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 精品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2、知道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及分区情况预习案1、元素周期表结构:个周期,个主族,个副族,还有。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序数==周期序数=主族序数=3、写出下列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每一个周期总是由(ns1 )开始到(ns2np6)结束。

如此循环往复,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4、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原理,不同周期里所含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并且随着周期序号的递增,金属元素的种类也逐渐,非金属的种类也逐渐。

5、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

主族主要含区,副族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

(1)s 区: 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2)p区: 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3)d区: 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4)ds区: 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5)f区: 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 价电子总数等于。

6、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0。

试写出它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哪一个区?属于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训练案一、选择题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元素周期表里的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

B.根据原子的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分为s、p、d、f、ds五个区。

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2、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四周期第VA族B.第五周期第IIIA族C.第五周期第IA族D.第四周期第IIIA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C.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4、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序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第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教师: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元素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教师提问: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后,人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更加完善。

那么,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原子结构教师: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新课讲解】质量数【新课讲解】原子结构教师: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力,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有人把这种电子层模型比拟为洋葱式结构)。

分别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新课讲解】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思考讨论】教师: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

那么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答案:根据Na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可以发现,K层最多可以排布2个电子,L层最多可以排布8个电子。

【思考讨论】下表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当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除了K层,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答案:当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数除了K层,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数。

(2)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答案: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数。

(3)你能归纳出第n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吗?答案:纵向观察数据,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N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总结出第n层最多能容纳2n2电子数。

原子结构导学案

原子结构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够正确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重点】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前预习】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1)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关系: (电中性原子中)。

2.质量数(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 (Z )+ (N )。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称作电子层。

(2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字母代号离核远近 由 到 能量高低 由 到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 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如K 、L 、M 、N 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

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阳离子: 。

阴离子: 。

【问题探究】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有1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1)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0电子”粒子的方法(2)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8电子”粒子的方法【课堂成果验收】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3.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A.H2O B.F-C.Na+D.NH3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M层排满后才排N层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化学1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案

化学1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案

化学1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核的组成和电子的排布。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熟练运用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4.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5.培养对元素周期表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习内容:1.原子的组成和结构1.1原子的跳跃结构1.2原子核的组成1.3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2.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2.1元素的周期性定律2.2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2.3周期表的主族和副族3.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和应用3.1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沿革3.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分析元素的属性和配置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和应用。

2.学习难点: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四、学习方法与策略:1.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归纳总结、口述回忆等方式巩固记忆。

2.运用实例和案例分析,发散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4.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要进行课堂现场操作演示,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

五、学习步骤:1.预习导入:通过提问、回忆上一节课内容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什么是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和原子的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通过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巩固。

3.合作探究: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应用题和实验题。

如: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反应性质,归纳总结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4.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阐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5.实践应用: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操作,如: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元素的反应性质,并进行元素周期表的实验探究。

6.拓展延伸:通过展示其他有关元素周表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进行扩展探究。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一课时)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1.学生回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说出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及周期表的形成及原因;2.学生结合P14科学探究,说出5区的划分标准及由来,各区对应的族序数及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3.学生结合16-18页,能说出电力能和电负性的含义及其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及规律;4.学生利用20页对角线规则,说出其适用对象及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利用原子半径比较规则比较常见微粒的半径大小。

【重点难点】重点:5区的族序数及各区特点,描述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含义、规律。

难点:利用位-构-性解决相关问题。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结合第13-15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完成14页科学探究。

2).s区、p区、d区、ds区、f区划分的依据为?除ds区外,其他区的名称由来为?3)写出s区、p区的价电子排布分别为?4)s区包括_____族,p区包括_____族,d区包括_____族,ds区包括_____族,f区包括镧系和锕系。

5)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

主族主要含区,副族主要含________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

2.结合课本16-19页内容,完成以下思考:1).引起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①原子半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②电子层越多,半径越___;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对原子核吸引越_____,半径越___;第三周期中半径最大的原子为______;半径最大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半径最小的离子为_____。

3).第一电离能越_______(大或小),越易失去1个电子。

一般来说,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_________;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_________;结合图2-1,比较C、N、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4)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_________;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_________;电负性大小可作为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的尺度。

高中化学优秀导学案(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优秀导学案(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主讲人一、学习目标1. 理解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2. 掌握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5.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分区观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的视频。

【知识回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编排原则①把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共有个横行。

②把不同横行中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共有个纵行。

(2)周期(3)族①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组成的族(第18列除外)②副族:仅由元素组成的族(第8,9,10列除外)③VIII族:包括三个纵列。

④0族:第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元素2.元素周期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必修2)中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等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3、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O:________ Na:_______ Ar:_______ Fe:__________ Cu:_______【教材知识阅读】1、周期表上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简称“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可在___________,这些电子称为价电子,在周期中有18个纵列,除零族元素中He(1s2)与其它稀有气体ns2np6不同外,一般说来,其它每个族序数和价电子数是__________的。

2、你见过什么样的元素周期表?下面这些的元素周期表,我们学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周期表?这样的周期表有什么优点?探究1:元素周期系的形成1、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重复出现从_____ 到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高二年级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高二年级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碱金属
锂 钠 钾
原 子 周期 电子排布式 序数
能层数
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 1】 你能总结周期序数 与能层数的关系 吗?
二、价电子层与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个纵列,______个族,
价电子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跟 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
其中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就 是最外层。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则是最后两个能级上的电子。
知识结构
学习方法
能层与周期---价电子层与族----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 结、移动式学习
学习过程——不看不讲 不议不讲 不练不讲
【复习旧知】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在下表中填上周期与族序号,标出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用粗线 标出周期表的外围轮廓。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f区 ds 区只有两列,第 11 列铜、银、金和第 12 列锌、镉、汞,由于该 区开始的第 11 列铜、银、金按构造原理排布电子时,电子排布式的 电子排布应为(n-1)d9ns2,而事实上却是(n-1)d10ns1,可理解为 先填满(n-1)d 能级而后再填充 ns 能级,因而得名 ds 区。
课堂小结
基础知识导学 三、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为 5 个区,除 ds 区外, 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区
d区
ds

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 4】
s 区、p 区、d 区、 ds 区各包含哪些族的元 素?价电子排布的特 点?主要包含金属还 是非金属元素?你能 用表格进行总结归纳 吗?
高 二 年级 化学 学科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

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

1.2.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导学案)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2. 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学习重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学习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填写下面关于周期的表格:2、填写下面关于族的表格:新知预习:1、元素周期系: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2、元素数的确定方法:从ns能级开始以np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3、按照电子排布对元素周期表进行分区可以分为哪些区:s、p、d、ds、f共5个区4、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这种相似性被称为对角线规则【课中探究】情景导入:播放元素周期表背诵视频,导入新课。

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任务一、探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及关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8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递变,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系的含义?元素的这一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3、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对应训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元素排列起来B.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发生周期性重复的规律C.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D.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系均只有一个【答案】D【解析】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D项错误。

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将课前预习中所填的表格展示出来,并回答相关问题1、电子层数与周期序数的关系?电子层数=周期序数2、主族元素族序数、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四者之间的关系?主族元素族序数=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O、F除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任务二、用构造原理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0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各周期从 ns 能级开始、以 np 能级结束(第一周期从 1s1能级开始,以从1s2能级结束),中间按照构造原理依次排满各能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描述并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则、洪特规则及特例。

2、能根据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书写
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价电子排布式。

3、体会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重点: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难点:认识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则、洪特规则及特例。

自主预习提纲
一、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是、、。

2.画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图,说出画图方法并尝试多
种画法。

3.角量子数l相同的能级,其能量次序由主量子数n决定,n值越,其能
量越。

如E2p E3p E4p E5p。

主量子数n相同,角量子数
不同的能级,其能量随l的增大而,即发生“能级分裂”现象。

如E4s E4p E4d E4f。

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同时变化时,情况较复杂。

如E4s E3d E4p,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4.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简单描述为: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______个电子,
并且这_____个电子的自旋方向相_____。

5.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 _____ 的轨道,且自旋方向 _____。

6.洪特规则的特例:能级相同的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
或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二、19~36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熟练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和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填表。

2.价电子层: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能层。

价电子指的是,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的数目密切相关。

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___。

思考:价电子数一定是最外层电子数吗?

表,
并思
考为
什么
每个
电子
层最
多容
纳2n2个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