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活动化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活动化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化的原则

人生的本质是生活,幼儿的主要生活是活动。活动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生命。如果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智慧就在于活动。

课程组织的“活动化”是要从活动角度来探讨如何组织课程;但是“活动化”不等于“活动”,尤其是不等于“具体的活动”。

活动化的要义不在于说明活动形式是什么,而在于说明活动性本质。活动性是活动化要达到的目标,它不仅仅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外部特征,更主要的则是引起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活跃的思维、想象,积极的兴趣、动机,高昂的情绪,旺盛的求知欲,主动的态度,创造的需要,等等。

这就是说,活动化要探讨的是怎么样使学前儿童心智活动起来的道理。而学前儿童心智活动起来,首先必须使其感官活动起来,把其情绪调动起来。

学前儿童的思维、想象与其动作、活动紧密相联。可以说,“不活动,不思维”。而对婴儿来说,简直就是“活动即思维,活动即想象。”从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方面来说,卢梭曾肯定每个年龄都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天空证明了卢梭的推断,并认为学前儿童的智力是实践智力,而“实践智力乃是活动教育所依赖的一个心理学上的主要论扭。”实践智力或感觉运动智力在婴儿阶段就已发展了,在整个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主要形式,并且在学龄初期还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实践智力是概念智力或以言语为基础的智力的基础。而“对幼儿来说,实践智力先于反省智力,在很大程度上,反省智力是有意识地去掌握实践智力所取得的结果。”因此,启迪学前儿童的心智的最佳办法无疑是,让他活动。“从做中学”的确是学前儿童学习发展的基本原则。

动作(活动)→表象(想象、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学前儿童从外部动作向内部思维发展的过程。与此相应,实物→图像→语言文字是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物质承担者。课程组织活动化必须依据这种规律。这意味着,引起活动既不能超过学前儿童的心理水平,也不能低于其昼水平。超越和过低,都有“强迫性”,既难于为学前儿童所接受,也是不人道的。适合学前儿童发展与需要,通过外物,使学前儿童活动起来,就达到了活动化组织的目的。

那么,学前儿童活动起来有什么标准来判断呢?一个标准是专注。儿童是否精神集中地反向某种目标,并且围绕目标而行动。这又分几种情况:指向可见目标、指向预定的不可见目标、指向非预定的不机见的目标等。当一个儿童专心致志地在玩玩具,在操作活动材料,在种植、绘画、做着剪贴等动作时,他的外部活动背后,是隐含着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兴奋性、探密性等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具有明显的连贯性的外部动作的操作活动,是判断儿童内在兴奋性的指标,但仅此不够。言语伴随现象也是重要标志。特别是3-4岁幼儿,其外部活动很多时候会伴有言语辅助。幼儿会一边摆弄物体,一边口中“念念人词”,不知所云;但有时则是明显地受言语调节或指示,配有和外部动作相符合或大致相符的“解说词”。

从言语角度来看活动,活动化意味着积极地利用、使用和组织语言。所谓言语活动,是真正的以言语为兴奋中心的心理活动,而不是指以“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为目标组织的“活动”。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语言课或“语言教育活动”,教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乃到神采飞扬;幼儿在台下呆若木鸡,或交头接耳,或东张西望、无所事束,时间一到,自然下课。这样的“语言教育活动”就不具有言语活动性,这样的组织就不算活动化组织。

言语活动性表明,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或思维是流畅的,是有逻辑性的连续动作过程,而不是名义上的。如果幼儿教师和一个幼儿的言语活动是活动化组织,那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言语经验,伴以热情饱满而亲切自然的态度和表情,并能启发幼儿,使言语活动顺利地进行,且表现出言语的乐趣和创造性。下面试分析两个语言活动事例,来说明语言活动的活动化组织。

例一:

幼儿:老师,你看!我有新鞋!

教师:啊!真的。好漂亮!

幼儿:还有小豆豆!

教师:什么是小豆豆?

幼儿:是呀!小豆豆!你看,在旁边(指着鞋带上的扣子)。

教师:(恍然大悟)啊!你是说有扣子!扣子,扣子,扣子。

幼儿:(有趣地跟着念)扣子,扣子,扣子。

教师:对了,扣子。(稍停)你会不会自己扣上?

幼儿:不会,可是我会自己穿鞋子。

教师:呀!你不解扣子就把脚塞进鞋子里?!

幼儿:对呀!我看到了,把脚塞进去,袜子变成红红的!

教师:啊!我看到了,脚弄痛了没有?

幼儿:不痛,我脚全是汗,所以鞋子的红颜色跑到脚上了!

教师:回家脱鞋子时,脚变成红红的。

幼儿:(若有所思地笑)对。红红的,好象穿着红鞋上床!(又笑了)妈妈会

骂我说:我把脚弄得红红的!(边说边跑到别处去玩)。

例二:

幼儿:老师,你看!我有新鞋!

教师:是的,我看见了。很漂亮!告诉老师你的新鞋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稍停)红的。

教师:说对了,再看看你鞋子边上那个叫什么,就是那个(老师指着扣子)。

幼儿:会留下红的印子。

教师:我不是说这个,我是问那个东西叫什么!(又指着扣子)

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叫扣子,“扣子”,会不会跟着我说!

幼儿:帮我扣起来。

教师:老师刚刚说的那个奇妙的字叫做什么?

幼儿:(稍停)老师,帮我......

教师:帮你做什么?

幼儿:帮我扣起来。

教师:(虽未显出不悦,但仍固执地要幼儿说)那个叫什么?我刚才告诉你的。

幼儿:(沉默不语)

教师:(耐心地)刚才老师告诉你的,那、叫做什么?“扣子”,那是扣子!

幼儿:扣子

(当教师替他扣好扣子,幼儿即一言不发地跑开了。)

以上两例的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在例一中,师生对话充满愉悦、自然、流畅,既解决了问题,又交流了感情,还启发了幼儿思维。原因是教师巧妙引导,使幼儿觉得谈话有趣而愿意继续下去,教师并不执着地要教给幼儿什么,从而达到了言语的目的。

能让幼儿自由流畅而溢于表情充分表达,并能与人清楚地交流,就是语言教育的目标。相比之下,在例二中,教师为了让幼儿说出“扣子”一词,时时阻断幼儿的思维,只追求小目标,而忽视了具有更大价值的目标。这就不具备活动性,或活动性差。

因此,如何诱导儿童回答问题,最好以儿童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避免批评性语气、字眼,不要诘难儿童,不要随意打断儿童言语。使儿童在谈话中感到自信,自然扮演一个“权威者”角色,使儿童愿意说、想说、可说、能说、会说。

为了使语言教育实现活动化组织,教师还需要做到:

⒈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言语发展的一般水平、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心中有数地因时利导。

⒉充分利用材料和资源,丰富幼儿的各种经验。

⒊了解幼儿言语的兴奋中心课题。

⒋进行语言教育时,要情绪饱满,积极热情,声音悦耳,级幼儿留下愉快的言语记忆。课程组织活动化本质上是,通过调动幼儿积极进行外部活动引发内部活动。这种内部活动不仅仅是智力运演,也是情感调节、态度形成、知识结构化过程。由于学前儿童智力活动具有具体性、形象性、操作活动对外物的依赖性、态度体系的外控性、情绪的易感性等特征,外界情境的特征就成为课程组织活动化十分关键的方面。外界情境是否有新颖性、兴趣性、挑战性,在多大程度上能激发儿童活动的兴奋性,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活动水平,因而也影响着课程组织活动化的可行性。

要使活动化原则得到切实贯彻,还需要了解儿童的活动状态。这包括,儿童心理觉醒水平、兴趣中心、活动准备状态、心理定势、习惯性行为、需要状况、动机和情绪背景等。当儿童牌处于正常觉醒水平,所提供的刺激符合儿童中心兴趣和心理定势,又适合儿活动准备状态和情绪背景时,儿童易引发积极的内在动机,进入“活动状态”。反之,则难使儿童“入境”。因此,研究和了解上述方面,对于实现课程组织活动化具有实质性价值。

让儿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知功能,特别是手的操作功能,是使课程组织活动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有一句名言“人的心理是手造成的。”这话有浣的道理,也有坚实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生理心理学的天空早就表明,手的大脑定位区域最大。手的活动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蒙台梭得的感定训练、福禄倍尔的“恩物”操作,都是以手动带动心动脑动。手的活动具有组织其它器官协同活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幼儿的手动具有控制脑动的价值。这一点和年长儿童及成人不同。成人和年长儿童多是以心动脑动使手动,手往往是表达心理的工具。幼儿则不全如此,甚至完全相反。捆绑起幼童的手脚,也就是大部分地封闭了他们的心灵。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在三十年代大声疾呼解放“儿童的手、眼、耳、口、鼻”的原因。

解放儿童的手和五官,为儿童活动起来拓通了一半道路。要使儿童从手到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全身心地活动起来,还需要“动力”。这如同一部功能完好无束缚的机器,要使之转动起来,必须有驱动力以及维持转动的能源。儿童心动的力量是什么?它是兴趣、满意感等。但儿童与机器不同的是,他除了他动以外,还能自动,能自我组织。就此而论,课程组织活动化就是要寻求化动促自动,他动与自动结合,最终实现自动的原理。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即是,“教是为了不教”;用现在浒的术语言之则为,使儿童“学会学习”。

根据上述可知,在学前教育课程组织中,采用以说理、解释方式为主的“直接教授式”或“注入教育模式”是不适合的。因为该模式不符合学前儿童以手带心动,心理活动外控制性的特征。但是,并不是说该模式一点价值都没有。直接教授模式符合理性的学习,且以简捷、大量、非时限、范围广等优点而在高年级

教育中久用不衰。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直接教授模式在特殊的学前教育情境中依然可以采用。

活动化组织原则是学前教育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这表明学前教育不是唯活动论。即不是说,一切课程组织都要寻求活动形式。活动化是一种思想,一种组织的指导思想,它不必然要求必须有完整的活动过程。相反,活动化以充分调动儿童主体性为最高原则,组织的灵活性是活动化的必然要求。

增加儿童与教师、小朋友以及活动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和频率,是课程组织活动化的要求。幼儿园的活动区设置是具有一一组织结构的活动材料区。它可为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需要自由选择。小组教育有利于教师管理,也增加了儿童人际相互作用的频率和质量,容易引发具有活动性的活动。

但是,活动区设置和小组活动形式只为活动化课程组织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不等于就产生了教育。如果不符合儿童心理准备状态,不能刺激儿童活动的兴趣中心,就不能真正使儿童活动起来。诚如此,则是一种浪费。

活动化作为课程组织的一般原则,它说明的是使儿童“活动”起来的普遍性道理和目标。要更明确活动化的功能机制,需要深入到“兴趣性活动”——游戏之中。

身体同样需要相应的活动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教学指导大纲 山东英才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指导篇) 课时分配表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概括地理解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特色。 4.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兴趣与愿望,体验成就感。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结构特点。 2.本章教学难点是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理论。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 1.讲解演示法: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素质教育观点; 2.分组讨论法:什么是素质教育。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 (一)素质的定义 (二)素质的类型结构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结构的特色一、课程结构“立体化” (一)社会教育——学会做人 (二)科学教育——学会求知 (三)健康教育——学会健体 (四)语言教育——学会双语

(五)艺术教育——学会审美 (六)创造教育——学会创造 二、课程目标“整体化” 三、课程内容“结构化” 四、教学过程“建构化” 五、实施手段“游戏化” 六、课程效果“最优化”

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初步认识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2.初步了解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 3.初步领会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从小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明确幼儿社会教育指导思想。 2.重点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指导要点,把握好教育的进程。 3.学生对“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的理解会困难一些,教师可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 1.理论讲解法:讲解“什么是社会化”,“为什么说幼儿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的道理。 2.案例剖析法:“沈老太太被儿子虐待”的案例分析,进而认识幼儿期社会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一节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一、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 二、重视“社会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三、社会教育与培养“完整儿童”的现代幼儿教育趋势密切相关 第二节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从小学会做人 二、具体目标 (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 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学和教育实践,使学生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研究的主要成果,培养学生从事学前教育的热情和良好的教育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作为幼儿 园一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熟悉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类型与特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掌握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能运用相关原理与方法开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设计;能完成幼儿园活动方案 的开发与完善 ●能够将活动方案归纳为简明扼要的流程;能实施常见类型的幼儿园课程。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3.课程任务与要求

4.课程评价 4.1 评价内容 根据“课程任务及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着重评价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包括对理论的掌握、实践运用以及学习态度三个方面。 4.2 评价原则 4.2.1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业发展,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4.2.2 单元测试、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教学活动的实施,根据本课程内容及要求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来进行,注意覆盖面和难易程度,突出对理论运用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 4.2.3 课程评分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占60%。 (1)平时成绩:出勤率和课堂教学参与态度占10%;日常课后作业占10%;实践成绩占20%。 (2)期末考核:考核对教学活动设计理论的掌握,教学活动设计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和独立完成能力。 5.课程实施建议 5.1 教材建议 教材:李霞,朱燕.编(著)《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第一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参考资料: 1朱家雄.编(著)《幼儿园课程》.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专业:中职学前教育 系(部):教育系 制定人:马晓敏 2014 年9月28日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应专业中职学前教育 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 后续课程有《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实习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课程简介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各大领域(语言、健康、体育、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和实践。 课程总学时:128学时 课程总学分:4学分 授课教材(教材名称、教材着<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教材获奖或推荐情况简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姜艳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践》张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第二版 《学期儿童健康教育》庞建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学期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 《学期儿童语言教育》张明红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期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周梅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 《学期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夏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 《学期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郭亦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美术和音乐)五大领域的教学组织与领导。 2、巩固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明晰儿童在学习中常见的行为特点、认知特点,明确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能不断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3、能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判断和分析出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中所使用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幼儿园活动片断设计,并尝试进行课堂试讲。通过理论学习、活动分析、时间操作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应基本具备组织各个领域教学活动的能力。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儿童的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随机教育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教育教学能力及其书面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识及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教学见习、实习及幼教工作做知识及部分实践上的准备。 5、结合有关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及幼儿园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熟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即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结构和程序、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6、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儿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别:必修课制定时间:xx年7月9日英德华粤艺术学校制《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型:必修课 二、先修课程: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 三、学时:180学时 四、课程概述: 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五、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法、课堂模拟教学等以及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六、重难点:七、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杨文尧主编,《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石筠韬主

编,《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袁爱玲主编,《学前创造教育活动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周兢、陈娟娟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汪荃主编,《在游戏中成长活动区游戏指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8]王俊美主编,《幼儿园数学活动指导》,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9]顾荣芳、薛菁华主编,《幼儿园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应彩云主编,《孩子是天,我是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2]《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白爱宝主编,《幼儿发展评价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刘炎主编,《幼儿园游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xx;八、考核形式:笔试根据我校客观实际情况,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评估形式,并且加大过程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权重系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50%和50%。其构成如下:学期成绩=平时成绩(课堂笔记/课堂发言/课堂出勤)(50%)+ 期末考试成绩50%)九、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开设,课堂教学共180学时。第三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完整)讲课稿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园课程 2. 幼儿园游戏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3.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是什么? 4.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是什么? 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是什么?6.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是什么? 7.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8.幼儿园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结合的方式有哪些?

9.如何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学科性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分类? 10.如何按幼儿学习的领域性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分类? 11.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是怎样的?. 三、分析题 1.案例分析:请分析以下案例中家长的课程价值取向对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幼儿园应怎样应对。案例:各种私立学校的兴趣班,家长都趋之若鹜,即使是高费用的学习班也阻挡不了家长报名的热情。家长间平时议论最多的就是:“你家报的是哪个?怎么样啊?要

不我也报一个……”幼儿园放学后经常上演这一幕:家长急急忙忙将孩子接走,“快,快,快,我们要上油画课,还要学围棋……” 2. 联系实际谈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影响。 3. 请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分析如何按结构化程度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分类。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作业2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目的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组成、设计原理,了解方案实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正确理解和应用幼儿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和内容,理解年龄特点和课程的密切关系。 二、要求 1.针对所在地具体情况或所在工作园(所)、见习园(所)的儿童,结合本课程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符合当地具体实际的数学活动方案。方案应目标清晰、步骤完整、内容充实适宜、时间安排台理.提交的活动方案设计字数不少于800字。 2.以“平面图形认知”为内容.设计一个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幼儿年龄不限。活动方案设计应包括活动名称、年龄特点、目标、准备,过程,建议、延伸等7个部分。 3.在进行“年龄特点”分析时,需要运用本课程第五章和相关章节的内容,以及专业课程《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应认真分析,以便正确定位和阐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所对应的活动办案目标和内容。 4.“活动过程”中,设计者应以清晰的、有条理的、概括的文字来加以体现;在每个环节的表述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即内容重点、形式重点和实施重点;下表中的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可视具体活动自行设计安排。 5.“建议”部分主要是对该活动设计应用的补充说明.包括材料准备、活动程序、操作方法等方面可行性建议,如城市中可这样设计.在农村地区可由哪些来替代。这些建议应表述清晰、简便易于操作。 6.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表,最后通过手写或电脑输入完成。辅导教师可组织课堂分析讨论.评选出优秀的活动方案.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作业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辅导。

幼儿园大班课程设计下全

大班课程设计(下册)主题六、各种各样的职业(6.20——7.1)二周1、各种各样的职业(6.20-6.24) (1)语言:《雷锋的故事》 (2)数学:《10的组成》 (3)社会:《特种号码》 (4)音乐:《有个叔叔是交通警察》 (5)社会:《爸爸妈妈的职业》 (6)语言:《理发师和被理发师》 (7)智力游戏:《10的加法》 (8)体育游戏:《我是解放军》 (9)音乐游戏:《理发店》 2、需要感谢的人(6.27-7.1) (1)语言:《感谢有你》 (2)数学:《10的减法》 (3)健康:《吸纸跑》 (4)社会:《小记者》 (5)社会:《服务到我家》 (6)语言:《爸爸妈妈辛苦了》 (7)智力游戏:《10以内的加减法》 (8)体育游戏:《送信》

主题一、红红的年(2.23——2.26)一周(1)语言:《年》 (2)数学:《7的组成》 (3)科学:《包饺子》 (4)音乐:《金蛇狂舞》 (5)社会:《打年糕》 (6)语言:《幸福的大桌子》 (7)智力游戏:《7的加法》 (8)体育游戏:《炸春卷》 (9)音乐游戏:《扭秧歌》 主题二、动物世界(2.29——3.25)四周1、动物的秘密(2.29—3.4) (1)语言: 《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2)数学:《7的减法》 (3)科学:《动物之最》 (4)音乐:《猴子学样》 (5)社会:《不能失去你—熊猫》(6)语言: 《鸭妈妈找蛋》 (7)智力游戏:《看谁算得对》 (8)体育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2、神秘的海底(3.7—3.11)(1)语言:《笨拙的螃蟹》 (2)数学:《认识时间》 (3)科学:《海底真奇妙》 (4)音乐:《水族馆》 (5)健康:《海底运动会》 (6)科学:《小丑鱼》 (7)智力游戏:《贝壳分类》(8)体育游戏:《渔夫捕鱼》(9)音乐游戏:《颠倒歌》 3、有趣的昆虫(3.14—3.18)(1)语言:《小青虫的梦》 (2)数学:《自编应用题一》(3)科学:《各种各样的昆虫》(4)音乐:《小小萤火虫》 (5)健康:《昆虫游戏操》 (6)科学: 《昆虫本领大》(7)智力游戏:《昆虫数字旅馆》(8)体育游戏:《蚕宝宝变变变》(9)音乐游戏:《蜜蜂和小熊》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分析题 1如果一个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取向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教师向儿童教授学业知识和技能 的话,那么幼儿园课程常被看成是学科或科目。 答:课程目标注重结果,以儿童获得预期的行为变化为主要取向,即活动结束后希望儿童能发生某些行为变化,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多以集体的形式、通过传递灌输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则以客观的行为结果为标准,更多的采用结果评价模式。 2.请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分析如何按结构化程度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分类。 答: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可以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分成“无结构”教育活动、低结构教育活动、高结构教育活动和完全结构化教育活动。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游戏活动是“无结构”教育活动,完全由教师预设并实施的教学是“完 全结构化”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占主要成分的教育活动是“低结构”教育活动。以这种分类方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性质做出说明,可以看到幼儿园课程中的各种教育活动,都可以在从无结构的活动与完全结构化的教学活动的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请分析一下案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合与安排。 案例:某园一日活动安排: 7:45 —8:45 来园、桌面游戏、吃点心~~~16:15 离园 答: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合和安排,应符合幼儿园教育、保育的一系列基本要求;要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的功能,并使之达成平衡;要具有多样性,做到动静交替结合;既要有制度化,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要考虑各种生态环境和条件,要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保育的日常制度: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1、分析“单一科目”、主题教学和活动区活动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 答案:“单一科目”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活动设计以目标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幼儿社会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以教师为主体设计,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活动表现明显地社 会科目倾向,有利于社会教育活动的落实。(2)主题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不完全以 目标为中心,结构化程度中等;活动选择富有内涵的内容,给活动设计以一定的弹性。(3)活动区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以幼儿为主体,保持较低的结构化程度;没有明确的共同 活动目标,满足幼儿自由探索和表达表现的需要;活动设计鼓励幼儿与环境中人与物的互动, 促进幼儿自我及社会认知和技能的发展;作为低结构话的教育活动,活动区社会教育活动的 设计渗透幼儿多学习领域的教育。 2、分析“单一科目”、主题教学和活动区活动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的课程,可因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然而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教育活动,都必须尊需一定的原则。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是设计课 程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活动客观规律。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而言,主要 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面向幼儿原则 面向幼儿原则是指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发展的一般水平和个别差异出发,把我 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反映在课程之中,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主动地各有特色 地得到发展。遵循这个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1、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幼儿,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来设计课程。2、课程设计从内容到方法既应面向全体,同时应该考虑照顾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全面发展性原则 全面发展性原则是指设计课程时应着眼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遵循这个原 则应注意以下三点:1、课程设计要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任意提高,也不可盲目滞后,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度为基础。2、既重视儿童生理的发展又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可偏废。3、重视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不可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其它三育在课程中的地位。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性原则是指涉及幼儿园课程时,应将幼儿教育看作是一个影响着幼儿发展的整体,将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形式与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对幼儿进行影响。同时, 还应将课程设计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不同内容之间、各种方法之间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不可分割。遵循这个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1、注意各科教育之间的交叉影响、综合影响、整体影响,注意利用他们的合力对幼儿施加良好的影响。2、注意各种教育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时,要将上课、游戏、休息、日常生活的安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集 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幼儿教育服务,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四、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应体现活动使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幼儿在活动 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遵循这个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1、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设计课程,把活动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2、在活动中贯彻课程内容,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3、游戏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应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本课程在“计划课程具体到位”的基础上,特别鼓励教师灵活创新地生

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加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办园水平,以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为目标,积极构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探索幼儿园个性化与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 二、现状分析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任存在一些了列问题。 就我园现状分析:幼儿园现有教学班个,设正副园长各1名,工会主席1名,我园的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和幼儿园管理经验。但由于幼儿园正处于发展阶段,课程方案不健全、课程基础薄弱、基础课程园本化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幼儿年龄特点解读不深入。围绕“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遵循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我园的规范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幼儿园

课程体系,能有效落实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提高我园教师专业素养,站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教育机构通过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立体教育方案,致力于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3-6岁儿重学习与发展指南》) 2.快乐:快乐的表层含义是指心情愉悦;快乐的深层含义是儿童得到尊重,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3.竞争力:人的综合能力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探究与创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命脉,我园确立了以“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有竞争力发展的途径。 四、主要任务

2017答案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

xx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xx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xx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xx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1)xx课程即教学科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xx课程即教育活动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xx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xx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个体适宜性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整体性

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摘要]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应遵循儿童期的天性。在儿童生活的时间上.幼儿园应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在儿童生活的空间上,要扩展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其实质是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尊重儿童“自我”,使幼儿园课程彰显儿童生活的意义。给儿童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计;童性 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幼儿园课程该如何设计?杜威曾提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儿童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东西,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探索世界,借以获得理解性的知识。所以,幼儿园课程设计应遵循童性,以彰显儿童生活意义和生命的生存过程,使儿童生活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有着对自己、对自然和对社会的理解与追求。 一、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关注儿童的“现时”时间 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首先要认清童年期的儿童在心理、教育、身体等诸方面表现出的独特需要,如果“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就是对自然人性的扭曲,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办者马拉古兹(L Malaguzzi)说:“大自然下令,人类的幼仔期在所有动物中应当持续最久的时间。这种幼态持续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好奇心、玩性和灵活性等童性特征的保持,是人类行为延续的幼稚特征。事实上,大部分儿童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他们自己的最佳时间内学会那些童年期的常规任务的。他们获得惊人的知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储备,这通常并不需要成人专家或学院式教育的帮助。”因此,课程设计应符合童年期“现时”的存在方式。 时间作为儿童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维度构成了儿童生活景象。时间可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钟表时间属于客观时间。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分配是儿童客观时间的表现,是儿童生活规律及习惯的表现。主观时间是儿童对时间的感知状态,是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时间体验。幼儿园课程设计遵循童陛的“现时”状态,就是要使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客观时间的分配与主观时间的体验达到和谐统一。 幼儿园课程设计在时间上遵循童性的微观之维是利用日常活动中的转换时间与休息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多些游戏时间。从儿童角度看,儿童的时间体验是不同的。儿童玩玩具高兴时会忘记吃饭喝水,经常需要成人的提醒;在户外玩滑梯时经常需要教师催促才肯回活动室……但从时间角度看,天性自由自在的儿童原本就很少受到时间的约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不能产生像成人那样的时间观念。幼儿园课程设计时应该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把握儿童生活的时间节奏,决定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儿童自身对时间的体验可以从“吃饭”这个话题说起。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试卷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试卷 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1、幼儿园活动的特点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随机性和潜在性。 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分类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教育活动。 3、幼儿品德社会发展的核心部分。 4、幼儿健康教育由保健、体育两方面组成。 5、观察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意义有了解幼儿、因材施教。 6、幼儿健康包括身体、心理两个方面。 7、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常见的表述方式有两种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8美术活动目标分为绘画目标、手工目标和美术欣赏。 9、涂鸦期 1、5— 3、5 岁。 10、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指定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步骤首先要安排时间然后全面了解分析情况()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种类有年计划、半日计划。() 3、五六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是在成人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能够发清楚全部语音,并能听懂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促进社会认知情感、行为健康发展的过程。() 5、大班的社会教育目标使幼儿初步懂得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6、语言传递法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 7、幼儿性别概念主要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长性。() 8、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 9、小班数学要求学会时间的掌握。() 10、小班音乐教育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开始和结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幼儿园教育活动按活动领域分为( B )A体育领域B 社会领域C 美术领域D 音乐领域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A )A榜样示范法 B谈话法 C 倾听法 D关注法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课程教案设计]教案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以下是精心的幼儿课程教案设计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环保教案:爱植物保护环境 【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组织幼儿给种路旁的植物浇水,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效果评析】 从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对幼儿进行的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们不是通过说理、说教的方法对幼儿灌输环保知识,而是重视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让他们从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幼儿的这些情感及知识是于他们的自身经验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基于思维可及的范围,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获得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很累,但是他们很开心,一张张小脸干的红彤彤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好看。因为他们知道植树能美化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丽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心更温暖,真正生活在“蓝天、绿地、红积木;健康、快乐、我最棒”的教育蓝图下! 内容仅供参考

幼儿园课程设置

幼儿园课程设置 第一部分,教具操作课。 教具包括日常生活训练类、感官类、学科类(数学、语文)、科学类、文化类。 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教具,教师给予个别指导。教具操作课程完全实行个体教学。儿童通过操作教具(工作材料),在感官上获得体验,经由教师的指导上升到对秩序的认识,再经由对秩序的反复体验,上升到对逻辑的认识,从而一步步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 第二部分,文化类课程。 主要有动物、植物、人体课;语言、概念课;手工、美术课;社会实践课;共享自然课(以户外活动和游戏方式进行);等等。 这些课程通常是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以建立概念为主,全部使用实物教学。这部分课程能够满足孩子对直观的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也丰富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 第三部分,主题课。 每天上午,我们给孩子安排半小时的主题课,内容包括阅读、安静练习、走线活动、经典体操(健脑操)、主题讨论。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孩子安排故事阅读,书籍由幼儿园提供,内容由孩子选择,通过阅读帮助儿童发展语言和语言思维。主题讨论包括礼仪、日常生活习惯和幼儿园规则的执行等等。如“如何打喷嚏”、“如何开门”、“如何洗手”、“如何向别人表达爱”等等。 主题课的内容是由幼儿园集中选择的,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则由教学主管另行安排。如幼儿园有特殊孩子时,就会安排孩子讨论如何关照特殊孩子。 通过每天的主题课,使孩子们学会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会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交往。 我们的课程体系目标:对各学科领域充满无限兴趣! 在了解和接受奇思妙课程体系之前,作为每一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成年人(教师、家长/监护人)必须明确的是: 我们实施的任何领域的知识都是载体,目的只在于二个方面: 第一:实施课程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孩子最初五大能力的有效培育及养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镇安县第二幼儿园陈永梅 自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幼儿园采用的是建构式课程,建构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着多渠道,可以通过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游戏等实现我们建构式课程目标。可是我们基本上还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建构式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集体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实施,下面我将西安市莲湖区进修学校苏晓芬教授的专题讲座与大家分享: 一、正确认识和看待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 ㈠概念界定 幼儿园“集体教学”,是作为和“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体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儿童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设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教师发起和幼儿发起的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全班一起同时进行的和分小组进行的活动。(二)集体教学活动的利与弊: 利:高效、经济、公平;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引领性强(计划性、目的性,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系统性强(根据身心特点及教育大纲);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培养集体感(分享交流,启发互动)弊:教师主导,忽视幼儿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关注个体差异 (三)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要素:选材(内容的选择)、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1.选材---有益 (一)《纲要》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秋天的雨 一、活动区域的生成 秋天是一个富于教育意境的季节,幼儿敏感地捕捉到自己在幼儿园里、大街上、公园里等地方的细微变化。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饱满而充实。大自然不仅给予了孩子美的感受,更给予了丰收的喜悦,从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上让孩子们领略了秋天的欣欣向荣。秋天的主题活动给孩子深入了解秋天的机会。 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秋天的相关知识、经验。但是,他们对秋天的理解只局限于视觉的、表面的。比如: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秋天的水果、花卉,知道落叶树的树叶会落下来,小草会变黄、秋天的水稻成熟和动物过冬准备等等知识,缺乏对秋季万物变化的深入感知,积累的知识也相对零散。本篇散文名为秋天的雨,实际就蕴涵了秋天的变化。它从颜色、气味、气候等多角度去认识,在诗情画意中呈现秋天的美。帮助幼儿归纳、提升经验。其中拟人的手法更能让孩子领略语言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因此,为了满足幼儿对秋天的探究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主动参与活动、接受

美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 2.在情景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并能细心倾听别人说话,尝试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表达秋天的美。 3.初步理解诗中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理解并掌握词汇,“五彩缤纷”“温柔”。 三、活动材料 自制多媒体课件,秋天的各种瓜果、干果,落叶等等,背景图片,小喇叭、颜料盒、钥匙。 四、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猜谜“雨” 老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 幼儿:雨。 2、播放课件:秋天下雨的图片和声音 老师: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下雨。 老师:是什么季节的雨呢 幼儿:秋天的雨。 老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秋天的雨》,

幼儿园中班课程设计:我家的房间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课程设计:我家的房间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学习区分里外。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素材(孩子的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 2、反映家中房间的图片。 3、礼品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 1、导入: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声音素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咱们平时都能在哪儿听到这些声音呢?——引入家的 主题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图片——感受家的舒适,了解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 的家。 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去参观一个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欣赏各个房间图片——感受家的美,了解房间的名称。 提问: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房间叫什么名字?我们会在这 个房间里做什么? 2、第二遍(快速)欣赏图片——感受自己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同,喜欢自己的家。 教师:你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有和别人的家不 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家是幸福的家。 (二)组织幼儿游戏——初步感知物体的里外 教师:房子的主人为了欢迎我们,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一件礼物, 请看这个漂亮的礼品盒,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教师当着幼儿的 面打一礼品盒,请幼儿说说礼品盒里有什么?(好多好多的龙眼)教 师引导幼儿说出龙眼在盒子的里面。 (三)、每个幼儿1个龙眼——初步感知里外的相对性。 发给每个幼儿1个龙眼,请幼儿触摸感知并说一说龙眼最外面的 这层是龙眼的什么,能吃吗?(龙眼皮) 龙眼皮的里面有什么?请每个幼儿剥开看一看。——感知龙眼皮、肉、核三层的里外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肉和皮、肉和核的里外关系。 教师小结:果肉和果皮比较时,果肉在里面;果肉和果核比较时,果肉又在外面了。 小朋友一起品尝龙眼,一起将龙眼皮放在垃圾桶里。 (四)、完全《操作册》——区分里面和外面 图中哪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请用红色笔圈出来,哪些小朋友在 教室外面,请用绿色笔圈出来。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里面、外面的物品——进一步感知物体的 里外及里外的相对性。

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融入全语言教育理念,注重故事活动设计原则 全语言教育理念于20世纪在美国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不但融入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而且吸取“学习者中心”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语言学习将语言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不应该被分割成不同的“技能”,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让学习者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写字,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将全语言教育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故事教学法,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故事活动〔1〕。在对故事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原则:第一,整合性的原则,即各个故事活动之间应该具有联系性,从整体上提高儿童语言水平。第二,生活化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与现实生活具有联系性,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第三,建构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应该以幼儿兴趣相符合,让儿童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第四主体性的原则,即故事活动的中心应该为儿童,让儿童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获取语言知识。 二、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激发儿童参与积极性 在教学中,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只有在活动过程感受到乐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因此,在对故事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儿童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其中。但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全语言教育理念中的生活化原则,从儿童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创设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提高儿童兴趣。例如,在“大树妈妈的信”这一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做出秋天的背景,并对教室或者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营造出秋天的氛围,然后给儿童朗读故事,并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儿童在活动产所找到“收信人”,如,变黄的小草、水变凉的水池等,让儿童亲自感受秋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的变化。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复述,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儿童细心观察的习惯。 三、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引导儿童自主探究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往往需要从感知开始,杜威曾指出,调查研究是儿童四种本能之一〔2〕。如何充分将儿童的这种本能利用起来,应该从从全语言教育理念的建构性原则入手,让儿童主动对探究过程进行建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故事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