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课件

合集下载

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分子式为C5H9NO3S,是半胱氨酸的乙醯化产物。

乙酰半胱氨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维持生理平衡和细胞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本文将对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药理作用以及相关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乙酰半胱氨酸的化学性质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带有乙酰基的半胱氨酸,其化学性质与半胱氨酸类似。

乙酰半胱氨酸是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和醇,微溶于酸、碱。

乙酰半胱氨酸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乙酰半胱氨酸可以与蛋白质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乙酰半胱氨酸残基,参与蛋白质的构建和功能调控。

二、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理功能乙酰半胱氨酸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乙酰半胱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甲基转移反应,是蛋白质甲基化的底物之一,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在细胞内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健康。

此外,乙酰半胱氨酸还参与体内硫代谢过程,具有解毒、降血脂、抗炎等作用。

三、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理作用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首先,乙酰半胱氨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对多种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其次,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降低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乙酰半胱氨酸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四、乙酰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乙酰半胱氨酸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在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其合成的效率和纯度,为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对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其在细胞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临床应用科室培训ppt课件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临床应用科室培训ppt课件

培训方法
01
采用ppt课件进行培训,内容简洁明了,重 点突出,易于理解
03
02
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形式,使培训内 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记忆
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进行授课,提 高培训质量
04
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学员 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04 常见问题与解答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注意事项
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需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D
临床应用
02
适应症
01
急性期
适用于急性期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期、急性咽喉炎等。
02
预防治疗
用于预防和治疗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 吸道疾病,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症状。
03
术后治疗
在手术后,如肺切除或肺移植后,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 氨酸溶液可减少气道黏液分泌,预防感染。
加强临床医生对吸入用乙酰 半胱氨酸溶液的安全性和疗 效的评估能力
培训内容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和禁忌症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安全性
该药物的安全性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常见的不 良反应包括口腔和咽部不适、咳嗽等,但通常较轻微,且短 暂。然而,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此药。
03 临床科室应用培训
培训目标
掌握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 液的临床应用适应症和禁忌 症
熟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 液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提高临床医生对吸入用乙酰 半胱氨酸溶液的认识和用药 水平

乙酰半胱氨酸片

乙酰半胱氨酸片

乙酰半胱氨酸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英文名称:Acetylcysteine T ablets【成份】N-乙酰基-L-半胱氨酸。

【适应症】0.2g:用于治疗以粘稠分泌物过多为特点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

0.6g:用于分泌大量粘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祛痰治疗。

【用法用量】0.2g:口服。

成人常用量:每次200mg,每日3次。

儿童常用量:每次100mg,每日2-4次,依年龄酌情增减。

急性病症的疗程为5~10天。

慢性病症的患者遵医嘱可延长服用期。

0.6g:成人:口服,一次1片(600mg),一日1-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咳嗽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

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如使用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支气管痉挛发生应立即终止治疗。

2.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

3.本品与铁、铜等金属及橡胶、氧气、氧化物接触可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应避免接触。

4.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血药浓度增高、消除t1/2延长,应适当减量。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本品仅用于成人。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没有致畸作用。

尚缺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资料,因此孕妇不主张使用,治疗期间不推荐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 应避免与酸性较强药物合用,后者可使本品作用明显降低。

2 不可与活性炭同服,同服时本品54.6%~96.2%被活性炭吸附3 本品能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同服,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4 本品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5 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

6 本品可与支气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等药物合用。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祛痰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规格] 0.2克[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常用量:每次0.2克(1片),每日3次。

一般疗程为5~10天。

[不良反应] 本品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咳嗽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

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1.哮喘患者禁用。

2.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

2.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尚缺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资料,因此不主张孕妇使用,治疗期间不推荐哺乳。

4.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本品仅用于成人。

6.本品与铁、铜等金属及橡胶、氧气、氧化物接触可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应避免接触。

7.服用1疗程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遵医嘱可延长服用期。

8.如症状加重,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1.应避免与酸性较强药物合用,后者可使本品作用明显降低。

2.不可与活性炭同服,同服时本品54.6%~96.2%被活性炭吸附。

3.本品能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同服,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4.本品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5.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

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 本品为粘痰溶解剂,具有较强的粘液溶解作用。

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的粘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的用药护理PPT课件

乙酰半胱氨酸的用药护理PPT课件

肺部功能检查
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 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变 化,如肺活量、一秒率等 指标。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或CT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肺部病变的吸收情 况。
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流程
监测内容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 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 告医生,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处理 措施。
调整治疗方案时机判断
无效或疗效不佳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病情 恶化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后出 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根 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合并其他疾病
如果患者在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期间 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根据医生建议 综合考虑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支 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因其可能诱 发支气管痉挛。
02
用药前评估与准备
患者情况评估
01
02
03
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确定乙酰半胱氨酸的用 药剂量和疗程。
生理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重等生理指标,以及肝 、肾功能等重要器官功能 状态,确保用药安全。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调整方案说明
肝功能不全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在肝内代谢,肝功能不全患者 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因 此,这类患者在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 药间隔,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肾功能不全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 患者可能导致药物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升高 。因此,这类患者在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延 长给药间隔,并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同时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乙酰半胱 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

乙酰半胱氨酸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乙酰半胱氨酸片商品名称:_____英文名称:Acetylcysteine Tablets汉语拼音:Yixian Banguang'ansuan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乙酰半胱氨酸。

【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分泌大量浓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肿(PE)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的祛痰治疗。

【规格】_____mg/片【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次 06g(1 片),一日 1-2 次,或遵医嘱。

儿童:遵医嘱用药。

【不良反应】1、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

2、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

3、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1、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支气管痉挛发生应立即终止治疗。

2、本品直接口服可能会有呛咳、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可将片剂加入适量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用。

3、应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

4、肝功能不全患者本品血药浓度增高、消除t1/2 延长,应适当减量。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只有在非常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使用。

6、儿童用药:遵医嘱。

7、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8、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1、应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2、本品不宜与一些金属如铁、铜,以及橡胶、氧化剂接触,以免发生不可逆性结合而失效。

3、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等同时服用时,可能会降低这些抗生素的疗效,如需联合使用,建议间隔一定时间。

【药理毒理】1、药理作用分子结构中的巯基(SH)能使黏蛋白的双硫键(SS)断裂,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易于咳出。

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

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

2个羧基,1个氨基 307.32 偏水溶性,不易进细胞 主动转运(借助载体) 肝、肾、皮肤、脾为多
70%从尿排出,被酶降解 较难提高细胞内GSH含量
转运 药动学 代谢 作用
唯一调节NO合成,改善肝脏微循环

改善肝脏微循环,纠正肝脏缺血缺氧状态,以利维护 肝细胞修复和功能发挥;
C:对照组 D:NAC N:链脲霉素 A:硫唑嘌呤
a
60岁以上,肺结核初治患者 AST(U/l) 99.44±150.11 * 27.68±13.79
一周后 ALT(U/l) 65.78±88.64 * 20.96±11.95 TBIL(mg/dl) 1.13±0.91** 0.61±0.29
对照组 (n=32)
NAC组 (n=28)
(n=60例),开放性试验: 疗法,使用异烟肼、利福平、 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NAC对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学栓塞)后肝细胞有明显保护 作用,还可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
专家推荐
谢 青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感染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
谢青教授在2012年9月15日举行的中美肝脏疾病转化医学暨药物性肝损伤 国际论坛上的《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专题报告中指出:由于NAC对 早期昏迷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所有非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 竭患者都应给予NAC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 阿思欣泰
独一无二
巨大潜力
重磅品种云集--保肝药物分类
保肝类
抗病毒
抗炎 • 甘草类 天晴甘美
膜保护 多烯
抗氧化 谷胱甘肽
利胆 思美泰

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文档资料

乙酰半胱氨酸(阿思欣泰)产品介绍-文档资料

药物治疗的前两周内,故应及 时应用NAC对抗。
参考文献:10.Eur
J
Gastroenterol
9
Hepatol.
2010
唯一被证实能改善肝衰竭预后的药物
2009美国肝病协会(AASLD)急性肝衰竭研究组(US ALFSG) 大型RCT研究:历时8年,24个中心、前瞻、随机、对照。
结论:NAC提高非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无肝移 植患者的生存率,特别是由药物和乙型肝炎引起的ALF,并 提高肝移植后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应尽早使用NAC。
10
最新国际肝衰竭指南唯一认可的护肝药物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2011年 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 however, no single therapy has
been found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all patients with ALF,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NAC.
尽管过去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除了NAC外,还没有发现 哪一种单独疗法能够改善所有ALF患者的预后。
11
权威首肯
陈成伟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南京军区上海临床肝病中心主任 上海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传染病学会委员 《肝脏》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临床学院传染病教研室主任
NAC对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学栓塞)后肝细胞有明显保护 作用,还可改善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
16
www. miaoxh. co1m7
CO:对照组 CCL4 :四氯化碳
Pereira-Filho G, et al. Arq Gastroenterol. 2008 Apr-Jun;45(2):1586-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5
参考文献:10.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阿思欣泰®临床应用——酒精性肝病
2011年11月,新英格兰杂志报 道
2个羧基,1个氨基 307.32
偏水溶性,不易进细胞 主动转运(借助载体) 肝、肾、皮肤、脾为多
代谢 作用
30%从尿排出
在细胞内脱去乙酰基,合成 GSH
显著提高肝细胞、红细胞、肺 上皮等细胞内GSH含量
70%从尿排出,被酶降 解
较难提高细胞内GSH含量
PPT学习交流
6
NAC是唯一被证实能改善肝损伤及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药物
PPT学习交流
8
US ALFSG研究(二)
➢治疗方案: 安慰剂组(92人):5%葡萄糖; NAC组(81人):150mg/kg/h,≥1h; 12.5mg/kg/h,4h; 6.25mg/kg/h,16h 。
➢观察指标:第三周患者生存率,无移植生存率, 移植患者人数。
PPT学习交流
9
结 果(一)
• AASLD Position Pape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er: Update 2011
•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2011年急 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 however, no single therapy has been
二周后 ALT(U/l) 58.09±86.18 * 21.53±9.56
药的基础上+NAC。
TBIL(mg/dl) 0.73±0.40
0.58±0.31 结果:多数药物性肝损发生在
药物治疗的前两周内,故应及
肝损伤发生率 12例(37.5%)
0%
时应用NAC对抗。
(均数±标准差) *P < 0.05;**P<0.01
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 N-acetylcysteine Injection 』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一 药理作用
二 阿思欣泰®在肝病中的应用
1. 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2. 在药物性肝损中的应用 3. 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 4. 常见肝病用药循证医学比较
三 临床应用标准操作规范
PPT学习交流
2
N-乙酰半胱氨酸 (NAC)简介
NAC静脉注射可改善各原因所致ALF 的无移植生存率
P=0.043
P=0.01
PPT学习交流
10
参考文献:7.Lee WM, Gastroenterology. 2009 Sep
结 果(二)
对于药物性肝损和乙型肝炎亚组,NAC改善无移植存活率表现得更为 出色
PPT学习交流
11
NAC是最新国际肝衰竭指南唯一认可的护肝药物
found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all patients with ALF,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NAC.
尽管过去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除了NAC外,还没有发现 哪一种单独疗法能够改善所有ALF及肝损伤患者的预后。
PPT学习交流
12
•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最

早作为一种口服黏液溶解剂用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着 药
的治疗。
理 作
• 随着对该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它有抗氧化、细
用 的
胞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深 入

• 2004年美国Cumberland 制药公司研发的N-乙酰

半胱氨酸静脉制剂Acetadote注册上市,是唯一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9年AASLD急性肝衰竭研究组的大型研究显示:NAC 能够提高由药物和乙型肝炎引起的ALF及肝损伤且无肝脏移 植患者的生存率,并提高肝移植后患者的一年生存率。
PPT学习交流
7
US ALFSG研究(一)
• 研究对象:筛选了820例患者,最终纳入研究173 例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NAI-ALF)患者。
FDA批准用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的药物。(肝损
伤是肝衰竭的初步阶段)
PPT学习交流
3
N-乙酰半胱氨酸是真正有效的护肝药物
• 真正能进入细胞内的抗氧化剂。 • 调节NO合成,改善微循环,纠正组织缺氧。 • 肝衰竭及肝损伤的病因治疗,而非一般保肝对症治疗。(标
准的治疗性药物) • 多重药理机制,全面保护肝脏。(抑制炎症、免疫等)
2011年AASLD急性肝衰竭指南
• NAC治疗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肝衰竭有效并安全,建议 疑似或可能是对APAP过量的每个ALF患者都应该给予NAC治疗。
• NAC治疗非APAP引起的ALF能改善预后。 • NAC可提高药物或乙型肝炎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昏迷早期(I和Ⅱ
级)患者的自然生存率。 • NAC对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有益。(Ⅰ级)
PPT学习交流
13
NAC—目前唯一被证实对药物性肝损有效的药物
2012年5月《Curr Opin Gastroenterol 》的《药物性肝损伤》一文对 近两年发表的药物性肝损相关文章荟萃分析指出: • 目前尚没有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特殊疗法。不过,某些情况下可借助 药物预防或治疗药物性肝损伤。 • NAC可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有保肝作用。
PPT学习交流
14
参考文献: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2 May
阿思欣泰®临床应用——药物性肝损
实验室检查
AST(U/l) 一周后 ALT(U/l)
TBIL(mg/dl)
对照组 (n=32)
99.44±150.11 *
65.78±88.64 *
1.13±0.91**
NAC组 (n=28)
PPT学习交流
4
NAC是真正进入细胞内的抗氧化剂
肝细胞膜
半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
谷氨酸
还原性谷胱甘肽
PPT学习交流
谷胱甘肽
5
阿思欣泰®(NAC)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比较
NAC
GSH
结构 分子量 脂溶性
转运 药动学
1个羧基,氨基被封闭 163.20
偏脂溶性,易进细胞 易化扩散(阴离子) 肝、肾、肺、肌肉分布广
27.68±13.79
20.96±11.95
0.61±0.29
60岁以上,肺结核初治患者 (n=60例),开放性试验:
对照组(n=32):采取标准 疗法,使用异烟肼、利福平、 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AST(U/l) 57.22±75.81 * 27.32±13.11 试验组(n=28):在以上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