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诗歌赏鉴”,具体内容包括冰心的四首诗:《繁星》、《春水》、《母亲》、《纸船》。
四首诗歌均为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冰心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家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四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四首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诗歌解析:(1)繁星:分析诗中描绘的星空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春水:讲解诗中描绘的春水景象,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母亲:探讨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纸船:分析诗中的寓意,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例题讲解:以《繁星》为例,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内容:繁星:星空、热爱自然春水:春水、热爱生活母亲:亲情、思念纸船:寓意、向往美好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选择一首进行鉴赏。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冰心诗歌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繁星》这首诗通过描绘璀璨的星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2)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四首诗歌,使其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了审美情趣。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冰心诗四首”,包括《繁星》、《春水》、《母爱》和《纸船》。
详细内容涉及对四首诗的深入解析,包括诗歌的韵律、意境、主题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冰心诗歌的基本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冰心诗的艺术特色,母爱主题的体会。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品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诵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冰心的诗歌朗诵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冰心诗的艺术魅力。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详细讲解四首诗的背景、内容、意境和艺术特色。
a. 《繁星》:认识星空,体会童真的快乐。
b. 《春水》:感受春天的生机,领悟生命的哲理。
c. 《母爱》:体会母爱的伟大,弘扬孝道文化。
d. 《纸船》:寄托思念,感悟人生。
3. 例题讲解(15分钟):挑选一首诗进行详细解析,如《母爱》。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对其他三首诗进行自主品析,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冰心诗四首2. 诗歌及作者3. 母爱主题4. 诗歌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选择一首冰心诗歌进行赏析。
2.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的背景、内容、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析2. 教学目标的实践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针对性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效性一、教学内容的深入解析对于冰心诗四首的内容,教师应重点关注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感受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特色。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传达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2)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诗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走进冰心奶奶的诗歌世界,去感受她笔下那温暖、纯真和美好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 28 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风格清新婉约,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三)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四首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朗读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效果。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四)诗歌赏析1、《母亲》(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深情呼唤,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敬爱之情。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躲到你的怀里”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用孩子般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冰心诗四首》教案

《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单元《冰心诗四首》,具体包括《繁星》、《春水》、《母爱》和《童年》。
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冰心的诗歌创作风格,感受其抒发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四首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理解其情感表达。
重点:熟读背诵四首诗歌,感受冰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诗歌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提问:同学们对冰心有什么了解?她的诗歌创作风格有什么特点?2. 诗歌朗读(5分钟)播放诗歌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 诗歌解析(20分钟)(1)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
例如:《繁星》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景物描绘了童年的美好时光?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6.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四首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内容:(1)繁星: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2)春水:对母亲的赞美和思念(3)母爱:母爱的伟大和深沉(4)童年: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述。
2. 答案:(1)见课后练习。
(2)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入。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小桔灯》、《寄小读者》等。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现代诗歌欣赏”,具体章节为“冰心诗四首”,详细内容包括《母亲》、《童年》、《寂寞》、《晚霞》。
通过对这四首诗歌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冰心诗歌的韵味,了解其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四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冰心诗歌中对亲情、童年、自然等方面的美好表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冰心的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冰心诗歌的韵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四首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分析《母亲》一诗中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探讨《童年》一诗中,冰心如何通过描绘童年生活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4. 随堂练习:(1)学生仿写一首以“亲情”为主题的诗歌。
(2)学生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诵表演。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母亲:亲情、感恩2. 童年:怀念、纯真3. 寂寞:孤独、思考4. 晚霞:自然、美好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母亲》一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的伟大形象,让人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冰心诗四首,让学生感受到了冰心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包括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诗歌的内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母亲、对自然、对童真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诗歌的意境。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语言的含蓄和优美,理解诗歌深层的含义。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点拨法在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表现手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营造出宁静、温馨的氛围。
提问学生:“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四首诗,看看她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2、作者简介简要介绍冰心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
重点强调冰心诗歌的特点,如充满母爱、童真和自然之美,语言清新、细腻、富有感染力。
3、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四首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诗歌赏析《母亲》引导学生思考:“诗中‘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依赖和深深的敬爱之情,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

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冰心诗四首《繁星》《母亲》《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星空《天上的街市》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1、字音字形模2、作者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巴金写了几次观察星空?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明确:从前————————三年前————————如今时间顺序2、再读课文了解三次看星空的地点和感受四、分析课文1、比较三次看星空的感受为何会不同?明确:年龄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与感知逐步深入。
2、研究三次写观察星空感受的句子及情感。
感受及情感见上面表格。
3、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明确: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亲,是朋友,繁星象征着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觉温馨,甜蜜,惬意,所以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
4、明确作者的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头第一句,直抒胸臆)五、体会语言1、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其妙处和作用。
比喻:萤火虫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拟人:说话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排比:柔和的静寂的梦幻的从不同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美感,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美妙。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联想:实———————实想像:实——————虚联系点学生画出文中运用了联想或想像的语句并分析其间的联系点观看星空,展开想像或联想,写一写自己的感受3、理解精妙的语句微小无处不在因为当时作者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他会觉得微小的星光中光明无处不在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跑:既写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状,有暗示船在前行,也表现了作者的激情。
3冰心诗四首教案

3、冰心诗四首教案3、冰心诗四首(一)基本情况介绍1、关于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以及翻译家。
2、关于课文《冰心诗三首》前两首选自《繁星》,后一首选自《春水》。
三首诗意蕴隽永,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等思想,风格独特。
《成功的花》中,诗人用“明艳”来比喻事业的成功;将“现时”与“当初”对比,用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一个抽象的道理:奋斗者和牺牲者伟大的。
在《嫩绿的芽儿》中,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牺牲。
在《青年人》中,作者把青年人的生命史比喻成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劝勉、告诫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写好生命中的每一页书稿。
三首诗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用极其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构思精巧。
语言清新淡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读这三首诗,有如:“在炎夏永长的中午,在绿荫如盖、芳草油油的地上,卧听那山谷中琮和碎玉的清溪,安闲的和平的节奏”。
(二)思维过程分析。
1、《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
“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
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诗四首
自主学习
1.正音辨形
妄弃()嫩绿()惊羡()
鸟cháo() pāo()下tǎnɡ()若
答案:wànɡnân xiàn巢抛倘
2.据义填词
(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惊叹羡慕。
(3):鲜明艳丽;明丽。
答案:(1)无端(2)惊羡(3)明艳
3.走进文本
(1)四首诗的表现手法相似,或托物寓情,或借物言理,都出现了“物”:第一首是“”,第二首是“”,第三首是“”,第四首是“芽儿”“花儿”“果儿”。
(2)《成功的花》中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嫩绿的芽儿》中作者抓住芽、花、果的特征,用、、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答案:(1)鸟儿纸船花(2)明艳嫩绿淡白深红
题目主题思想
母亲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纸船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成功的花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花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嫩绿的芽儿讴歌美好的青春,赞美积极的人生
母亲
1 思考:诗歌中两个“风雨”相同吗?说出你的理由。
不同。
第一个“风雨”指真正的风雨,此“风雨”为下面的“风雨”做铺垫,第二个“风雨”指失败、挫折、打击。
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赞美母爱的伟大、无私。
纸船
纸船
-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
9、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
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10 对比阅读
思考:
两首诗都是描写母爱,有何异同?
《母亲》中诗人通过鸟儿在暴风雨来时躲到鸟巢避雨的情景联想到儿女心灵受到打击,在母亲那得到安慰;《纸船》中诗人用折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的爱。
你能不能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
解题方法
课外作业
1、背诵《母亲》《纸船》
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成功的花
1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
“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
“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
“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1、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蕴含的哲理:不要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背后蕴含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2、成功来自奋斗,你能举例说明这个道理吗?
嫩绿的芽儿
1. 三个自然段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三节诗按内容看是递进关系。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 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美和美丽。
4 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人理?
在《嫩绿的芽儿》中,作者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要奋发努力,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牺牲。
知识链接
2.文化常识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其特点主要有:第一,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
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
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