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汇总-海洋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海洋水体

一、海水温度:

1.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影响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洋流、深度

(1)水平方向:

a(纬度)低纬度>高纬度(NS方向);全球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西太平洋280 N。

b(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2)垂直方向:1千米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3)时间: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

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3.5%,盐度值最高的是红海4%,最低是波罗的海1%

2.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水平方向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⑤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2)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3)时间:夏半年盐度值低;冬半年盐度值高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海区相对封闭;陆地没有淡水汇入。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小;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区相对封闭。不超过1%。

三、海水运动: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成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成因作用

波浪风能形成的风浪;地震波形成的海啸;引潮力形成的潮波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渔业、航运、海岸建筑、石油开采

潮汐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地球的自转提供能源、旅游资源、带来灾害洋流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详见洋流的影响

四、洋流

1.定义: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

(1)洋流的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

流向水温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比到达海区温度高

寒流从高纬流向地纬比到达海区温度低

(2)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盛行风风海流名称

低纬信风东北信风(北半球)北赤道暖流东南信风(南半球)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盛行西南风(北半球)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盛行西北风(南半球)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极地东北风(北半球)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季风(北印度洋)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等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梯度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密度流大都发生在封闭海区和开阔海洋之间。

海峡和运河表层海水流向(低到高)底层海水流向(高到低)

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地中海地中海—>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红海—>地中海

曼德海峡印度洋—>红海红海—>印度洋

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波斯湾波斯湾—>印度洋

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北海北海—>波罗的海黑海海峡黑海—>地中海地中海—>黑海

补偿流:海水是连续的流体,当某一区域风海流和密度流开始形成时,其出发区的海水就会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便来补充。

海区补偿流离岸风北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寒流东北信风

南太平洋东岸秘鲁寒流东南信风

北大西洋东岸加那利寒流东北信风

南大西洋东岸本格拉寒流东南信风

南印度洋东岸西澳大利亚寒流东南信风

北印度洋西岸索马里寒流西南季风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海区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顺;

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

南纬40°附近海区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例①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

②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③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④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北美的西岸向南凸出,是受加那利寒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的结果。在南半球等温线沿非洲和南美西岸向北弯曲,则是受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影响的结果。

(2)对航运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3)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及其成因: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海水交汇)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利),扩大污染范围(不利)

五、“海—气”的相互作用

(一)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雨水多);东部温度低、海面低(雨水少)的状态下形成的。

(二)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1)大陆东岸:变得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大陆西岸:产生暴雨,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山区引发泥石流;抑制冷海水上泛,鱼类因缺乏饵料而大量死亡。

(3)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三)拉尼娜现象(沃克环流的加强)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四)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合的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且把其中的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长波辐射、潜热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海水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就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