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课程简介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04级后新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学时:24 学时学分:1.5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类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1、绪论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5、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概述:牛顿冷却公式、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传热学课程简介-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课程简介-燕山大学教务在线.

传热学教学大纲(04级后新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传热学课程编码:英文名称:heat transfer学时:24 学时学分: 1.5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机械类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传热学》张兴中编燕山大学校内印刷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掌握温度场、传热量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3、在实验技能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常用热工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基本热工参数的测试技术。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1、绪论传热学的任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

2、导热理论和一维稳态导热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介绍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傅里叶定律及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及单值性条件:推导导热微分方程、介绍单值性条件。

几个典型的稳态导热问题: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无限长圆筒壁的稳态导热、球壁的稳态导热、通过等截面棒的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计算方法以及各种肋片散热量的计算。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介绍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非稳态导热过程的三个阶段。

无限大平板的加热或冷却:应用分离变量法对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及热流量的计算。

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介绍求解思想。

集总参数法:介绍基本思想及温度场、热流量的求解方法。

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一阶、二阶导数的向前、向后、中心差分公式。

稳态导热问题的差分表达式:二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法:一维问题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式、边界上节点的差分方程式。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直接法、迭代法。

计算机求解导热问题简介:二维稳态问题、一维非稳态问题。

5、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概述:牛顿冷却公式、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燕山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级项目报告

燕山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级项目报告

矫直压弯液压机液压系统三级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10级锻压一班小组成员:黄莉芹王毅恒陈浩李学能詹冰贾伟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2013年06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前言---------------------------------------------2四、正文---------------------------------------------4&4.1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4 &4.2 原理图设计----------------------------------6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典型工艺过程分析与验算--------7 &4.4 基本元件选型计算---------------------------10 &4.5 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与总结-----------------12五、项目心得感想------------------------------------12六、参考文献----------------------------------------12一、摘要薄板在工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厂对薄板需求量的增加,对薄板的矫直厚度、矫直理论和矫正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钢板的弯曲成型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组对原有的矫直弯曲机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鉴于此目的我们开始着手与矫直、弯曲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这个课程三级项目。

在此声明目前行业上的矫直机大部分都具备矫直弯曲的功能,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及项目题目涉及的矫直弯曲液压机。

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重点

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重点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匚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报告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项目题目:管网计算机求解班级:13级机设1班小组成员:胡小亮、黄天晨、吕威、吕昊、马珊珊导教师:赵建华日期:2015年10月8日目录:项目目的及要求二:MATLAB^件介绍三:理论依据四:编辑代码五:计算机计算结果六:小组成员计算结果七:小组分工八:小组成员感想九:参考文献:组员打分、项目目的及要求1、项目目的学习和掌握管网串并联特性, 复杂管网的计算方法, 复杂管网的计算机求解。

项目要求)掌握复杂管网的计算方法;、MATLAB^件介绍34)用软件编程求解。

表所示,求每个管道中的水的流量,同时求 P 点的压强。

1) 查阅相关文献,查找符号分析方面的软件;)计算和分析,三个管道A 、B 、C 互相联结,管道的特征如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 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 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 )的简称,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

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

MATLA阿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产品族可以用来进行以下各种工作:数值分析数值和符号计算工程与科学绘图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讯系统设计与仿真财务与金融工程、理论依据长管忽略局部阻力和速度水头h 尸入L V(d 2g)总流伯努利方程:Zi+ P i/ p g +V i /2g=Z2+P2/ p g +?Va /2g= h 入总流的连续性方程:q a + q b = q c四、编辑代码q1 q2 po sitiveeq仁'((q1+q2)A2*1000*0.3048)/(3.462*sqrt((4*0.0254)A5/0.024))A 2=150*0.3048-(q2A2*2600*0.3048)/(3.462*sqrt((6*0.0254)A5/0.0 32))八2';eq2='((q1+q2)A2*1000*0.3048)/(3.462*sqrt((4*0.0254)A5/0.024))A 2=150*0.3048-(q1^2*3000*0.3048)/(3.462*sqrt((10*0.0254)^5/0. 02))八2';s=solve(eq1,eq2);qa=v pa(s.q1,3)qb=v pa(s.q2,3)qc=v pa(qa+qb,3)vb=(qa+qb)/(p 广(4*0.0254)八2/4);pb=v pa(((200-120)*0.3048-(vbA2/2/9.8))*9800,4)q=0.0228aq b =0.00541=0.02821qcP b =2.329e5六、小组成员计算结果£十脣+寻二Z"鲁十券十从器药朴忌爲Pa力纱瑚2八► '牝X 松二%=4IM Pt -华吃S-3如枯tg二iA扌占ic -仏孑£ 人■"3加入3盂入"0.小牛做*幽Uf mu列狛测材呈-对脊+爭3+%谱+儿护警次华* 乂7蛊...A-\ ;\J七、小组分工胡小亮--负责查阅书籍手算题目结果本组组长黄天晨--负责PPT的制作吕威--负责熟悉软件并用软件计算求解吕昊--负责后期的汇总, Word的制作马珊珊--负责查询英制量纲与国标量纲的转换八、小组成员感想胡小亮:从这次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中,我们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燕山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
二、前言
本实验目的在于测定钢管表面黑度以及黑度随温度变化关系,黑度是辐射换热的重要特性,黑度取决于物体的性质,物体的温度,表面状态,波长,方向。
通过对本实验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黑度的概念和黑度的测试原理;通过对钢管的数据测量和三维建模,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制图能力;通过测量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锻炼了自己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我们提升了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
(2)
为了研究试件表面黑度 随温度 的变化关系,必须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黑度值,从而画出 =f( )曲线。
4、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停泵前必须先关闭真空阀;
(2)真空阀只能在开真空泵后打开,否则真空泵内的油会被抽走;
(3)计算不同温度下的 值,画出 =f( )的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实验步骤
(1)将所用的仪表及测量仪器按图4-1连接好,经指导老师同意,开启电源。
(2)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保持阀,使系统中形成真空。观察真空表,系统中形成真空后可以关闭真空泵。开启加热电源,调整调压旋钮,将电压调到预设初值。
(3)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表,待温度基本不再变化时记录第一组温度及电加热器的电流电压。
(2)实验误差分析:
1)实验仪器本身存在系统误差;
2)读取数据时存在误差;
3)实验装置提供的真空环境不为绝对真空,且在实验过程可能存在漏气现象;
4)实验数据读取时系统未达到稳态;
5) 给定的0.8为近似值;
6)在实际测量中,装置电压最高仅达到26V。
四、心得体会
通过对本次传热学三级项目的完成,我们对传热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了解到物体表面黑度与表面温度的关系以及变化的趋势。在对钢管的三维建模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SolidWorks的制图能力;在对试件的数据测量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在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也提升了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同时,我们也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当然,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也巩固了辐射换热理论,掌握了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度的方法。

燕山大学高层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高层三级项目
8~5层各柱反弯点位置
层数 8 A柱 n=8 j=8 K=0.7 y0=0.3 α=1 y1=y2=y3=0 B柱 n=8 j=8 K=1.4 y0=0.37 α=1 y1=y2=y3=0 C柱 n=8 j=8 K=2.101 y0=0.405 α=1 y1=y2=y3=0 D柱 n=8 j=8 K=7.059 y0=0.45 α=1 1=y2=y3=0
i1 i2 1.8 103 E 0.833 ■底层A柱: K 3 ic 2.1610 E

0.5 K 0.5 0.833 0.471 2 K 2 0.833
A柱
B柱
C柱 D 柱
3、计算各柱抗推刚度D;
同理,由前述公式可得出A、B、C、D各柱D值。
层数 8 7 6 5 4 3 2 1
各柱D值以及各层所有柱D值之和 A柱D值 B柱D值 C柱D值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53E 0.72E 0.895E 0.432E 0.542E 0.557E
同理得其它节点的分配系数。
3、计算分配系数 ■顶层
传递系数为1/2
柱传递系数为1/3
■其它层
■底层
底层柱传递系数为1/2
弯 矩 计 算 结 果 如 图
4、剪力计算 由弯矩图绘制剪力图,梁端剪力由列平衡方程计算得,例
1 6 QBC ql 2 24.123 49.551 0 2
9 EI 10 .8 109 E EI 10 .87 10 E6 E 4 S BC 44 . 2 10 4 7.2 106 E h h6000 6000

2015秋-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模板

2015秋-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模板

传热学三级项目报告题目姓名:按工作量、贡献排序课程名称:传热学(三级项目)指导教师:年月(以下部分参考了机电专业项目指导书。

)项目名称(宋体、黑体、小二号字)作者1,作者2,作者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要:字数一般在150字以内。

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为何目的、用何方法做了什么、得到了何结论。

要求论述简明,主要讲干了什么,得到什么结果。

1标题一可接下一级标题或正文。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1.1标题1.1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

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

1.1.1标题1.1.1下接正文。

页码采用B5纸型纵向排列,页边距上为2.5 cm、下为2cm,左右均为2.0cm。

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正文中除标题外均为五号字,标题见样例。

均采用宋体。

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

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排序。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换行时此处对齐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

注: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

各类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①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②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

参考文献:[1]作者1[,作者2,作者3][,等]. 期刊论文题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2]作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注:报告中注明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

燕山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

燕山大学传热学三级项目

实验结果分析
整体上黑度随工件表面温度升高而降低, 在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时下降趋势不明显, 当温度略大于100摄氏度时骤然上升(原 因未知),然后持续下降,且下降趋势 明显,虽然有较大的波动,但整体上还 是呈现下降趋势。
注意事项
1.停泵前必须先关闭真空阀 2.真空阀只能在开真空泵后打开,否则 真空泵内的油会被抽走
待测黑度试件三维制图
实验目的
1.巩固辐射换热理论。 2.掌握用真空辐射法测定固体表面黑 度的实验方法。 3.分析固体表面黑度随温度的变化规 律。 4.培养团队的分工协调能力和团队的 合作意识。
实验原理
当一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空腔内,且 空腔内不存在吸收热辐射的介质时(如 空气),彼此以辐射换热方式进行热交 换,其辐射换热量由下式计算:
1 1
T 4 T 4 C0 F1 1 2 100 100 F1 1 1 Q12 F2 2
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结果
ɛ1=f(T1)的曲线
T1 T2 C0 F1 100 100 Q12 1 F1 1 1 1 F2 2
4
4

实验原理
当F1、F2为已知时,由实验测得 Q12、F1、F2,根据上式试件外表 面黑度ε1可由下式计算:
固体表面黑度测定
指导老师:黄文 组 员:ssss、ssssss、fffggf gggfg、g、g 班 级:轧钢一班


1 理 实验结果
总结
实验装置
实验设备由黑度测定仪本体及三个系 统组成。 三个系统分别为:加热系统、真空系统、 热电偶测温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3
加热系统
真空系统
热电偶测温系统
电加热器、电 流表、电压表、 调压器、稳压 集成块
真空泵、真空 保持阀、真空 表、大气阀以 及密封装置
外壳及试件上
的热电偶、数
显温度表
— *—
第一章
实验装置图
LOGO
外壳内径为φ 99.60mm, 管长269.50mm
由于外壳黑度也随温度变化,为不定 值,本实验中装置的外壳内表面黑度 取ε 2=0.8
3
— *—
第四章
实验步骤
将所用的仪表及测量仪器 按图 4-1 连接好,经指导 老师同意,开启电源。
LOGO
02
开启真空泵,打开真空保持阀,使 系统中形成真空。观察真空表,系 统中形成真空后可以关闭真空泵。 开启加热电源,调整调压旋钮,将 电压调到预设初值。
05
打开通大气阀,使空腔内 通大气散热。然后换另一 种表面材料的试件重新测 量 ,重 复步骤 1-4 。 最后 实验完毕,切断电源,整 理好实验现场 改变加热器的电压,待各点温度 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重复第 4 项,记录不同温度下的各组数据。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表, 待温度基本不再变化时记录第 一组温度及电加热器的电流电 压。
传热学三级项目
镀锌钢管表面黑度测量
Start
摘要与前言
摘要
在这个测量钢管表面黑度的项目中,我们 将表面进行了不同处理的钢管放入不存在吸 收热辐射的介质中,实验中是一个由真空泵 抽空的真空系统,由实验装置测出换热量, 通过调节试件外表面温度,研究试件表面黑 度随温度的变化,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整理,计算出黑度,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黑度 的认识。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数据
LOGO
方面一
实验数据记录表
— *—第五章来自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分析
LOGO
方面二
结果分析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钢管外表面黑度与 温度的关系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装置 电压仅达到26V,且读取数据时系统未达 到稳态,钢管外表面温度最高仅达到98℃ ,因此由此曲线图下的结论不一定准确, 但从整体来看,钢管外表面黑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下降。
— *—
第一章
试件图
实验试件

试件外径为 φ 25.20mm,内径 为φ 19.24mm,管 长269.50mm
— *—
第二章
实验原理
LOGO
计算公式
您的标题
— *—
第三章
4、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LOGO
停泵前必 须先关闭 真空阀
真空阀只能 在开真空泵 后打开,否 则真空泵内 的油会被抽 走
2
1
—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误差分析
LOGO
方面三
误差分析
1)实验仪器本身存在系统误差; 2)读取数据时存在误差; 3)实验装置提供的真空环境不为绝对真空 ,且在实验过程可能存在漏气现象; 4)实验数据读取时系统未达到稳态; 5)ε_2给定的0.8为近似值; 6)在实际测量中,装置电压最高仅达到26V 。
前言
本实验目的在于测定钢管表面黑度以及 黑度随温度变化关系,黑度是辐射换热 的重要特性,黑度取决于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温度,表面状态,波长,方向。
— *—
Start
1、实验装置 及设备 2、实验原理 3、实验要 求及注意事 项
4、实验步骤
5、实验结果 与分析
— *—
第一章
实验装置及设备
LOGO
01
— *—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