么区别
题目中的5种字眼,或许让你看着眼花。
其实简单来说:都是要把身体内的湿气除掉的意思,但是使用的药物有点区别,从而将脾、胃上的湿气从身体内赶走!
除湿:
目的:祛风除湿
范围:用于风湿之邪,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游走性疼痛症状
药物: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桑枝、五加皮
汤剂:茯苓薏豆祛湿汤
--材料(土茯苓、灯芯花、木棉花、薏米、赤小豆、扁豆、瘦肉)祛湿:
目的:健脾祛湿
范围:用于湿邪困脾,运化失常,不思饮食等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米仁、陈皮、山药等
汤剂:健脾祛湿汤
--材料(党参、莲子、薏米、扁豆、芡实、黄芪)
燥湿:
目的:清热平湿,祛除湿邪
范围:用于寒湿所阻,胸闷呕吐,腹痛腹胀
药物:厚朴、黄莲、半夏、豆蔻仁、茯苓
汤剂:六君子汤
--材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化湿:
目的:化湿运脾
范围:用于内湿症,运化失调,湿温,署温,
霍乱,痧胀等
药物:苍术、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汤剂:清热祛湿沙葛猪骨汤
--材料(沙葛、猪扇骨、眉豆、赤小豆、扁豆、蜜枣、姜)
渗湿:
目的:渗利湿邪
范围:用于利小便而排湿
药物:茯苓、滑石、车前草、泽泻、瞿麦、萹蓄汤剂:清肝渗湿汤
--材料(可至药店直接购买萆薢渗湿汤)。
解表、祛风湿、祛湿药

清热祛湿剂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一身俱黄,颜色鲜明,腹满
口渴,尿赤,苔黄腻。) 病因病机:湿热交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 泄,
湿热瘀热郁蒸于皮肤 方解: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 清利三焦湿热 大黄---- 泻热逐瘀,通利大便
小结
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独活 祛风湿清热药----秦艽
桑寄生 牛膝 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养血活血 人参 茯苓 甘草 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调和诸药
三、祛湿药
定义 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之祛湿药。
应用 治疗湿邪为患的病证 (脘腹痞满、呕吐便溏、食少体倦、口甘多 涎、舌苔白腻。或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泄 泻、带下等。)
组成与方解 :
藿香—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治主证 紫苏 白芷—辛温发散,芳香化湿助藿香散
寒,兼化里湿 半夏 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白术 茯苓—健脾祛湿 厚朴 大腹皮—行气化湿---除胸腹满闷 桔梗—宣肺利膈——助气机升降 甘草—调和诸药
表里双解,化湿辟秽,升清降浊,理气和中
茵陈蒿汤《伤寒论》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痹证 (腰膝疼痛,肢节曲伸不利,或麻木不仁, 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风寒湿时久不愈,损伤肝肾,耗伤气 血,筋骨失养。
组成与方解
独活----善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防风、秦艽----祛风胜湿 桂枝----温散寒邪,通利血脉。 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
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
湿阻中焦: 脘腹痞闷、少食作呕、体倦便溏、舌苔白腻
小结祛风湿、化湿、利水、温里

第四章祛风湿药独活(身半以下风湿痹痛),解表祛风湿,止痹痛防己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秦艽(风药中润剂)清湿热,退虚热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豨莶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吐泻转筋要药)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雷公藤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祛风除湿川乌散寒止痛蕲蛇定惊止痉乌梢蛇祛风通络络石藤凉血消肿桑枝行水消肿五加皮利尿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狗脊强腰膝比较羌活解表力强,善治上半身痹痛,太阳头痛。
祛风湿止痛独活解表祛风湿力强,善治下半身痹痛,少阴头痛。
第五章化湿药藿香(解表)止呕化湿,解暑佩兰(治脾瘅要药)苍术健脾,祛风湿,发表(明目)燥湿厚朴行气(消除胀满要药),消积,平喘砂仁开胃,温脾止泻(止呕),理气安胎化湿行气白豆蔻温中止呕草豆寇行气,温中止呕燥湿草果散寒,除痰截疟比较藿香化湿醒脾,和中止呕,又解暑。
解表,和中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又解鱼蟹毒。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茯苓安神健脾薏苡仁利水渗湿止泻,清热排脓,除痹猪苓泽泻泄热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功效比较茯苓甘淡性平,利水健脾,治各种水利水渗湿,健脾肿及脾虚证,又能宁心安神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清热,健脾而止泻,治脾虚湿盛泄泻与水肿,又清热排脓,且除湿治痹2.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清解暑热,祛湿敛疮关木通利水通淋清热,通经下乳瞿麦(活血通经)海金沙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萆薢利湿浊,祛风湿(粉萆薢、山萆薢—长于利湿浊;绵萆薢、川萆薢—长于祛风湿)功效比较车前子利水湿分清浊,又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清热利水通淋利水湿解暑热,外用收湿敛疮关木通利水湿清心火,长于下乳,又通经3.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清利湿热(黄疸要药)利胆退黄虎杖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石淋),解毒消肿第七章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干姜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肉桂引火归原,温通经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回阳救逆吴茱萸疏肝降逆,助阳止泻丁香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小茴香理气和中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比较附子回阳救逆要药。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注-祛湿药

常用中药主要效能归类歌
注-祛湿药
凡能祛除湿邪的药物称为祛湿药,由于湿邪所在的部位及药物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祛风湿、芳香化湿、利湿药三类。
1.祛风湿药归类歌诀
祛风湿羌独威灵,防己豨莶蛇寄生,
秦艽桐皮瓜鹳草,加皮络石海风藤。
注:祛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证。
常用的药物有:羌活、独活、威灵仙、防己、豨莶草、白花蛇、乌蛇、桑寄生、秦艽、海桐皮、木瓜、老鹳草、五加皮、络石藤、海风藤等。
2.芳香化湿药归类歌诀
芳香化湿佩藿香,砂仁白草蔻朴苍,
湿盛困脾脘腹胀,食减呕吐服安康。
注:芳香化湿药:性味多属辛温香燥,有芳香辟浊化湿的作用。
适用于湿盛困脾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呕吐泛酸、苔腻脉滑等症。
也可用于治疗暑湿及湿温证。
常用的药物有:佩兰、藿香、砂仁、白豆蔻、草豆蔻、厚朴、苍术等。
3.利湿(利尿)药归类歌诀
利湿泽车猪茯苓,金砂钱薏滑木通,
萹瞿通草瓜腹皮,石萆冬豆肤子宜。
注:凡能通利小便、渗利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湿药,亦称为利尿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淡寒,作用缓和,适用于水湿停蓄体内产生的多种疾病。
如水肿、风湿、淋浊、黄疸、疮疹等。
常用的药物有:泽泻、车前子、猪苓、茯苓、海金砂、金钱草、薏苡仁、滑石、木通、萹蓄、瞿麦、通草、冬瓜皮、大腹皮、石韦、萆薢、冬葵子、赤小豆、地肤子等。
祛风湿化湿利湿

祛风湿药一、A型题1、治疗风湿痹痛,尤以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为宜的药物是()A羌活B独活C威灵仙D木瓜E川乌2、性善走窜,善疗行痹游走性疼痛的药物是()A独活B木瓜C川乌D威灵仙E防己3、祛风湿药中善于温经散寒,治疗痛痹的药物是()A川乌B附子C威灵仙D雷公藤E独活4、古方中常用作麻醉止痛的祛风湿药是()A独活B威灵仙C川乌D雷公藤E防己5、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功效的药物是()A 威灵仙B蕲蛇C蚕沙D秦艽E桑枝6、舒筋活络,善治转筋的药物是()A 独活B 威灵仙C 秦艽D蕲蛇E木瓜7、木瓜与蚕沙共同的功效是()A祛风湿,和胃化湿B祛风湿,通络止痉C祛风湿,散寒止痛D祛风湿,利水消肿E祛风湿,杀虫止痒8、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利水下乳的药物是()A桑枝B臭梧桐C络石藤D路路通E丝瓜络9、下列哪一项不是秦艽的主治病证()A风湿痹证B中风不遂C疳积发热D风疹湿疮E湿热黄疸10、治疗痹痛伴低热骨蒸者宜用()A海桐皮B秦艽C豨莶草D络石藤E防己11、既能祛风湿,利关节,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秦艽B防己 C 豨莶草D络石藤E海桐皮12、既能祛风通络,又能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 秦艽B白鲜皮C蚕沙D海桐皮E豨莶草13、五加皮的功效是()A祛风湿、强筋骨,安胎B祛风湿、强筋骨,利水C祛风湿、强筋骨,止血D 祛风湿、强筋骨,解毒E祛风湿、强筋骨,退虚热14、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补肝肾、安胎的药物是()A桑寄生B五加皮C狗脊D雪莲花E千年健15、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善祛脊背风湿的药物是()A五加皮B狗脊C桑寄生D千年健E蕲蛇二、B型题A独活B威灵仙C蕲蛇D秦艽E防己1、“风药中之润剂”是()2、“截风要药”是()A少阴头痛B吐泻转筋C麻风疥癣D湿热黄疸E水肿腹胀3、独活适于治疗()4、蕲蛇适于治疗()A五加皮、桑寄生B千年健、臭梧桐C臭梧桐、豨莶草D豨莶草、千年健E蕲蛇、乌梢蛇5、能降血压的药物是()6、能强筋骨的药物是()A独活B威灵仙C川乌D蕲蛇E秦艽7、可消骨鲠的药物是()8、可退虚热的药物是()A五加皮B徐长卿C秦艽D防己E独活9、既能止痛,又能利水的药物是()10、既能止痛,又能解表的药物是()三、X型题1、善治行痹的药物有()A独活 B防风 C威灵仙 D蕲蛇 E乌梢蛇2、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A荆芥B防风C独活D秦艽E威灵仙3、药性偏温,适用于风寒湿痹的药物是()A独活B羌活C威灵仙D秦艽E川乌4、既能祛风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五加皮B蕲蛇C木瓜D防己E威灵仙5、下列具有降血压作用的祛风湿药是()A防己B桑寄生C木瓜D豨莶草E臭梧桐6、治疗水肿、脚气的药物有()A麻黄B木瓜C防己D五加皮E香薷7、桑寄生主治的病证是()A中风不遂B风湿痹证C四肢厥冷D下肢痿弱E痉厥抽搐8、羌活和独活在功效上的相同点是()A解表散寒B舒筋活络C祛风胜湿D强筋健骨E祛风止痛四、填空题1、独活解表之效,适宜于者。
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湿化浊祛风胜湿

三禁 见症 身重疼痛
原因及误治
后果 心阳受伤, 湿蒙心窍而神乱 脾气转陷而致洞泻
忌汗 头痛恶寒 误为伤寒而汗之 忌下 胸闷不饥 误为中焦宿食停滞而下之
忌润 午后身热 误为阴虚,而用阴柔药润养 湿热锢结致病深不解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病症病机】湿热流注下焦(流着下肢、阻碍经络、郁滞肌肤、注于带脉 膀胱) 。症见于皮、筋、经、骨、前阴 【治法及用药分析】 君:黄柏(肾、膀胱)——苦寒,清热燥湿,善祛下焦湿热 清热燥湿 臣:苍术(脾、胃)——燥湿健脾,使湿邪去而不再生 (且有发散之力)
《金匮要略》
胸胁支满——饮停胸胁,气机不利 中阳不足之 目眩——饮邪阻滞,清阳不升 痰饮病 舌苔白滑,脉弦滑——痰饮之象 中阳不足 心悸,或短气而咳——饮邪凌心射肺 水停心下
津,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
,均应慎用。
燥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脘腹胀满——湿困脾胃,阻碍气机 湿 滞 脾 胃 证 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脾为湿困,运化失司 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胃失和降, (湿阻中焦) 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脾经有湿(主肌肉、四肢) 常多自利——湿迫大肠 苔白腻而厚,脉缓——湿困脾胃之象 湿困胃不和 气机阻滞,升降失常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 恶寒发热,头痛——风寒束表,卫阳被郁 内伤湿滞 苔白腻——湿滞脾胃 山岚瘴疟
君:藿香——辛温,辛散风寒,芳香化湿, 辟秽和中,升清降浊 臣:苏叶(和胃) 、白芷(化湿)——辛香发散, 助君药解表散寒,芳化湿浊 解表化湿 半夏曲(止呕) 、厚朴(行气)——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陈皮——理气、燥湿、和中 大腹皮——下气宽中,除满 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 佐使:姜、枣、草——健脾和胃,调药 宣畅三焦气机 理气和中 佐:桔梗——宣肺,利胸膈滞气
祛湿药基本概念汇总

基本理论
注意事项
祛风湿药其性多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动物应慎用。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老幼体虚患畜及孕畜,宜 慎用或忌用。 化湿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 慎用。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煎剂宜后下, 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基本理论
应用
祛风湿药适用于风湿在表而出现的皮紧腰硬、 肢节疼痛、颈项强直、拘行束步、卧地难起、筋 络拘急、风寒湿痹等证。化湿药常用于湿浊内阻、 脾为湿困、运化失调等所致的肚腹胀满或呕吐草 少、粪稀泄泻、精神短少、四肢无力、舌苔白腻 等证。另外本章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病证, 如风寒感冒、尿石症、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等证。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Leabharlann 祛湿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概念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证的药物,称为祛湿药。
中 兽 医 学
基本理论
分类
祛风湿药 利水渗湿药 芳香化湿药
中 兽 医 学
基本理论
性能特点
祛风湿药性多为温,部分药物性寒或平,味多 以辛、苦为主;主入肝、肾、膀胱经;部分药物 有毒,使用宜慎。 利湿药性多寒凉或平,味多以甘、淡、苦为主; 主入肺、肾、膀胱经;本类药物均属无毒。 化湿药性多为温,味多以辛为主,兼有芳香性, 主入脾、胃经;本类药物均属无毒。
基本理论
功效
祛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气血、补 肝肾、壮筋骨之功效。 利湿药具有利尿通淋、消水肿、除水饮、止水泻 的功效,还能引导湿热下行。利湿药常用于尿赤涩、 淋浊、水肿、水泻、黄疸和风湿性关节疼痛等证。 此外,本章中部分药物还兼有解表散寒,补益肝肾, 清热利湿,通经下乳,利胆退黄,解暑等功能。
第七节祛湿药方

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
泽泻的干燥球块茎。
性味、归经:甘、淡、 寒。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泻肾 火。
主治:水湿停滞之尿不 利、水肿胀满、湿热淋 浊、泻利不止 。
车前子 :为车前科植
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 熟种子。
性味、归经:甘、淡, 寒。入肝、肾、小肠经。
肝、脾、胃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 湿。
主治:风湿痹痛、腰胯无 力、后躯风湿、湿困脾胃、 呕吐腹泻
桑寄生 :为桑寄生科
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苦,平。 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除风湿、 强筋骨、益血安胎。
主治:血虚,筋脉失养,
腰脊无力,四肢痿软,筋 骨痹痛,背项强直。
秦艽 :为龙胆科植
乌蛇 :为游蛇科动物
乌梢蛇去内脏的干燥尸体。 砍去头,以黄酒闷透去骨 用或炙用。
性味、归经:甘,平。
入肝经。
功效:祛风湿,定惊厥。
主治:风湿麻痹、风寒湿
痹,惊痫、抽搐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
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寒。 入膀胱、肺经。
功效:利水退肿(汉防己 较佳)、祛风止痛(木防
萆薢 :为为薯蓣科植
物绵萆薢或粉萆薢的干 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平。 入肝、胃经。
功效:祛风湿、利湿热。 主治:风湿痹痛,尿混
浊。
三、化湿药
藿香 :为唇形花科植
物藿香或广藿香的干燥 茎叶。
性味、归经:辛,微温。
入脾、胃、肺经。
功效:芳香化湿、和中止
痛、解表邪、除湿滞。
主治:肚腹胀满、少食 神差、粪便塘泄,感冒 夹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风湿药一、A型题1、治疗风湿痹痛,尤以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为宜的药物是()A羌活B独活C威灵仙D木瓜E川乌2、性善走窜,善疗行痹游走性疼痛的药物是()A独活B木瓜C川乌D威灵仙E防己3、祛风湿药中善于温经散寒,治疗痛痹的药物是()A川乌B附子C威灵仙D雷公藤E独活4、古方中常用作麻醉止痛的祛风湿药是()A独活B威灵仙C川乌D雷公藤E防己5、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功效的药物是()A 威灵仙B蕲蛇C蚕沙D秦艽E桑枝6、舒筋活络,善治转筋的药物是()A 独活B 威灵仙C 秦艽D蕲蛇E木瓜7、木瓜与蚕沙共同的功效是()A祛风湿,和胃化湿B祛风湿,通络止痉C祛风湿,散寒止痛D祛风湿,利水消肿E祛风湿,杀虫止痒8、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利水下乳的药物是()A桑枝B臭梧桐C络石藤D路路通E丝瓜络9、下列哪一项不是秦艽的主治病证()A风湿痹证B中风不遂C疳积发热D风疹湿疮E湿热黄疸10、治疗痹痛伴低热骨蒸者宜用()A海桐皮B秦艽C豨莶草D络石藤E防己11、既能祛风湿,利关节,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秦艽B防己 C 豨莶草D络石藤E海桐皮12、既能祛风通络,又能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 秦艽B白鲜皮C蚕沙D海桐皮E豨莶草13、五加皮的功效是()A祛风湿、强筋骨,安胎B祛风湿、强筋骨,利水C祛风湿、强筋骨,止血D 祛风湿、强筋骨,解毒E祛风湿、强筋骨,退虚热14、既能祛风湿、强筋骨,又能补肝肾、安胎的药物是()A桑寄生B五加皮C狗脊D雪莲花E千年健15、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善祛脊背风湿的药物是()A五加皮B狗脊C桑寄生D千年健E蕲蛇二、B型题A独活B威灵仙C蕲蛇D秦艽E防己1、“风药中之润剂”是()2、“截风要药”是()A少阴头痛B吐泻转筋C麻风疥癣D湿热黄疸E水肿腹胀3、独活适于治疗()4、蕲蛇适于治疗()A五加皮、桑寄生B千年健、臭梧桐C臭梧桐、豨莶草D豨莶草、千年健E蕲蛇、乌梢蛇5、能降血压的药物是()6、能强筋骨的药物是()A独活B威灵仙C川乌D蕲蛇E秦艽7、可消骨鲠的药物是()8、可退虚热的药物是()A五加皮B徐长卿C秦艽D防己E独活9、既能止痛,又能利水的药物是()10、既能止痛,又能解表的药物是()三、X型题1、善治行痹的药物有()A独活 B防风 C威灵仙 D蕲蛇 E乌梢蛇2、被誉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A荆芥B防风C独活D秦艽E威灵仙3、药性偏温,适用于风寒湿痹的药物是()A独活B羌活C威灵仙D秦艽E川乌4、既能祛风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五加皮B蕲蛇C木瓜D防己E威灵仙5、下列具有降血压作用的祛风湿药是()A防己B桑寄生C木瓜D豨莶草E臭梧桐6、治疗水肿、脚气的药物有()A麻黄B木瓜C防己D五加皮E香薷7、桑寄生主治的病证是()A中风不遂B风湿痹证C四肢厥冷D下肢痿弱E痉厥抽搐8、羌活和独活在功效上的相同点是()A解表散寒B舒筋活络C祛风胜湿D强筋健骨E祛风止痛四、填空题1、独活解表之效,适宜于者。
2、防己药材有和之分。
两者均可,。
但前者偏于,后者偏于。
3、五加皮药材有和之分。
两者均可,,。
但前者长于,;后者长于。
五、问答题1、类药鉴别:羌活、独活;木瓜、蚕沙;防风、防己;桑寄生、五加皮2、祛风湿药分哪几类?各类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3、使用祛风湿药如何选药和配伍?有哪些注意事项?化湿药一、A型题1、既能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A佩兰B白豆蔻C藿香D砂仁E草豆蔻2、藿香功能止呕,尤长于治疗哪种情况所致呕吐()A胃寒呕吐B湿浊呕吐C胃热呕吐D妊娠呕吐E脾虚呕吐3、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宜首选()A藿香B香薷C砂仁D佩兰E白豆蔻4、既能燥脾湿,又能祛风湿的药物是()A苍术B藿香C独活D砂仁E木瓜5、苍术与黄柏配伍常用于治疗()A 湿热泄泻B湿热痿蹙C湿热淋证D寒湿脚气E寒湿呕吐6、既能行气又能降气的药物是()A 砂仁B 苍术C 紫苏D厚朴E佩兰7、下列哪一项不是厚朴的适应证()A湿阻脾胃B脘腹胀满C虫积腹痛D咳喘痰多E积滞便秘8、积滞便秘,腹满胀痛,常用大黄配伍下列何药以消积导滞()A苍术B砂仁C白豆蔻D草豆蔻E厚朴9、砂仁的功效是()A化湿行气,止呕,解暑B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C燥湿行气,温中止呕D 化湿行气,祛风湿,安胎E化湿止呕,止泻,行气消积10、具有安胎作用的化湿药是()A紫苏B白豆蔻C砂仁D苍术E厚朴11、白豆蔻和砂仁均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行气B化湿行气 C 燥湿散寒D温中健脾E行气安胎12、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二经,主要功效是()A 燥湿散寒,行气消积B燥湿散寒,除痰截疟C燥湿散寒,祛痰平喘D燥湿散寒,温中止呕E燥湿散寒,止泻安胎二、B型题A燥湿、止呕B化湿、解暑C温中、止呕D行气、消食E燥湿、行气1、砂仁、白豆蔻的共同功效是()2、藿香、佩兰的共同功效是()A厚朴B苍术C砂仁D藿香E白豆蔻3、治疗痰饮咳喘的药物是()4、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是()A脾瘅B湿温C瘴疟D阴暑E痰喘5、白豆蔻适宜治疗()6、草果适宜治疗()A砂仁B苍术C厚朴D藿香E白豆蔻7、治夜盲,眼目昏涩,可选用()8、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宜选用()三、X型题1、下列具有化湿解暑功效的药物是()A紫苏B香薷C藿香D佩兰E苍术2、苍术治疗的病证包括()A湿浊中阻B风湿痹证C湿盛水肿D风寒挟湿表证E痰饮咳喘3、具有止呕作用的药物是()A藿香B草果C苍术D砂仁E白豆蔻4、厚朴的主治病证有()A湿阻中焦证B脾胃气滞证C湿阻中焦气滞证D痰饮喘咳证E脾胃不和,积滞便秘证5、砂仁主治的病证是()A脾胃虚寒吐泻B湿温初起C脾胃气滞D妊娠恶阻E胎漏下血6、用治疟疾的药物是()A青蒿B草豆蔻C草果D砂仁E柴胡7、化湿药中功偏燥湿的药物是()A草果B砂仁C草豆蔻D苍术E厚朴四、填空题1、芳香化湿药药性大多,有之弊,故者应慎用。
2、苍术祛风湿之效,适宜于及。
3、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五、问答题1、类药鉴别:藿香——佩兰、藿香——香薷、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2、应用化湿药治疗湿证,为何常配伍利湿药同用?3、为何说厚朴是消除胀满的要药?利水渗湿药一、A型题1、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的药物是()A茯苓B猪苓C薏苡仁D泽泻E车前子2、味甘淡、性凉,功能渗湿除痹的药物是()A茯苓B薏苡仁C猪苓D木通E萆薢3、甘补淡渗,性平,作用和缓,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A猪苓B泽泻C冬瓜皮D茯苓E薏苡仁4、下列哪一项不是薏苡仁的适应证()A脾虚泄泻B水肿腹胀C肺痈肠痈D湿痹拘挛E心悸失眠5、茯苓与薏苡仁的共同功效是()A 利水渗湿,健脾B利水渗湿,除痹C利水渗湿,安神D利水渗湿,排脓E 利水渗湿,泄热6、既能利水渗湿又能泄热的药物是()A 茯苓B 猪苓C 泽泻D玉米须E葫芦7、下列哪味药物可用治瘰疬、疥癣瘙痒()A泽漆B蝼蛄C香加皮D葫芦E枳椇子8、既能利水消肿,又能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A茯苓B冬瓜皮C泽漆D香加皮E桑寄生9、能利小便以实大便的利尿通淋药是()A车前子B滑石C木通D通草E萆薢10、功能利水通淋,解暑收湿的药物是()A车前子B木通C滑石D茵陈E冬瓜皮11、治疗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最宜用下列哪味药物配伍甘草()A车前子B木通 C 青蒿D茯苓E滑石12、具有利尿通淋、清心火功效的一组药物是()A 木通、通草B车前子、木通C栀子、木通D木通、灯心草E泽泻、木通13、功能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药物是()A瞿麦B萹蓄C地肤子D海金沙E石韦14、利尿通淋兼能止血的药物是()A海金沙B石韦C通草D车前子E瞿麦15、功专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的是()A滑石B萹蓄C海金沙D石韦E木通16、利湿去浊,善治膏淋的药物是()A茯苓B瞿麦C萆薢D地肤子E通草17、下列哪一味药物不具有退黄疸功效()A茵陈B金钱草C玉米须D虎杖E车前子18、既治石淋、热淋,又能退黄疸的药物是()A茵陈B海金沙C金钱草D滑石E地耳草19、下列哪一项不是虎杖的功效()A利湿退黄B活血散瘀C清热解毒D祛风除痹E化痰止咳20、既能利水通淋,又能解毒消肿的药物是()A萹蓄B车前子C海金沙D金钱草E瞿麦二、B型题A车前子B甘草C泽泻D薏苡仁E金钱草1、苇茎(芦根)用于肺痈,咳吐脓痰,常配伍()2、滑石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常配伍()A暑湿、湿温、湿疮、湿疹B暑湿、痰热咳嗽、目赤涩痛C暑湿、咽痒咳嗽、血热出血D暑湿、湿温、月经不调E暑湿、乳汁不下、湿疹、湿疮3、滑石应用于()4、车前子应用于()A车前子B石韦C萆薢D茯苓E金钱草5、善于治疗热淋的药物是()6、善于治疗石淋的药物是()A车前子B石韦C萆薢D茯苓E金钱草7、善于治疗血淋的药物是()8、善于治疗膏淋的药物是()A车前子B滑石C瞿麦D通草E猪苓9、可治疗痰热咳嗽的药物是()10、可治疗暑热暑湿的药物是()A车前子B木通C通草D滑石E瞿麦11、既能利尿通淋,又能通气下乳的药物是()12、既能利尿通淋,又能破血通经的药物是()A下乳B通经C止痒D镇咳E润肠13、木通、通草共有的功效是()14、萹蓄、地肤子共有的功效是()A冬葵子B灯心草C萆薢D石韦E海金沙15、用治心烦失眠的药物是()16、用治风湿痹证的药物是()三、X型题1、车前子的功效是()A利尿通淋B清肝明目C清热解毒D渗湿止泻E清肺祛痰2、茯苓可用治下列哪些病证()A水肿腹胀B痰饮呕吐C脾虚泄泻D失眠惊悸E肺痈吐脓3、既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又可用治泄泻的药物是()A车前子B茯苓C薏苡仁D虎杖E木通4、功能利尿通淋、下乳的药物是()A路路通B木通C通草D车前子E冬葵子5、既能清热,又善排脓的药物是()A薏苡仁B天花粉C虎杖D鱼腥草E败酱草6、利水通淋兼能化痰止咳的药物是()A薏苡仁B萹蓄C石韦D泽泻E车前子7、虎杖可用治()A湿热黄疸B水火烫伤C经闭痛经D肺热咳嗽E热结便秘8、下列利水渗湿药中,哪些药物能清肺热()A茯苓B薏苡仁C车前子D灯心草E石韦9、既可用治水肿,又可用治风湿痹证的药物是()A防己B茯苓C薏苡仁D五加皮E香加皮10、既能利湿退黄,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茵陈B金钱草C虎杖D地耳草E垂盆草四、填空题1、利水渗湿药中,能润肠通便,用治肠燥便秘;能泻下通便,用治热结便秘。
2、车前子可用治暑湿泄泻,其机理是。
3、薏苡仁清热湿热宜用,健脾止泻宜用。
4、利水渗湿药性味多,具有、、等功效。
5、利水渗湿药常配伍行气药,是因为。
五、简答题1、治疗湿邪为病的药有哪几类?各类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2、海金沙、瞿麦、石韦、萆薢、金钱草均可用治淋证,临证使用各有何区别?3、类药鉴别:(1)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2)车前子、滑石;(3)木通、通草;(4)茵陈、金钱草;(5)虎杖、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