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案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知要点】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特点、分类及其应用;计算机中的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软件一般知识;总线和接口标准知识;硬件的主要指标;汉字系统一般知识;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范知识;计算机操作员职业道德。
【应会要点】能够完成微机主要组件的正确连接;能够完成微机文件的多种操作,完成文件的一般压缩及解压缩操作;能够完成一个软件的安装和设置,并启动运行;能够完成计算机病毒的检查与清除。
【知识精讲】§1.1 关于计算机的一般知识1.1.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计算机使用器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是以1 946 年ENIAC 问世开始到50 年代末。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内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有纸带、卡片、磁带、磁鼓等,运算速度仅为每秒凡千字节。
软件还处于初始阶段,使用机器语言与符号语言编制程序。
第一代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体积比较大,运算速度也比较低,存储容量不大。
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很复杂。
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
2 .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是从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外存储器有了磁盘、磁带,外设种类也有所增加,运算速度达每秒凡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凡十万字节。
在软件方面开始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如ALGOL60 、FORTRAN 、COBOL 等,为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这一代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少,具有重量轻、寿命长、耗电少、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比较大等优点。
因此,这一代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3 .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是从60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初期。
电脑的基本操作辅导培训教案

电脑的基本操作辅导培训教案第一章:电脑基础知识1.1 电脑的概述介绍电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释电脑的基本组成部件:CPU、主板、内存、硬盘等1.2 电脑的开关机操作讲解如何正确开启和关闭电脑强调开关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3 电脑的操作系统介绍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macOS、Linux等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2.1 桌面与窗口操作讲解桌面的布局与功能介绍窗口的基本操作:打开、关闭、最小化、最大化等2.2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删除等操作介绍文件复制、移动、压缩、解压缩等操作2.3 系统设置与优化讲解系统设置的基本操作:显示、声音、网络等介绍系统优化的方法:清理磁盘、调整启动项等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介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等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3.2 文档创建与编辑讲解如何创建新文档、打开现有文档介绍文本的插入、复制、删除等编辑操作3.3 文档格式设置与排版讲解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设置介绍段落对齐、行间距、段间距等排版操作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介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Numbers等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单元格操作、数据处理等4.2 工作表的创建与编辑讲解如何创建新工作表、打开现有工作表介绍单元格的选定、数据输入、编辑等操作4.3 数据格式设置与计算讲解数据格式设置:数字、文本、日期等介绍常用计算功能:求和、平均值、查找等第五章:网络的基本使用5.1 网络连接与设置讲解如何连接网络、设置网络参数强调网络安全注意事项5.2 浏览器的使用介绍常见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等讲解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打开网页、收藏网页等5.3 电子邮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电子邮件客户端:Outlook、Thunderbird等讲解发送、接收、管理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第六章: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续)6.1 演示软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的演示软件:PowerPoint、Keynote等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播放等基本操作6.2 图片浏览与处理介绍常见的图片浏览软件:File Explorer、Pnt等讲解图片的查看、旋转、裁剪等基本操作6.3 音视频播放与处理介绍常见的音视频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VLC等讲解音视频的播放、暂停、快进等基本操作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维护7.1 网络安全知识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病毒、黑客、防火墙等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7.2 电脑维护与清理讲解电脑的日常维护:清理磁盘、检查病毒等介绍电脑清理工具的使用:磁盘清理、杀毒软件等7.3 备份与恢复数据讲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方法:使用外部存储设备、云存储等第八章:实用工具软件8.1 压缩软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的压缩软件:WinRAR、7-Zip等讲解压缩文件的基本操作:创建压缩包、解压缩文件等8.2 软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的软件:IDM、uTorrent等讲解文件的基本操作:搜索、、管理文件等8.3 翻译软件的使用介绍常见的翻译软件:Google翻译、有道词典等讲解文本翻译的基本操作:输入文本、选择翻译语言等第九章:电脑硬件与外设9.1 电脑硬件概述介绍电脑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显卡等讲解硬件的性能指标与选择方法9.2 外设的使用与连接介绍常见外设:鼠标、键盘、打印机等讲解外设的连接、使用与维护方法9.3 电脑的升级与维修讲解电脑升级的原因与方法:更换硬件、升级驱动等介绍电脑维修的基本概念:硬件维修、软件修复等第十章:电脑故障排查与解决10.1 故障排查的基本方法讲解故障排查的步骤与方法:观察现象、查找原因、尝试解决等10.2 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介绍常见电脑故障:蓝屏、死机、网络连接问题等讲解故障的解决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10.3 维护电脑的良好运行强调定期维护的重要性介绍保持电脑良好运行的方法:清洁硬件、定期检查更新等重点和难点解析电脑基础知识: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开关机操作是使用电脑的前提,对于不同操作系统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学校电脑培训(培训教案)

学校电脑培训(培训教案)一、前言1. 培训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员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2. 培训对象:无电脑操作经验的学员,或有基础但需要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的学员。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电脑基础知识了解电脑的基本构成熟悉电脑的开关机操作认识电脑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2.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桌面环境及操作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
2.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问,解答学员疑问。
四、教学环境1. 电脑室:要求每台电脑配置相同,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2. 网络环境:保证网络畅通,方便学员查找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五、教学安排1. 培训周期:共计10天,每天4小时。
2. 课程安排:每天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为理论讲解,下午为实践操作。
3. 考核方式:一天进行实操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六、教学内容3.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24创建和编辑文档设置字体、段落格式插入图片、表格和页眉页脚学会打印文档4.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24创建工作簿和数据输入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常用函数的使用5.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24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设计幻灯片布局和风格插入图片、图表和动画演示文稿的放映和打包七、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员在完成实际任务中掌握知识。
2.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员团队协作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员在模拟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估1. 过程评估:观察学员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记录学员的操作步骤和成果。
2. 成果评估:检查学员完成任务的质量,对学员的作品进行评价。
3. 学员自评:鼓励学员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电脑短训班培训教案

电脑短训班培训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员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互联网的基本使用等。
通过短期的培训,使学员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的电脑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 教学对象:无电脑操作经验的学员,或有基础但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学员。
3.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
4. 教学环境:每人一台电脑,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1 认识电脑硬件与软件1.2 启动与关闭电脑1.3 桌面与任务栏的基本操作1.4 窗口的基本操作1.5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2. 第二章: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1 认识常用的办公软件2.2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2.3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2.4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3. 第三章:互联网的基本使用3.1 认识互联网3.2 浏览器的使用3.3 搜索引擎的使用3.4 与文件3.5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4. 第四章:网络交流与安全4.1 腾讯QQ的基本操作4.2 的基本操作4.3 网络安全与防护5. 第五章:常用快捷键与操作技巧5.1 认识快捷键5.2 常用快捷键的使用5.3 操作技巧分享三、教学安排1. 每章内容安排2个课时,共10个课时。
2. 每个课时45分钟,其中包括讲解与实践操作时间。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每章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测试,检验学员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脑短训班培训教材。
2. 课件:每章内容配套的PPT课件。
3. 实践案例:提供实际操作案例,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鼓励学员在课堂上积极动手实践。
2. 针对不同学员的基础,给予个别辅导与指导。
3. 定期进行课程回顾与总结,帮助学员巩固所学内容。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案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案一、前言1. 目标:使学员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2. 对象:无计算机操作经验的学员。
3. 方法: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4. 工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1.3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2. 操作系统的使用2.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2.2 桌面环境与基本操作2.3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2.4 系统设置与优化3.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Word的基本功能与操作3.2 文档格式设置与编辑3.3 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3.4 图文混排与对象插入4.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Excel的基本功能与操作4.2 单元格格式设置与数据录入4.3 公式与函数的应用4.4 数据排序与筛选4.5 图表制作与分析5.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与操作5.2 幻灯片设计与制作5.3 动画与切换效果设置5.4 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包三、教学安排1. 学时:共计40学时,每学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面授,互动式教学。
3. 实践环节:每节课后安排15分钟实践操作时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以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2. 注重学员的互动与参与,鼓励提问与讨论。
3. 针对不同学员水平,进行分组教学,个性化指导。
五、教学评价1. 期末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与实际操作考核。
2. 平时成绩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3. 颁发培训证书,合格率为80%。
4. 学员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
六、教学内容6. 网络与互联网基础6.1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6.2 互联网的接入方法6.3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6.4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6.5 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7. 常用软件与工具7.1 压缩软件的使用7.2 杀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7.3 截图与图像处理工具7.4 音视频播放与转换工具7.5 办公辅助工具软件8. 数据库基础8.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8.2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8.3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8.4 数据表的设计与操作8.5 数据库的查询与分析9. 编程基础9.1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介绍9.2 编程环境与工具的使用9.3 基本编程概念与语法9.4 常见编程错误与调试9.5 简单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十、总结与展望10.1 培训期间的收获与不足10.2 计算机操作在职场中的应用10.3 持续学习与提升的建议10.4 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10.5 结业仪式与证书颁发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计算机操作基础》等权威教材。
培训体系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培训体系)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考核)大纲壹、培训(考核)目标初级1.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
4.熟悉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于Windows2000下使用字处理软件Word2000的能力,会使用壹种汉字输入法较熟练的输入汉字及排版。
5.熟悉电子表格的壹般概念,具备使用Excel2000完成壹般电子表格制作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中级1.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
2.熟悉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掌握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2000下的字处理软件Word2000。
5.掌握电子表格的壹般概念,具备使用Excel2000制作电子表格的能力。
6.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了解Windows2000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2000的基本操作。
7.了解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会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
8.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高级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及Windows2000的使用方法。
4.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2000下的字处理软件Word2000。
5.掌握电子表格的壹般概念,具备使用Excel2000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壹般概念和基本功能,初步具备于Windows2000环境下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2000的能力。
7.熟悉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知识,且能熟练使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
8.熟悉计算机病毒特性及壹般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培训(考核)内容初级(壹)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概念(3)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分类(4)软盘、硬盘、光盘和键盘的特点和使用(5)显示器、打印机的功能和特点(6)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二)操作系统和Windows2000(1)微机操作系统简介(2)Windows2000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简史●Windows2000运行环境●Windows2000的登录和退出(3)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鼠标操作●桌面、窗口、任务栏、程序●菜单、工具栏、对话框●中文输入法(4)Windows2000的文件操作●文件管理●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和更名●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文件(夹)的查找●驱动器操作(三)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1)Word2000的基本知识●Word2000的启动和退出●Word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2)文档的编辑●创建、打开和保存文档●文本的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的查找和替换●符号和特殊字符插入(3)文档的排版●字符格式的设定●段落的排版●页面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分栏●文档打印(4)创建和编辑表格●建立和修改表格●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文本和表格间的相互转换(四)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1)Excel2000的基础知识●Excel2000的关联概念●Excel2000的启动和退出●Excel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2)修改工作表-------行列单元的插入和修改(3)美化工作表●调整高度和宽度●调整字体、大小和颜色●对齐和旋转中级(壹)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概念(3)操作系统的种类及功能(4)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分类(5)CPU的性能指标,内存的作用和类型(6)软盘、硬盘、光盘和键盘的特点和使用(7)显示器、打印机的功能和特点(8)数制及编码的基本概念(9)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二)操作系统和Windows2000(1)微机操作系统简介(2)Windows2000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简史●Windows2000运行环境●Windows2000的登录和退出(3)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鼠标操作●桌面、窗口、任务栏、程序●菜单、工具栏、对话框●中文输入法(4)Windows2000的文件操作●文件管理●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和更名●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文件(夹)的查找●回收站的使用●驱动器操作(5)Windows2000的系统配置●控制面板操作●显示器操作(三)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1)Word2000的基本知识●Word2000的启动和退出●Word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2)文档的编辑●创建、打开和保存文档●文本的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的查找和替换●符号和特殊字符插入●多窗口编辑(3)文档的排版●字符格式的设定●段落的排版●页面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分栏●文档打印(4)创建和编辑表格●建立和修改表格●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文本和表格间的相互转换(四)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1)Excel2000的基础知识●Excel2000的关联概念●Excel2000的启动和退出●Excel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2)修改工作表------行列单元的插入和修改(3)美化工作表●调整高度和宽度●调整字体、大小和颜色●对齐和旋转(4)公式和函数的运用(五)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2000(1)Access2000概述●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2000数据库的基本构成●认识Access2000的工作界面(2)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视图和表的创建●对表结构的编辑修改●对表中数据的操作(六)因特网(Internet)的使用(1)因特网(Internet)简介●Internet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上网方式(2)浏览器IE(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3)收、发电子邮件高级(壹)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概念(3)操作系统的种类及功能(4)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分类(5)PC机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6)主板的结构,CPU的性能指标,内存的作用和类型(7)软盘、硬盘、光盘和键盘的特点和使用(8)显示器、打印机的功能和特点(9)数制及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关联计算(10)计算机病毒分类及防治(二)操作系统和Windows2000(1)微机操作系统简介(2)Windows2000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简史●Windows2000运行环境●Windows2000的登录和退出(3)Windows2000的操作界面●鼠标操作●桌面、窗口、任务栏、程序●菜单、工具栏、对话框●中文输入法(4)Windows2000的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文件(夹)的建立、删除和更名●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文件(夹)的查找●文件属性的显示和修改●回收站的使用●驱动器操作(5)Windows2000的系统配置●控制面板操作●显示器操作●打印机安装设置及管理(三)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1)Word2000的基本知识●Word2000的启动和退出●Word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2)文档的编辑●创建、打开和保存文档●文本的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文本的查找和替换●符号和特殊字符插入●多窗口编辑(3)文档的排版●字符格式的设定●段落的排版●页面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分栏●文档打印(4)创建和编辑表格●建立和修改表格●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文本和表格间的相互转换(四)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1)Excel2000的基础知识●Excel2000的关联概念●Excel2000的启动和退出●Excel2000窗口的组成●常用工具图标●操作对象的选取(2)修改工作表--------行列单元的插入和修改(3)美化工作表●调整高度和宽度●调整字体、大小和颜色●对齐和旋转(4)公式和函数的运用(5)图表的制作和编辑(五)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2000(1)Access2000概述●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2000数据库的基本构成●认识Access2000的工作界面(2)数据库的操作●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视图和表的创建●对表结构的编辑修改●对表中数据的操作●创建表和表之间的关系●查询的创建●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六)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因特网(Internet)的使用(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2)因特网(Internet)概述●Internet的基本概念●IP地址和域名●因特网提供的服务●因特网的接入方式(3)浏览器IE(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4)收、发电子邮件(5)局域网资源共享。
教师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计划和教案全集

教师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计划和教案全集上半年一、鼠标、键盘的操作和智能ABC输入法1课时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和文件的基本操作1课时三、如何在网上获取资源和使用电子邮件1课时四、如何使用word进行文字排版与编辑1课时五、如何建立一个电子表格(课程表) 1课时六、如何编辑、打印试卷1课时七、如何进行学生成绩统计1课时下半年一、复习上半年的主要内容1课时二、下载工具迅雷和压缩软件winrar的使用1课时三、简单图像的处理和编辑(ACDsee、抓图、图画)1课时四、简单声音的处理和编辑(录音机、千千静听)1课时五、复习1课时六、主题资源库和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1课时七、课件制作(幻灯片)1、启动、制作简单幻灯片和放映1课时2、为幻灯片插入图片、艺术字、声音和动作2课时八、延伸(简单的病毒防治,360度安全卫士的使用)(上半年)一、鼠标、键盘的操作和智能ABC输入法1课时1、桌面:打开电脑,不做任何操作所见到的就是桌面。
2、开始菜单:在屏幕的左下角,单击开始按扭就会打开开始菜单。
3、任务栏:在最下面的一个蓝色的长条,可进行程序的快速切换。
4、鼠标的操作:指向: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操作的目标上。
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
双击:连续有节奏的按左键两次。
右击:按鼠标右键一次。
拖动(左键拖动、右键拖动):按住鼠标左键或右键,移动鼠标到指定位置后放开鼠标左键或右键。
5、认识常用键: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 Lock)、上下档切换键(Shift)、Ctfl、回车键(Enter)、退格键(Backspace)。
6、打字指法:左手从小指到食指分别是A、S、D、F,右手从小指到食指分别分别是;、L、K、J。
这是打字的预备姿势,并且每个手指有明确的分工。
一开始很别扭,坚持一下就会有明显的收获。
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和文件的基本操作1课时1、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就像书包一样,可以把各种文件和资料放到里面,方便管理。
操作:在空白处点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大纲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软件进行高效办公的计算机操作人才。
通过本培训,学员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精通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具备网络通信、常用软件安装与使用、计算机维护等技能,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不同行业对计算机操作人才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功能及选购方法。
(2)计算机软件:讲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软件的分类、功能及安装方法。
(3)计算机网络:介绍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设备、网络通信协议等。
2. Windows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学习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安装、系统设置等。
(2)文件管理: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3)系统优化与维护:学习系统优化、病毒防护、系统备份与恢复等。
3. 办公软件应用(1)Word:学习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等操作,掌握表格、图表、图片等对象的插入与编辑。
(2)Excel:学习工作表的创建、编辑、格式化、公式与函数应用、数据管理等操作,掌握图表、数据透视表等高级功能。
(3)PowerPoint:学习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效果设置、放映等操作,掌握幻灯片设计、模板应用等技巧。
4. 网络通信与互联网应用(1)网络通信: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网络方式等。
(2)互联网应用:学习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软件、在线办公等。
5. 常用软件安装与使用(1)图像处理软件:学习图片浏览、编辑、美图等操作。
(2)音视频播放软件:学习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剪辑、格式转换等操作。
(3)压缩软件:学习文件压缩、解压缩、加密等操作。
6. 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1)计算机硬件维护:学习清洁、保养、升级硬件等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操作(Write):把信息写入存储器,原来的内容被覆盖,称为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
*主频主频是衡量CPU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系统时钟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性脉冲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目前的奔腾Ⅵ微处理器的主频已高达1.5GHz、2.2GHz。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二讲、计算机系统(1学时)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它们的特点和缺点
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
*位(Bit):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字节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地址: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2)语言处理程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
(3)实用程序
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编辑程序EDIT,调试程序DEBUG,诊断程序等。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2)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案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主讲教师:胡颖平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
阶段
年份
物理器件
软件特征
应用范围
第一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6-57
电子管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
58-64
晶体管
高级语言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第三代
65-70
小规模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第四代
70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
数据库网络等
各个领域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
4)数据库系统
按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有FoxPro、Oracle、SQL等。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
对于上机实验的第一节课,要注意强调正确的指法操作。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软件
(5)常用的服务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2、计算机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
理论:2上机:2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字长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