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

早进早出
• 这种策略是只在产品的投入期和成长期进行生产。 • 例如,合成纤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新合成纤维的
发明企业在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最终产品在市场上成长、 成熟起来以前,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使市场承认,可能 会采用这种策略,自己生产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待这种 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就停止生产最终产品,只供应 这种纤维材料,成为专营原材料的厂家。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的基本概念 产品战略决策 产品与服务竞争策略 生产运作组织形式 纵向集成
第一节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战略?
• 在军事上,指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依据国内形势 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 来确定。
• 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如社会 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 略、企业经营战略。
产销量
产品组合、新产品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六、产品生产进出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
金额
投产期
成长期
研发阶段 开始投产
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 于:产业的生命周期、 技术的生命周期和产 品生命周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销售收入线
利润线
影响产品生命周期 的因素:市场容量、 产品价格、替代产 品、科学技术、企 业能力等。
停产退出
三、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2.事业部级
A事业部战 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3.职能级 营销战略 R&D战略 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 源战略
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四、职能层战略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规划,人才储备,人才培训、 定员定岗,劳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研发战略:产品市场研究、开发设计等。 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计划、组织、管理,质量管 理,设备使用,材料消耗等。 财务战略:融资计划,项目投资、资本运作,资 金结算,经济核算,财务控制等。 营销战略:产品定位、定价、分销、促销,队伍 建设、营销网络管理,销售服务等。

生产管理课件-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管理课件-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產 計畫 各種產品占 每種產品 假定產品
品 產量 產量總數比 銑床組臺 臺時定額
名 (臺)重(%) 時定額

(臺時/臺)
以假定產 品為單位 的生產能 力(臺)
銑床組各 換算係數 種計畫產 Ki 品的生產 能力(臺)
假定產品 計畫產量
Qi→假
① ② ③=②/∑②

⑤=③×④

⑦=⑥×③ ⑧=④/98 ⑨=②×⑧
③根據占比重最大的工段(班組)的生產類型 確定基本生產車間生產類型
④根據占比重最大的基本生產車間的生產類型 確定企業生產類型
1
工序數目法
根據工作地承擔工序數目的多少來描述工作地專業 化程度,從而確定工作地生產類型的方法.
工作地生產 類型
大量生產
固定在工作 地上工序數 目
1-2
工作地生產 類型
小批生產
●有效工作時間:
●設備有效工作時間 = 制度工作時間扣除設備修理、停歇時間 後的工作時間數
設備年有效 工作時間

年作制日度數工×每作日小制時度數工×
設備計畫 利用係數
●生產面積有效工作時間=制度工作時間
1
3 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
設備的生產效率
產量定額:單位設備、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產量 時間定額:製造單位產品耗用的設備時間
企業內 企業整體經營目標與各部門職能戰略 部因素 企業生產運作能力
1
四 生產運作戰略的內容
企業經營戰略決策
生產運作戰略決策 ●產品戰略決策 ●競爭戰略決策 ●生產運作組織方式決策
生產運作系統設計決策 ●生產系統的合理佈置 ●生產能力 ●生產技術準備與管理
生產運作系統運行決策 ●生產計畫 ●生產作業計畫 ●專案管理 ●品質管理 ●後勤管理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教材(PPT 51页).ppt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教材(PPT 51页).ppt
章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2.1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2.2生产能力及其核定 §2.3生产与运作类型 §2.4生产与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2.1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一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念 二 生产与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三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四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内容
一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念
1 企业经营战略: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根 据经营 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为求得生 存、发展、实现企 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 企业经营作出的全局性、方向 性和长远性的决策
大量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项目管理类型
三种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点
二 生产类型划分步骤与方法
1 企业生产类型的确定步骤 2 工作地生产类型的确定方法
(1) 工序数目法 (2) 大量系数法 (3) 产量法
1 企业生产类型的确定步骤
①根据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确定工作地生产类 型
②根据占比重最大的工作地的生产类型确定班 组(工段)生产类型
Q代1054064893(0台)
3 假定产品
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不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换算步骤:①将各种产品按其产品产量比重构成一种假定产

n
t假= ti qi i 1
t 假 : 假定产品的时间定额
t i : i产品的时间定额 q i : i产品的产量比重 n : 产品品种数
总:设备与生产面积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生产效率越高,则生产 能力越大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基建设计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 中规定的生产能力
查定能力: 若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企业有设计能力,但在投 产一段时间后,原设计水平明显落后;或企业生产技术条件 发生重大变化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概述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是指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生产与运作策略时所做的决策过程。

这些决策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这些决策。

重要性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对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过程、优化生产线布局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其次,战略决策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通过在供应链中寻找更优质、更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商,企业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企业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战略决策对产品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和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用户满意度,提升品牌形象。

制定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步骤要制定有效的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定义目标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企业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2. 分析内外环境企业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内部资源、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行业发展趋势、法律法规等。

通过对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制定战略决策的切入点。

3. 制定战略根据目标和环境分析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战略。

战略可以包括生产流程的优化、供应链的优化、产品质量管理的改进等。

制定战略时,企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

4. 实施和监控制定战略后,企业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实施阶段需要确保各项决策能够顺利执行。

监控阶段需要对决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章生产与运作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章生产与运作战略


环保
14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竞争重点

成本

提供低成本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设计质量 一致性质量 交货可靠性 交货及时性
环保 Service 服务 Flexibility 柔性 Delivery 交货
质量


交货


柔性

品种柔性 数量柔性
30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美国西南航空连续33年书写盈利记录
31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业绩记录
“9.11事件”后仍保持着盈利记录

2001年,美洲和联合两家美国航空公司创下了亏损38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100%
具备某种竞争优势 的竞争者比例
成本 50%
质量
时间
柔性
服务
订单赢得标 质量
柔性 成本 质量 时间
服务 成本 质量 时间 柔性
时间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19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竞争重点概念的应用
竞争者行为
运作战略是市场需求和运作资源之间的战略协调
10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公司使命、生产运作功能和部门
公司使命 在一个全球增长和高利润的微波通讯行业中,力求生产产 品和提供服务超过顾客预期。 运作战略 成为全球低成本制造商。 运作各部分的任务 产品设计 公司主要业务所有领域做到研究和工程化能力 领先 ,达到设计、制造和服务一流质量水平, 提升顾客价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一、生产运作管理战略与决策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合理组织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以高效地创造出系统产出(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

生产与运作管理不但具有普遍适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且还随着生产与运作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与运作管理以及运作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二、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基本点及内容(一)生产运作的基本点成本:以低价格作为购物的首选标准,如家用消费品制造业会使用家电大战这样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等,这主要是低成本原则的细分市场。

质量:又分为全面质量和质量适度,质量适度指的是面对细分目标市场变化,如童车与运动员车等。

时间:包括加快交货速度,从而减少库存和流动资金,做到交货可靠、新产品开发速度快。

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和产量柔性(二)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的内容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二是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三是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

下面是对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运作计划管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1、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产品和服务设计,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

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对一个企业能够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有战略性的作用。

它是影响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

产品设计具有可制造性,同时设计也会影响成本,即由设计决定的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

美国波音公司等曾对一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费用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波音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产品开发的早期概念阶段将决定产品生命周期费用的85%,但该阶段所占费用却低于7%。

福特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产品设计只占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5%,但70%的成本是由设计影响的。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

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生产与运作战略,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探讨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决策过程。

重要性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对企业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企业可以最大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优化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和响应速度也是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目标。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影响因素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企业制定生产与运作战略的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客户需求,并根据需求量来安排生产计划。

通过灵活调整产能,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存货风险。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现代生产与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新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带来其他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评估其对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影响。

3.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的核心。

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物料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手段来降低成本。

同时,企业还需要平衡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响应速度等要求之间的关系。

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评估和管理各种潜在风险,如供应链中断、技术故障、环境变化等。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降低潜在风险对生产与运作的影响。

决策过程制定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 定义目标企业首先需要明确生产与运作战略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决策的方向,指导战略的制定。

2. 数据收集与分析企业需要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以了解市场需求、技术趋势、成本情况等。

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潜在机会和挑战,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生产与运作战略

生产与运作战略

第二章生产与运作战略内容提要: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问题所作的长远的和全局性的谋划。

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生产与运作战略是企业的职能战略,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手段,关乎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速度、质量。

重视企业的运作战略,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在分析企业战略及其制定的过程基础上,探讨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

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一、企业战略(一)企业战略的含义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问题所作的长远的和全局性的谋划。

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制定企业战略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如图2-1所示。

1.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

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形势、国家政治的稳定性、法令、关税政策、国家预算、就业政策、环境政策、国家经济政策等。

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的多次石油危机,都与国际形势有关。

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战略制定。

经济环境包括国民消费水平、收入分配、投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家庭数量和结构、经济周期、就业水平、储蓄率、利率等。

经济环境影响一国或某地区的需求的规模、结构,从而影响企业资源的投向,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生产运作的方法、生产工艺、业务组织方式本身的影响。

随着技术进步的发展,企业的战略乃至生产运作战略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人口数和年龄结构、妇女和少数民族的地位,家庭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子女数量、消费模式等)。

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模式、数量、结构,从而影响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
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和占用时间
总:设备与生产面积越多,工作时间越长,生产效率越高,则生产 能力越大
12
三 生产能力的种类
1 设计能力: 指企业在基建设计时,设计任务书和技 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
2 查定能力: 若企业没有设计能力;或企业有设计能 力,但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原设计水平 明显落后;或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重 大变化时,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企业内 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与各部门职能战略 部因素 企业生产运作能力
5
四 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战略决策 ●产品战略决策 ●竞争战略决策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决策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生产能力 ●生产技术准备与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决策 ●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 ●后勤管理

n
t假= ti qi i 1
t假: 假定产品的时间定额 ti : i产品的时间定额 qi : i产品的产量比重
n : 产品品种数
②i产品的换算系数 ki ti / t假
③i产品产量换算为假定产品产量
Qi假=Qi Ki
例 17
假定产品例:
某厂铣床组有铣床14台,每台铣床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53小时, 铣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台时分别为200台、100台、 140台、16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00台、60台、100台、 120台。试用假定产品法计算铣床组的计划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各 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动和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的品种规格 ⑤尽量维持均衡生产,规定合理的生产批量,控
制必要库存 ⑥避免生产频繁调整,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
34
2、离散生产类型生产管理特征
大量生产
组织 流水生产线、自动 形式 生产线
提高 竞争 力的 关键
生产 管理 重点
优质、优价、备件 充分、维修方便
①保证供应、②设 备不出故障、③尽 量应用标准计划、 ④保障均衡生产、 ⑤降低消耗和产品 成本
A 200
0.33
100
B 100
0.17
60
C 140
0.23
100
D 160
0.27
120
合 600
1.00
-

33
214.5
10
(4553× 14)/98
110.5
23
=650
149.5
32
175.5
98
650
650
1.02
204
0.61
61
1.02
143
1.22
195
603
18
五 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确定B为代表产品
②以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
Q代
10 4648 50
93(0 台)
产品 计划 单位产品 换算 换算为代
名称 产量 台时定额 系数 表产品的
(台) (台时/台)
量(台)
各种产品占 全部产品的 比重(%)
以代表产品为 换算为具体 计算单位表示 产品单位的 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台)
注:不同行业划分方法不同
机床生产厂生产类型划分数据
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
重型(>15000kg) <5
零件年产量 中型(>2000kg) <10
轻型 (>100kg) <100
成批 生产
小批 中批 大批
5——100 100——300 300——1000
10——200 200——500 500——5000
3
二 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
公司经营战略
A事业部战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营销战略 R&D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4
三 生产与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企业外 部环境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产业政策 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技术进步 供应市场
流程(连续)生产型 加工装配(间断)生产型
4 按生产方法划分
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提取型
5 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划分
大量生产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项目管理类型
26
三种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点
品种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较多
很多
产量



设备
专用 部分通用
通用
N :工件年产量
F0 :全年制度工作时间
s:工作地设备利用系数 一般取 0.9~0.98
生产类型
大量系数
大量生产 大批生产
大于0.5 0.1~0.5
中批生产
0.05~0.1
适用:工厂和车间设计时使用
生产类型 小批生产 单件生产
大量系数 0.025~0.05 小于0.025
31
产量法
概念:根据产品年生产量大小和产品的特征(重量) 来确定生产类型
20
2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组
工段(车间)生产能力以大多数设备组的能
力或以主要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作为车间生产
能力综合平衡的依据
②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如装配车间)
M
F制 A a t
M: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 F制: 计划期制度工时(h) A: 生产面积(m2)
= F制×A×q
产 计划 各种产品占 每种产品 假定产品
品 产量 产量总数比 铣床组台 台时定额
名 (台)重(%) 时定额

(台时/台)
以假定产 品为单位 的生产能 力(台)
铣床组各 换算系数 种计划产 Ki 品的生产 能力(台)
假定产品 计划产量
Qi→假
① ② ③=②/∑②

⑤=③×④

⑦=⑥×③ ⑧=④/98 ⑨=②×⑧
a: 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m2/台) t: 单位产品占用时间(h/台)
q: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
21
3 企业生产能力确定 ①基本生产部门之间的能力平衡 ②基本生产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平衡
22
六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①以实物单位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比较 ②以台时为单位进行比较
Tj
●有效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 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后的工作时间数
设备年有效 工作时间

年作制日度数工×每作日小制时度数工×
设备计划 利用系数
●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11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生产效率
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产量 时间定额:制造单位产品耗用的设备时间
24
§2.3 生产与运作类型
一 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 二 生产类型划分步骤与方法 三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 四 征分析 四 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5
一 生产类型的划分标志
1 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订货生产类型
存货生产类型
2 按产品的结构特征划分
大型复杂产品类型
简单产品生产类型
3 按生产工艺特征划分
①②

④ ⑤=②× ⑥=⑤/∑⑤


⑧=⑦ × ⑥ ×1/ ④
A 280
45
0.9
252
28.19
291
B 400
50
1
400
44.74
416
C 220
55
1.1
242
27.07
930
229
合计 900


894
100
91636
3 假定产品
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不相似,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换算步骤:①将各种产品按其产品产量比重构成一种假定产
100——500 500——5000 5000——50000
大量生产
>1000
>5000
>50000
32
三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征分析
1 连续(流程性工艺过程)生产类型的生 产管理特征
2 离散生产类型生产管理特征
33
1 连续(流程性)生产类型的生产管理特征
①保证原料、动力不间断地连续供应 ②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③对生产过程实行监控 ④生产计划由企业集中编制,根据市场需求的波
1 企业经营战略: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根 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为求得生 存、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对 企业经营作出的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 的决策
2 生产运作战略: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 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 的分析,对生产运作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指 导原则所进行的决策
• 注意:辅助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相同的设备,不参 与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能力的计算
● 生产面积数量:生产面积只含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 筑物面积,不含非生产性房屋、建筑物和厂地面积
10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
指在规定的工作制度下,计划期内的工作时间
年制度工作日数=全年日历日数365-全年节假日数114=251 年制度小时数=年制度工作日数×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f 一班制:f=8h(2008) 两班制:f=15.5h(3890.5) 三班制非连续设备:f=22.5h(5647.5)
n Qi i1 1 ri
tij
Tj : j设备组生产任务所需台时 Qi: i产品计划产量 tij : i产品在j设备组加工的台时消耗定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