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合集下载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

实用新型发明案例
01. 一次性无菌雨伞
该雨伞设计采用一次性无菌材料制成,使用后即可丢弃,避免了普通伞具操作繁琐、持续清洁的问题,便于外出使用。

02. 油烟净化器
该油烟净化器结合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效过滤厨房油烟,净化室内空气,缓解了油烟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03. 智能家居门锁
该门锁采用指纹、密码、人脸识别等多种解锁方式,同时支持远程控制,提升了家居安全性,便捷了用户操作。

04. 智能折叠自行车
该自行车具备智能折叠功能,可一键折叠为小巧尺寸,方便携带与存放,解决了传统自行车便携性不足的问题。

05.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该充电器内置太阳能电池板,可随时随地为电子设备充电,适用于户外旅行、露营等场景,方便实用。

06. 座椅式折叠行李箱
该行李箱设计成座椅状,使用时作为座椅,不使用时可折叠为行李箱使用,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和便利性。

07. 环保水龙头
该水龙头内置净水装置,能够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减少单独购买桶装水的浪费,具有环保并便利的特点。

08. 折叠式厨房筛子
该厨房筛子设计成可折叠式,使用时展开,不使用时可便于存放,节省了厨房空间,易于清洗。

09. 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
该办公桌设计成可调节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用户,使办公环境更加人性化,提升了办公效率。

10. 智能儿童书包
该书包内置GPS定位、声控报警等功能,保障儿童安全,同时具备学习辅助功能,提升了儿童学习效率。

这些实用新型发明案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了现实问题,同时体现了科技创新与创意设计的结合,为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

专利法律相关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在我国某地拥有一项名为“新型环保材料”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号为ZL201810XXXXXX。

原告认为,被告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情简介原告在起诉书中指出,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与原告的发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辩称,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庭审准备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有关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答辩状,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了异议。

2. 庭审过程庭审中,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1)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3)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4)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被告则提交了以下证据:(1)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2)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的技术说明书;(3)相关行业专家对涉案技术特征的鉴定意见。

3. 庭审辩论庭审辩论阶段,双方就涉案技术特征的相似性进行了激烈辩论。

原告认为,被告的产品与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具有相同之处,侵犯了其专利权。

被告则认为,其产品在技术特征上与原告的专利存在差异,不属于侵权行为。

四、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 原告提供的发明专利证书及专利说明书证明原告享有该专利权;2. 被告生产的“环保产品”实物及照片、技术说明书等证据证明被告的产品与原告的专利在技术特征上存在相似之处;3. 原告与被告之间的业务往来邮件及合同证明被告曾向原告采购过涉案专利产品。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专利侵权纠纷,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问题:1.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法院在判断被告是否侵犯原告专利权时,首先需明确原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发明专利是指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应用方案,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创造性,并可以被公开的专利权利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撰写一份成功的发明专利申请来说,案例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份典型的全国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二、典型案例一: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手机APP、智能家居网关、传感器、执行终端等组成。

在实用性方面,该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家电、监控环境、智能化调控等功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创造性方面,该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场景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

撰写人员在申请发明专利时,充分挖掘系统的技术亮点,结合具体实施细节,使得专利权利要求更具优势。

三、典型案例二:新型医用敷料该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医用敷料,其材料结构设计独特,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杀菌性能,适用于各种伤口和疮疡敷料。

该敷料在实用性方面解决了传统敷料透气性和吸水性差、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创造性方面,该敷料的吸水结构和杀菌技术为同行业创新,撰写人员在专利申请中重点阐述其技术方案和医疗效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典型案例三:新型环保材料该发明涉及环保材料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使用天然植物纤维和特定树脂结合制备,具有耐磨、耐酸碱、可降解等特性,适用于包装、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实用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创造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具有创新性,促进了环保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撰写人员需重点突出其绿色环保和可降解的特性,以及具体应用领域的优势。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全国发明专利撰写的一些典型情形,通过深入理解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技术特点,结合专利法律法规的要求,撰写人员能够撰写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明专利申请。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概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明专利是企业和个人创新发展的重要保护工具。

2019年以来,我国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发明创造的保护力度,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撰写一份高质量的发明专利成为了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

2023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统计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发明专利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二、案例一:某公司A新型通信设备的发明专利1. 背景介绍:某公司A是一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通信设备的需求,该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通信设备。

2. 创新亮点:该发明专利的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设备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3. 技术实施方案:专利文件详细描述了该通信设备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硬件结构、软件编程、信号处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细节,为后续生产与使用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4. 经济效益:该发明专利的商业价值较高,一旦投入生产,预计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案例二:某院校B药物研发领域的发明专利1. 背景介绍:某院校B拥有一支优秀的药物研发团队,一直致力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该院校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申请了相应的发明专利。

2. 创新亮点:该发明专利的创新亮点在于其针对某种特定癌症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种新的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3. 医药效果:专利文件详细描述了该药物的结构、合成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实验验证,该药物在动物实验阶段已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效果,为今后的临床试验和生产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社会意义:该发明专利的获得不仅有助于该院校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声誉提升,同时也为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动药物治疗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

专利申请撰写典型案例一、“会发光的鞋带”案例。

1. 故事背景。

有个爱酷的年轻人,叫小明。

他特别喜欢晚上出去夜跑,但是又担心路上车看不到他,觉得要是自己的鞋带能发光就好了,这样又酷又安全。

于是他就开始捣鼓,经过一番努力,真的做出了会发光的鞋带。

这时候他就想申请个专利,把这个超酷的发明保护起来。

2. 撰写过程。

确定发明名称就叫“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鞋带”。

这个名称简单直接,让人一眼就知道这鞋带是干啥的。

然后写技术领域,就写“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鞋带,属于鞋类配件技术领域”。

这就像给这个发明找个大家庭,让审查员知道它在整个技术世界里的位置。

接着是背景技术。

小明就写“目前,传统的鞋带功能单一,仅用于系紧鞋子。

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穿着带有传统鞋带的鞋子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行人难以被车辆及时发现等问题。

”这就把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发光鞋带的原因说清楚了。

再来说发明内容。

这可是重头戏。

小明先写这个发光鞋带的结构,“本发明的发光鞋带包括鞋带本体,鞋带本体上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微型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开关,微型电池与发光二极管和控制开关电连接。

”这就像在描述一个小机器人的身体构造一样。

然后他还写了这个鞋带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者按下控制开关时,微型电池为发光二极管供电,发光二极管发光,从而使鞋带具有发光功能。

”关于附图说明,小明画了一张简单的鞋带图,把发光单元在鞋带上的位置标记出来,在撰写的时候就写“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发光鞋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鞋带本体,2为发光单元,21为微型电池,22为发光二极管,23为控制开关。

”这样审查员看着文字就能对照着图看明白。

最后是具体实施方式。

小明详细地写了怎么制作这个发光鞋带,“选取合适长度和材质的鞋带作为鞋带本体1。

然后,将微型电池21、发光二极管22和控制开关23按照电路连接关系连接好,并固定在鞋带本体1上,例如可以采用小型的塑料夹子将其固定在鞋带的合适位置。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3篇)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A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被告:B照明产品有限公司案由:发明专利侵权纠纷原告A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于2010年研发出一种新型节能照明装置,并于同年12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010XXX。

2013年,该专利获得授权。

A公司生产的该新型节能照明装置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售额逐年攀升。

2016年,A公司发现被告B照明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生产的照明产品与其专利产品存在高度相似之处,且B公司并未获得相应的专利许可。

A公司认为B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专利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争议焦点1. B公司的照明产品是否构成对A公司专利权的侵犯?2. 如果构成侵权,A公司应获得多少赔偿?三、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1. 关于侵权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本案中,B公司的照明产品与A公司的专利产品在技术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之处,足以使相关公众混淆,构成对A公司专利权的侵犯。

2. 关于赔偿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侵权赔偿数额应当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专利权人的损失等因素综合确定。

本案中,A公司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专利产品的销售额、市场份额等,以及B公司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

综合考虑,法院判决B公司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B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犯A公司专利权的照明产品,并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0万元。

B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B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五、案例评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例,具有以下特点:1. 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明确。

专利文章实例

专利文章实例

专利文章实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专利是一种法律保护发明创造的权利,是一种通过专利局承认的权利,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创造的独占权。

在全球范围内,专利制度被广泛应用,为创新和发明提供了保护和激励。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专利的实例,展示专利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将介绍一家名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性能电动汽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该公司意识到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保护公司的创新成果,该公司决定申请专利保护。

该公司的研发团队提交了一项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专利申请,该系统结合了太阳能和电池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驾驶性能。

经过专利局的审查和授权,该公司成功获得了这一专利,并获得了为期20年的独占权。

随着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专利保护成为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动力系统专利外,公司还申请了一系列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专利,包括车身设计、智能驾驶技术、充电设备等方面的创新。

这些专利不仅保护了公司的研发成果,还帮助公司树立了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润。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专利保护也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一次,创新科技公司发现一家竞争对手盗用了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技术。

在专利律师的协助下,公司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并成功获得了胜诉。

这不仅维护了公司的知识产权,也向其他企业发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警示。

除了保护创新成果和维护竞争优势,专利还可以成为企业战略合作和合作的有力工具。

在一个合作项目中,创新科技公司与一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合作开发新型太阳能汽车项目。

在合作协议中,双方约定将共同申请相关专利,并共同享有专利权益,以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和利益。

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的技术创新,还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竞争力。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分析(3篇)

发明专利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垃圾分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

然而,传统的垃圾分类方式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的产品,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然而,在申请过程中,该公司的专利申请遭到了质疑,引发了法律纠纷。

本文将以此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发明专利法律相关问题。

二、案例基本情况1. 发明名称: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2. 发明内容:该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并通过机械臂将垃圾分拣到对应的垃圾桶中。

3. 专利申请:某科技公司于2020年3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CNXXXXXXX。

4. 质疑与纠纷: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某环保科技公司认为该专利申请与其公司研发的垃圾分类设备类似,存在侵权嫌疑。

于是,该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异议,并要求撤销该专利申请。

三、案例分析1. 发明专利的构成要件发明专利的构成要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在本案中,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具备以下特点:(1)新颖性:该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技术和机械臂分拣垃圾,与传统垃圾分类方式相比具有显著区别,符合新颖性要求。

(2)创造性:该机器人的设计思路独特,解决了传统垃圾分类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实用性:该机器人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垃圾分类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 专利侵权判断标准在判断专利侵权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

(2)相同或相近的技术领域:被控侵权产品是否属于专利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

(3)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达到与专利技术方案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

在本案中,环保科技公司认为其产品与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类似,存在侵权嫌疑。

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1)技术方案不同:环保科技公司的产品主要依靠人工分拣,而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采用视觉识别和机械臂分拣,技术方案存在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于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

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些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有密封性要求。

按规定要在一定的压力差下测试,不发生漏气现象。

查遍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没有发现检测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的测试设备。

进行密封性试验时,安全是头等大事。

在测试设备的安全性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这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有保障的滤波器及其类似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包括锅盖和锅身,所述锅盖上设有安全阀、报警阀、上手柄、自锁阀和安全窗,所述锅盖下侧设有橡皮圈,所述锅身上设有下手柄和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所述进气阀连接过气管,过气管上设有减压阀;
所述锅盖上固定有盛液槽,锅盖与盛液槽之间设有橡皮垫,盛液槽中部的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密封圈、橡胶密封垫和压板,压板与盛液槽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垫之间。

总结多年制作密封性测试设备的经验,本发明用烹煮食品的高压锅来制造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密封性测试设备。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具有安全,成本低、高效、测试方便的优点,能满足滤波器、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
件气压差小于150千帕密封性的测试要求。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为:
1.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密封性试验的安全性有保障;
2.制造成本低;
3.方便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日常烹调食物的高压锅示意图;
图2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安装示意图;
图3为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另一角度安装示意图
图4为盛液槽上部示意图;
图5为盛液槽底部示意图;
图6为盛液槽安装示意图;
图7为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8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为日常烹调食物的高压锅示意图,该高压锅由锅盖10和锅身30组成,其中所述锅盖10上侧设有排气管11、安全阀12、报警阀13、上手柄14、自锁阀15和安全窗16,所述锅盖10下侧设有橡皮圈20,所述锅身30上设有下手柄31和辅手柄32。

该高压锅有五道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是图1中所示的自锁阀15安全保障措施。

在把高压锅盖与锅身的合拢过程中,必须是自锁阀到位,并能听到自锁阀到位后发出的声响,确认锅盖盖好,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第二是图1中所示的排气管11安全保障措施。

通常在排气管11加有重物,以控制锅内的气压在要求的范围内;第三是图1中所示的安全阀12安全保障措施。

当锅内的气压达到112-160kpa时,安全阀12会动作,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第四是图1中报警阀13安全保障措施。

若锅内压力超过160kpa而安全阀12因故没有动作,报警阀13会自动开启,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若发生意外,连报警阀13也失常,不动作,高气压会把图1中所示的橡皮
圈20从安全窗16压出,迅速降低锅内的气压,防止过压事故的发生。

下面以测试滤波器的密封性设备的制造为例子,说明该密封性测试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第一步,如图2和图3所示,在高压锅手柄31的两侧安装进气阀33、出气阀34和气压表35;
第二步,如图5和图6所示,在锅盖10上开一个圆形开口,通过M3螺钉175和M3螺母174将盛液槽17安装在锅盖10上,盛液槽17与锅盖10之间加设一个橡皮垫171,所述盛液槽17上设有M6螺栓173,其下部连接M6螺母172,盛液槽17中部开有四方形开口,其上设有钢板176。

安装盛液槽17之后的锅盖10如图4和图5所示。

这一步的关键是橡皮垫171,要求质地好,有一定的厚度。

第三步,如图8所示,在被测滤波器70与盛液槽17的接触部位,要安装合适的密封圈60,在被测滤波器70的上部要安装橡胶密封垫80,它的作用与密封圈60相同,在橡胶密封垫80的上面,要安装合适的压板90和压紧螺栓100,其功能就是把滤波器固定好。

在进气阀33上连接过气管40,当输入空气气压很高时,有可能发生输入的空气气压瞬间超出高压锅的极限值而产生意外。

为此,必须在过气管40的前面安装减压阀50,通过控制减压阀50缓慢地增加高压锅内的气压,使之达到滤波器密封性测试的额定气压差。

这样的设置和操作安全、可靠。

装好后的装置如图7所示。

在完成上述被测滤波器70的装配后,注入测试滤波器密封性测试规定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等液体,让合适压力的空气经减压阀50缓缓注入,达到额定气压差后,仔细观察有无气泡逸出,就能完成滤波器密封性的测试。

其他诸如开关、继电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类似电子元器件的测试,与上述滤波器的测试雷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包括锅盖(10)和锅身(30),所述锅盖(10)上设有安全阀(12)、报警阀(13)、上手柄(14)、自锁阀(15)和安全窗(16),所述锅盖(10)下侧设有橡皮圈(20),所述锅身(30)上设有下手柄(31)和辅手柄(32);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身(30)上分别设有进气阀(33)、出气阀(34)和气压表(35),所述进气阀(33)连接过气管(40),过气管(40)上设有减压阀(50);
所述锅盖(10)上固定有盛液槽(17),锅盖(10)与盛液槽(17)之间设有橡皮垫(171),盛液槽(17)中部的方形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176)、密封圈(60)、橡胶密封垫(80)和压板(90),压板(90)与盛液槽(17)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60)与橡胶密封垫(80)之间。

发明人:柳*,刘*,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密封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出气阀和气压表,所述进气阀连接过气管,过气管上设有减压阀;所述锅盖上固定有盛液槽,锅盖与盛液槽之间设有橡皮垫,盛液槽中部的方形开口上依次设有钢板、密封圈、橡胶密封垫和压板,压板与盛液槽固定连接,被测器件设在密封圈与橡胶密封垫之间。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可靠、成本低、效率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摘要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