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小学科学教材循环使用弊大于利
小学教材循环使用的利与弊

小学教材循环使用的利与弊摘要:循环使用教材在初中、高中、大学使用效果可能好,学生大,理解能力强,可能或可以实施;可在小孩身上打经济算盘得不偿失,现国家实行免费教科书,实行义务教育,为了减少开支而实行教材循环使用,为了减轻国家负担,还得想其它办法解决,我相信多数家庭愿承担这部分费用,为此呼吁停止在小学实行教材循环使用。
关键词:教材;循环使用;义务教育新学期开学了,小朋友们听新书到了,高高兴兴跑到学校领书,可是领到的是脏书、旧书,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
老师、家长、学生、社会对教材循环使用这个话题又开始热起来了。
但由于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节能、减排,所以“教材循环使用”这个话题在开学之时,又显得格外惹眼,学生、老师在这潮流中更是无耐。
不用多言,很多人都赞成教材循环使用。
对社会,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也可节约大量可贵的资源;对学校,可从小培养学生崇尚节约的好习惯;对国家、家庭,可减少一笔不小的教育开支。
理论上是不错的,可真正做起来却困难多多。
老师无法教育学生保证教材的完好率,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天天背来背去,破损难免;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练习题做错的多,乱写乱画多。
小学生喜好新事物、好奇心强,开学了领到又破又烂,又脏又乱写、乱画的书,他不想要旧书,甚至有的学生不要旧书,再则有些旧书学校准备不足数量,有些学生旧书也领不到。
旧书或不得书,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刹下去了。
老师认为,教学互动、习题都在课本上,旧课本上面写满了答案,该写的不得写,该练的不得练习,后来使用的学生没法再做;还有一些学校觉得教材版本更新快,循环不了两次,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一些家长也认为旧课本多不卫生、感染细菌,毛病多,怕因为省几个买书的小钱,还耽误了孩子学习的大事,值不得;这一系列,弊端还真不少。
但有的人办法总比困难多,”非不能也,不为也”,想新办法、花大力气去做。
有些学校目前就率先推广教材循环使用,将上一学期”大”学生使用过的课本,赠送给下一年级的弟妹。
对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对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的分析与思考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对教材循环使用的分析与思考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科书要求建立循环使用制度。
根据相关规定,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包括: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
按照要求,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免费使用;各学校要提供适宜的保管、贮存场所;2008年4月,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另行下发了循环教科书的登记、发放、回收、统计、消毒、保管、更新等具体办法。
到本学期为止,这一制度已经执行了两年,共五个学期,各方面反馈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执行力度也不如以前,达到的效果也就越来越不理想。
笔者作为农村学校的一名管理人员,每学期结束和下学期开始,都要为怎样更好地执行这一制度作出相关的部署和安排,结果一样的不尽人意。
由此,我常常思考:一定要进行教材循环使用吗?教材循环使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网上查询了一下,也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我想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一、教材循环使用----好的初衷众所周知,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课本费。
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极大地降低了每一位家长的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然而,学生的课本种类较多,全部的课本免收费用就会过大的增加政府的负担。
于是,“全部教材免费,部分教材循环使用”的制度得以出台。
当时,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支持“部分教材教材循环使用”这一政策的出台:1、部分学科教材循环使用既可以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
2、教材循环使用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教材的大量生产,不仅造纸要砍伐树木,而且造纸工业排放的污染也很惊人,教材循环使用后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小学使用循环教材利少弊多

小学使用循环教材利少弊多从2008年春季开始,小学的《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教材就纳入循环使用,经过5年来的使用实践,我们一线的教师发现:小学使用循环教材利少弊多。
一、先说利1、用人民网的评论说:“教材循环使用,一是节约。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以每个学生每年两学期平均使用10册课本计算,一年要用课本2.2亿册以上。
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
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万亩木材、52800万吨纯净水、633.5万吨煤、158.4万吨化工原料。
二是减负。
一套教课书就是几十元,对于一些贫困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小的负担。
如果实行教材循环使用,就可以为全国2.2亿个家庭节省教材费近2000亿元人民币。
三是有利于素质教育。
教材循环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惜物力、厉行节约的意识,这将有利于树立全民节约观念”。
社会上的吃、喝、玩、乐风已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威胁,难道靠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就能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至于原材料——木材,只要合理运用,不无端浪费。
有计划砍伐,有计划种植,就可源源不断。
况且,废书纸还可回收再造,再使用。
2、按学生人头经费计算:就按2.2亿学生,4种教材,平均价8元,年可节省国家经费约140.8亿元。
但每学期要配发当年学生数1/3的新书,那么实际节省经费约90亿。
其实,国家只要少建点豪华办公楼,少买高档公用车,少搞点重复建设,把钱用于支付这几种教材还不够吗?3、国家对学生发放免费教科书,国家是增加经费负担,虽然部分教材循环使用国家可以节省些资源,但对学生家庭并没有减轻多大负担,因为教辅资料增多了,费用也就增多了。
再说,有些教辅资料对小学中低年级没有什么用处。
因为:一是没时间看,二是看不懂。
如:语、数《完全解读》、小学生课外刊物等。
如果少买“教辅资料”,把钱用来付“循环教材”的钱,家长会更愿意,也承担的起。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小学教科书的使用是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对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的更新和更新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难题。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对于解决教材更新和资源浪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方式和影响,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1.节约资源教科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科书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如果无法对教科书进行循环使用,将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
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对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2.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对于教育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针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经过长期的使用和总结,也可以对教科书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教科书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也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也可以为学校和教育机构节约大量的经费用于其他发展规划。
也可以倡导学校和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珍惜物质的良好品质。
1.建立完善的教科书管理制度要实现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科书管理制度。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对教科书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建立教科书的档案和库存清单,确保教科书可以得到充分的使用和循环利用。
2.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教科书的使用和管理能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关注教材循环使用所面临的问题

关注教材循环使用所面临的问题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紧急呼吁:关注“教材循环”所面临的问题·刘清华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建立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实行循环使用。
纳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包括:小学《科学》,《音乐》、《美术》(或《艺术》),《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
如此看来,教材循环使用政策只是拿素质教育学科的课本来循环,节约的是财政在素质教育上的投入。
教育部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77亿人,教材的循环使用与他们的学习息息相关,对他们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家长的辅导进而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势必造成巨大的影响。
据一份针对永顺县松柏乡全员寄宿制学校、永茂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及民办学校湘西雅思实验学校的62位教师和283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对象当中,赞成教材循环使用的教师有16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25.8%,学生74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6.2%;认为循环使用教材弊大于利的,教师有39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62.9%,学生15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6.2%;难以权衡利弊的教师有7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1.2%,学生50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6.7%。
在被调查对象中,不赞成教材循环使用的人数占到接近60%。
在较早实施教材循环使用的成都市青羊区和山东省青州市,根据记者的实地调查,在被接受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愿意使用循环教材的比例为39%,不愿意使用的为43%,表示无所谓的占18%。
尽管教材循环制度是出于环保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和矛盾。
一是这次出台的教材循环使用文件,已造成社会公众对政府核心价值取向的误读和对素质教育学科的严重歧视。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前言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是指将过去使用过的教科书再次引入教学实践中,使其循环使用,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
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具有一定的实践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 节约教育资源。
教科书的编写和印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每年都要更新一次。
通过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大幅度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节约社会资源。
2. 保护环境。
教科书的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和油墨等资源,而且废弃的教科书会占用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和造成环境污染。
通过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提高教育质量。
教科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4. 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意识。
通过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珍惜资源,节约用纸,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目前,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教科书质量不均衡。
由于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多次使用,容易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
一些教科书因为过于破旧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一些教科书因为质量过于差劣而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2. 教学内容陈旧。
由于教科书的更新周期通常较长,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可能会有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
3. 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及时。
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可能会限制教师的教学发展,因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很难被引入到教科书中,导致教师的知识更新不及时。
4. 学生的接受度差异较大。
有些学生可能会抵触使用旧的教科书,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书的内容已经过时,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 完善教科书循环使用机制。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书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小学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教科书来传授知识,循环使用也是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进行探讨。
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降低教育成本,节约学校经费。
教材费用占据一个学校预算的比重很大,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减少新书购买数量,降低学校的财政压力。
并且,循环使用教科书也可以减少浪费,对环保和资源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如果每年都使用新书,旧的教科书就无法再次利用,大量废弃的教科书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此外,使用旧书还可以强调学生对资源的珍惜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旧书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导致教材内容的过时。
教材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尤其是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新的教材可以更好地反应社会变化和科学进步。
如果一本教材长时间不更新,就会出现内容落后的情况。
其次,老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由于教材更新不及时,老师需要在教授每个主题时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例子。
这不仅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如果使用旧书的时间过长,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育质量。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与所学教材和其时效性有关,如果使用的是落后和过时的教材,教育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循环使用教科书的问题?要解决使用教科书循环使用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行动。
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协调和更新教材资源。
与出版社密切合作,及时更新教材,并确保最新的教材得到广泛使用,这可以解决内容过时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升级和创新,加入一些新鲜的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

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教材可以反复使用在不同的学生群体中,经过适当的更新和修订,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教科书作为学习的工具。
教科书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科书。
如果每年都要重新制作新的教科书,会对资源和资金造成巨大的浪费。
循环使用小学教科书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循环使用,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以前的教科书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不断得到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这样一来,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稳定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科书的内容陈旧。
随着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的不断变化,原先的教科书可能会出现内容不够完全或者过时的情况。
这就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修订,以保证其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
其次是教科书的物理状况。
长时间的循环使用使得教科书的纸张、装订等物理结构可能出现磨损或者损坏,这就需要对教科书进行维护和修复,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针对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可建立专门的教科书管理机构,负责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包括内容更新、维护修复等。
其次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培训。
教师应具备对教科书进行更新修订的能力,学生应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教科书。
最后是引入数字化教科书。
数字化教科书可以大大降低教科书的制作和更新成本,同时也更加环保和便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小学科学教材循环使用弊大于利
教科书循环使用已倡导好多年了,赞成者认为,能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通过一线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科学教材循环使用弊大于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配备比例偏低,部分学生无书可用。
小学科学循环教材的配备比例为上学年在校学生人数的40%。
采取由学校统一保管、集中使用的方式,上课时将教材发给学生,下课后马上收回,这种做法加速了教材破损的速度。
因为循环教材非学生个人所有,在教材上乱涂乱画、撕页挖洞等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使用不到一学期的教材,完好率已不足60%,再加上上学年与本学年学生数的差别太大,导致部分学生无书可用,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会有极大的影响。
给学生“增负”。
与度。
5年,不利于知识的更新。
长时间使用旧教科书,也会让教师形教科书循环使用中出现的卫生问题也是家长和老师们担忧的事。
他们的卫生习惯还处在养成阶段,就算教科书上没有笔记,也会带有不少细菌。
而书籍消毒不是仅仅需要封面消毒就行了,必须一页页地消毒,这种要求现在的消毒水平能做到吗?即使消毒,如果不彻底,之前使用的学生患了呼吸道病症或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万一让现在的使用者染上病菌怎么办?这是家长普遍担忧的问题。
还有,如何对这些循环使用的教材进行消毒(例如,采用阳光曝晒,或者书上面涂上少量消毒液)?什么时候消毒?一个学期几次?都值得商榷,这恰恰成了各学校的难题。
总之,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教学效果,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扼杀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