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切片试验操作指导书

合集下载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

均适用。

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作业内容3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操作程序金相试样的制备3.2.1 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取样3.2.1.1 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粗磨3.2.1.2不规则外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为使试样的检验在砂轮上磨制后,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

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

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细磨一般要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

○###以观察上道901000角,1200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金相砂纸。

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 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

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抛光3.2.1.4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

以防产生抛光道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痕或拖尾。

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金相组织的浸蚀3.2.2 溶液的配制3.2.2.1 95-98mL硝酸无水乙醇5mL25%2—硝酸酒精溶液:—金相组织的显示3.2.2.2 一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浸入法b)镜面变成灰暗色,促使气泡逸出,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取出冲洗吹干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3.2.3 铸铁的金相检验3.2.3.1 GB/T7216-87)执行标准灰铸铁(a)应观如在同一试样中有不同形状石墨,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

应选择有代表性检验石墨长度,察估计每种形状石墨的百分数,并在报告中依次说明。

%硝-25的视场取其中最长的三条以上石墨的平均值测定,被测视场不少于三个。

用、磷共晶数量,以秒后观察基体组织,珠光体含量、碳化物数量酸酒精溶液浸蚀3-5 大多数视场对照图片。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

金相检验操作指导书
一、范围:
本指书规范了全公司金相检验工作
二、职责和权限:
负责进厂原材料的低倍检验及各种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材料的金相检验及生产过程中成品及半成品的金相检验
三、工作流程:
1、金相检验任务主要来源于工艺要求及生产过程中工件出现问题时需做的金相检验。

由各单位质检员按要求填写理化检验委托单,主要内容包括试样名称、产品型号、图号、检验执行标准、检验项目等。

2、理化室根据理化检验委托单编制理化检验序列号,并进行登记。

3、理化室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按标准进行检验。

4、理化室根据检验结果开据金相检验报告单并注明检验结论,审核后加盖检验印章一式三份,一份存档备查,另两份转给委托单位质检员。

四、执行标准:
1、金相检验报告
2、金相记录。

实验一 金相分析操作指导书.

实验一 金相分析操作指导书.

金相检验-低碳钢和铸铁的组织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指导书XX大学(一)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概述在用金相显微镜来检验和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时,需将所分析的材料制备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经磨制、抛光与腐蚀工序,才能进行材料的组织观察和研究工作。

一.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取样、镶嵌、粗磨、细磨、抛光和腐蚀。

分别叙述如下:1.取样(1)选取原则应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和磨面,例如,在研究铸件组织时,由于偏析现象的存在,必须从表层到中心,同时取样观察,而对于轧制及锻造材料则应同时截取横向和纵向试样,以便分析表层的缺陷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情况,对于一般的热处理零件,可取任一截面。

(2)取样尺寸截取的试样尺寸,通常直径为12—15mm,高度和边长为12—15mm的圆柱形和方形,原则以便于手握为宜。

(3)截取方法视材料性质而定,软的可用手锯或锯床切割,硬而脆的可用锤击,极硬的可用砂轮片或电脉冲切割。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能使样品的温度过于升高而使组织变化。

2.镶嵌当试样的尺寸太小或形状不规则时,如细小的金属丝、片、小块状或要进行边缘观察时,可将其镶嵌或夹持。

见图1所示。

(1)热镶嵌用热凝树脂(如胶木粉等),在镶嵌机上进行。

适应于在低温及不大的压力下组织不产生变化的材料。

(2)冷镶嵌用树脂加固化剂(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等)进行,不需要设备,在模子里浇铸镶嵌。

适应于不能加热及加压的材料。

(3)机械夹持通常用螺丝将样品与钢板固定,样品之间可用金属垫片隔开,也适应于不能加热的材料。

3.粗磨取好样后,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同时去掉取样时有组织变化的部分,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可将棱角磨平,并将观察面磨平,一定要将切割时的变形层磨掉。

一般的钢铁材料常在砂轮机上磨制,压力不要过大,同时用水冷却,操作时要当心,防止手指等损伤。

而较软的材料可用挫刀磨平。

砂轮的选择,磨料粒度为40、46、54、60等号,数值越大越细,材料为白刚玉,棕刚玉、绿碳化硅、黑碳化硅等,代号分别为GB、GZ、GC、TH、或WA、A、TL、C,尺寸一般为外径×厚度×孔径=250×25×32,表面平整后,将样品及手用水冲洗干净。

金相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相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1.项目概况………………………………………………………1页2.编制依据………………………………………………………1页3.施工条件及准备……………………………………………1~2页4.施工内容、进度计划/安排、程序及要求………………2~4 页5.质量要求及验收…………………………………………4~5页6.危险/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6页7.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6页发放范围:此文件于2002年月日生效。

批准人: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耒阳电厂二期工程设计安装两台型号为B&WB-1025/17.2-M 型“W”火焰燃烧锅炉, 汽轮机选用亚临界、中间再热、双缸两排汽、单轴、冷凝式汽轮机组,型号为N300-16.7(170)/537/537-7。

主蒸汽管道(P91)及再热热段管道(P22)直管、弯管等按委托进行微观金相试验,另根据公司安排,株电工程、鲤电工程四大管道在耒电项目部加工,相应的微观金相试验也在耒电项目部全部完成,预计共需做500个左右微观金相。

2.编制依据2.1 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制度》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92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DL5031-19942.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8-20002.5《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84)电基火字第146号2.6 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第三版)3.施工准备及进度安排3.1施工人员及资质要求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本项目施工人员要求如下: 技术员,1人,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组长,1人,负责该项目的具体施工,应有金相试验资格证主作业,2人,应有金相试验资格证配套工,2人3.2主要施工仪器设备、消耗材料配备如表:3.3施工人员根据委托方要求的施工进度情况,积极配合,及时完成检验任务。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金相试验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金相试验是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试验方法。

本规程旨在规范金相试验的操作流程,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
1. 金相显微镜
2. 金相切割机
3. 金相砂纸、研磨液
4. 金相腐蚀液
5. 磨切样品
三、实验操作步骤
1.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并用砂纸和研磨液对其进行磨光处理,直到表面平整光滑。

2. 腐蚀处理:将磨削后的样品放入金相腐蚀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3. 显微观察:将处理后的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进行观察,以分析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相态组成。

4. 图像记录:对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相态进行记录,可以使用相机或显微镜自带的拍摄功能进行图像记录。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腐蚀液和其他试剂溅到
皮肤或眼睛。

2. 使用金相切割机时需注意安全,严禁擅自操作。

3.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台面和设备,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得到的图像和观察结果,可以对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相态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材料的性能特征和相变规律。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对样品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变化进行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的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以上即为《金相试验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金相试验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金相操作作业指导书

金相操作作业指导书

金相操作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金相操作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主要通过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相操作能够提供材料的晶粒尺寸、相组成、相分布以及缺陷等重要信息,对于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介绍金相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帮助他们正确进行金相实验。

二、金相操作的基本原理1. 光学显微镜原理金相操作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光学显微镜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来观察材料的细节。

其基本原理是当光线通过材料时,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光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图像。

2. 金相制样原理金相制样是为了使金相材料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而对金属材料进行的样品制备过程。

制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打磨、抛光和腐蚀等工艺,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平整化,并去除表面氧化物和烧结层,以确保观察时能够清晰地看到样品组织结构。

三、金相操作的步骤1. 样品制备(1)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样品;(2)将样品锯切成适当尺寸,确保样品不会超过显微镜视野;(3)将样品进行打磨,使用不同粒径的砂纸和研磨液,逐渐降低砂纸的粒径直至最终抛光;(4)清洁样品表面,确保没有灰尘和杂质;(5)标记样品信息,如材料名称、取样位置等。

2. 金相试剂配制(1)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金相试剂,如酸性试剂、碱性试剂等;(2)按照制定好的配方比例,将试剂稀释至适当浓度。

3. 金相腐蚀(1)将抛光好的样品放入腐蚀槽中,加入合适的金相试剂;(2)控制腐蚀时间和温度,以获得所需的显微组织。

4. 洗净和干燥(1)将腐蚀好的样品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几次,以去除腐蚀液;(2)使用酒精或丙酮进行表面清洁和除湿;(3)将样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待样品完全干燥。

5.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样品放在显微镜载物架上;(2)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找到合适的观察条件;(3)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头,观察和记录样品的组织结构。

【最新】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9页)

【最新】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一:金相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金相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需做金相检验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定。

3.2操作程序3.2.1金相试样的制备取样-粗磨-细磨-抛光 3.2.1.1取样取样要具有代表性,截取过程中应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3.2.1.2粗磨粗磨一般在专用的砂轮和砂布上进行,目的是将取样所形成的粗糙表面、不规则外形的试样修整成形,为以后的磨制和抛光作好准备。

在砂轮上磨制后,为使试样的检验面进一步磨平,在0号或00号砂布上再进行磨制,磨至试样磨面看不到砂轮磨痕为止。

粗磨后,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粗沙粒带入砂纸。

3.2.1.3 细磨细磨一般在金相砂纸上对粗磨好的试样进一步磨制,为抛光作好准备。

细磨一般要由粗到细依次经过800#1000#1200#金相砂纸。

每更换一道砂纸转动90○角,以观察上道砂纸划痕是否全部磨掉。

细磨后,将试样和双手冲洗干净。

3.2.1.4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试样磨面上磨痕,使其呈光亮无痕的镜面。

抛光在涂有金刚石研磨膏的专用抛光机上进行,并在抛光机上沿半径方向往复移动或转动,以防产生抛光道痕或拖尾。

抛光好的试样冲洗干净,并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2.2金相组织的浸蚀 3.2.2.1溶液的配制2—5%硝酸酒精溶液:2—5mL硝酸95-98mL无水乙醇 3.2.2.2金相组织的显示一般过程:冲洗抛光试样-酒精擦洗-吹干-浸蚀-冲洗-酒精擦洗-吹干。

方法有揩擦法和浸入法两种。

a)揩擦法揩擦法是用药棉球沾上浸蚀剂揩擦抛光面,直至抛光镜面变成灰暗色,冲洗吹干。

b)浸入法浸入法是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再轻微移动试样,促使气泡逸出,镜面变成灰暗色,取出冲洗吹干 3.2.3金相试样的观察判定 3.2.3.1铸铁的金相检验a)灰铸铁(执行标准 GB/T7216-87)用未浸蚀的试样检验石墨形状和石墨长度。

金相分析作业指导书

金相分析作业指导书

7/7
七、计算机及图像分析系统
将金相显微镜里观察到的信息便转换到视频接口和摄像头,打开计算机,启动图象分析软即可 观察到来自金相显微镜的实时的图像,找到关心的视场后将其采集、处理。
打开软件,检 测照相机。
开始阅 览
金相组织
拍照
注意事项:①显微镜观察前,洗手干燥,操作必须仔细,严禁剧烈动作。
②显微镜的低压灯泡,切勿直接插入220伏的电源上,应通过变压器与 电源接通。
③显微镜玻璃部分及样品观察面严禁手指直接接触。
④转动粗调手轮,动作一定要慢,若遇到阻碍时, 立即停止操作,千 万不能用力强行转动,否则仪器损坏。

⑤观察的金相样品必须完全干燥,否则损坏物镜。
⑥缓慢转动手轮选择视域,边观察边进行,勿超出范围。
2/7
2.2迅速合上盖板;然后,立即、快速顺时针转动手轮到压力灯亮,此时,再多 加1~2圈即可(不可多加,过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取样困难,出现崩弹的现 象)。
2.3在选择的正确保温温度以及恰当压力的条件下,记时3~5分钟,之后开始取样 3取样 3.1去除压力:逆时针转动手轮卸压至压力灯熄灭。 3.2腾出脱模空间:再逆时针转动5圈。 3.3脱模:顺时针转动八角旋钮,向下顶动上模块,将样品脱模(这是保证不现
1.2当镶嵌机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对于镶嵌粉(酚醛塑料粉--黑色),一般是130~140℃), 就可以开始后续的操作了。
2.镶嵌操作
2.1调整手轮,使下模与下平台平行(所谓下平台,参看图1);然后把试样观察面向下放在 下模中心处,逆时针转动手轮10~12圈,使下模及样品下沉(样品的高度,一般不应高于 1cm)。加入填料,使其与下平台平行,然后把上模压在填料上,左手指在上模上施以向 下的力,同时,右手再逆时针转动手轮,使上模下沉至其上表面低于上平台(所谓上平台, 参看图1)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相切片试验操作指导书
(ISO45001-2018/ISO9001-2015)1.0试验目的
1.1检查孔内镀层厚度及镀层的均匀度;
1.2检查孔内壁的粗糙度及钻孔的质量;
1.3检查多层板内层有无铜环。

2.0试验器材
2.1冲床2.2正置式金相切片显微测试仪2.3研磨机
2.4180W/800W/1500W/2000W研磨砂纸2.5氨水
2.630%双氧水2.7水晶胶(包括固化剂和催化剂)
2.8永久性塑料胶模2.910ml量杯2.10胶头滴管
3.0试验步骤
目镜
物镜
左右旋钮
开关
上下旋钮
3.1切片的制作
3.1.1将待测板放置在冲床上调整好位置,冲出一定尺寸的含有待测孔的试样;
3.1.2将样品用双面胶粘在永久性胶膜底面(离孔近的一面粘在底面)
3.1.3用纸杯装胶膜可以容纳的水晶胶,添加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再添加催化剂。

添加固化剂和催化剂与水晶胶的比例是1/40,调好后加入待测的切片胶膜中;
3.1.4静置约20分钟后水晶胶凝固为透明固体,待其完全冷却后从胶膜中拿出,用180CW研磨砂纸研磨,将两面研磨平整后用400CW研磨砂纸将切片待测孔磨出孔口并无限接近孔中心位置后换1500CW/2000CW砂纸将粗糙的研磨面研磨平整、光滑后,在抛光布上放适量抛光粉加水搅拌成黏糊状后,仔细将切片两面抛光;
3.2显微测试仪的使用
3.2.1测试——把连接电脑和测试仪的线插好,打开开关,选择适当的倍率。

打开电脑上的测试软件,调整测试仪上的上、下、左、右旋钮直到能在电脑测试程序中清晰地看到切片测试孔的铜箔。

点击“测量操作”,选择与显微测试仪物镜一致的倍率,点击“点到点”或“直线”图标进行测量。

若要重新测量,可点击“重置”图标来删除。

3.2.2校正——把校正用的标尺放在测试仪台上,调整测试仪至最清晰。

点击“倍率校正”,将鼠标移至标尺上一刻度线的一端点击左键,拖动鼠标到该刻度线的另一端单击左键,生成与刻度线对齐的重合线,移动鼠标到另一刻度线的一段与刻度线对齐重合,单击左键。

弹出数值输入窗口,输入测量单位数,每小格是0.01mm即0.1个单位。

再选择对应的倍率对应的倍率物镜,确定即可。

校正后要测量一次,保证偏差在±0.003之间,若超出应重新校正。

3.3测试
3.3.1用了10ml量杯量取10ml氨水装入有盖的小瓶子中,滴加8滴30%双氧水后加盖摇匀,再用棉签将氨水双氧水的混合液滴在切片磨出的孔口处,使其和孔口的铜箔反应,再用棉签在切片孔口顺着铜箔的方向来回擦拭多次后擦干混合液放置在正置式金相切片测试仪上;
3.3.2按上述的测量方法测试,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保存图片。

4.0注意事项;
4.1研磨切片时最好顺着切片上孔德方向研磨;
4.2搅拌水晶胶和催化剂、固化剂混合液时必须轻轻的搅拌,最大程度避免产生气泡;
4.3氨水极具刺激性气味,口鼻千万不要接近瓶口。

4.4每月应进行校正,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4.5校正时,两条重合线应处于刻度线的同一位置(如:第一条在刻度线的左边,第二条也应在其刻度线的左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