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案例
专利u盘案例

专利u盘案例专利U盘案例U盘,即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闪存盘,是一种可插拔、便携式的外部存储设备。
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文件的传输、备份和存储。
然而,由于其功能的普遍性,U盘的专利案例也相对较多。
以下是一些关于专利U盘的案例。
1. 发明专利:一种U盘自动备份系统这个专利案例描述了一种U盘自动备份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U盘插入电脑的操作,并在用户选择的目录中进行文件备份。
这项发明减少了用户手动备份文件的工作量,提高了备份效率。
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U盘防丢失装置该专利案例介绍了一种U盘防丢失装置,通过在U盘上安装一个小巧的定位装置,使用户可以追踪和定位丢失的U盘。
这项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用户常常丢失U盘的问题,提高了U盘的安全性。
3. 外观设计专利:一种U盘外观设计这个外观设计专利案例描述了一种U盘的外观设计,该设计采用了独特的形状和材质,使U盘更加美观和易于使用。
这种外观设计专利提高了U盘的市场竞争力。
4. 发明专利:一种U盘数据加密方法该专利案例介绍了一种U盘数据加密方法,该方法在U盘上添加了一个加密芯片,使用户可以通过密码对U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这项发明提高了U盘的数据安全性,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5.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U盘护眼灯装置这个实用新型专利案例描述了一种U盘护眼灯装置,该装置在U盘的一侧安装了一盏小型LED灯,可以在使用U盘时提供柔和的背光照明。
这项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户在黑暗环境中使用U盘更加方便。
6. 发明专利:一种U盘自毁装置该专利案例介绍了一种U盘自毁装置,当U盘遭到未授权的访问或尝试破坏时,该装置会迅速销毁U盘内部的闪存芯片,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这项发明提高了U盘的安全性,防止了数据泄露。
7. 外观设计专利:一种U盘外观装饰这个外观设计专利案例描述了一种U盘的外观装饰,通过在U盘的外壳上采用不同的纹理和图案,使U盘更加具有个性和艺术感。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举例说明(3篇)

第1篇一、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它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三个基本条件。
以下是一个发明专利的例子:【例子】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动机该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动机,包括燃烧室、活塞、曲轴、涡轮增压器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 燃烧室采用新型材料,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油消耗;2. 活塞采用轻量化设计,降低发动机重量,减少摩擦损失;3. 曲轴采用新型耐磨材料,延长使用寿命;4. 涡轮增压器采用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进气效率。
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节能环保,降低汽车尾气排放;2. 提高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3. 降低汽车制造成本。
二、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它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条件。
以下是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例子:【例子】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家具该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家具,包括座椅、桌面、储物空间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 座椅和桌面采用可折叠设计,节省空间;2. 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提高舒适度;3. 桌面采用高强度材料,保证稳定性;4. 储物空间采用隐蔽式设计,提高美观性。
该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节省空间,适应各种居住环境;2. 提高家具使用舒适度;3. 提高家具美观性;4. 降低制造成本。
三、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区别1. 保护范围: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较广,包括产品、方法及其改进;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较窄,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
2. 审查难度:发明专利的审查难度较大,需要满足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三个条件;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难度较小,只需满足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三个条件。
3. 保护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较长,一般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较短,一般为10年。
4. 法律效力:发明专利的法律效力较高,侵权行为容易界定;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律效力较低,侵权行为较难界定。
精选发明专利申报范本成功案例分享

精选发明专利申报范本成功案例分享(正文部分)导言:发明专利是指对于工艺或产品方面的创新,并且具有实用性且能够在技术上有所应用的发明。
以此获得发明专利权保护,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发明专利申报范本案例,旨在为创新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专利摘要:该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和数据交互,实现对电动汽车的高效充电管理。
该系统包括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器和数据总线等组件。
通过对电池状态、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等参数的监控与调控,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电动汽车充电过程。
技术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充电系统,该发明专利具备以下技术优势:1)高效节能:能够根据电池状态和车辆负载等情况智能调整充电功率,实现充电效率最大化;2)远程控制:通过数据交互,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和监控充电过程;3)安全可靠:系统具备多重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案例二:医疗床护理辅助装置专利摘要:该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床护理辅助装置,用于提供病人的体位调整和床上活动辅助。
该装置包括床身、电动抬升机构和远程控制器等组件。
通过远程控制器,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对床身的抬升、侧翻等操作,以满足病人的床上活动需求。
技术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医疗床辅助装置,该发明专利具备以下技术优势:1)智能调节:通过远程控制器,医护人员可以实时调节床身高度和角度,方便病人进食、活动和排泄等;2)增加舒适性:床身由舒适材料制成,可有效缓解病人压力,提高床上休息的舒适度;3)便捷操作:远程控制器具备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医护人员可轻松操作。
结语:以上仅是两个成功案例的简要介绍,它们展现了发明专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巨大商业价值。
在申请发明专利时,创新者需要详细描述发明的技术特点、优势和实际应用情景,并提供专利图纸和附图等支持材料。
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语句通顺、表达清晰,以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发明专利申请案例

发明专利申请案例一、发明名称:超级便捷多功能折叠椅。
二、发明背景。
我这个人呢,特别喜欢户外活动,像野餐啊、露营啊之类的。
每次出去的时候就发现带普通椅子特别不方便,占地方不说,还很重。
而且有时候在一些特殊的小场地,普通椅子就显得很笨拙,放都不好放。
另外,我有次去参加一个小型户外音乐会,现场椅子不够,要是有个能随时变形、方便多人使用的椅子就好了。
所以啊,我就琢磨着发明一种超级便捷多功能的折叠椅。
三、发明内容。
1. 结构设计。
这个折叠椅的框架是用一种超轻但又很结实的铝合金制成的。
它的腿是可以像那种伸缩天线一样一节一节折叠起来的,而且在关节处有特制的小锁扣,只要轻轻一按就能锁住或者打开。
椅面就更酷了。
它是由一种特殊的防水、耐磨的布料制成的,而且这个布料是双层的。
中间可以塞一些小物件,像手机、钥匙之类的,就相当于一个小口袋。
椅面还可以从中间对折,对折之后呢,整个椅子的体积就小了一大半。
椅背呢,它不是那种固定的。
它可以向后放倒,变成一个躺椅的样子,要是你想在户外打个盹儿就很舒服。
而且椅背还能向前折,折到和椅面平行的时候,这个椅子就可以和另外一个同样折叠后的椅子拼接在一起,就像搭积木一样,变成一个小长椅,能坐更多的人。
2. 功能特点。
便携性是它最大的特点。
折叠起来之后,它可以轻松地放进一个小背包里,就像放一把雨伞那么简单。
而且它很轻,就算是小朋友也能轻松拿起来。
多功能也是一大亮点。
除了能当普通椅子、躺椅、拼接成长椅之外,它的椅腿底部还有小轮子。
当你在平地上,比如在户外的大草坪上或者公园里的平地上,你可以把轮子放下来,像推小推车一样推着椅子走,就不用一直拿着了。
四、发明过程。
1. 灵感闪现。
有一次我在整理家里的旧椅子,想把它塞到柜子里,可是怎么都塞不进去,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椅子能像折纸一样折叠得很小就好了。
然后我就开始在纸上乱画,画各种可能的折叠方式。
2. 初步设计。
我先找了一些废旧的金属条和布料,开始按照我的想法做一些简单的模型。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发明专利名称:智能手环及其应用二、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能够监测人体各项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步数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
三、发明内容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及其应用。
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传感器、电池、显示屏等组件。
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生理数据,电池为手环提供电力,显示屏用于显示监测数据。
手环通过与手机或其他设备连接,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并设置提醒、报警等功能。
四、技术效果1. 该智能手环能够准确、便捷地监测用户的各项生理数据,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2. 通过与手机应用的连接,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实时掌握健康状况;3. 手环具有提醒、报警等功能,能够及时提醒用户注意健康问题。
五、创新点1. 传感器与手机应用的结合,实现了智能手环的全面健康监测功能;2. 手环具有提醒、报警等功能,能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用户;3. 手环设计精巧,外观美观,便于佩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六、实施途径1. 制作智能手环原型,并进行各项生理数据的监测测试;2. 研发手机应用,与智能手环实现连接,实现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3. 申请相关的发明专利,并进行设计优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七、案例要点该发明专利案例是针对智能手环及其应用的一项典型案例,围绕智能手环的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技术效果、创新点、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该案例的撰写,突出了该发明的独特性、技术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该项发明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发明专利是指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应用方案,同时具备实用性和创造性,并可以被公开的专利权利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对于撰写一份成功的发明专利申请来说,案例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份典型的全国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二、典型案例一: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手机APP、智能家居网关、传感器、执行终端等组成。
在实用性方面,该系统具有远程控制家电、监控环境、智能化调控等功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创造性方面,该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个性化场景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
撰写人员在申请发明专利时,充分挖掘系统的技术亮点,结合具体实施细节,使得专利权利要求更具优势。
三、典型案例二:新型医用敷料该发明涉及医疗卫生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医用敷料,其材料结构设计独特,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杀菌性能,适用于各种伤口和疮疡敷料。
该敷料在实用性方面解决了传统敷料透气性和吸水性差、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创造性方面,该敷料的吸水结构和杀菌技术为同行业创新,撰写人员在专利申请中重点阐述其技术方案和医疗效果,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典型案例三:新型环保材料该发明涉及环保材料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使用天然植物纤维和特定树脂结合制备,具有耐磨、耐酸碱、可降解等特性,适用于包装、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实用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产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创造性方面,该环保材料的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具有创新性,促进了环保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撰写人员需重点突出其绿色环保和可降解的特性,以及具体应用领域的优势。
五、总结与展望以上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全国发明专利撰写的一些典型情形,通过深入理解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技术特点,结合专利法律法规的要求,撰写人员能够撰写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明专利申请。
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

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一、背景介绍20年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发明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22年全国典型发明专利撰写案例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发明人提供经验借鉴,提升发明专利申请质量和审查效率。
二、案例一:一种面向智能手机的智能手环1. 技术方案:该专利主要涉及一种面向智能手机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主体、手环带抠、屏幕和主控芯片。
手环主体采用环形设计,便于佩戴,手环带抠采用可调节式设计,适应不同手腕尺寸。
屏幕显示效果清晰,操作简便。
主控芯片实现与智能手机的蓝牙连接,实现信息推送、运动监测等功能。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解决了传统手环使用不便、功能单一的问题,具有佩戴舒适、多功能、智能化等特点。
3. 申请要点:在撰写专利申请时,需突出手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充分陈述技术方案和技术特点,确保专利申请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三、案例二:一种无人机植保系统1. 技术方案:该专利涉及一种无人机植保系统,包括无人机、喷洒装置、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无人机采用多旋翼结构,飞行稳定;喷洒装置可实现精准喷洒,减少农药浪费;传感器实时监测植物生长情况,控制装置实现智能控制。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结合无人机和植保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具有环保、节约成本等特点。
3. 申请要点:在专利申请中,需突出系统的整体性和创新性,充分阐述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同时强调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四、案例三: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1. 技术方案:该专利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手机APP。
主控制器连接各个家居设备,实现统一控制;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信息,执行器实现远程控制;手机APP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
2. 技术特点:该发明专利将传统家居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家居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远程控制,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
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案例研究

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案例研究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是专利审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要求发明必须具备创造性和技术实效性,而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或修改。
以下是三个发明专利案例的创造性判断分析。
案例一:轮椅式行车一项轮椅式行车发明专利申请登记时,专利审查员认为该发明没有创造性并拒绝了申请。
该申请人上诉认为其发明具有创造性。
在进一步审查中,审查员发现此前已有残疾人用的电动轮椅,而轮椅式行车则是一种基于轮椅的新型交通工具,它采用了和传统轮椅完全不同的设计和构造,能够满足室内和室外的行驶需要,起到了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因此,该发明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案例二:电子商务系统一项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系统发明专利被申请登记时,审查员认为该发明缺乏创造性并拒绝了申请。
在上诉和补充材料后,申请人证明该发明在现有的电子商务系统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推荐系统、客户服务等新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充分具备创造性。
因此,该发明被认为具有创造性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案例三:抗体药物一种新型抗体药物的发明专利申请时遭到了审查员的拒绝,认为其缺乏创造性。
申请人进行了上诉并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该发明具有可行性和治疗效果,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独创性和创造性。
在听取上述证据后,专利审查员最终认为该发明具有创造性,并予以了发明专利授权。
总之,创造性判断是发明专利申请得以获得授权的关键,它要求发明具有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或微小改进。
以上三个案例都充分体现了发明的技术创新和实用价值,最终都获得了发明专利的授权。
这三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创造性判断对专利申请的重要性。
在发明申请时,申请人需要深入调研和分析既有技术,发掘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新型技术或解决方案。
同时,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需要科学评估自己发明的创造性,衡量它是否具备与其他同类技术相比的优势,是否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说明书本发明涉及表面加工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及装置。
在许多具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中,摩擦内孔表面必须生成储油结构,以储存润滑油,减少摩擦与磨损,保证运动副的寿命。
通常采用平顶珩磨加工作为内孔表面最终加工工序,以形成交叉网纹沟槽式平顶储油结构;或者采用松孔镀铬方法对缸套内孔表面镀铬即镀硬铬后进行逆电解,其表面形成网状沟槽式储油结构,再珩磨加工的工艺过程。
平顶珩磨和松孔镀铬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
但是,由于网状沟槽互相联通,储存在沟槽里的润滑油将被沿着沟槽挤出去,摩擦副寿命的提高并不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效率高的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措施:表面微坑加工方法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
表面微坑加工装置具有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电机、刀杆,电机经皮带轮及皮带接传动轮,传动轮偏心轴与滑块相接,刀杆一端设有滑道并与滑块相接,刀杆另一端设有刀具,刀杆与机架由转动轴相接。
本发明的优点:(1) 微坑均匀分布在内孔表面上,且所有微坑互相独立,互不贯通,储存在微坑内的润滑油在摩擦副运动过程中不会被挤出去。
(2) 微坑加工方法效率高。
对于内径Ø93mm、长度181mm的工件来说,可在2min~3min内完成数以万计的微坑加工。
(3) 可以取代平顶珩磨和松孔镀铬方法。
采用松孔镀铬方法约需4h(镀层厚0.05mm~0.06rnrn),采用镀硬铬加上微坑加工方法只需2.5h。
(4) 大大节约电力能源。
(5) 显著延长了摩擦后的运动寿命。
(6) 微坑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装配和调整,生产成本低。
(7) 机床改装简单。
圆柱形工件表面的微坑加工通常可在普通车床上改装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图1是表面微坑加工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是表面微坑加工装置结构俯视图。
表面微坑加工方法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微坑。
为了形成有规律的数以万计的微坑,工件转速、工具头进给量、工具头直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必须合理匹配。
对薄壁缸套内壁来说,形成微坑后再镀硬铬,根据电镀原理,仍可使电镀层形成凹坑面,即微坑。
表面微坑加I装置具有机架2,在机架上设有电机4、刀杆1,电机经皮带轮及皮带3接传动轮,传动轮偏l心轴5与滑块6相接,刀杆一端设有滑道并与滑块相接,刀杆另一端设有刀具7,刀杆与机架由转动轴相接。
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一种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
说明书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微坑加工方法。
它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
本发明微坑加工方法效率高,对于内径Ø93mm、长度181mm的工件来说.可在2min~3min 内完成数以万计的内壁微坑加工。
微坑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装配、调整,生产成本低。
[案例]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机,尤其涉及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普通珩磨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圆周上的若干条油石,由油石胀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胀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形成面接触。
珩磨头工作时,作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以完成对孔壁的低速磨削。
普通珩磨时,由于珩磨头的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使油石上磨粒在孔的表面上的切削轨迹成交又而又不重复的网纹。
普通珩磨存在两大问题:(1) 普通珩磨效率较低,尤其是珩磨薄壁零件、韧性材料和硬脆材料时加工效率极低。
珩磨铜、铝、钛合金等韧性材料时,油石极易堵塞,表面质量很差,加工效率极低。
(2) 定压进给时,油石胀开压力变化较大;定程进给时,油石胀开压力凭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感来控制,导致油石异常破损,工件变形乃至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油石胀开压力恒定、油石不易破损、阻抗匹配容易、频率易于跟踪、加工质量高的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具有超声珩磨装置,超声珩磨装置上端设有回转式气接头,下设油石,油石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从喷嘴来的压力信号经气电转换器转换,由主动测量仪表发给计算机,同时光电开关将检测信号发给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及油缸,通过小齿轮、大齿轮、联轴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带动超声珩磨装置的油石胀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 超声珩磨具有珩磨力小、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可以解决普通珩磨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铜、铝、钛合金等韧性材料、薄壁缸套及陶瓷、淬火钢等硬脆材料零件的珩磨问题。
(2) 采用数控恒力进给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油石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异常破损问题,减少零件加工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3) 油石胀开压力恒定,可以有效地解决超声换能器和发生器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对超声珩磨声学系统谐振频率实施有效的自动跟踪。
(4) 超声珩磨声学系统传声效率高,油石更换和修整方便。
(5) 超声珩磨装置采用中间有圆柱孔的夹芯式压电换能器和变幅杆,在机床不停机的条件下可使油石沿径向自动胀开。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可以广泛地用于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坦克、装甲车、船舶、飞机、广播电视设备、油缸、减震器、注塑机、炮管、驻退筒、煤矿液压支架等圆柱孔的强力珩磨、粗珩、精珩和光珩加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A向视图。
图1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结构示意图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是集机电声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高新全自动化珩磨机。
它由超声波发生器、超声珩磨装置、闭环在线测量系统、数控和仿真系统、珩磨头库、机器人、夹具及珩磨机床床身组成。
给油石施加纵向超声波振动,振动频率f≥18kHz。
超声珩磨声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超声波发生器将220V/380V的交流电源转化成超声频的电振荡信号,超声换能器将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电振荡信号转化为超声频纵向机械振动,变幅杆将换能器的纵向振动放大后传给弯曲振动圆盘,挠性杆将弯曲振动圆盘的弯曲振动转换成纵向振动后传给油石座,油石座带动与其连接在一起的油石进行纵向振动。
珩磨头每往复运动一次时,油石沿径向胀开一次。
油石每次沿径向胀开0.3µm~5µm,通过测量油石胀开压力或珩磨力确定油石胀开速度.通过主动测量装置确定珩磨过程是否终止。
机床设有两个数据库,一个是珩磨头往复运动一次时油石沿径向的胀开量数据库,另一个是声阻抗和频率自动跟踪系统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珩磨头的油石11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10,将珩磨头作为测头使用,因测头在珩磨加工中不停地旋转,所以需要有一回转式气接头13,如图1所示。
从测量喷嘴10来的压力信号由气电转换器变换成电信号,然后进入主动测量仪表。
当珩磨至需要尺寸时,主动测量仪表发出信号给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4反转,油石胀开系统收缩,并控制珩磨头退出工件。
图2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A向视图光电开关9用于检测珩磨头的往复运动次数。
光电开关9将信号送至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4正转,通过小齿轮5、大齿轮6、联轴器7、转矩转速传感器8,带动油石胀开系统,使油石11沿径向胀开。
油石径向胀开量与珩磨头运动次数相适应。
转矩转速传感器8用于检测珩磨力作用在油石胀开系统上的力矩,并将信号送至计算机。
当力矩大于设定值时,珩磨头在继续进行往复运动,计算机会发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4,使油石沿径向收缩。
当力矩小于设定值时,在珩磨头做往复运动时,计算机会发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使油石沿径向胀开。
超声珩磨装置包括珩磨头体14,珩磨头体外设油石座16、油石11、弹簧17,油石座上设有防转销15、顶销19,珩磨头体内设有胀芯体18,油石座经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相连,胀芯体18与连接螺栓21、短顸杆22、拉杆28、长顶杆38相连,短顶杆22外设浮动球27、钢球26、衬套25、压紧螺母24、锁紧螺母23,浮动球27后端与连接套32前端连接处设有螺母29、销30、地片31,弯曲振动圆盘33外设连接套32并与过渡套34、换能器罩36相连,长顶杆38穿过变幅杆35和换能器37中心,所说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为一体,挠性杆20与油石座16之间用螺栓连接。
权利要求书1.一种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超声珩磨装置12,超声珩磨装置上端设有回转式气接头13,下设油石11.油石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10,从喷嘴来的压力信号经气电转换器l变换,由主动测量仪表2发给计算机3,同时光电开关9将检测信号发给计算机3,控制步进电机4及油缸,通过小齿轮5、大齿轮6、联轴器7、转矩转速传感器8带动超声珩磨装置的油石胀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所说的超声珩磨装置包括珩磨头体14,珩磨头体外设油石座16、油石11、弹簧17,油石座上设有防转销15、顶销19,珩磨头体内设有胀芯体18,油石座经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相连,胀芯体18与连接螺栓21、短顶杆22、拉杆28、长顶杆38相连,短顶杆22外设浮动球27、钢球26、衬套25、压紧螺母24、锁紧螺母23,浮动球27后端与连接套32前端连接处设有螺母29、销30、垫片31,弯曲振动圆盘33外设连接套32并与过渡套34、换能器罩36相连,长顶杆38穿过变幅杆25和换能器37中l心,所说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为一体,挠性杆20与油石座16之间用螺栓连接。
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它具有超声珩磨装置,超声珩磨装置上端设有回转式气接头,下设油石.油石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从喷嘴来的压力信号经气电转换器变换,由主动测量仪表发给计算机,同时光电开关将检测信号发给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及油缸,通过小齿轮、大齿轮、联轴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带动超声珩磨装置的油石胀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珩磨力小、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