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导学案(超好)

合集下载

【学案】元素周期表 导学案

【学案】元素周期表 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单元格所包含的信息。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密切关系。

【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的诞生。

二、元素的排兵布阵。

活动一:找含义【自主学习】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单元格包含哪些信息?8表示: ;O表示: ;氧表示: ;16.00表示: ;活动二:找分类【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横,分别叫什么?2.元素周期表上不同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3.每横以什么类型的元素开头,以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小试牛刀】请将对应的元素符号填写到下列元素周期表中。

第一周期12第二周期345678910第三周期1112131415161718活动三:找规律请在下表中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并回答问题:(2分钟)第一周期12第二周期345678910第三周期11121314151617181.把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从到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周期序数=2.把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的顺序由到排成纵横,叫做族。

主族序数=三、元素周期表的未来四、课堂练习1.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④属于金属元素3.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Mg的原子序数是12B.Na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D.元素所在周期的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它的位置是第周期,第族。

5.查阅元素周期表,说出原子序数为20、26的元素名称,举例说明生活中与它们有关的事例。

五、小结反思学完了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doc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doc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了数的关系。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3. 掌握周期、族等概念【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知识链接】一、 原了序数1. 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 ・== 二、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 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 把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O 【自主学习】观察《元素周期表》填写:1、 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1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周期称为长周期。

2、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VJI 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 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1 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 族。

%1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合作探究】一、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后,应为儿种元素?二、请根据各原了结构描述出Na 、C 、Al 、S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三、 指出原子序数为5、19、23、35的元素的位置在哪里?(用周期和族表示)四、 甲乙为同主族,甲原子序数为X,则乙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 X+2B.X+4C. X+8D. X+18三种元素原【当堂训练】1.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屯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2. 某一周期II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III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B.可能是x+8C.可能是x+2D.可能是x+1或x+11或x+253. 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以形成XY 4型化合物,若X 的原子序数为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则m 和n的相互关系为()A. m - 13 = nB. n + 5 = mC. m + 8 = nD. n - 11 = m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届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 同一周期(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 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索的原了核外电了数相差8个D. 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5. X 、Y 、Z 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YI 司周期,Y 和Z 同主族,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 、Y 、Z 是 (・)A. Mg 、Al 、SiB. Li 、Be 、MgC. N 、 0、 SD. P 、 S 、 06.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_3_4 _6_J_A. _____ 11B. jF14 ____ C. _____ 1011 D. 101112 19 2032 33 ~VT IS207. A 、B 、C 、D4种元素,已知A —核外有18个电子;B 原了最外层电子数比D 原了核外电子数多 2个,B 原子比D 原了多2个电子层;D “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了核外电子数比B 元素原子核 外电子数多5个。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目标要求】1.掌握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掌握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重、难点】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诞生:1869年,__ 化学家首制。

绘制依据:将元素按照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 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元素周期表(1)编排①把_____________ 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从_______ 到____ 排成横行叫做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由_到____ 排成纵行,叫做族。

①周期a.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个周期。

b .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a.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_______ 个纵行,但只有________ 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 族。

《元素周期表》 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 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认识科学家们在探索元素规律过程中的贡献。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分区等概念。

3、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如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4、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难点(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本质原因。

(2)运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

三、知识链接1、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包括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等。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四、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1、早期的元素分类尝试在化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们就试图对已知的元素进行分类。

例如,拉瓦锡将元素分为气体、金属、非金属和土质四大类。

但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糙,不能很好地反映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门捷列夫的贡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元素性质的研究和总结,于 1869 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他按照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元素,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化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3、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

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即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它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周期性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1)周期的定义: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周期的分类:目前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

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称为长周期。

(3)周期的特点: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最全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最全版

⑤.据你所探究,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构造有何特点,与其族序数、化合价、最外层电子
数有何关系?
3、小结:据树状分类法分析小结元素周期表:
周期个〔共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族个〔共个纵行〕
4、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整合提升】-------我能做
具体要求①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②理解熟记根本知识点③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教师。

课堂练习案
【目标检测】-------一定行〔对所学容进展稳固、深化〕
1请描述出Na、C、A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a.硫原子构造示意图,指出硫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b.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3、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那么该元素一定是〔〕
A.ⅠA族元素B.第ⅦA元素C.第三周期元素D.金属元素
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元素处于〔〕
A.第3周期ⅥA族B.第3周期ⅥB族
C.第3周期ⅣB族D.第3周期ⅣA族。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1.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一、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①将相同..,每一横行称为..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②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称为。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用B表示;第Ⅷ族是三个纵行;零族即稀有气体元素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族的别称:ⅠA(除)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周期)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第Ⅷ族个(3个纵行)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课堂活动】活动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周期、族;第周期、族;第周期、族活动2、说出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类数目,并说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活动3、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列(纵行)?有多少族?这些族如何分类和表示的?你有没有办法记住从左到右这些族的位置?第14列是什么族?活动4、①周期表中,从第几周期出现副族元素? 。

②第几纵行元素个数最多?第几纵行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③第ⅡA族元素后面可能是哪个族?第ⅢA族元素前面可能是哪个族?。

④在不查看元素周期表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推算出原子序数为13、35、56、11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是用什么办法推算的【课堂检测】1、试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并确定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Cl 结构示意图,C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S2–结构示意图,S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精品篇)3(2份) 人教课标版1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精品篇)3(2份) 人教课标版1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发现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交流汇报,学习从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归纳,知道周期和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能推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温馨提示】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请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钾元素的相关信息。

新知预习: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收集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做好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2.阅读教材P 4-5,完成以下周期表相关基础知识填空(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按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把不同横行中________________相等的元素,按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中有___个横行,叫做周期。

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电子________。

第一、二、三周期称为__________;四、五、六、七周期称为__________。

周期表有____个纵行,称为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____,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____。

第8、9、10三纵行称为第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同步学习】情景导入: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的家,那么它们的“门牌号”是怎么确定的呢?一、元素周期表活动一: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交流:“新知预习1”。

2.小结: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将元素按照_____________的大小依次排列,将_____________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它揭示了间的内在联系。

随着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由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能力方法:通过探索有关周期表结构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有关推断。

【学法指导】学生根据编排原则自己绘制元素周期表,了解表的结构;记忆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内容】(一)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导入新课]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1869年,俄国化学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

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是在其基础上改进的,排序依据由改为。

(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试根据元素周期律将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入下面的表格,解释你的编排理由:小结: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1.周期:回答:(1)有多少个横行?每个横行称为什么?(2)同行元素组合起来的依据是什么?电子层数与周期序数有何关系?(3)每一周期都是从元素开始过渡到,最后以元素结束。

2.族:回答: 1.有多少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吗?族序数在写法上有何不同?2. 族又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有何区别?哪个族包含的元素种数最多?3.据你所知,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特点,与其族序数有何关系?小结:(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主族的序数=最外层电子数(3)族分为:七个主族:。

七个副族:一个第Ⅷ族()和一个0族()测试快速记忆能力(看周期表30秒,然后从左向右依次写出16个族的序列):[思考]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效果检测】练习1请描述出Na、C、A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2 a.现有硫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硫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b.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 __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一.回顾基础知识1.我会写1至20号元素符号: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铁锌溴碘锰钡银汞铂金3、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1)常温下为气态的非金属单质:氢气氧气氮气氯气(2)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碳硅硫磷(3)稀有气体单质:氦气氖气氩气(4)金属单质:钠镁铝铁铜二、元素周期的编排原则:(1)按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将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共有个横行(3)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列,共有列。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个周期分长短,三短三长一不全。

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八和零。

1、族的序数一般用罗马数字来表示,零族的序数记为2、填写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C O Na Cl ArS Al Si3、指明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号 9号 16号 18号 4、填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序数== === ==== 周期序数== 主族族序数== 5、各周期包括的元素种类及最后的元素的原子序数第 周期元素种类最多,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因含碳构成有机物)6、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____、____或____。

7、同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____、____、____或____。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2的元素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第ⅡA 族的元素。

巩固练习1、如果发现第七周期零族元素,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A. 109 B. 118 C. 173 D. 222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 .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 .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顺序的依据是A 、原子的核电荷数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 、原子的质子数D 、原子的中子数三四五六二最后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种类七 一 周期序数4.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中,同一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不可能为A.6 B. 8 C. 11 D.165.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七周期第IIIA族B.第七周期第VA族C.第七周期第IIIB族D.第七周期第VB族6.若某II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 ⅢB族B. ⅢA族C. ⅠB族D.ⅣA族7.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A)(B)(C)(D)8。

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9。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A 。

B。

C。

D。

19 20 1710、在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B、8、18、18、32C、8、18、18、18D、8、8、18、1811、由全部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A、只有主族B、主族和0族C、副族D、Ⅶ族12、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A、第4周期B、第5周期C、第6周期D、第7周期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属于主族元素的有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2)下列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A、a,c,HB、b,g,kC、c,g,lD、d,e,f(3)i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最低的化合价是。

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写出它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位于第族,依原子序数增大包括,,,,元素。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原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__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

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显___价,它们都能跟氧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水发生反应。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Li+O2== Na+H2O==Na+O2== K+H2O==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原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__________,所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

从锂到铯,原子的失电子能力__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_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软、白、轻、低、导)——质软(硬度小),银白色固体,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2)递变性(从上到下)①密度逐渐(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5、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都是强还原剂C.都能在O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C.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D. 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B、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二)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位于第族,依原子序数增大包括,,,,元素(写元素符号)2、卤素单质的物性:(1)颜色逐渐,密度逐渐,熔沸点逐渐。

(2)常温下为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其颜色为。

(3)紫黑色固体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单质是。

3、卤族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个,化学性质相似。

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以氯气为例)②都能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③都能与水反应④都能与碱反应4、卤族化学性质递变性的原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__________,所以卤族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

从氟到碘,原子的得电子能力____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元素的氧化性逐渐_________。

卤族的化学性质如下:1)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___,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HF______HCl______HBr______HI(填<或>)卤素与氢气的反应:(注意写反应条件)H2+F2==__________ H2+Cl2=========__________H2+Br2===__________ H2+I2===__________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氧化性强的卤素单质可置换出氧化性弱的单质)①实验:将少量氯水通入NaBr溶液中,现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现象:上层下层。

反应,离子反应。

②实验:将少量氯水通入KI溶液中,现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现象:上层下层。

反应,离子反应。

③实验:将少量溴水通入KI溶液中,现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现象:上层下层。

反应,离子反应。

3)与水反应① F 2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置换出水中的氧气:2F 2+2H 2O==4HF+O 2(思考:为什么F 2不能置换出NaCl 溶液中的氯元素) 。

② 写出氯气与水的反应 。

③ 溴、碘与水反应很微弱,与氯气类似,试写出其反应 , 。

4)与碱反应:写出氯气与NaOH 溶液的反应 。

5)与某些还原性的化合物反应:① SO 2能使氯水、溴水和碘水褪色:X 2+SO 2+2H 2O==2HX+H 2SO 4(X=Cl 、Br 、I ) ② 氯气和溴能够氧化亚铁盐:写出氯气与FeCl 2溶液的反应 。

三、核素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元素:是具有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Na 、Na +都属钠元素)5、核素:具有一定数目 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原子叫核素(如4019K 、 4220Ca 、4019K + 为两种核素)ZA X mn+的含义:X________ A_______Z__________ n_离子所带电荷数原子 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的质量约为1个质子质量的1/1836质子:带一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约等于1 中子:不显电性,相对质量约等于1m 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6、同位素:__________的__________之间互称同位素(即__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如4019K 、4119K 互称同位素,在周期表中占19号位置)7、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照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例:35Cl 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5,在自然界中约占75%,37Cl 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7,在自然界中约占25%,求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35×75%+37×25%====35.5 巩固练习1. 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么它的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2. 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3、23He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下列关于23He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3He 和13H 互为同位素 B. 23He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 23He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D. 23He 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4、某微粒用Z A R (n+1)+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子数 = A - n B 、所含中子数 = A - ZC 、所含电子数 = Z + nD 、所含质子数 = A + Z 5、以下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B 、CO 和CO 2C 、D 和T D 、1H 216O 和2H 218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m (原子)1/12×m (612C 原子)Mr === Mr1 ×a%+Mr2 ×b%+ Mr3 ×c%+ ······6、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卤素核电荷数越大,氢化物越稳定B.卤素核电荷数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C.卤化氢稳定性为HF>HCl>HBr>HID.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7、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Cl2可从KBr溶液中氧化出Br2D.F2可从NaCl溶液中还原出Cl28、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砹化氢HAt很稳定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砹是有色固体D、AgAt不溶于水,NaAt易溶于水9、氰气的分子式为(CN)2,其性质和卤素相似,称为“类卤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